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春

三十二章 颜氏船主 文 / 戴小楼

    郑老爹被这些秀才的齐齐一礼吓了一大跳,忍不住小腿有点发颤,旁边单赤霞一手扶住他,手上微微一用力,郑老爹顿时惊觉:乖官如今也算是小有名头的名士,我是他爹,自然不能给乖官跌了面子去。

    因此,他刻意拿腔作势,弯腰伸手虚虚一礼,看起来一个搀扶的动作,“诸位请起,小犬何德何能,得你们如此看护,老夫……咳咳!多礼了。”

    旁边单赤霞暗笑,这一套,分明学的是当年征伐土蛮汗,戚少保躬身拜谢朝廷征召的夫子的路数。

    还别说,郑老爹学的挺像回事,秀才们原本隐约有耳闻这位乃是普通人家出身,此刻看来,却是翩翩然有大家风度,果然传言不可信啊!这种人要是普通人家,我们算什么?如此看来,这郑乖官倒是家学渊源的。

    “伯父。”那小胖子儒生君小醉跨了一步,道:“我等与令郎意气相投,如何敢当得伯父这般言语。”

    旁边乖官看了,心说再下去没完没了了,老爹别被吓着,就冲大头使了一个眼色,大头心领神会,立马跳了出来,“诸位秀才,我家员外……那个有恙在身,站不得久,我替我家少爷给诸位秀才行礼了。”说着抱拳团团一拱,搀着郑老爹就走上搭板,把老爹搀到船上,老爹很是欣慰,低声说:“乖儿,如今不错,居然晓得用有恙在身了。”

    大头嘿嘿低笑了两声,“我跟少爷也是学到诗书的。”郑老爹被他那模样逗笑了,笑了两声后忍不住咳嗽,大头赶紧伸手给他抚背,码头上单赤霞给各位秀才行了个礼后也上了船,请颜氏老管家在头前领路,到船舱中把郑老爹安顿下来。

    颜老管家给郑家安排了两个仓位,单赤霞连声多谢,颜老管家笑着抱拳道不敢不敢,寒暄了几句,匆匆离去,到了船尾,那颜氏船主正靠在船舷边上往码头上看去。

    “老爷,郑家的人安顿好了,不过……“老管家说着,顿了顿,有些犹豫道:“我看那郑员外咳嗽不止,声音沉闷,怕是……肺部有疾啊!”这老管家是颜氏家生子,上代家主的书童出身,颜氏上代家主考中过举人,老管家也学得一肚子学问,尤好岐黄。

    颜氏船主三十来岁,颌下三寸长的胡须,脸色白净,头上罩着纱帽,也就是指头眼大小窟窿的网状纱做成的半个西瓜皮模样的帽子,主要是防止梳整齐的头发散乱,身上一领靛青色的长衫,腰间围着一根皮带,上面也没什么猫眼绿祖母绿的宝石,脚上甚至不是靴子而是高帮鞋子。

    这身打扮看起来,完全叫人想不到这位是一条四百料大海船的船主,但实际上,只有真正钟鸣鼎食之家出来的才能看出这位中年船主身上的奢豪,譬如他身上的靛青色长衫,颜色均衡细腻且入水不掉,而此刻大多数染布入水多洗几次颜色就会褪得不成样子,所以,明清笔记中描写文人秀才动不动说[胸前油了一块,两袖油了一片],不是这些文人秀才不爱干净,而是实在不能下水去洗,再好的料子多洗几趟也得完蛋。

    而他腰间的皮带,看似不起眼,却是猪婆龙的皮做的,单单这个,就不可以用钱来衡量了,自然不需要什么宝石之类来承托,当然,也有低调的缘故在内。

    “诸位,今日别离,我等当赋诗啊!”公孙聂首先提议。

    文人唱别离,不赋诗怎么行,可惜,这公孙聂眼光真不怎么样,没看连最有眼色最会出风头的君小醉都没吭声么,这离别一诗,被唐人道尽,连宋人都没什么杰作,而这些相公们,让他们个破题八股还成,酒桌上酒令也不差,这唱别离,就太勉强人了。

    你再怎么写,能写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胸怀么!能写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的激昂么!能写出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么,能写出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么!

    这时候的文人中李贽李卓吾已经开始提倡所谓[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的思想,所以,要么复古,文必先秦,诗词必然古选。要么干脆流俗,写白话文唱本词话去,大名士写唱本词话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公孙聂提议后,看众人沉默不语,脸上顿时尴尬一片,心中晓得自己说错了话,没辙,只好小个子顶大缸,自己上了,可惜,他肚子里面货色实在不多,便秘一般憋得脸色通红,也没憋出个屁来。

    乖官一看,这个围,还得我来解啊!笑着就摇手,“各位哥哥的情谊,小弟心受身受,说句不好听的,这天底下最珍贵的,不就是银子么,朝廷若没了银子,军卫就要轰然而散,官员就会出奔。家庭没了银子,就要吃糠咽菜,小弟要是没了银子,就得饿死喽!诸位哥哥已经把天底下最珍贵的东西送来了,小弟已经万分不安,若是各位哥哥再写几首催人泪下的别离词,小弟,小弟也只好转头跳水了。”

    他这话一说,船上某个房舱内,有个梳着双丫发髻的小姑娘扑哧一笑,“,你看码头上那个小秀才,脸皮真是厚,居然说自己最喜欢银子。”

    码头上诸位秀才听了乖官的话,哈哈大笑,文人有个坏毛病,别人谈钱,叫阿堵物,花钱买了秀才身份的人被这些文人称之为[驼钱驴],但文人自己谈钱,则又不一样,典型的双重标准。

    乖官继续在那儿卖嘴,“《论语》里头子路不是说过么,[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朱子修《四书集注》不也说好么,朋友有通财之义,可见此乃我名教最高教义,诸位哥哥如此高待我,小弟我……”他说着,弯腰一礼。

    这个扯淡真扯出水平来了,别说码头上这些秀才们目瞪口呆,从没想到朱子的言论也能这么解释,连船上那位听了丫鬟说笑正在船舱窗口往观望的都先是一怔,接着伸出细如葱管的小手捂住嘴巴低笑起来。

    PS:某些同志们既然不看书,还能不留言啊!就好像两个作者描写形意拳,第一个写[一个炮锤轰出,只见一道白光从拳头上幻化出来,势若飞龙,在空中张牙舞爪,顿时把整座大山轰为齑粉,旁观众人目瞪口呆,半晌,才有人着嘴皮子说:先……先天化境的绝顶高手]

    第二个写[一个五膀七靠,宛如牛皮筋被绕了无数道以后突然松开,啪,一时间也不知道打出去多少拳,对手却借着这股力道往后面翻滚而去,一下就窜上了墙头。主角怒喝一声,不要赚脚下一顿,双臂一抖,形意五膀七靠不传之秘,靠华山。整个人就往墙壁撞去,哗啦啦一声响,青砖砌就的墙壁硬生生被撞塌半爆那人脚下不稳,一个踉跄从墙头栽了下来。]

    这根本是两条平行线啊!你说你非得往我这条线上靠了干啥,你这不适意给人添堵么,你自己也不舒服,何必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