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第十六回 追刺客 雄辩指迷津 斩赤蛟 初探安期岛(2) 文 / 萧竹老人

    王元帅跳上长华座船大叫:“皇甫将军,皇甫将军!”卫士们随后赶到,高提灯笼照时,只见舱门大开,舱外躺着四个女兵。王华一步跨进舱去,鼻间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香气,慌忙退出,叫兵士点烛。心中暗忖:“这莫非便是夜行人使用的迷香?姐姐难道被掳劫了?”卫士换上新烛,舱中立时照得通明,只见被褥摊开,却不凌乱,也没有脱下的衣衫、战靴。床前地下有一块黑巾,拾起看看,上有剑痕破口,似是被削下的蒙面头巾。皇甫长华却不见踪影。忙叫人取冷水喷醒女兵问时,那四个女子迷迷瞪瞪好一会,才略略清醒,一致说在朦胧中时突然闻到一阵异香,便不省人事了。

    随长华巡哨的女兵报说巡哨时曾在董将军船队看见一条人影,一闪不见。巡哨船兵丁报说听到女子声音叫抓刺客,有两条人影从船篷上飞跃过去,一逃一追。追的依稀是靖国将军模样。王元帅叫他们指出方向,自己跳上船篷查看,暗夜沉沉,哪有半分踪迹。王华大疑:“姐姐莫非追到屿上去了?这鼓浪屿居民都已迁赚此刻是从哪里来的?”当下命各船人不卸甲,剑不离身,休息待命。着人请左、右先锋来帅舰议事。

    韦、熊二人一到,王华把那块破黑巾递给他们看了:“这贼以黑巾蒙面,必是怕人认出他真面目。靖国将军自来机警,想早有察觉,不曾被那厮得手,追贼去了。只不知追到何处了。这个刺客来路十分可疑,若是敌方遣来,怎不刺我,却去掳掠一员女将?且一般刺客哪有夜行人使用的迷香!我倒想查查屿上陆营和马厩。”

    韦勇达脸色一变:“你怀疑刘奎璧?”王华点头。熊浩也不由变了脸色:“疑得有理。家贼难防!事不宜迟,快快追查接应要紧。”

    三人带领亲兵登岸。王华道:“熊大哥请到陆营查看,我和韦大哥查马厩去。回头到陆营会合。”大踏步往马厩急走。刘奎璧正关押在马厩旁小屋中。鼓浪屿上陆营,却是屯粮之所,由赫英南驻守。

    却说刘奎璧自得父亲家信,日夜盼望会师,暗忖:“只要面谒王元帅,他必会请我出来当个副帅,至不济也会委我做韦部监军。那时我屈意结纳他,凭我堂堂国舅,他也会额外看顾我一些。爹爹叫我见机行事,必是要我伺机把皇甫敬罪名坐实,再拿皇甫长华和韦勇达破绽,扳他们一个里外勾结,图谋不轨,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想得美美的,谁知邯郸会师后,他仍是软禁在韦勇达军中,由水路开赴长岛。虽没戴枷锁,行动上却没有半点自由,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囚徒。他原不会水,终日只闷坐船舱,百无聊赖。怀疑是韦勇达和皇甫长华捣鬼,瞒上欺下,折磨自己,暗地咬牙切齿:“但教有朝一日得见王元帅,脱出羁绊,叫你两个认得我!”

    水军到了鼓浪屿安营扎寨,把他关在马厩旁小屋之中,仍由贺金保等人看管。这里四面是水,想溜也溜不出去。当晚水寨惊营,追赶刺客,贺金保唯恐有失,亲自守着囚室,不敢离开。刘奎璧因感受风寒,身子不适,晚饭后早早睡了。水寨喧闹,把他惊醒过来,大睁着绿豆眼留神聆听。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只听贺金保惊叫道:“啊呀,是元帅来啦!小将贺金保参见元帅。”

    只这一声,使刘奎璧兴奋得心头乱跳:“天啊!元帅来了。今天该当是我出头之日啦!”唯恐元帅不知他囚在这屋里,撑起身子便想招呼,却听外面一个带磁性的清亮声音道:“免礼。你们这里有什么动静没有?”

    刘奎璧猛地一惊:“呀,这声音好熟!倒有些像那个主儿说话。只不过说的官话,不是昆明声口。且别冒失,听听再说。”颓然倒下。

    接着是韦勇达声音:“还不快把门锁开了。”呛啷声响,想是贺金保在开锁。门被推开了。“呀,怎么黑的,快点灯烛。”仍是韦勇达声音。嗒地火绒打燃,点起桌上残灯。贺金保道:“元帅请进。”一阵杂沓脚步,进来了好几个人。刘奎璧索性不动,心道:“且待他来查问,我便当面揭出韦勇达如何对我。”

    王元帅游目四顾,见屋中一桌一椅一间小床,挂着蓝花麻布帐子,帐门合拢低垂,床前摆着一双靸鞋。韦勇达快步走向房中各个角落隐背之处查看。王华便走到床前,伸出剑鞘把帐子一挑,登时和大睁双眼的刘奎璧面面相对。两人这一朝相,明亮烛光下刘奎璧认出元帅是谁,只吓得三魂渺渺,七魄悠悠,险些儿晕了过去!暗叫:“天哪!我今番死也!”忍不住牙齿捉对儿厮撞,抖了起来。

    王元帅见他形容憔悴,一脸病容,哪还有半分昔日气概。当年那个高傲骄纵,风流自赏的刘爵主已变作眼前这个畏缩窝囊的囚犯。王华对他原是恨极,如今见到他这般萎靡落拓,又抖成这副模样,显是认出自己,心中害怕已极。不由暗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心里不觉涌起两分怜悯之意,问道:“你是病了么?”

    刘奎璧牙齿碰得嗒嗒响,哑声道:“是……是病……病了。”

    王华和声道:“有病要治。需用什么,告诉看守,他必给你。”

    刘奎璧仗着胆子道:“元……元帅……我想……想……”嗫嚅了半天,终归没说出想什么来。

    “在下姓柳,九娘子是我尊亲,失散多年,遍寻无踪。因见到将军使用她碟镞令符,料知必有渊源,所以出此下铂来求将军指点。冒犯休怪。”

    长华暗忖:“原来此人不是高丽军中人物,却是江湖好汉。”

    未及说话,那人又道:“将军不用踌躇,这里也不是说话处,请随我来。”

    长华料他既和师父有亲,想必不是坏人,也是她艺高胆大,果然跟着那人向前走去。到一座石岩之前,那人弯腰拨开蔓草,露出一个洞口,说道:“将军请进。”一弯腰先自钻了进去。

    望着那黑魆魆洞口,长华到底不敢太过托大,取下压鬓珠环,挂在洞口灌木丛上,摸索着探足入洞。眼前射出一缕灯光,黑衣人手执烛台站在前方替长华照路。看来那山洞颇深,愈往里赚愈是宽敞,走到尽头,竟是一间石屋。地面不算平坦,却很干燥,空气并不沉浊,想必有通风换气的孔隙。洞中心一张略具雏形的石桌,周围是几个石磴充作坐凳。靠壁堆着些旧蓑衣、破渔网,这里想是渔户夜渔时的休憩之处。

    黑衣人把烛台放到桌上,请长华坐,自己也在长华对面隔桌坐了。长华看他一双眼满含笑意打量自己,忍不住问道:“阁下名讳可否见告,和九娘子什么称呼,能让我见见你的本来面目么?”

    那人一抬手拉下蒙面手巾,露出一张清瘦脸庞,疏眉朗目,颇有几分潇洒出尘的飘逸气韵。看年纪在四十以外,鬓边已有丝丝白发,含笑向长华道:“在下柳步云,是大侠柳盼岳义子,九娘子是我姑姑。敢问将军大名,和皇甫敬元帅是什么称呼,和我姑姑又是什么辈分呢?”

    长华叫声啊呀:“你该是我的师兄啦!九娘子是我恩师,皇甫元帅正是家父。我叫长华,还有个弟弟少华。你可知道我爹爹下落么,他到底怎么样了?”

    “哦!你是皇甫毅将军的孙女儿!难怪我姑姑会收你为徒。她现在哪里,老人家身子可好?”两个都急着发问。还是长华答道:“师父早就出家当了尼姑,隐身江陵玄女庙当住持,三年前因病圆寂了,葬在玄女庙后塔林。我爹爹呢,他还活着么?”

    柳步云长吁道:“贺兰一别,竟成永诀!……”眼中涌满了泪水,忙伸手揩去,“皇甫元帅活着,囚在高丽京城地牢之中。他和先锋卫焕都宁死不降。原有大臣力主杀却,因他先世有恩于高丽军师,得军师尽力保救,才得留下性命。”

    长华诧异:“这么说,是我爷爷或尊祖对那军师有恩?这不对罢,难道那军师有七、八十岁了!”

    柳步云笑道:“那军师并不太老。是皇甫毅将军对他父亲有活命之恩。他父亲临终之时嘱他报恩,所以他才出力保救。”

    长华心中起疑:“师兄,你是高丽的什么重要官员罢?怎能知道得如此清楚。”

    “实不相瞒,我是高丽军中将领,常和乌元帅等一同决铂这些情况,自然清楚。”

    长华愕然:“柳氏一家,为国为民,世代忠贞,你是柳家义子,怎么去做高丽将官,反带领外兵来侵扰自己国土,杀害自己同胞,是何道理?”

    柳步云愤然道:“鞑子凭仗武力华夏,我大汉子孙难道不该驱逐鞑虏,还我河山?我数十年寄迹江湖,漫游南北,耳闻目睹,异族残暴罪行罄竹难书!有血性的炎黄儿女谁甘忍受?这能算得是咱们自己的国家么,有什么侵扰不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