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第十五回 弃绿林 义旅受招安 援登州 将军诛敌将 文 / 萧竹老人

    却说吹台山上皇甫长华和韦勇达自从送别王华、熊浩,天天掐着指头计算归期,期盼高中、招安消息,一面加紧训练士卒,做好出征准备。

    这天午刻才过,人报丁宣回寨。韦勇达大喜,吩咐快请皇甫姑娘议事厅相见。丁宣一副风尘仆仆模样,满脸尘土汗迹,显是急行赶奔回来的。一进厅向大王和皇甫姑娘行过礼,从怀中掏出书信呈上道:“王公子已中状元,挂了帅印;熊官人是榜眼,加封将军。现已奏准招安,令我先回报信,钦使只随后就到了。”

    长华、勇达大喜过望。韦勇达笑向长华道:“这才是天从人愿!咱们可以挥师渤海啦。”长华道:“太突然了。我原以为要费许多周折的,没想到这般容易。我真还有点信不来,难道是在做梦!”

    丁宣接口笑道:“才不容易呢。要不是交了好运,摊着主考郦大人是个有担当的硬骨头,只怕这次所有的汉人、南人都会白吃一番辛苦,弄得全都落榜哩,哪还有咱们请旨招安的份儿!”韦勇达不由奇道:“这是怎么说?”命人端水送茶进来:“丁宣,你先洗洗脸,喝杯茶,把考场的事再细说给我们听。”

    丁宣连声答应,匆匆洗了脸,喝了一杯热茶,笑道:“说起来比鼓儿词还热闹呢!件件都是真事,可不是瞎编出来的。”把初试选拔,出榜撕榜,调兵平乱,十八王侯闹考场,御试风波,武场行刺这些情节都绘声绘色细细说了。末后道:“若不是郦大人有担当,不怕事,拿定主意凭才取士,不分种族等级,打了撕榜闹事的那群少爷崽子,关了赶来撒泼护短的诰命、王妃,辩倒不依不饶的十八王侯,把这场风波硬顶过去,镇住这些蒙古、色目人,武榜被撕,所有汉人、南人的功名不就泡汤了么!”

    韦勇达听得眉飞色舞:“嗬,这位郦大人竟有这么厉害!是个蒙古世爵罢?样子挺威武,挺凶的罢?头发胡子白了没有?”连珠炮般问了一串。

    丁宣忍不住哈哈笑道:“人家可是个年轻人,连胡子都没留哩。看样子比王公子还要小些,只办起事来那份气魄、干净利落,实在没说的。两个副主考倒都是胡子一大把,却处处要向郦大人讨教,看他的眼色行事,对郦大人蛮恭敬的呢。”

    长华嘴一撇:“我才不信。哪有那么神的。你是在信口胡脂骗我们罢。”

    丁宣急得眼似铜铃般,想大声争辩,又压下来道:“信不信由你。人家就是神么!告诉你,人家那脸庞儿也好看得紧哩,活像是现从画儿上摘下来的,实在画儿也画不出他那份神气。他刚上将台,满场万多两万武生,连我们这些在一旁看管马匹兵器的都看直了眼。可他那双像利剑一样凌厉的眼神,只这么满场一扫,一个个全被震慑得大气也不敢出。大雄宝殿的佛菩萨,能压百邪呢!”

    长华忍不住笑道:“是不是蒙古公主穿上男装扮成大官的啊?简直是个女罗刹罢。”

    丁宣正容道:“照我看这人可是个十足的汉人。蒙古人骨骼粗壮,哪有那么清秀的。皇甫姑娘要是不信,自己上京城亲眼看看去。”

    长华啐道:“为了看个臭男人,我还巴巴儿的上京去!你简直越说越离谱啦。”

    韦勇达也笑了起来,重赏丁宣,命他下去歇歇。和长华拆信看了,信中所说,和丁宣差不多,字里行间对郦大人十分推崇,说这次奏请招安,因刘捷作梗,全亏郦大人以全家性命担保,皇上才肯点头,实在是泽及全家。两人看罢,自不免对郦大人也大起感激之情,当下商议如何安排迎接钦使,受诏改编,监视刘奎璧等具体事务。

    长华道:“我看当前首要的事,是和各寨寨主、头目统一想法,才好办事。怕只怕有的人在绿林中自由撒漫惯了,怕受拘管,不肯接受招安,临期故意闹事,得罪钦使,把招安搅黄了就糟啦。”

    六寨寨主向武叫道:“方老弟说得是,我也是这个意思。不愿被小瞧,不愿受屈气。若被狗鞑子骂上句‘山贼,草寇’,我可受不了,宁可拉刀子和他拼命。”

    小寨主单洪跳了起来,揎拳掳袖的道:“早先听大王说东征的话,我只道是说来骗老婆的。如今却动起真格来啦!咱们可是杀人放火,犯大案的主儿呀!被这招安计骗去割了头才冤哪!我可不敢和自个儿的脑袋过不去。”

    众人都笑起来。一寨寨主鲁人豪道:“咱们这许多人都是杀过官、劫过库、破过官兵,杀过大将的,只怕蒙古人放我们不过。将来官报私仇,算起陈年老账来,只怕谁也招架不住。大王还要三思。”闹嚷嚷言三语四,却也不是全无道理。

    皇甫长华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站起来朗声道:“众位兄弟,且听我一言。”众人从没听她当众讲过话,都好奇地望着她,厅上登时安静下来。

    长华看着众人款款道:“接受招安,东征救父,是我和韦大王日夜盼望的事。但此事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众兄弟的前程保障。必须有信得过,有担当,稳妥可靠的真英雄作靠山,咱们才能放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托在他手上。受招安必要让大家享有和蒙古、色目官兵同样的待遇,平等的身份地位。单只求个生命安全,不受屈气,就受他招安,韦大王是决不肯干的。任怎么说,也不能让自己的生死弟兄受到半分憋屈哪!”

    众人听到这里,忍不住大声叫起好来。

    长华接下去道:“所以一擒刘奎璧,再擒胜保,咱们都不提接受招安的话。弟兄们都知道,刘奎璧那厮就着力劝我们受招安,拍胸担保让个个升官发财。韦大王就是不动心,因为信不过他。这次就不同了,挂帅征东招讨元帅印的就是前次来拜过山的王华公子,他是我嫡亲表弟,还是个南人。这次随征将官都是恩科选拔的一榜同年,大部分是汉人、南人,他们为国为民受招募,咱们为民为国受招安,谁也不敢小瞧了谁。”

    众人不觉暗暗点头。

    “再说,这次主持招安的是兵部尚书郦大人。这人年纪轻轻,却是个侠肝义胆真豪杰。他坚持凭才取士,开了南人中状元的先例。蒙古亲王、世爵的儿子不服,撕榜闹事,他敢打;王妃、诰命出头护短撒泼,他敢关!如今他以全家性命担保招安咱们,咱们把性命交托给这样的人物,还有什么顾虑、不放心的?”

    众人不住点头,显是都被她说动了。

    韦勇达看看大家,接过长华话头道:“要说杀人犯案,我可是恶头儿!谁的

    罪也大不过我去。不瞒众兄弟说,我受招安也是留有后着的。先就是‘大军离寨,基业保留’,留下足够人手守住这片基业。再就是求王元帅,许我们只改旗号,不拆散原编伍,保住队伍不被分散。打败高丽,救回爹爹后,若朝廷对我毛平合理地论功行赏,讨得个出身,那便罢了。若过河拆桥,歧视我们,咱兄弟就不当他那差,回转吹台山守着这片基业农猎为生,依旧逍遥自在。最多干回老本行,再当山大王也不妨。到底是打了海仗,完了心愿,对老婆有了交代,外加看了些异国风光,也过了次官瘾啦!”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暗忖:“两个领头的走了,山寨原也撑持不住。还是跟着大王好。”

    决定了赚要关心的问题也多了起来,大家纷纷提问:“山寨不动,三关不烧么?”“新开的许多生荒,若人手不够,又荒了怎么办?”“咱们有老婆、娃崽的怎么办?”“咱们……”“咱们……”一个个抢着说,有些乱了。

    韦勇达双手向下一按,众人静了下来。他从容道:“这些事我和皇甫姑娘早就商议过了。刚才我也说过,要留下足够的人手。出征的走了,留守的却负起全部责任来,一切规章分例照旧执行不误,大家不用担心。山寨的房屋一间也不能毁损。钦使来后,咱们接受了招安,取下聚义厅、断金寨这些匾额,在三关放把火意思意思也就成了。三关是石头砌的,原就烧不坏,宅子要安顿家眷,谁敢毁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