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仕途法则

第十八章 【挂职第一天】(三) 文 / 楚图南

    郭小洲知道不拿点硬东西出来,是震不住他的,他开门见山道:“要盘活太和,一是必须清理太和的外围公司,拿到一部分现金,既可以采购原材料,还可以补发职工工资;二是重建销售渠道;三是严格把控原料质量关;四是外聘技术生产厂长;五是……”

    许长德打断他的话,“清理太和的外围公司?你知道这些外围公司的内幕吗?都有些什么人什么部分什么公司参股?你说清理就清理,你以为你是谁?重建销售渠道?笑话,你知道太和几千人都靠这几十个在外的销售人员苟延残喘着,算了,我不想和外行讨论这个,你请吧。”

    相比许长德的火气,郭小洲倒是越来越气定神闲,他朗声道:“什么事情都还没做,就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我们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就算我们无力清理外围公司,可以想别的方法呀,不就是启动资金吗?不就胜人们的拖欠工资吗?”

    说到这里,郭小洲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报纸,“您不妨看看这条新闻。”

    许长德很勉强地接过来,左右扫了一眼,递给郭小洲,“看过了,你走吧。”

    郭小洲笑了笑,把报纸撑开,指着一条新闻道:“您不想关注,我念给您听……多重因素助推化纤原料价格大涨。国内PTA现货价格从917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11780元/吨,上涨了2610元,涨幅达到28。46%;MEG的价格从790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9950元/吨,上涨了2050元,涨幅达到25。95%……”

    许长德的脸上无动于衷。

    郭小洲不得不解释道:“您还没明白,棉纺业的第二拨春天即将到来。”

    许长德皱起眉头,“你别忽悠我老头子没文化,化纤和棉纱是两个概念……”

    “您想啊,如果化纤都涨幅如此之大之快,都快赶超纯棉了,以前,人们使用化纤,是因为化纤便宜,当化纤和纯棉一个价格时,人们会选择用什么?当然是纯棉产品……”

    许长德这才会过意思,他双眼顿时一亮,“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棉纺业要火?”

    “是的,肯定会火。”郭小洲趁热打铁道:“我为什么急于来找您,是希望太和能走在这波涨势的前头。因为太和底蕴不足,如果市场起来了,太和再想追赶就晚了,下游市场火爆了,上游市场也相对会跟涨,比如原棉价格相应会暴涨……”

    许长德脸色数变,忽然,他激动地抓住郭小洲的肩膀道:“你说,我们能做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我拼了这条老命也行。”

    郭小洲笑着说:“我能坐下说吗?”

    许长德像个腼腆的孩子,笨嘴笨舌道:“请……请坐,要不要喝茶……”

    “我不需您拼命,您要好好保重,发挥您的优势,继续给太和护航。”郭小洲接过许长德递过来的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清理外围公司势在必行,哪怕有难度,哪怕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但是我们必须表达出我们惮度。连自己工人惮度都没有,谁给你们出头?”

    许长德说:“可是,没有钱,工厂怎么启动?”

    赵国斌每天上午去银行报个到,然后再赶到太和棉纺织的财务办公室上班,他之所以要蹲守在太和,是要监控太和的资金走向,每开出一张承兑汇票,相对要收回同等数额的货款。最近年来,太和等于在为银行打工,越来越薄的利润使得太和不堪重负,银行不是慈善家,它不管你们能不能开工资,以前的欠债先放在一爆反正现在从我银行出来的钱,我要一笔不少收回。

    郭小洲和赵国斌蹈话比想象中顺利。

    郭小洲要求开出十张一百万元的承兑汇票,而赵国斌的底线是最多五百万,双方在数额上交锋了十分钟,最后以八百万结束。

    接下来许长德带着郭小洲去拜访了原料库的副科长邱中左,但是这人相当不好说话,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全世界都欠他钱不还似的。开口闭口他已经不上班了,让郭小洲另找他人。

    其实,在路上许长德对郭小州介绍过邱中左,邱中左在太和干了二十几年的老棉麻采购员,手里有几个产棉地的人脉资源,但是随着太和的衰落,以及前任科长的独断专行,邱中左索性请了长假在家,据说暗地里帮几家私人棉纺厂采购棉花,每成功一笔,都有百分之五滇成。

    无论郭小洲如何劝说,邱中左就是不点头。

    最后他和许长德无功而返。

    在许长德的带领下,他又拜访了原料科的另外几名采购员。但是令人郁闷的是,他们不是找不到人,找到人也各有托辞,没有一个人愿意替太和出去采购原棉。

    四五个小时过去了,郭小洲几乎要绝望了。他想到了局面的困难,但没想到如此困难,第一步就遭遇麻烦。

    许长德的激动再次变成了怨恨,一路上他都在骂人,骂那些吃肥了肠子的采购员。

    没有道理啊!他们为什么不出差呢?郭小洲一次次在心里问自己,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还是他没有找到问题的结症?

    郭小洲把他的疑惑说给许长德听,许长德也觉得不对头,他接连打了几个电话,这才搞清楚情况。

    太和几个厂长出事后,原料部成为查账的重点,市里的财务稽查组已经封了原料科的账目,正在核查。

    所以,一干原料科的采购员个个人心惶惶,谁屁股没有屎啊,只看查不查,多与少的问题,最起码在差旅费报销上,任何业务员都有猫腻。

    所以,谁也还有心思出差。

    “原来如此。”郭小洲问道:“一般这种帐要查多长时间?”

    “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三个月都有可能。”

    “我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郭小洲忽然沉声道:“我就不相信,拿着钱还买不到东西,他们不干,我来干。”作者楚图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