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第十四回(5) 文 / 萧竹老人

    明堂走后,成宗才向刘捷追问莫古行刺,又被灭口等事。照明堂主意,一针见血指出他是错把王华认作皇甫少华,蓄意暗杀,不顾国家大局,狠狠数说了他一顿。刘捷吓得汗流浃背。直到成宗说到“幸未酿出大故,念先后之情,暂不追究”的话,他才放下心来,叩头谢罪,暗暗庆幸皇上还没察觉暗害皇甫敬的事。这时内衣已被冷汗湿透了。

    却说明堂回到府中,王华已在厅中坐候多时。师生二人相见了,分宾主坐下。明堂这半天在御前和刘捷折辩,说得唇敝舌干,倒有些累了,端起茶盅只顾慢慢呷茶。王华眼巴巴望着老师,等他说话。明堂把一杯茶喝干,放下盅子才向王华道:“今天好不凑巧,偏遇着刘国丈也在御前。他记恨吹台山囚了他儿子,不许取赎,又夺了他赎子银两,在那里百般阻挠,和下官激辩了许多时……”说到这里停下来缓了口气。

    王华心中忐忑,只道没指望了,不禁满脸愁容,焦急不安。明堂暗暗好笑,故意延挨了片刻,才道:“后来下官以全家性命作保,递了保状,皇上方才允了。总算是不曾辱命。”王华喜出望外。明堂却又接着道:“年兄,你对韦勇达那一班儿,到底有没有确实把握呀?明天圣旨一下就无可挽回啦。你休要害了下官一家老小性命啊!”

    王华扑翻身拜倒在地:“多谢恩师周全。你老人家请自放心,门生拿得定韦勇达等决无异心,万不敢连累恩师的。”一副感激涕零之情溢于言表。

    明堂将他扶起,心里暗笑道:“这可是你自家要当磕头虫儿,须怪我不得。我比你还年轻哩,倒叫起老人家来啦。”看他坐下后,才把在御前那些说话都扼要告诉了他,只把刘捷派卫士行刺一节瞒住。

    王华心中十分佩服:“郦老师是先摆明当前局势,让皇上自己得出招安才是上铂比我那莽莽撞撞直言奉上的方法可是高明多了。”

    明堂又告诉他已在御前议定,刘国舅和其他被擒将官统通留在韦部,随军出征,戴罪立功。“你率大军到邯郸和韦部会师后,对这些人量才录用便了,不必顾忌他们原来的职衔地位。那天暗算你的刺客是元城侯府卫士头目,已在天牢中毒身亡,无法追究了。你以后要处处当心,不要失却警惕,授人以可乘之机。要紧,要紧!”

    王华喏喏领命。只觉老师的安排处处合自己心意,语气态度又是那么亲切关怀,使人如沐春风,从心里感到熨贴温暖,只想多和老师亲近,不舍得离去。

    明堂看出他恋恋之意,笑道:“今天下官偶有半日空暇,正好趁此替年兄饯行,还有要紧话告诉你。”吩咐传话厨下,在花厅备下酒肴,邀王华对酌。

    王华大喜,陪着老师到花厅,恭恭敬敬入座陪侍。明堂挥退左右,亲斟了一杯酒递与王华:“下官以此一杯薄酒,权与年兄饯别。”王华连忙站起,双手接杯,一饮而尽。也执壶敬老师道:“门生借花献佛,敬老师一杯。此去东征,还求老师教诲,指示方略。”

    明堂笑道:“私室小饮,何须拘拘于师生之礼。请坐下,好说话。”待王华坐了,方道:“行军对垒,非我所长,哪能胡乱进言。只不过兵凶战危,往往一战之后白骨成丘,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令人不忍。望将军心存仁恕,不可滥杀无辜,致伤上天好生之德,是为至要。”

    王华道:“门生谨领恩师台谕,不敢擅杀,有伤天和。”

    明堂点点头,面色一正道:“还有一件事,你可留心在意。前任征东元帅皇甫敬,因卖阵投敌获罪,其妻、女因此流露吹台山落草。但此事大有蹊跷,只恐是件冤案!”

    王华唯唯领命,抬起头来,要请恩师留步。却好明堂正对他凝睇注目,一双俊眼中竟是柔情万种,孕满深沉无垠的。王华目光和他迎个正着,心头如触电一般不由得脸红续,全身都热了起来。明堂忙把目光避开,不敢看他。铮儿牵过五云驹,王华拜别老师,退至街心,方才扳鞍上马。明堂直望着他转过街口。

    王华回到客栈,向熊浩说知喜讯:“若不是亏了郦老师鼎力成全,肯以全家性命力保招安,这事又被刘捷老贼搅黄了!”熊浩也替他庆幸不已。当晚王华写了家信,特别叮嘱对刘奎璧务要明松暗紧,千万不能被他逃走。次晨打发丁宣赶回去报讯。

    闲下来,熊浩邀他出游,逛逛京城六街三市。王华只推疲倦,要好生歇息。熊浩只得独自去了,留下他独坐房中想心事。

    从老师口里,他听出刘捷生疑,小阳王出战,刺客行刺都是这老贼捣鬼,要取我性命。老师巧妙利用刘奎璧说服他招安韦部,反客为主,他才换了副面孔,来拉拢巴结。只要刘奎璧在我手中,又有恩师作后盾,可以不必怕他。倒是爹爹冤案查起来只怕不易。恩师推测该是不错。蓦地老师那临别一瞥兜上心头,那眼光包含了那么多情思,却是何意,左思右想,猜测不出。“听说他祖籍江陵,莫不是说起我姐姐和韦大哥,触动了他的心事。莫非他在故乡有什么深情牵记的红粉知己?但愿我能帮得他达成心愿。能得恩师惦念的,必非庸脂俗粉……”外边熊浩归来,才打断他的胡思乱想。

    次日早朝,成宗宣告了招安吹台山人马,化害为利决定。众官员并无异议。当下便点了礼部主事饶应锡为钦使,捧旨往吹台山招安。旨意中宣明:敕封韦勇达辅国将军,领右先锋印;皇甫长华靖国将军,率女兵自成一队,赐名孝女军。全体寨主、喽兵改元军旗号,依原编制仍归韦勇达、皇甫长华指挥,统一受王元帅节制。战场立功后,按功授职,所有待遇与元军相同。原被擒将官刘奎璧、胜保等一律随军东征,将功折罪,酌情铨叙授职,韦部受诏后立即开赴邯郸,与王元帅大军会合,听候调用,不得有误。

    这诏书都是依郦兵部主意草拟的,本着用人不疑,安抚人心之意而定。

    饶应锡领旨出朝,便有刘国丈把他请到侯府,托他给儿子带衣物家信,派了家将和布同行,务要面见刘奎璧取得回信。御史尹上卿也来拜候,求他带封书信给皇甫夫人尹良贞。饶应锡都答应下来。收拾行装,带领从人和那刘府家将往吹台山去了。

    到得三月二十四日,郦明堂选军已毕,调集了水军四万,步、骑兵四万,共是八万人马,全是骁勇善战的精兵强将。三百多名武进士和二百四十名副榜取中的武举,分别授了军职,各归行伍。只待拜印、阅兵后开赴前敌。

    二十五日,将台上虚设御座,御案上摆着那颗虎头狮纽黄金帅印。元城侯刘捷手捧敕令兵符,端立案侧。王华全身戎装,红袍金甲,登台向御座参拜了,又拜了印。刘捷授予敕令、兵符,双手捧起金印授与元帅。王华接过帅印高举过顶,刘捷退下来对着帅印大拜三拜。八万兵将齐声高呼万岁,声震若雷。

    拜印典礼完成,刘捷上前拱手称贺道:“恭祝元帅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将来麟阁标名,功业彪炳,前程未可量也!”王华躬身谢道:“多谢侯爷好口彩。”刘捷道:“老夫犬子刘奎璧失陷吹台山上,现皇上命他随军东征,戴罪立功。求元帅看老夫薄面,照管一二,老夫感激不尽。若他不堪供元帅驱使,就便打发他回京也罢。”

    王华暗忖:“这只恶狼,谁敢放他!”口里却恭谨答道:“国丈不必挂虑。刘将军皇亲国戚,谁敢怠慢。本帅还有仰仗之处,自会额外照应,管保他毫发无伤。班师回朝时,好和国丈团聚。”刘捷谢了又谢。

    阅兵已毕,择定三月二十七日大军出征。熊浩挂了左先锋印。王元帅点龙骧将军赫英南统筹军需,押运粮草。二十七日凌晨,拔队起程。熊浩领三千兵马当先开路。成宗敕和王明理帖木儿、诸王秃喇代驾送行。小阳王也讨旨来送。递了上马杯,王元帅飞身上马,稳坐雕鞍,和众人拱手作别。三声炮响,八万雄师旗飘绣带,甲映鱼鳞,浩浩荡荡出发向东,只听一片马蹄声疾。掌旗官喀力桑稳举帅纛,三十六员上将护定中军。王华戎装贯带,按辔徐行,睥睨自若,威风八面。至此才觉得吐气扬眉,遂了平生心愿!

    正是: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辔徐行静不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