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五卷(22) 文 / 九峰

    第三十五卷(22)

    老人姓苏,单名一个莉字。来的路上,她告诉杨德水的。

    苏莉说,我打一次的,都让你这么惊讶啊!

    武警战士说,您可是大贵人啊,大贵人哪有打的回家的,您说我能不惊讶吗?

    大贵人?这么说来,她一定是某位前任省委书记或者省长的夫人了。海坛山庄一共就住着五位部级退休干部,分别是胡学元、林谷平、黄华乐、梁升鲍和陈升钦。除了他们和家人外,就是服务人员了。部级干部退休后,按规定配有一个生活秘书、一个警卫、一个厨师,一个司机。另外,还专门安排了一到两名医生,为这个特殊的群体服务。

    因为是熟人,的士顺利地进入了海坛山庄。在苏莉的指导下,车子很快停到了一号别墅前。几号别墅,是杨德水在心里定义的,目的是便于记忆。这也是做秘书必须留意的,跟领导去过的地方都要记在心里,下次再来,能准确地找对地方。领导要办的事很多,唯必事事都能记得住。这时候,秘书就是领导的导盲犬,能迅速地给领导指明方向。这里一共有九幢别墅,每一幢之间都错开很大一段距离,很容易区分。别墅群呈品字型发布,最大的一幢,是宋之文本人的旧居,修缮得很好,专供中央首长用的。除了别墅,山庄里还有一幢排屋。不少中央首长来江海,都会指定住海坛山庄,排屋是为首长身边的服务人员准备的。

    杨德水所定义的一号别墅正是江海省第一任省长、第二任省委书记胡学元的住所。原来,停车的瞬间,他几乎完全肯定,身边这位名叫苏莉的老妇人,正是胡学元胡老的夫人。杨德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救下的竟然会是这么个大来头的人物,兴奋得心头狂跳。

    胡老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身上有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难能可贵的光荣传统。有时候,熟人上门求他出面向组织说句话,打声招呼什么的,都会被他给轰出门去,可以说是油盐不浸,水泼不入。当然,老干部有老干部的毛病,退下来后仍不肯安安心心地贻养天年,每当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负面”新闻,或者自认为有违原则的事,就会站出来指手划脚,亲自给省委省政府打电话,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意见和建议。有句话说得很好,在其位,谋其政,与之相反,不在其位,就不能谋其政。老人干政,可以说是新中国权力场上的一个通病。时代在不断变化,像胡学元这样淡出政坛多年的权力人,哪有可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人老了,思维僵化,思想就停滞不前,有些意见和建议,难免会让时下的当政者哭笑不得。可是尊老爱幼又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继承者又不能不装出一副用心聆听的模样。

    苏莉的精神恢复得很快,下车的时候,已经完全看不出从鬼门关逛了一回的样子。上次跟徐东海来看望胡学元的时候,没见到他的夫人,现在得知苏莉的身份后,杨德水难免多留意了一番。眼前这位老妇人保养得着实不错,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苍老的痕迹,皱纹爬上了额头和眼角,但皮肤还是那么白晰,甚至还能看出白里透着些许的红。一般来说,人上了年纪,就会长出老人斑来,她的脸上除了少量皱纹外,居然看不到一块色斑,哪怕是一丁点,也看不到。身材也不像同年纪的女人那样臃肿,曲线依然明朗可见。再配上一头银发,颇有传说中的天山童老之相,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苏莉注意到他的神情,侧头问杨德水,你看什么呢?

    杨德水说,苏阿姨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啊,一点都看不出生病的样子!

    苏莉问,你刚才叫我什么?

    杨德水说,阿姨呀,有什么不对吗?

    苏莉说,我都可以做你的奶奶了!

    杨德水说,不是吧?

    苏莉说,我都六十七岁了啊!

    杨德水说,开玩笑的吧?你看上去那么年轻,别说是六十七岁,就是五十七岁都嫌大了!

    苏莉被他逗乐了,笑着说,我可没跟你开玩笑,你看我的头发都全白了!

    杨德水说,你的头发是染成白色的吧?

    苏莉更乐了,年纪大的人都怕老,要染发也是染成黑色啊,哪有染成白色的!

    杨德水说,人家头发白了不是灰白,就是半载白半截黑,你是银白,每一根都像银针似的闪闪发光,白得很有味道,不但不显老,反而显得更加精神了!

    苏莉说,年轻人真会说话!

    杨德水说,苏奶奶,我可全是实话。你一定是个有涵养的知识分子,我听说,只有知识分子老了头发是银白银白的。

    苏莉是胡学元的第三任夫人,第一任夫人年纪轻轻就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第二任夫人,是解放后娶的,是个资本家的后代。十年浩劫之际,为了不拖累胡学元,毅然决然地跟他离了婚。第三任夫人,也就是眼前的苏莉,胡学元复出后娶的。杨德水听人说起过,但并不知道她姓啥名谁,只知道是江海大学的一名教师,不知为什么原因,四十岁了还是孤身一人。当时,胡学元已经是年近花甲老人了。也是天作良缘,胡学元有一回到江海大学检查工作,上完厕所出来,恰好碰到苏莉在给学生上课。他一下子被她甜美的声音给吸引了,便一个人悄无声消地从后门溜进了教室,静静地坐在最后排听她上课。省委书记上过厕所就失踪了,急得陪同的人员四处寻找。那时候,除了电话,没有别的通讯工具。大家找了十多分钟,都没有找到他,最后还是胡学元主动现身,才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听说他跑去听苏莉上的课后,时任江海大学校长的周平开玩笑说,胡书记肯定是看上了我们的苏老师了!

    胡学元问,怎么,苏老师没有结婚?

    周平说,是啊,要不我给你引荐引荐?

    胡学远说,好啊!

    话音刚落下,苏莉从教室里出来,腋下夹着讲义夹。见到校长周平,她远远地打招呼说,周校长好。

    周平朝她招了招手,说,苏老师,你过来一下。

    苏莉走近问,什么事?

    周平没有回答,向胡学元介绍苏莉说,苏莉,苏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为了响应省委的号召,苏老师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了国内,是江海大学特聘的动力学专家。又介绍胡学元说,省委胡书记。

    胡学元伸出宽厚的手,热情地握着苏莉绵软的小手,动情地说,回来好啊,祖国百废待兴,有你的加盟,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有希望了,国家的未来就有寄托了!

    苏莉当时的反应很平淡,谦虚了几句,便要起身告辞。周平喊住她说,胡书记想去参观一下动力实验室,麻烦你给胡书记介绍一下。

    省委书记要参观实验室,苏莉便欣然接受了任务。

    胡学元的检查行程里,本来的没有安排这一环节,完全是周平临时决定的。看过实验室,听过苏莉的介绍后,胡学元对她说,你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我是个老大粗,但我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江海大学,之前被称为中国的剑桥。十年洁劫,百事凋零,江海大学也是一样,要中兴,要重树威名,就要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今天来调研,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看看江海大学的发展情况,二是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苏老师,这个实验室是你在负责的,你先跟我说说,还缺些什么,需要增加些什么。

    苏莉拿江海大学的动力实验室跟哈佛做了个比较,提了一大堆的问题。言下之意很明白,跟国外名校相比,我们的实验室条件太简陋,设施太陈旧,要增添和改善的东西很多,希望省财政能拿出一笔钱来让学校添置设备。

    周平也是借机向胡学元诉苦:戊戌六君子之首,康有为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壮,则中国壮。他所说的少年,指的是青少年,也包括在校的大学生。少年能不能强壮,关键看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少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们就越强壮,我们的国家就越强壮。江海大学肩负着为江海省,乃至全国各地,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大学之一。实用型人才走向工作岗位后,能不能真正实用,一是看他们在校学习时掌握的理论知识过不过硬,二是有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事求是地说,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我都很担心。为什么?因为学校缺少像苏教授这样优秀的老师,也缺少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我恳请胡书记您能给我们安排一批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