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五卷(23) 文 / 九峰

    第三十五卷(23)

    这不但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像苏老师这样优秀的人才,我们不能让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无处着落呀!

    胡学元在了解过学校的基本情况后,说,我十分理解大家的迫切心情,不改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就上不去。要全面改善教学条件吧,我这个穷书记,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各行各业都需要投入,都缺钱。可以这么说吧,省里的财政也是拆东墙补西缺。所以,我也请你们理解我的难处,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很多钱来给你们,马上把学校的硬条件都给改善了。但,我也向你们表个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今年先解决实验室问题,今后争取每年解决一到两个问题,用三到五年时间,把你们提出的几个问题都解决了。苏老师,你觉得怎么样?胡学元看着苏莉问。

    被省委书记盯着问,一向淡定的苏莉突然觉得心有些慌,一张粉脸莫名其妙地飞上了两片绯云。她说,你的意见非常好,我关心的是你什么时候能兑现第一个承诺。

    现实就如胡学元所说的,到处都要用钱,而政府最缺的也是钱。领导今天承诺了,明天换个地方,照样也要许诺,可是财政的盘子就那么点大,恐怕到最后连花露水都撒不到。苏莉很聪明,一句话把胡学元逼到了死角。这不是存心给省委书记出难题吗?周平暗暗为她捏了把汗。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胡学元不但不生气,反而很认真地叮嘱随行的官员说,这事必须在一周内办结,一周后我会亲自打电话给苏老师,要是改善实验室的钱没到位,我就让你让位。

    苏莉听了,连声说谢谢。胡学元说,是我谢谢你才对,谢谢你的一颗赤之心,不远万里回到国内,为江海省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呕心沥血,谢谢你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就这样,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在经过一年的接触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苏莉成熟漂亮,知书达理,最重要的还是她长年在国外生活,看问题做事,颇有国际视野,深得胡学元的喜欢。有她经常在枕边吹吹国际风,胡学元这位从未走出过国门的省委书记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这对他主政一方很有补益。江海省之所以能从一穷二白变成国内最富有的省份之一,与此有莫大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守旧的政治势力非常强大,胡学元顶住了层层压力,针对江海省人多地少的事实,积极鼓励群众自力更生搞小生产,搞家庭式作坊。无数不安于现状的人们搞起了二产三产,工人跳出国有企业自办工厂,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当起了掮客。在这项政策的刺激下,民间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在短短几年里,没有资源优势的江海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从此确立了工业大省和市场大省的双重地位。

    也正是这个原因,胡学元在江海省的地方独一无二,无人能取而代之。当年走南闯北,到全国各地跑生意的年轻小伙,许多人都成了企业家。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他们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真正佼佼者。每当他们忆苦思甜的时候,首先提到的不是当年漂泊的艰辛,而是胡学元这位开明的省委书记和其破釜沉舟的勇气。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像绝大多数人一样,杨德水只知道胡学元的故事,并不清楚苏莉的故事,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

    苏莉问,你肯叫我奶奶了?

    杨德水说,哪有什么肯不不肯的,您本来就是呀,只要你不嫌我把你叫老了,我以后就天天管你喊奶奶!

    苏莉摆着手说,我怎么会嫌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乖孙子,奶奶要好好谢谢你!

    正说着,一号别墅的一扇侧门开了,只见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白眉毛的老人提出水壶从侧门出来,走进用白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子里,准备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杨德水一眼认出来了老者,正是江海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胡学元。看到苏莉跟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在说话,胡学元说,小莉,跟谁家的孩子说话呢?他的声音很大,显得中气很足。

    胡学元声如洪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耳背。上次杨德水跟着徐东海来看望他的时候,他是带着个助听器跟徐东海交谈的。那一回,苏莉碰巧不在家,杨德水也就没有认识的机会。今天杨德水之所以这么兴奋,极力讨好苏莉,一来是因为苏莉平易近人,一点也没有贵妇人的架子,二来杨德多少怀着点私心,希望能得到胡学元的“垂青”。这到不是说,他个人要从胡学元这里捞些什么好处。胡学元最厉害,毕竟是过去式的,徐东海才是真命天子,自己只要抱紧徐东海这根蟠龙柱,迟早有一天会飞黄腾达。

    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今天这事发生在两年前,杨德水的表现肯定会更“出色”。闭着眼睛都能想得出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惊喜,多好的机会。人在官场,最怕无人赏识。中国的干部太多,密密麻麻一大片。你不去接近上级,就不可能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就看不到你。不管你怎么努力,怎么廉洁,怎么出色,都有可能被埋没。因此,当你,达到一定高度前必须得去主动接近领导,抓住每一个可能改变你命运的机会。

    当然,这个接近不是一定要让你去跟领导做交易,去买卖;而是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存在,你的优秀,特别是你的忠诚,要让他们感到,你是“他”的人,或者是“他们”的人。谁掌权都喜欢用“自己的人”。在一点,古今中外,不管是打着什么旗号的,几乎无一例外。但是,官当到了一定的层次,一定的级别,你又不能再去瞎找人了,也不必去瞎找人了。这时,你已经从水下浮到水面上来了;你已经进入他们的视线了。而到了这个层次,只要你不犯太大的错误,怎么进一步使用你、要不要进一步使用你,基本上跟你的个人工作表现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主要是根据“需要”。而在上层,“需要”这件事情,实际上是非常复杂、非常微妙、非常敏感,有时也是有点“说不清”、“摸不透”的事情。

    杨德水早就跨过了经一道门坎,他是现任省委书记的秘书,在许多人眼里,是权力红人,甚至是江海省未来的政治明星。他现在要做的是广结“善缘”,为今后的进一步升迁打基础、创条件,为那些非常复杂、微妙,甚至敏感的卡口,疏通出一条管路来。这条路没有捷径,但有巧径,今天的巧遇就是他使巧劲的大好机会。

    前两天的明州之行,发现的问题很多,很严重,可以说是沉疴积疾。作为省委书记,徐东海应该早有耳闻。为什么迟迟没有对明州动手术刀,最大原因恐怕是对胡学元有所顾忌。凡是大领导,通常都很有个性,这种个性,你可以理解为主见,也可以理解为固执。在他们的工作中,往往都会秉持并坚守个人的治政理念,年纪越大就越执着,外人别说是撼动它改变它,就是去触碰一下,也会勾动天雷地火。徐东海要对明州动手术,首先必须过胡学元这一关,要取得他的理解、同意和支持,至少是默许。胡学元是年近九旬的老人,要说服他,取得他的谅解,显然并非易事。

    今天,杨德水意外地救了胡学元夫人的性命,这是他接近胡学元,并做通他思想工作的最好时机。

    与其说,杨德水在取悦苏莉,不如说他在取悦胡学元。

    听到招呼,苏莉走到栅栏前,贴着胡学元的耳边大声地说,老头子,我给你找了个好孙子了!

    因为隔着一段距离,胡学元听不清苏莉在说什么,便大声地追问,孙什么来着?

    苏莉回头看着杨德水说,我家老头子耳朵不好使,你可别见怪。

    我怎么会怪爷爷呢!杨德水上前几步,跟胡学元打招呼,胡书记,您老好!

    苏莉糊涂了,盯着杨德水问,你认识我家老头子?

    杨德水笑着答,是呀,去年年底,我还来过你家呢!

    苏莉更糊涂了,想了半天说,看来我是真的老了,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杨德水说,你没印象是对的,这恰恰说明你没有老,你还很年轻。上次我跟徐书记上你家看望的时候,你刚好没在家哩!

    苏莉不关心政治,脱口问道,哪位徐书记?

    杨德水说,省委的徐东海书记。

    苏莉说,这么说,你也在省委工作?

    杨德水说,是呀,我是徐书记的秘书。今天是老天爷有意安排我来看望你,让我们在文一路相遇了。

    苏莉惊叹一声,说,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来还真有这么凑巧事。来来来,屋里聊。

    胡学元耳背,听不清两人的说话,放下水壶,回屋里拿助听器去了。

    客厅里,苏莉跟胡学元说了一遍今天的遭遇后,感叹说,今天幸亏他及时相救,要不我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你老头子了!她是既庆幸又兴奋,说到最后,眼圈都有些红了。

    胡学元伉俪情深,听完苏莉这番话后,动情地对杨德水说,小伙子,谢谢你救了我家的小莉。

    苏莉嗔怪道,在自家孙子面前,还小莉小莉的,你不怕害臊,我还怕难为情呢!

    胡学元说,都叫了几十年了,我说你怎么今天就突然扭扭怩怩起来了,原来是为这个呀!

    苏莉正在动手泡茶,听老头子很开心地样子,便问,怎么样,我给你找的孙子不错吧?

    胡学**眼打量着杨德水,说,青年俊才,不错,不错,我怎么觉得在哪里见过似的。

    杨德水说,胡爷爷你好记性啊,大半年前的事都还记得住。

    听他这么一说,胡学元反而有点糊途了,疑惑地看着杨德水。

    苏莉把泡好的红茶往胡学元面前一放,提醒说,老头子,他可是省委徐书记的秘书。

    胡学元记性相当好,马上接过话说,想起来了,去年腊月二十七日,你跟着东海同志来这里看过我。

    杨德水由衷地说,胡爷爷,你太厉害了,连这都记得一清二楚呀,要不是你提起,我还真忘了是是什么日子了!

    胡学元说,这怎么能行,当秘书的,就得事事在心,领导一问起,马上就能回答上来。

    杨德水说,爷爷教训得是,我一定牢记你的话,做一个合格的秘书。边说边端起茶几上的茶杯递给胡学元,爷爷,你喝茶。

    胡学元接过茶杯,放在嘴边抿了一口后,说,我听说,这次台风灾害损失很大,死了不少人?

    杨德水说,是啊,十八号强台风“丽娜”风力很强,雨量很集中很大,又碰上古历八月十五前后的天文大潮,南部的明州、贻州、海州和获州损失很严重,都死了不少人。

    胡学元说,我听说几天前,东海同志亲自去你说的几个市指挥抗灾救灾工作。

    杨德水说,是呢,徐书记对抗灾救灾工作很重视。昨天我从明州回来,听说他又去宁州救灾去了。丽娜台风把我们江海省害惨了,估计今年的GDP得损失百分之五六个点了。

    胡学元哦了一声,说,这么说,你在明州呆了许多天了?

    杨德水说,前后算起来三天。

    胡学元一连问了几个问题,明州的情况怎么样?为什么你没跟东海同志一起回来?你都去了哪些地方?他的思维十分清晰,说话的频率也很快,丝毫不像是九十高龄的老人。

    杨德水说,爷爷,你似乎对明州特别关心啊?

    苏莉笑着数落老头子说,都退下快二十年的人了,还是一身的职业病,就爱问东问西,生怕天塌下来似的。

    杨德水说,奶奶你也别这么说,爷爷他是江海省的老书记,他这样做也是关心群众疾苦。

    胡学元说,还是年轻人能理解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明州人吧,关心一下家乡的灾情总是应该的吧!

    苏莉没好气地说,应该,应该,你就会关心天下大事,怎么就不关心一下我,从进门到现在,也没听你问一句,现在感受怎么样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叫医生来看一下。

    胡学元笑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瞧你现在生龙活虎的样子,哪里还需要我关心,我羡慕还来不及哩,你安心享福吧,别疑神疑鬼了!

    苏莉说,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别以为我不知道,其实你是嫌我在这里碍眼。行了,我就知趣些,不妨碍你爷孙俩谈心了。她站起来,跟杨德水说,乖孙子,中午留在这里陪我们吃顿饭,我这就让师傅多添两个菜。

    杨德水说,我听奶奶你的。

    苏莉走后,胡学元对杨德水说,你奶奶就这性格,刀子嘴豆腐心,你可别见怪。

    杨德水说,我怎么会见怪呢,我高兴都来不及,看着你们两老恩恩爱爱的样子,就知道什么是只慕鸳鸯不慕仙了!

    被他这么一夸,胡学元一张老脸笑得比孩子还要开心。越州管老人不叫老人,而是多了一个字,叫“小老人”,意思是说,人老了,就返老还童,性子回到儿童年代,喜欢有人逗着自己,哄着自己。胡学元是个政治人,长年的从政经历,养成了他超越常人的冷静和理智,通常情况下,喜怒不形与色。可是,再伟大的政治人也终旧改不了自然属性,这时候就像孩子一样,把开心全写在一张脸上。他兴奋地说,是呀,我这后半辈子是享你苏奶奶的福啊!人家是少年夫妻,老来伴,我胡学元年轻时正逢战乱,戎马生涯,转战南北,顾不上儿女情长,六十好几了,才得老天见怜,赐了我一个贴心贴肺的老太婆!

    杨德水的心突然颤了一下,觉得比起眼前的世纪老人来,自己的人生缺了点什么。这两年来,自己的身边从来不缺女人,可仔细想一想,却没有一个女人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你有许多少女人,而是你能不能真正走进一个女人的心,并牢牢地占据住她的心房。他似有所悟,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不管你有多么权高位重,终有一天要退出政治舞台,回归到平淡的日子中来。而能把平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的,必定是你身边的那个她……

    胡学元问,想什么呢?

    杨德水这才收回纷乱的思绪,说,我在想你这番话里的人生哲理呀!

    就在这时候,苏莉回来了,她问杨德水,乖孙子,会下棋不?

    杨德水谦虚地说,会一点点。

    苏莉说,我家老头有几天没下棋了,手痒得很。

    杨德水正愁没机会跟胡学元套近乎,一听这话,赶紧接过话茬说,那我陪爷爷下几把。

    苏莉从柜子里拿出一副精美的围棋。

    这是一套由优质的昆仑玉精心打磨而成的玉石围棋,白得宛若美玉,晶莹光洁而并不炫目,黑子经过精心去光处理,手感圆润舒适,棋罐和盖均是新山玉雕刻而成。

    胡学元是个围棋迷,据说,战争年代,也是棋不离身,走到哪儿都把带着副围棋。下围棋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胡学元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据他本人说,跟围棋有很大关系。这是不是事实,杨德水无处了解。但有一点,精于围棋的人,逻辑性很强,或许,这才是胡学元用兵如神的关键所在。

    爷爷,你这套围棋看起来很漂亮,但要比起我见过的**,还要逊色一些,我认识一位专玩古玩的行家,他手里有一副明朝时期的‘永子’围棋,那才叫货真价实呢!

    ‘永子’不就是云子吗?听说制造‘永子’的技艺早就失传了。胡学元一听,老眼顿时散发出异样的光彩,笑着说,什么时候带我认识认识这位老兄。

    杨德水在瑞宝阁的阁楼上,听董福照介绍过云子,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听说,云子是棋子中的绝品,几乎失传于世。今天猛然想起此事,觉得送胡学元最合适不过。不过,他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能拿云子拿到手,所以说得也较委婉。他说,下次有空,我带过来。

    说着两个人杀将起来。说实话,下围棋并不是杨德水的长处,大学时候,系里比赛,很幸运地得过第四名。胡学元又是老棋手,他不能不小心从事。下了几十多手,杨德水才找到了点自信。这到不是说,他的水平有多厉害,而是因为胡学**了,思维远非年轻时候可比。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之后,杨德水开始调整方向,既要让胡学元能赢,又不能让他轻易就赢了。这要求挺难,他必须将局面局面掌控得天衣无缝。赢得太容易,胡学元不但会扫兴,而且会把他看轻了,输了更会失望,感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

    菜都上来了,一局棋还没下完。杨德水故意露了个纰漏给胡学元,让他如愿以偿地赢了一把。

    吃饭的时候,胡学元又问起他明州之行的情况。杨德水简要地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无非是风有强,雨有多大,洪水有多猛,灾情损失有多重,死人有多多,却只字不提当地如何移花接木,将钼矿矿难死亡人员按自然灾害死亡人员上报的事,更是绝口不提胡学元祖坟被埋的事实。

    作为秘书,一切都以首长为中心,没有首长的授意,绝不逾越半步。(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