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第十六回 追刺客 雄辩指迷津 斩赤蛟 初探安期岛(3) 文 / 萧竹老人

    长华道:“哎哟,师兄!你恁地糊涂!你也不想想,论人口,蒙古人不到汉人的十分之一;论地域,中华大地是咱们祖先发祥之地,汉族人民生于斯,长于斯,土地孕育了人,人开发了土地,人与土地血肉相连。只为异族人坐上金銮殿,就可以不顾及斯土斯民了么?驱逐鞑虏是我们自己的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你助外邦侵犯登州,杀的是汉人百姓,烧的是汉人家园,害的是华夏同胞,就便打到大都,也不过把蒙古换作高丽而已。咱们要的是自己民族自立、自强、自主!你做的却是饮鸠解渴的傻事呀!”

    柳步云冷冷一笑:“你诗侯门第的千金,想来养尊处优,自然一墟鞑子皇帝出力卖命,保他江山,保你自己富贵。你心里真还有大汉民族么?你若深入民间,了解到老百姓的苦难日子,只怕就说不出这些风凉话了。我借高丽兵力也是不得已。力量太过悬殊,没有外援难取胜利呀!民族独立是目的,借用外兵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总比你替鞑子卖命强。”

    长华莞尔一笑:“师兄,你怎地如此偏激?你只知我是千金,可知不知道数月之前我还是个杀官造反,打富济贫的山大王,专和朝廷作对哩。只为爹爹兵败被擒,下落不明,我想东征救父,才受了皇帝招安。我手下弟兄,也多是被官府逼入绿林的,‘还我河山’正是大家的愿望。师父生前常和我谈论她当年纵横河朔的岁月,总想不出失败的原因。为什么堂堂天朝常受异族侵略?小小的金、辽、蒙古,不但敢兴兵挑衅,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为什么当皇帝的总是是非不分,杀害忠臣良将,宠信奸佞贪官?是当了皇帝就会变坏,还是错选了坏人当皇帝?为什么皇帝明明混蛋也要死保,想改选个好皇帝出来就是大逆不道?什么是‘逆’,什么又是‘道’啊?师父遁入空门,实出无奈,她老人家就在晚年也是壮心未已,英雄末路令人唏嘘叹息!”

    柳步云默然,他自己也为这些问题苦思难解,呆呆望着小师妹发怔。

    长华看看他忍不住嫣然一笑道:“其实答案还是有的。”柳步云双眼发亮,忙问:“师妹快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尊祖想通的。我曾祖晚年隐居故乡,不问外事,专心读书,留下了不少著述,记录下许多精辟独到、非常大胆的见解。师父死后,我发现曾祖的一侧遗著上详述了他当年和师父相见的情况。师父那些言论、疑问,也逐字逐句记下,他写道:‘盼盼所疑、所问,看似离经叛道匪夷所思,其实道破天机,此古今志士英雄之所共疑也。’”

    柳步云不禁击石道:“老人家看得真准!答案又是如何呢?”

    长华点头续诵:“其病源在于家天下。帝位世代相传,而无能预测子孙之贤与不肖。不肖者继大统,予人可乘之机,内将有权臣把持纵朝政,外将启异族侵凌掠夺之争,战祸不休,民生涂炭,导致国灭身亡,改朝换代,甚或异族入主!”

    柳步云点头道:“病源既知,老人家可曾想到治疗之部”

    长华道:“药方就是彻底推翻家天下,把主权交还民众。像尧舜之时那样,由老百姓选贤任能,推举自己的领袖。使才尽其用,地尽其利,和平安乐,再没战争。”

    柳步云骇然道:“那不是要否定现有的一切!这想法太大胆,说出去会掉脑袋的,而且决难办到。就如九天揽月,想象而已。”

    长华失笑:“刚才还满腔激番要杀要打的,一下子就被吓住了么?我相信物极必反,事在人为。愚公能移山,我们为何不能改变家天下?”

    柳步云道:“如果要彻底改变,除非摧毁一切,回复洪荒浑沌,从头再来。”

    长华道:“师兄总是这么极端。要改变的是家天下那种子孙传袭制度,以及为这种制度保驾的那些天命论、君主至上的观点、理论,对民族文化、固有美德,那是数千年汉族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国之瑰宝,该发扬光大,岂可摧毁。”

    “就便如此,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只能说是个美好愿望吧。”

    长华笑道:“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子子孙孙锲而不舍,终有成功之日。这种民族内部的长期斗争,是否适合外邦插手呢?”

    那刘捷自饶应锡回京,得了儿子亲笔信函,自是放心。问知和布吃亏前后,不曾亲见少主根由,和布少不得加言添醋,大放野火,刘捷倒也明白事理,不肯听他挑拨,当着饶应锡臭骂了这恶奴一顿,说他妄作威福,险些儿坏了招安大事。骂得和布喏喏而退,自认倒霉。

    这日刘捷下朝回府,家人禀报有人从登州送来书信,要求面见侯爷呈递。刘捷大喜,必是儿子有家信到了,忙命带到花厅候见。自己朝衣也不及换,忙忙赶到花厅。那人见了刘捷,长揖不拜。刘捷老大不欢喜,暗道:“这是什么人,如此傲慢无礼!”捺住性子,打量来人。见他不过二十多岁,中等身材,肤色微黑,穿一身跨马服,眉目英秀,透着沉稳谙练。

    刘捷见他气宇不凡,倒是不敢托大,让座献茶罢,动问道:“足下是替小儿带有家信要面交老夫么?你也在军营得意?”

    那人道:“在下不认识贵府公子,倒知道参谋济格。这次是受侯爷故人所托,专程送一封信和两件物事与阁下。请赐回书为信。”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双手捧着,递了过来。侍立家将忙上前要接,那人却不放手,趋步送到刘捷面前。刘捷只得伸手接过。他初时一听济格名字,已是一震,见那人这般郑重,已猜到必和高丽军方有关。揭去封条,开了盒盖,见盒中放着一封信,封面上写着:面交元城侯刘亲启,下款是高·乌。不由脸色微变。慌忙换上一脸假笑:“还没请教尊姓大名。”

    “小可霍显,奉命而来,请侯爷立刻写下回信,我另有要事,不能久候。”

    刘捷笑道:“尊客远来,哪有便去之理,请少留两日,容本爵略尽地主之谊。写好回书,便送尊驾回去。”

    霍显道:“在下委实另有要事……好罢,就为侯爷留此一日,明日必去。”

    刘捷也答应了,命家人送霍显到客房休息,好生款待。自己拿着锦盒往书房走去。原来这霍显不是别人,正是高丽军师神武真人的弟子,因他精明干练,能说多处方言,乌必凯特请他扮作平常百姓,混到京都寻访元城侯联络求计。他本人不属高丽军,只是随师父住在军中而已。刘捷倒把他认作乌必凯亲信去了。

    书房中,刘捷细看来信,信上由乌必凯和神武真人具名,备述王华厉害,海战失利。请侯爷帮手,暗算了他。现送上翡翠瓶一对,以供赏玩,事成后另有重谢。国主已答允和侯爷平分大元江山这些话头。

    刘捷不由冷笑:“前番不过是借你之手除去仇人。你当我真要叛国么?现今我儿子正在军中,巴望战胜好回京复爵呢,我岂能再帮你打胜仗!”他自恃收拾皇甫敬的计划周密,不着痕迹,只要济格通敌的事不,谁也无法奈何他。如今偏偏撞来这个霍显找上了他,这件事实在不好应付。绿豆眼连转:“率性把这霍显杀了灭口,永无后患。”正在盘算,门上叩响,有家人来报:“侯爷,有前敌差官替二爵主捎家信来了。”

    刘捷大喜,忙收好锦盒,到客厅传见来人。那差官进来叩见了,取出家书和玉佛送上。刘捷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常和刘将军见面么?”

    “末将丁宣,是陆营差使。虽识认刘将军却不常见面。他统领的是水军。这次送捷报上京,刘将军叫我顺带捎来书信、玉佛,吩咐小将替他向侯爷问安。”

    刘捷点点头,赏了他十两银子。丁宣告辞去了。刘捷喜孜孜回到书房,放下玉佛拆信来看。信中却只是几句平常问候平安的话儿,什么要紧事也没说。刘捷好生纳闷:“这孩子在捣什么鬼!千里传书就写这么不咸不淡的几句。战场胜负,担任职务,都没说上半句!”越想越觉蹊跷,猛想起这玉佛之秘,心中一动,忙拿起玉佛。倒转过来,用一支银牙签揿紧底座上一处云纹,用力一旋,旋开底座,露出豌豆大一个小孔。刘捷对这桌上轻轻磕了两下,小孔中滚出一粒纸蛋儿来。展开看时,上面十二个蝇头细字:“王华便是少华,快救孩儿性命。”

    刘捷出了一身冷汗,忍不住抖了起来:“天可怜见,这消息及时到了。若迟得半日,害了霍显性命,就无可挽救啦!”把纸条儿和乌必凯那封信都烧毁灭迹,重新旋紧玉佛底盖,叫人送到杜含香处,给归郎挂在颈上。

    当晚盛宴款待霍显。宴罢,回到书房,苦思冥想,想出一条毒计。连夜写好回信,天刚黎明便打发霍显起程,厚厚送了一笔程仪,要他多多致意元帅、军师,只要按计行事,必能反败为胜。送走霍显,着人告了三天病假不去上朝。从此终日提心吊胆,对前敌战况格外关心,常请兵部侍郎博多尔小聚饮酒,嘱他前敌有甚消息,尽早给自己通个信儿。博多尔信他守心儿子,满口答应。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