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第二十一回 天缘巧合 初识婵娟面 雌雄难辨 撩乱少年心 文 / 萧竹老人

    济格回府还未进自己居处,便被急急遣走。临行前,刘捷再三叮嘱,不得他亲笔书信召唤,济格母子不能回京,也不要和他联系往来。到了天祝,检点行装,济格才发现乌必凯写给刘捷的回信还在自己行囊之中,只得把这封信藏了起来。

    在天祝一住三年,阿曼已替儿子娶了亲,也生下孙子瑞哥,一家四口雇了个煮饭的老妈子。阿曼对这小日子已是心满意足。这天老妈子告假回家去了,偏偏晌午过后来了远客,乃是刘府卫士罕达,带来了一盒点心和刘捷口信。说道和他母子多时不见,十分想念,特差罕j□j看看他们,顺带一盒上等点心表意。

    阿曼十分高兴,叫儿子陪客人说话,自己和媳妇下厨房,烧水烹茶款待客人。济格看那点心盒上贴着封条,上有刘捷亲笔花押,暗笑侯爷忒煞小心,把一盒点心这般看重,倒要看看是什么稀罕物儿。轻轻把封条揭开,再把盒盖一揭,登时甜香四溢,引得罕达伸头来看,露出一副馋涎欲滴模样。济格见娘和媳妇烹了茶来,便去取了两个大盘,把盒中二十块点心分装盘中,就用来招待客人。

    大家围着桌子坐了,济格先夹起一块奉与母亲,又招呼罕达快吃。济格媳妇抱着孩子已忙不迭擘开一块放进口中,又挑出馅来喂给孩子。几个人就着热茶,吃得十分香甜。

    只有阿曼拈着那块饼,暗暗感念刘捷情重,舍不得便吃,问罕达道:“这饼是谁烤的啊?我在府里这么些年,还没吃过这种饼呢。”

    罕达嘴里塞满了饼,咕咕哝哝的道:“是周夫人亲手合馅,在厨下指点厨子烤的。别的人怎烤得出这么鲜美的饼来。”

    济格心中一动,猛地想起自己十三、四岁时,也是周夫人合馅烤饼,他在一傍闲看。见那刚出炉的饼烤得黄酥酥的,忍不住伸手去摸,周夫人啪地一掌打开他手骂道:“作死么,这是送人的!”那时自己好生不服气,顶撞道:“摸一摸打什么紧,就该死么?”不想后来得到这盒饼的官儿,果然全家人都不明不白的死了!记得那饼也正是有一股诱人叼香。

    济格不由一颤:“难道侯爷想杀我!”虽觉这想法太过黄,心里却还是泛上阵阵寒意,数数盘中饼,还剩下四块,五人中只有娘还不曾进口。自己因让着客人,只吃了不到两块。暗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且先留一着的好。”见阿曼掰开饼正送到口爆忙跳起来伸掌一拍,把饼拍落桌上。

    阿曼吃了一惊,济格勉强笑道:“娘,你这两天肚子不好,先别吃它,把这几块饼留下来,你过两天再吃罢。”把盘中饼夹回盒里,盖上盒盖,把封条也仔仔细细照原样贴回。

    阿曼一愣,虽不明白儿子心思,但她是聪明人,立刻顺着儿子口气道:“也好,我先收起来,过两天再吃。”把手中大半块饼和被儿子拍落桌上那些,一并放回盘中,捧了盒子放进卧室,转身来收拾桌子。

    媳妇、孩子都已离去,济格正把满口嚷困的罕达送往客房。阿曼把杯盘收进厨下,那盛碎饼的盘子顺手放在灶台上。刚刚收拾好,忽见济格惊惊惶惶闯来道:“娘,快去看看媳妇和孩子!”

    阿曼忙跟着儿子奔去他房中。只见那母子两个仰躺,满脸紫涨,口鼻五官歪扭皱缩。阿曼大惊,伸手摸时,双双都停了呼吸!忙叫济格快去请医生抢救,一回头却见他站在桌上,搭了凳子爬上去,伸手在顶棚上掏摸,摸出个油纸小包捏在手里。跳下地来时,一个趔趄险些跌倒。

    阿曼忙赶过来扶住他,怨道:“还不快请医生,尽忙这不相干的事!”

    济格往下一出溜,坐倒在地,累得阿曼也坐下来,搂着儿子连问:“你怎么啦?”

    济格惨然道:“我们都中毒啦!娘,你要替我们报仇!”

    阿曼这才发现他满脸通红,全身都瘫软了。不禁急得手足无措,摇着他道:“这是怎么说呀?”

    济格体内药力发作,已是动弹不得,头脑却异常清明,努力抗拒着袭来睡意道:“时间不多了。娘,你留旋孩儿说。”

    第二天下朝之后,少华径往梁府向老师致谢。满口称赞老师神机妙算,无人可及。明堂笑道:“这也是刘捷父子恶贯满盈,鬼使神差留下这份铁证。下官怎敢居功。”指着侍立一旁的荣发道:“要论功劳,还该是这小奴才的呢。”

    当下一一说与少华。原来这阿曼正是跟随杨春和进京的满氏。她潜身杨家,和谢双蛾日益亲厚,时常留心向杨春和打听外面消息。杨春和在兵部衙门当差,王元帅平定高丽,上表陈情辩冤,告倒刘捷这些事,他自然知道。便当新闻般讲了出来,少不得满口夸赞郦大人正直无私,不畏权贵。阿曼原是有心人,觉到要告倒刘捷,如今正是时候,只要到郦大人台前揭出刘捷卖阵通敌之事,满门血仇可报。便求杨春和带她到郦大人那里去喊冤告状。

    杨春和惊道:“你可是失心疯了!你儿子是被狼吃掉的,难道要郦相爷替你捉狼去?山上的狼成百上千,你知道吃你儿子的是哪一只?”

    阿曼这时才向杨春和说出实情:“难得官人好心,见到我家惨案着实难受。如今正是我报仇伸冤的好机会,你就不肯仗义帮我一把么?”

    杨春和为难道:“你伸冤告状,该找地方官。就是郦大人还在兵部,他也是不理民情的啊。如今他身为首相,日理万机,我怎敢把这等民情诉讼闹到他台前去?”

    阿曼道:“这些我都明白。只为我的对头权势滔天,一般官儿惹不起他啊!”

    杨春和仍是不敢冒失。阿曼求之不已,最后跪地不起。双蛾心软,在一旁帮腔,要杨春和助她。杨春和被纠缠得无可奈何,皱着眉头想了半天道:“郦相爷那里我是万万不敢带你去的。明天我去候着赵二爷,求他觑便把你的事透给相爷,求相爷替你作主。只要他肯批下来,那些官儿就敢办这件案子了。成不成看你的造化罢。”

    这赵二爷便是荣发。自从明堂拜相,他也跟着身价百倍,府里仆人和阁内堂官再不敢叫他名字,因他姓赵行二,都以赵二爷相称。每天出出进进,把个赵二爷叫得震天响。明堂那些文武门生,都知道他是老师得意爹身侍从,每来谒见老师,也要尊他声赵管家,大大送上门包。简直把这个小丫头抬举得上了天,成了仆人中最有威势的人物。他本是个小圆脸儿,如今更出落得丰润白净,不少人争着给他提亲,有女儿的人也巴望能招上这个阔女婿。荣发肚里好笑:“我可没相爷的福分本事,这新娘子是万万娶不得的!”只推年幼,搪塞过去。杨春和素日与他稔熟,知他在相爷面前说得起话,便来求他帮忙。

    荣发听杨春和说了详情,暗地琢磨:“这奸贼父子害苦了、姑爷,定他的罪自然愈重愈好。这几条人命的大事,定能加重他罪罚。”当下便答应帮忙,跟了杨春和去到他家,见到阿曼,又看了那两件物证,回府去暗暗禀了相爷。明堂立时掂出此事分量,当夜秘传阿曼到相府,审清了济格暴死的前因后果,心中大喜。叫阿曼仍回杨家等候,不要露半点声色,本阁替你作主伸冤。吩咐杨春和小心保护阿曼安全,在会审之时,明堂把阿曼扮作家人带上公堂,关键时刻叫她出来和刘捷当面对质,揭出全部阴谋,驳倒奸贼,定了这桩大案。

    少华看着荣发道:“好一个聪明能干的小管家,这才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哩。”褪下手指上戴的玉扳指赏给荣发。荣发不敢便接,只笑望着相爷。

    明堂笑道:“愣着干什么,快向王爷谢赏罢。”

    荣发这才笑嘻嘻打千谢赏,接过了班指。

    少华笑道:“我可不是白赏你的。”向外叫声:“铮儿进来。”铮儿应声进内。少华指着他向荣发道:“喏,把这徒弟交给你,替我j□j他出来,往后有难办的事,我手下人办不好,还要向恩师借你替我办差哩。”

    明堂忙笑着拦道:“你这么抬举他不嫌过分么?别把他惯坏了。”向荣发挥手:“你们都下去罢。传话厨房送些清淡菜肴和一罈陈绍来,我留东平千岁小酌。”荣发和铮儿都笑着打千退出。明堂从窗棂望见他两个手拉手跑向厨房,不禁微微一笑。且和少华闲讲不提。

    过得几天,皇命下了。批准部议,只留下刘奎光暂免株连,以观后效,其余人众待昆明顾仪仙等押到后,同日正法。阿曼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即从没收刘捷的家财中拨出纹银一千两,作为养赡。

    御史台当即提出一干人犯,宣读了判决,仍押回天牢待斩。阿曼当堂领了赡养银子,回到杨家,和双蛾认为母女,就在杨家终养天年。

    刘捷大案既定,郦明堂暗自松了口气,只等母亲来京,便要筹划脱身促,改装返本。

    皇甫敬一家冤仇得报,自然兴高采烈,美中不足的是少华孤单单独守空帏,尹良贞一提起就唉声叹气,心常郁郁,不时在儿子耳边絮叨,催他纳妾。少华只婉言相劝,说道三年易过,求娘成全孩儿这番心意。太妃也没奈他何。幸亏卫勇娥住得近,时常过来陪伴干娘。她素来不拘小节,全不理会那些“言不高声,笑不露齿”的闺门仪节,仍是大说大笑,洒脱不拘,不时讲些市井发生的新闻趣事,让尹良贞听得笑口常开,解了她不少寂寞。少华暗中对这位义姐感激不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