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五卷(21) 文 / 九峰

    第三十五卷(21)

    莫小燕又是个快嘴婆,尽管杨德水事先打过预防针,可该说不该说的,她照样都说了出来。开始,父母强忍着,时间一久,便忍无可忍了,找一个借口,回老家去了。

    离了婚,没有人再多嘴多舌烦父母了。杨德水一听父母要过来,满心欢喜,心想,香缇湾的大房子再好派上用场,让苦了一辈子的双亲也享受享受悠闲自在的时光。父母不喜欢轿车是真的,古话说,孝不如顺,便道,好吧,几点的班车?我去车站接你们。

    母亲说,中午十一点十分的,下午三点四十来分到越州。

    挂了电话,杨德水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自己得在父母到来前,把家从湖滨单身公寓搬到香缇湾去。另外,得上菜场准备些菜,两老喜欢自己动手做菜。他看看表,时间还早,才十点多几分。说是搬家,其实并没有多少东西要搬,旧的被褥是肯定不要再用了。当初,跟莫小燕分道扬镳之际,自己是几乎净身出门的,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外,没有带任何东西。现在搬家,除了那些衣服外,也就多了出差收受的礼品,一车子就能搬得一干二净。

    他决定先上琉璃街走一趟,便抬头看斑马线对面的交通指示灯。红灯暗了一下,变成了绿灯,他便甩开脚步朝前行去。

    刚走出三五步,一辆轿车疯牛似地冲了过来。杨德水赶紧止步,同时,下意识地伸手去拉右手边的一个人影。轿车唰地一声,紧贴着他的身边滑过。好险,车轮子离他的脚尖不到十公分的距离!操尼玛的,他正要破口大骂,右手却被什么东西拖着往下拽去,差点一个趄趔,跌倒在地。侧眼一看,拽他的不是东西,而是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老妇人。严格地说,不是老妇人拽他,而是他拉着老妇人的胳膊。原来,就在轿车冲过来的刹那间,杨德水感觉右边有人影晃动,危险之际,哪来得及多想,迅速地伸出手去。不偏不倚,就在轿车就要撞上老妇人的瞬间,他拽住了她的胳膊往后带了一半步,救下了老妇人。

    老妇人大概是给这突如其来的危险吓晕了,身体软软地往地上沉去。杨德水回过神来,赶紧抱住她。这一看不要紧,着实让杨德水吓得不轻。但见老妇人双目紧闭,面无血色,口吐白沫,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外蹦,生命危在旦夕。杨德水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个念头,遭遇无良老太碰瓷了?

    碰瓷,古玩业的一句行话,意指个别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现在,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以前,碰瓷是年轻人的专例,发展到今天,许多老年人更入了这白吃食的行列,让人不知道该感叹人心不古,还是世风日下!前不久有一起报道,越州市一名82岁的老太摔倒在地,两名路过的中学生好心将老人扶起,却反被说成是肇事者。幸亏周围有不少目击者,这两名中学生才得以脱身。更让人气愤的是,现场有市民认出来:这个老太是专业“碰瓷”的。

    杨德水打量了一下,怀里的老妇人大概六十来岁,虽然满头白发,却是根根银亮,一身穿着很有档次,不像是个坏人。再说,那副痛苦的表情,也不是想装就能装得出来的。就在这时,老妇人吃力地抬起一只手放在胸口搓揉起来,嘴里发出了含混不清的声音,似乎在向人求救。救人要紧,杨德水再也顾不上犹豫,朝四周看了看,喊退围上来看热闹的人群,迅速抱起老妇人迅速朝一家药店跑去。

    药店里有坐台医生,一看老妇人的症状,马上做出了判断,拿出一颗速效救心丸塞进老人舌下。医生告诉杨德水,老人是因为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惊吓,突发心脏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

    速效救心丸,名副其实,几分钟之后,老妇人清醒过来,睁开了眼。她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医生。医生指着杨德水说,不用谢我,你应该谢谢这位他,是他救了你的命。

    老妇人又对杨德水说,年轻人,谢谢你救了我的一条老命!

    杨德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都怪那个无良的司机,要不是他抢道,你也不会有此一劫。刚才,大家都为你捏了把汗,幸好有医生在这里,要不我真束手无策呢!

    老妇人的身体很虚弱。医生建议说,现在暂时没事了,你最发上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杨德水说,我送你去省一医吧,那里有我认识的医生。

    老妇人说,谢谢你们了,我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要紧的,回家休息一会就没事了。说完,起身要入外走。

    刚缓过气来,她哪里有力气走路,好不容易迈了几步,便摇摇欲坠。杨德水扶住她说,我送你回家。

    老妇人犹豫了一下,说,那就麻烦你了。

    药店的服务员拿了张椅子让老妇人坐着,杨德水出门叫车。一会,车来了,杨德水跑回店里,扶着老妇人出来。到了车边,杨德水伸手拉开了后车门。老妇人俯身上车,可是一双脚却怎么也不听使唤,抬了几次都没有抬起来。杨德水干脆抱她上车,让她虚弱的身体靠着自己的肩膀。

    车上,杨德水问她,你家住哪里?

    老妇人回答说,海坛山庄。

    海坛山庄?杨德水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又重复了一遍。老妇人说,没错,海坛山庄,你知道哪里?

    海坛山庄,对普通人来说,那绝对是个神秘的地方,座落在太阴湖畔,离这里不算远,大概也四公里的路。说它神秘,是因为很少有见过它的真面目,杨德水之前也是只闻其名,直到今年春节前夕,才跟着徐东海去了一趟。海坛山庄像省委招待所一样,门外都有武警战士把守,里边虽然谈不上三不一岗五步一哨,但也是戒备森严。比起省委招待所,海坛山庄的面积要小不少,但里边的景致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古木参天,花香袭人,宛若世外桃源。原来,这是一处真正意义上的高干楼,住在里边的都是正部级退休领导及其家属。

    解放前,海坛山庄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的私人宅邸。解放初期,当时的江海省委将它改造成了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用场所。那时候,江海省经常有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从事破坏和阴谋活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保护。十年浩劫期间,海坛山庄成了成了江海省造反派的总指挥部,一度取代了省委大院的位置。许多老干部在这里接受过秘密审讯和关押,有的甚至殒命于此。拨乱反正后,海坛山庄一度被列为禁区,被一扇厚重的大门锁着,与世隔绝。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是国家主席李先念来越州时主动提出要到海坛山庄走一走,看一看,这里才得以重新启用。原来,李先念早在五十年代早期,就跟随毛泽东在海坛山庄住了三个月,协助毛泽东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他故地重游,除了追忆先人外,恐怕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光影匆匆而逝,宪法并没有把中国带入到真正的宪政社会,随后出现的大跃进和十年浩劫,让这块饱受百年屈辱的神州大地,再次错失了数十载的发展良机。

    李先念临走的时候,叮嘱当时的省委负责人胡学元,一定要保护好海坛山庄,哪怕有空的时候来这里呆上一会,也能增加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于是,胡学元便第一个把家搬进了海坛山庄,日夜看守这里的一物一景、一草一木。再后来,也有几位省委书记和省长嫌省委招待所在嘈杂,先后在这里安了家。

    这样一来,海坛山庄便成了江海省最高权力的某种象征,新上任的省委领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拜会前任、前前任,聆听他们的教诲,听取他们的建义和意见。杨德水清楚地记得住在海坛山庄有三位退下来的省委书记和两位省长。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江海省省委书记和省长都换了十来批了,最后在越州落脚生根的并不多,他们大多调去了北京。那里才是中国的权力中心。

    身边的这个老妇人既然住在海坛山庄,身份一定很不简单。杨德水说,知道一点,就在湖滨那边嘛!其实,他完全可以说得更加具体一些,之所以不说,是因为还不知道老妇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车子到了海坛山庄,被值勤的武警战士拦了下来。杨德水摇下车窗,武警战士一下子认出了老妇人,主动打招呼说,苏奶奶,原来是你老人家呀?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

    “梦” “小” “网”

    “岛” “说”(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