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三卷(22) 文 / 九峰

    第三十三卷(22)

    所以,我再强调一点,纪委和检察院不仅要彻查此案,而且要以此为契机,弄清所有涉案人员的历史欠账。小时偷菜,大了偷钱。大偷不是一天练成的,都是从小偷小摸开始的。弄清他们的历史账后,还要让他们现身说法,让全省干部都知道他们是如何一步步从领导干部蜕变成犯罪分子的经过,知道奸商是如何扮猪吃老虎的!商人不是猪,他们的能量,远远超过我们许多干部的想象。你拿他们当猪,那么只能说明一点,你的心理防线被他们攻垮,你已经沦陷了,沦落为奸商豢养的狗了,你除了摇尾乞怜外,就是惟命是从,因为你的命运已经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沉默,死一样的沉默!

    一阵脚步声打破了沉默,六十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先行来到。周华鸣起身去了大会议室跟大家打声招呼后,折回来对徐东海说,徐书记,公安厅的同志都到了。

    徐东海点了点头,抬眼看着纪光清。纪光清正在给什么人打电话。放下电话,他向徐东海汇报,纪委的人也都到了,正在电梯里。

    徐东海也不说话,起身往外走。大家见了,都跟了出去。

    刚到走廊上,就看见一串人迎面过来,到了会议室门口,折了个弯,进去了。

    因为人多,会议室根本坐不下,大家都站着闲谈。见徐东海、卢国晓等一帮人进来,一个个立即屏声静气。

    徐东海走到上首,但并没有坐下,而是站着用眼睛扫视了全场一番。这种扫视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有人架着架摄影机在拍摄,实际上他的目光是空泛的,甚至没有在一个人身上停留过,端详过。这是领导的一个基本习惯,他是用无声的行动来告诉大家,接下来他有重要的讲话。

    大概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徐东海说话了,同志们辛苦了!之所以深更半夜把大家召集起来,是因为今晚要执行一个非常重要而秘密的任务,希望大家全力配合这次行动,确保行动一次成功。下边请国晓同志来宣布前行动的纪律,他是本次行动的总指挥。

    卢国晓说,这次行动等会由光清同志和华鸣同志来分配任务。刚才徐书记开宗明义地强调了,这次行动是保密的。为了做好保密工作,请大家把随身携带的手机都拿出来,暂由组织统一保管。在上交手机之前,大家别忘了在标签贴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贴在手机上,便于行动后拿回自己的手机。

    在他们到来之前,杨德水已经把十几支笔和一沓标签贴有序地摆放到桌面上了。

    等大家做完这一切,卢国晓宣布第二条纪律。他说,上交个人通讯工具,这是第一条纪律。第二条纪律,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此次行动,分十七个行动小组,每个行动小组由一名纪委同志和三名公安同志组成,纪委同志担任小组的组长,每个行动小组配一部对讲机。小组的行动,由组长负责。组长听从指挥中心的统一号令。说到这里,他回头问徐东海,徐书记,下边是否请光清和华鸣同志分配具体任务?

    徐东海点了点头后,对纪光清说,光清同志,你来给大家分配一下任务!

    纪光清谦虚地说,华鸣同志是老公安,抓捕工作他比我更熟悉,由他来分配任务吧。

    不等徐东海发话,周华鸣拒绝说,这肯定不合适,纪书记,你代表的是省委,我怎么可以乱了分寸呢!

    徐东海不无严肃地说,光清同志,你来!

    纪光清便不好推辞了,干咳两声后,说,今天的任务都写在纸上,每个小组一个纸条,按照纸条上的地址姓名抓捕。我在这里提一个要求,每个小组拿到纸条后,不能立即打开来看,必须等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后才能打开。这是要求,更是命令,谁违反了命令,追究谁的责任。请各小组的组员做好监督,发现有谁私自打开纸条,请立即向指挥中心汇报。下边,请纪委的同志到这边来,接受任务。

    二十名纪委工作人员三三两两地走上前去,纪光清把手中的纸条一一交到十七个人手中。杨德水站在一边服务,给他们每人配发一部对讲机。剩下的三个同志没拿到纸条,也没拿到对讲机,站在那里没动。纪光清这才反应过来,一挥手,说,你们三个先下去听候调令!

    那三个人没领到任务,怏怏不快地回到了原地。领到任务的十七人还站台上,挡在一干领导面前,等待调遣。本来,会议室就很挤,这样一来,场面就有些混乱了,前台的领导看不见后边的群众,后边的群众也看不见前台的领导。纪光清急了,又不知如何是好,眼睁睁地看着徐东海求助。徐东海对周华鸣说,华鸣,你是武将,你把队伍捋捋顺。

    周华鸣答应一声,一个立正挺胸后,下令道,十七位纪委的同志都听好了,立正!他的声音很宏亮,一帮人都面朝着他,摆出了立正的姿势。纪委的队伍比较复杂,有军人出身的,也有文职人员,队伍显得有点乱。周华鸣又说,向右——看齐!队伍出现了一阵波动,显得有些零零落落。周华鸣看了这架势,小跑到队伍前,排在了第一个。随后,继续命令,向右——转,跟我——走!说完,自己先转过身去,带头走出了会议室,把队伍带到了室外的过道上。过道上很宽敞,整理齐队伍后,他又折了回来。会议室里,六十名干警早已整整齐齐地环会场一圈,排好了队伍。周华鸣非常满意地笑了笑,说,立正!所有干警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地等待下了个命令。周华鸣说,踏足踏,起步走。一个个干警彼此保持着一臂的距离,朝室走去。

    五十一名干警在他的指挥下,排成了三排,分列在纪委队伍的右边。另外九名干警,则组成一个独立方队,站立在一边。

    徐东海、卢国晓、纪光清和杜宗明也出来了。周华鸣小跑到徐东海面前,行了个标准的警礼后,说,报告首长,队伍整理完毕,请指示。

    请稍息!徐东海铿锵有力地说,按计划行动!

    周华鸣又敬了个警礼,转身对着队伍,说,我们马上就要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了。现在是四纵十七行,每一行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动小组,组长由纪委的同志担承,具体任务已经写在纸条上了。请每个小组都看清楚自己的组员,不要搞混了。说到这里,他抬腕看了一下手表,继续说,现在是十一点差四分,以小组为单元,马上下楼在各自的车上待命。有一条,请大家牢记在心,路上不能警灯,不拉警报,避免任何打草惊蛇的动作。出发!

    一声令下,各组出发了。

    等队伍**后,周华鸣说,请领导们到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坐镇指挥。

    公安厅离省委大楼不远,也就是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几分钟就到了。

    公安厅指挥中心的大异幕上,闪烁着二十几个光点。周华鸣告诉大家,那是抓捕对象的落脚点。因为时间已经很迟了,大部分人都在自己家中休息,但也有几个人还在外边应酬。公安厅利用卫星定位,对对方的手机进行定位跟踪,紧紧地咬定了对方的一举一动。周华鸣通过对讲机,逐一给各组发出行动指令。这种抓捕工作,看似难度不大,实则不然。因为是串案窝案,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发现苗头不对,就极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个个抱头鼠窜,导致行动落空。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各行动小组都汇报过来了,进入了指定的伏击地点。

    周华鸣仔细地盯着大屏幕看了一会,发现林章品和雷名光并不在自己家中,便要求各行动小组继续待命。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屏幕上的那两个亮点仍停留在原地不动。再看徐东海、卢国晓、纪光清、杜宗明等一干人,个个都现出了疲态。周华鸣走到徐东海身边,把情况跟他做了汇报,请示要不要马上行动。

    徐东海问,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周华鸣说,卫星定位的误差在十米左右,按现在的位置判断,两人很可能在红太阳浴场泡澡。

    徐东海说,浴场里太杂乱,抓捕太困难了,还是再等等。

    这一等等了近一个小时,屏幕上的两个亮点终于出现了缓慢的移动。周华鸣见了,兴奋地说,动了动了!

    大家都等得打瞌睡了,听了他的话,一个个都睁开眼看大屏幕。那两个亮点,开始的移动速度很慢,后来突然变快了。周华鸣介绍说,他们应该上车了。果然,不一会,亮点的移动速度又慢了下来,比蜗牛还要慢。

    周华鸣边打量着亮点,边看手中的纸条,脸色再次凝重起来。

    徐东海看到了,问,有什么情况吗?

    周华鸣说,这两个家伙十分狡猾,并没有回家!

    徐东海说,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枪口,我们先看看情况再说。

    又过了十来分钟,那两个亮点终于不动了。

    徐东海问,他们现在的位置能确定下来吗?

    周华鸣一按手中的遥控器,再拖动鼠标,把电子地图放大了。地图显示,一个亮点出现在香格里拉酒店,另一个出现在月尔朗宾馆。这个两个宾馆相距不远,中间隔着条公路,一个在路的左边,一个在路的右边。两人一起从浴场出来,却选择两家酒店落脚,说明他们心中都有鬼,都害怕出事被抓。

    徐东海说,马上通知行动小组,分头向香格里拉和月乐朗行动。说完,又问周华鸣,这边还有多少人手可以用?

    周华鸣说,三名纪委的同志,不有九名干警。

    徐东海说,你立即把他们分成两个队,分派过去支援,封锁酒店的各个出入口,防止他们溜了。

    周华鸣立即起身走到隔壁的休息室,布置任务。两支队伍,领命出发。回到指挥中心,周华鸣拿起对讲机,向第七,第八行动小组发出了调整命令:洞七洞七,目标有变,你们马上前往香格里拉酒店,目标刚刚入住,查清房间号后,立即向我汇报;洞八洞八,目标有变,你们马上进驻月尔朗宾馆,查清对方的落脚房间后,立即向我汇报。

    又十分钟过去,洞七和洞八都回过话来,目标已锁定,目标已锁定,请示进一步行动!

    周华鸣看了一眼徐东海,说,徐书记,全面出击吧!

    徐东海点了点头,说,出击!

    周华鸣下令,各小组都听好了,全面出击!听到的请回话,请回话……

    各小组早就盼望着这一刻了,纷纷回话,全面出击,一小组听到,二小组听到……

    指挥中心一片寂静,大家都盯着周华鸣手中的对讲机。几分钟之后,对讲机里又传来了声音,报告中心,三小组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报告,六小组完工收队……一个个小组都报告过来,可谓捷报频传。十五分钟过去,一小组却迟迟没有回信。周华鸣感觉情况不妙,走到徐东海身边,说,徐书记,恐怕一号目标出事了!

    徐东海说,再等等!

    果不出周华鸣所料,五分钟后,一小组组长带着哭腔向他报告,目标不在现场,屋内空无一人!

    一号目标,不是别人,正是越州市市长丁洪鸣!整个行动很成功,却少了这个一位最重要的配角,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徐东海说,反腐倡廉不可能一就而蹴,一次行动也不可能完胜,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接下来,请省纪委和省检察院做好案件的审查工作,不枉不纵,逐一查明事实真相,按照法律程序向法院提起公诉。省公安厅要继续做好追查工作,务必把漏网之鱼绳之以法。今天晚上大家都辛苦了,特别是身在一线的纪委和公安干警们,请光清和华鸣同志代我转达谢意。这样吧,光清和华鸣同志再辛苦一下,其他人都散了。说完,起身与一干人握手告别。

    回迎宾馆的路上,徐东海吩咐杨德水,这事你给我盯紧了,明天就让公安厅出一期通报,报省委四套班子。在此基础上,让一处也整一份通报,同其它信息一起,以省委的名义,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注意一点,今晚的行动情况,要放第一条。

    放第一条,目的是引起中央高层的注意,让中央知道当初刘震云治下的越州,情况有多么糟糕。可这样做,不就等于在向中央叫板吗?杨德水着实为徐东海捏了把汗。可换一个角度看,那边行动了,这边不及时将信息报上去,也不是办法,等于在隐瞒政情。老板办事,向来深谋远虑,应该有他更深层的用意。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杨德水给周华鸣发了一条信息,将老板的指示传达给他。发短信的目的,是尽可能不影响周华鸣休息。昨晚自己是中途退场,作为行动的真正指挥官,周华鸣恐怕得熬通宵了,估计这时候刚睡下没多久。周华鸣很快回了电话,说,通报内容昨晚已让人连夜整理出来了,上班时间一到就给省四套班子报。杨德水说,你一夜没合眼了吧?

    周华鸣说,刚刚上床,还没躺下来,你的短信就催过来了。

    杨德水说,那你就再辛苦一下,先给我发个电子稿,这边等着用。周华鸣的动作很快,一会就让人通过短信平台发到了杨德水的手机上。杨德水仔细看了下内容,写得简明扼要,但该点的东西都点到了。

    八点钟到了办公室,徐东海还没有过去。杨德水去了一处。一处一共有七个人,因为还没到上班时间,只有两个人提前进岗了,一个是副处长叶福祥,另一个是新录用进来的研究生邱辉雄。杨德水虽然是一处的处长,平时来一处的时间并不多,日常工作都是由叶福祥打理。一见到杨德水,叶福祥就迎上来,握着他的手说,杨处,今天什么风把你这么早就吹过来了?

    杨德水说,这时候还能有什么风,当然是春风啦!

    叶福祥说,我怎么听说昨晚起西北风了!

    杨德水说,什么西北风?

    叶福祥说,你还在瞒我啊,昨晚我在办公室加班到十一点才走呢!

    杨德水明白了,叶福祥昨晚一定是看到听到了什么。一处的办公室跟徐东海和方学刚在同一个楼层,不同的是领导的办公室在前楼,一处的办公室在后楼,中间是长长的过道连接着。昨晚队伍进进出出,又在过道上“一和一”地整队,叶福祥又不是瞎子聋子,能不听到点看到点什么吗?杨德水笑了笑说,你知道就行了。又问,昨晚你在办公室忙什么呢?

    叶福祥说,马上就月底了,在整理月报,准备报给中央啊!

    杨德水问,准备得怎么样了?

    叶福祥说,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着你和秘书长过目定稿了。

    杨德水听了心里一阵喜,真是春风得意,想什么就来什么了。他说,好啊,那就把昨晚这一条信息再加进去。

    叶福祥喊邱辉雄,小邱,你过来一下!小邱正在洗脸,听到叫声,拿着毛巾就过来了。叶福祥介绍说,小邱,邱辉雄,前个星期刚录用的研究生。邱辉雄朝杨德水笑了一下,把湿漉漉的毛巾往肩头一搭,飞快递过双手握着杨德水的手,说,你就是杨处吧?

    杨德水听叶福祥提过邱辉雄,复旦中文系的,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二的优异成绩,从全省两千多名应聘者中间脱颖而出。今年省委办公室的招聘名额只有一名,竞争十分惨烈。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邱辉雄的实力自是不可小觑。杨德水甚至想,就是换成自己,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务员还不怎么吃香,许多有本事的人都选择外企,或者自主创业。现在不同了,公务员的待遇高了,又是铁饭碗,许多精英人物都以挤进公务员队伍为荣。杨德水说,我是杨德水,怎么才洗脸,是不是昨晚加班迟了?

    邱辉雄说,是呢,叶处有要求,我当然要全力以赴啊!说完,看了叶福祥一眼。

    叶福祥说,小邱不错,脑子好,干事认真。

    杨德水说,年轻人就要有这干劲,趁年轻多做事,为将来积攒资本。

    邱辉雄说,谢谢杨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杨德水说,走,我去看看你写的月报。

    邱辉雄在前边带路,朝收发室走去。因为刚参加工作,需要从最简单的收发文做起,邱辉雄被安排在收发室锻炼,拜两名妇女为师。别看收发工作很简单,其实不然,每天都有大量的来信来函需要处理,哪些交给叶福祥,哪些直接扔进废纸篓,哪些需要转送别的处室,都有许多诀窍和经验。这两个妇女,一个叫李爱珍,一个叫张双燕,都四十上下,见到邱辉雄,就像见到亲儿子,一个个都热情地给他传道解惑。闲下来的时候,就给邱辉雄讲讲机关里勾心斗角的故事,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其实,李爱珍和张双燕的经历都很简单,学历不高,能进省委工作,完全凭的是父母的身份。他们的父母都是南下干部。两人在收发室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也没什么大的念想,图的就是安稳饭,一个是主任科员,一个是副调研员。熟悉了流程之后,收发室的工作就简单了,无非是分分类,送送稿件,一般来说,一天的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上午,下午就空闲了。而一处负责修改和起草文件很多,有时候忙不过来,叶福祥就会把任务分配给邱辉雄。邱辉雄每次都完成得很出色,叶福祥就更倚重了,虽然人还在收发室,干的活却是文字秘书的活。(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