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

第12章 新移民 文 / 方曉

    林南洋一直是反對與大陸進行合作發展的,但不合作不等于不能交易,所以對鄭拂以殲-7B換空軍必須的設施和培訓飛行員的飛機,林南洋還是非常造成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穿越一家也只能從大陸得到自己所需的東西。

    不過鄭拂請飛行員來分享時空蟲洞的帶來的利益則是林南洋不能答應的,所以林南洋沉吟道︰“可以像拐船員和工程人員一樣,把飛行員騙過來,然後再想法在時空蟲洞消失前把他們送回去,但長期留在這個時空不行,這個事情就交給老張和大豆來做,一定要辦成了。”

    “不行!”張景華沉默,鄭拂卻毫不猶豫地反對︰“送回去,那他們就完了,先不說部隊怎麼處理他們,就是一個時空兩個自己,他們也沒有辦法面對!”

    “我和二豆拐騙成百上千人來島上做工的事都做了,讓你拐幾個人你都不干!你講朋友義氣,我們就不要講嗎?”林南洋很生氣,皺著眉頭,向鄭拂大聲呵斥︰“大局!你知道嗎?我們要從大局出發,為了大局,有所犧牲是必要的。做壞人的事我們能做,你也應該能做,你也必須去做!大不了,每個飛行員給他們一百萬、二百萬,甚至三四百萬我也不反對。”

    “大豆!”自林南洋與鄭瑛成家後,姥爺鄭勇就退居二犀向來不干擾家里的任何事情,但另一時空家破人亡的痛楚還印在他的心頭,關系到印度尼西亞華僑命運的事,他忍不住要說三句︰“你不知道印度尼西亞的華僑有多慘啊,但我和你爺爺是經歷過的,所以我希望你這次听你爸的,救人百萬,有適當的犧牲也是值的,何況那些飛行員也沒有什麼生命危險,人!活著就好啊!”

    “老張是什麼意思?”事情的關鍵是張景華,所以林南洋要听張景華憚度。

    張景華面無表情,喝了一口酒,緩緩說道︰“我們可以綁架自己,但不會綁架別人,這點你勸也沒有用!我說了軍事上的事我和大豆說了算,請你們不要干涉我們的工作,就像我不干涉你們的工作一樣!至于大豆說的殲-7飛機的事並不難辦,師里的飛機我都可以飛,有三四百次的機會,我飛幾次殲-7過來就成了。”

    穿越以後,張景華也和鄭拂一樣,想多一點人來為本時空的華夏復興出力,但林南洋不為所動,張景華沒有辦法,但林南洋想說動他也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各有各的原則。

    明確了南洋立國的目標後,穿越一家分成了穿越和留守兩個組,留守組有林長富、鄭勇、肖靜、鄭拂、林曉五人,林長富、鄭勇負責漁業隊,肖靜負責醫療工作,林曉負責林鄭群礁的管理和基地的建設,肖楊群礁則交給了鄭拂。

    上次海上迫降的飛機經張逸組織人員及時沖洗保養後,雖然不敢再飛,但分拆為配件對沒有制造能力的穿越一家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鄭拂想與張景華一起參加穿越組回原時空弄飛機,但親身經歷了飛機海上迫降全過程的穿越一家第一代和全部的女性都強力反對,他們的觀點是生命第一,不能玩命。

    最終回原時空弄飛機的計劃被禁止,必須等到林長富島的跑道能滿足飛機降落,才能再進行拐帶飛機的行動。張景華因為需要解決施工用的炸藥才被安排在穿越組,但他的行動也僅限于籌集炸藥,這樣他就不需要再干擾原時空張景華的生活了。

    留在肖良群島的鄭拂主要工作受理獲救的難民,但鄭拂沒有滿足于手下的百十個難民,向林曉要了一艘5000噸雜貨船,組織難民中的13名船員熟悉雜貨船,又挑選了20名在島上有家口的精干難民進行了簡單教育和交待,然後安排他們回印度尼西亞去招收移民。

    針對南洋華人集體意識欠缺,紀律性不強的問題,為了基地長遠的發展,鄭拂決定借鑒大陸的生產建設兵團的模式,對難民實行軍事化管理,把剩下的100名青壯年難民組織了起來,編成一個民兵連,下設一個27人的女兵排和二個男兵排。

    民兵連按原時空共軍吊令、條例管理,上午進行隊列訓練,下午進行專業學習,女兵排和一個男兵排學習工程機械的駕駛和作,一個男兵排學習工程船的駕駛和作。

    為此,鄭拂還向林曉要了十幾個年紀較大的機械作手和工程船船員來當教員,當然對兩個時空的人員是有嚴格要求的,只準上課時接觸,平時分區管理,以避免雙方了解到來自不同時空的狀況。

    由于教員受到獎罰的制約,難民則珍惜來自不易的安定生活,雙方都嚴格遵守了管理規定,一直沒有發生泄密事件。

    兩周後,在鄭拂的企盼中,雜貨船終于回到了肖良群島。等難民都從船上下來,鄭拂才發現這一船居然運來了6130人,這完全出乎鄭拂的意料之外,鄭拂以為一船最多也就能運回來4000多人,所以在肖良群島搭建的彩鋼板房也是按4200人準備的,只得一邊安置一邊向林曉求援。

    6000多人是肖良群島安置的極限,所以鄭拂停止了移民行動,靜下心來消化島上的人口。經過統計,這批難民的14歲以下佔20%,60以上佔10%,15到59歲佔70%,男女比例則是51比49。

    大家客氣了一番,林曉把鄭拂叫到了一爆輕聲道︰“我師父的事等下三豆會告訴你!我打算啟動肖楊群礁的建設,今天請師父和他的同事過來是勘察肖楊群礁的地質情況,可能要在這里留幾天,有事已經再說,我現在得陪他們去勘察,晚上見!”

    林曉和勘察設計人員走後,林曉陪著林長富、鄭風一起往家賺路過難民安置地的時候,發現幾千人在那里整隊,人聲鼎沸,很是熱鬧,于是林長富向鄭拂問道︰“這是干什麼?”

    鄭拂道︰“我學的是生產建設兵團的路子,對這些難民采取的是軍事化管理。4400名15到59歲的難民,男女基本各一半,我準備按年齡把他們分成男女各三個營,他們現在是在組建各營組織。”

    “這樣大的事,你不用親自去管?”林曉疑惑道。

    鄭拂道︰“第一批的難民已經訓練了半個月,規矩都學得差不多了,也有了一定的組織性,他們的頭葉鵬的能力也不弱,所以我就能讓他們來管理,也算是難民自治。以後的訓練和任務也是先培訓和交待他們,然後通過他們落實到各營、連、排。”

    林長富看了看不遠處按年齡分出來的人群,道︰“這種管理形式不錯!但按年齡分不合適。我現在就是來要人組織漁業隊的,出海打漁的要年輕的,從事漁業加工的可以要年紀大的,按你的這個分法,給我年紀大的和年輕的都不合適。”

    “爺爺!我的做法沒有問題,是您想岔了!”鄭拂笑道︰“我的每個營都有4個連,每個連170人至180人左右,爺爺要人,我按連給就是了,可以組建一個漁業營,我給您和姥爺中年男性連、老年男性連和老年女性連各一個不就可以了,其實老年連也不老,都在42到59之間。”

    “是我想岔了!”听鄭拂這麼解釋,林長富笑了,點頭道︰“不過我們現在有延繩釣船13艘,拖網船、圍網船共20艘,還有6艘超低溫冷凍加工船,每個時空周期還會增加幾艘,而且我們還計劃在島上建一座冷庫,所以你還得給我一個男性老年連。”

    “好!”鄭拂和老丈人張景華是穿越一家主管軍事的,他只對青年男子營感興趣,正為人多犯愁呢,爺爺願意多要人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爺爺!你要把漁船都啟用了啊?每個時空周期我們在海南和湛江只能買出去大概兩千萬的魚,為了多買魚我們上次已經聯系大姐在深圳推銷我們的魚,我看賣出去500萬元的魚就燒高香了!你打那麼多魚,我們買給誰呀?”

    “所以我才要建冷凍庫!你不是要去香港嗎?這個時空的人也是要吃魚的,我們可以把魚賣到香港去,以後還可以賣到全世界,還怕魚多!”鄭風這次的任務之一,就是到香港去打開穿越一家與本時空的交流之門,所以林長富和鄭勇才會上心擴展漁業。

    說話間,就來到了肖良群島的家,林長富、鄭風進門後就在院子的涼棚里坐了下來,鄭拂從屋里拿了一把暖瓶和一套茶具出來,泡上茶,就又談開了。

    鄭風把李平山和‘夕陽紅計劃’的事說了一遍,林長富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事,听後和鄭拂相互看了看,又搖了,表情很微妙。

    “李老、楊老的情況特殊,我相信二豆也能真心待他們,但還樣孑然一身或兩老守望的專家、能人能有幾個,‘夕陽紅計劃’終究還是要讓人親人離散的!”對這樣的事,鄭拂心里還是有些壓力。

    “其實不然!”鄭風笑著對鄭拂道︰“大哥原來還想著請自己的戰友來本時空打天下呢,如果那樣,是原時空了老人失去子女,相比‘夕陽紅計劃’是原時空的子女失去老人更樣人不能接受。”

    “這不一樣,我要是動員戰友過來,就會先把他的家人也接過來,不會發生讓人親人離散的事。”鄭拂辯道。

    鄭拂這一說,沒有什麼漏洞,鄭風失去攻擊點,只得說硬道理︰“不管你怎麼想,讓更多原時空的人來為本時空服務,‘夕陽紅計劃’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有本事的老人都是不服老的,來本時空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余熱,大多數老人都會願意,肖姥爺和楊姥姥就是一個例證,穿越後,兩位老人就像換發了第二春,不知疲倦地做學問。”

    鄭風這個理由還是很在理的,讓一個老人感覺到自己的重要、且有所作為就是一劑返老還童的仙丹,而原時空的老專家來到本時空,他們都會有改變科學史的知識力量,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許多老專家都會選擇在本時空用余熱照亮全球。

    見林長富、鄭拂不再反對,鄭風又道︰“我這次來,通報‘夕陽紅計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任務是去香港打通商道。這半個月,穿越組又往返穿越了四次,已經建立了海南和廣西、湛江沿海的物資籌集渠道,還開始向珠江三角洲滲透,每個時空蟲洞周期都輕松完成3萬噸建材的籌集,所以穿越組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轉到遷移工業方面,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作保障,這光靠漁業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須開通與本時空的商路,把原時空的商品賣到本時空,得到的資金變成原時空可兌換的物資或金銀,然後回到原時空來購買所需機械設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