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梦红楼潇湘情

三、探玉 文 / 人幽若兰

    薛姨妈回房后,宝钗看着手中的针线不由想道:前儿听说颦儿又病了,不知身子好了没有,想她这么聪明的一个女孩却自幼寄人篱下,小心翼翼,惟恐惹人嫌疑,以至弄的身子时好时坏,如今虽说娘娘把自己赐给宝玉,但看她素日和宝玉情份,知道后不定会怎样,弄不好把命搭上也有可能,再说如果颦儿去了,那宝玉岂不会闹得天翻地覆,自己又该怎样面对。唉,毕竟姐妹相处一场,也该去馆劝劝颦儿,不能因我嫁过去就要了颦儿的命。

    午后的馆内翠竹苍苍,细水潺潺,曲折蜿蜒的石子甬路旁几丛淡菊摇曳生姿,更添了几份幽静。

    银红色的茜纱窗前,黛玉手执诗集,望着窗外的几杆修竹出神,想起自己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纵有老太太时时照应,也无处不留心,生怕惹得旁人嫌怨,即使这样,还常有闲言碎语,真应了“此间日月,只以泪洗面”,不知不觉,轻灵的眸子又盈满泪水。

    紫娟悄悄走过来,给黛玉披上紫色的披风,轻声说:“姑娘,天凉了,身子要紧,回房歇会儿吧。”

    黛玉轻叹了一声,转身把书递给紫娟说:“把我的瑶琴取来。”紫鹃把琴取来,黛玉仔细的调好弦,一时,悠悠的琴声如鸟鸣幽谷,如泉响空山,伴着馆内的千竿修竹,洋洋洒洒开来。

    “妹妹越发的了不得了,不但诗做的无人能及,就连琴也扶的这样,真让我们这些人无地自容了。”宝钗穿着蜜色衣裙,披着同色披风笑着走了进来。

    黛玉忙站起来迎上去,拉着宝钗的手,笑着说:“姐姐又取笑我了,今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昨天还和三妹妹说起你,说你自搬走后也不常回来看看这些妹妹,真是说曹操,曹操就来了。雪雁这丫头,姐姐来也不告诉我一声。”转身又让紫娟快去倒茶。

    宝钗一边握着黛玉的手,一边端详着黛玉,笑着说:“妹妹的气色好多了,琴随是清高之品,但容易弹出忧思怨乱来,你身子弱,以后还是少扶为好。”

    黛玉忙回道:“我也是刚没事扶了一会儿,宝姐姐快坐,姨妈好吧,这两天我就想过去看看她。”

    宝钗接过紫娟递来的茶,抿了一口说:“家里还是老样子,你也听说了,娶了个嫂嫂倒让母亲更不省心了,母亲也惦记着妹妹,让我给你捎了点燕窝,我刚交给雪雁了,让她每天清晨用细火慢慢熬了,待熬出汁来后再趁热喝,对你的身子最好。”

    黛玉眼圈一红,哽声道:“让姨妈费心了,亏姨妈还关心我的身子,过天我亲自道谢去。”说完低下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

    宝钗边用帕子给黛玉拭泪,边笑着劝道:“好了,哭坏了身子,我还得再送燕窝,你不雄,我可要雄了。”

    黛玉被宝钗的话逗的的嫣然一笑,肤若凝脂的脸上犹挂着泪珠,如水的眸子含着一丝笑意,恰如梨花带雨,那一份我见犹怜的风韵,连宝钗也为之心动,不禁有既生亮,何生瑜的暗叹,想颦儿才貌双双出类拔萃,只不知以后何人有幸娶的,但愿颦儿遇人有淑,也不枉今天相劝之情。

    黛玉这里那知宝钗的千般心思,只顾好奇的看着,笑咪咪的问道:“宝姐姐,你这是怎么了,敢情真雄燕窝了不是?”

    宝钗回过神来,笑着说:“真真你这个颦丫头,刚得了好处又卖巧。”用手轻轻拧了一下黛玉的脸,继续说道:“这张巧嘴,真是又让人生气又让人疼。赶明儿,找个凶巴巴的林妹夫,看你还敢贫嘴。”

    黛玉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捂着脸背过身说:“姐姐又拿我取笑了,我告诉姨妈去。”说完就要站起来。

    宝钗拉着黛玉,笑着说:“好妹妹,别生气,我是跟你闹着玩,快坐下我们说会子话。”

    紫娟过来续茶,瞅瞅黛玉低说道:“宝姑娘,你快劝劝我们姑娘吧,她最听你的话了,刚才想起出嫁的二姑娘,不由的又为二姑娘的事掉了好一阵子泪。这身子刚有点起色,也不好好注意,让我们做丫头的都跟着心急。”

    黛玉笑着说:“紫娟你这蹄子,又背着我聒噪坏话不是,好好倒你的茶。”

    宝钗握着黛玉的手,说道:“妹妹,紫娟说的对,少去想那些烦心的事,养好身子才是正经。”宝钗看黛玉低着头,也不言语,继续说道:“二姐姐的事我也知道了,可我们都无能为力,这是个人的命。母亲不是跟我们说过,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两个人隔着海,隔着山,也终究要做夫妻的,我们每人的姻缘一出生就注定了,即使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也不能到一处的,你别想那么多,个人有个人的命,你只管养好自己的身子要紧。说不定你的姻缘是我们姐妹里最好的,妃子,老天是不会薄待你的,说不定还嫁个什么王爷呢。”

    黛玉起先还低头听着,见后来又说到自己身上,边跺着脚,红着脸说:“你又欺负我。”说起欺负,不禁眼圈又红了。

    宝钗拉着黛玉的的手,缓缓的说:“妹妹别恼,我是说真心话,不管你愿不愿意,姻缘的事都是命里注定的,好也罢,歹也罢,这都是命,不要去想它,只有养好身子才是正经。”

    黛玉抬头看到宝钗温柔的望着自己,不禁有些羞,低头拽着帕子,轻轻地说:“我知道姐姐是为好,我自己的身子我知道,不过是捱一日算一日罢了。”宝钗打断说:“不许胡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任自己糟践,即使你故去的父母也不会原谅你的。”宝钗觉的话说的有些重,忙解释道:“再说你又怎忍心让老太太为你担心着急。好颦儿,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可作践自己的身子,人各有命,姻缘天定,有些事不是你我能决定的,记着姐姐的话。”

    黛玉扬起头,看着宝钗,缓缓地说:“宝姐姐,我素日常恼你,你也不生气还待我这样好,可见是我素日错了,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只要你还认我这个妹妹。”说完眼圈又红了。

    宝钗笑道:“谁说我不认你这个妹妹,我喜欢还来不及呢,有你这么个聪明的妹妹,我求之不得。”

    宝钗又安抚了一阵,见黛玉渐渐开朗了起来,才说:“出来好一会儿了,也该回去看看了。”说完站起来,对黛玉说:“外面凉,你不用送了,记着按时吃药,燕窝吃完了,再让紫娟去我那儿拿。”

    黛玉忙说:“替我向姨妈道谢,胳我亲自过去请安。”宝钗唤了莺儿走出馆,回头望了望粉墙内随风摇曳的翠竹,心道:颦儿,别怨我,金玉良缘随非是我所愿,但已成事实,谁也无力更改,这就是命,但愿你能听我的话,好好善待自己的身子。

    黛玉送走宝钗后,自己琢磨着宝钗刚才的话,又发了一会儿呆,见夕阳西下,竹影参差,才懒懒站起来,回到里屋刚躺下,只听雪雁喊道:“二爷来了。”

    话音刚落,宝玉一身大红箭衣匆匆走了进来,见到黛玉,先细细的瞅了一会儿说:“妹妹的气色比昨个好多了,可曾吃药了?”

    紫娟递上茶来说:“药正熬着呢,二爷坐下喝茶。”

    宝玉拿起茶尝了一口,笑着说:“还是妹妹这儿的茶好,清淡润口,连味也和别处不一样。”因见得黛玉案上放着琴,又说道:“妹妹今抚琴了,上次听你的《思贤》,至今还觉得余音萦耳。”

    黛玉扑哧笑了,指着宝玉说:“古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的琴那能堪比古人,又是你故意哄我。”宝玉也笑道:“我是怕你又伤心,闷坏了身子。妹妹博学多才,给我说说余音绕梁的典故吧。”

    说完,又把“好妹妹”叫了几遍,黛玉直起身子,叹了口气,说:“你真是个魔星,好,我讲给你听。说战国时期,有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因此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典故。”

    黛玉讲完,宝玉笑道:“听妹妹如此说,真叫人茅塞顿开,所以越听越爱听。”

    紫娟端着药过来说:“姑娘吃药了。二爷光顾听了,也该让姑娘歇歇了,身子才好点,别太劳神。”宝玉笑道:“怪我只顾爱听,竟忘了让妹妹劳神。还是紫娟细心。”

    宝玉看着黛玉把药喝完,又坐了一会儿,直到袭人来叫,方才依依不舍的离去。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