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第二十四回 嗔薄倖 怒绝儿女情 守孤帏 寂寞花烛夜 文 / 萧竹老人

    一旁帮忙的苏冷眼旁观,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暗暗感叹:“小千岁一片痴心,苦恋,看他是真不愿娶亲,没半分新郎的喜气,叫人看着雄。那个刘郡主就算先进了这个门儿,也没趣得紧哩。”

    到了二十迎娶正日,少华早早起来,白衣素服,要往碧鸾宫祭灵,拜认岳母,然后更吉服拜堂行礼。苏是主人身份,早一日已搬进碧鸾宫住下。此时正指挥丫头婆子,摆设祭品、祭筵。辰刻时分,皇甫敬夫妻带着少华来了,见灵前素烛高烧,香烟袅袅,庄肃凄切景象,使人悲从中来。灵傍十二个丫头分列两行,照管上香点烛。

    皇甫敬正冠肃容,上了一炷香,作了一个揖,苏在旁万福还礼。接着是尹良贞也上了一炷香,口中喃喃祝祷:“苏姑娘,你如今奉了皇封,入住碧鸾,便是我们皇甫家的人了。你精灵不泯,请来享用酒饭,收受冥镪。”奠了三杯酒,又福了一福。

    两老祭罢,退坐一旁。皇甫少华迈步上前,点了三支香,高举过头,□炉中。取酒奠了三杯,撩袍跪地,行了个全礼,口中祝告:“映雪姑娘,我与你缘悭一面,素昧平生,感激你慷慨义烈,替孟代嫁殉节,保全了丽君清名,替皇甫门楣增辉。今日这一拜,一是拜谢大德,二是追认你为妻,权当花烛交拜。你如今玉骨沉埋何处,芳魂可曾来归?……”说到这里,眼泪直流下来。

    他这些时为丽君魂牵梦绕,无尽相思,偏被君亲严命所迫,违心娶亲,唯恐恩师不肯谅解,再也难偕鸳梦,满肚苦恼郁结,无处宣泄,索性借这机会放声大哭。看似在哭映雪,心里念的却是丽君:“恩师啊,今日门生被逼,万般无奈,迎娶那人,实非心甘情愿,你千万不要恼我啊!”这才是“英雄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到了真正伤情之时也忍不住泪如泉涌。

    他这一恸哭不要紧,引得苏娘子也哭了起来。太妃暗暗皱眉:“今天是办喜事哪,这么大哭,好生不吉利!”连忙过来把苏劝住,请她居中坐下,叫少华快拜岳母。

    少华大拜四拜,叫声:“岳母。”腮边泪痕犹湿。

    苏娘子又喜又悲,拍着灵桌儿叫映雪:“儿啊,你可知道,今日皇甫千岁一家祭奠你,太娘娘替你请了诰命,小千岁追认你为妻。从今以后,你归属皇甫门中,再不事魂野鬼。你若有灵有应,魂灵儿快去寻着咱们丽君,给她托个梦,述说小千岁对她的痴情眷恋,老千岁、太娘娘对她的爱重之心。求千金早早现身,早早完了射柳良缘,也算是你报答老王爷、太娘娘和小千岁对你的这番恩义啊!”

    这几句话,正说中了少华心事,不由得又涌上满眶眼泪。尹良贞怕他们再哭,慌忙叫少华:“快去换吉服,花轿便要来了,别要误了看定的时辰。”

    且说刘捷得了行聘金银,要全用来陪送女儿,顾仪仙也不好意思再出言拦阻。燕玉却拦住爹爹道:“爹娘此番去大哥那里,路途不近,以后又没什么进项,留下这点东西做日后的零碎花销也好。”

    刘捷不肯,父女两个争来争去,决断不下。顾仪仙出来调停,说不必再争了,就成全燕玉孝心罢,主张留下黄金和一半银子,拿出五百两银子办嫁奁,外加两百算是刘奎光送淀箱。刘捷只得依了,买了春桃、秋桂两个丫头,叫江妈母子充作送嫁家人,另添置了几件较好的首饰和衣衾。把皇甫家送来的衣饰用品和自家置办的调配均匀,重新装摆,卓老夫妻送的衣料添箱,也一并摆上,这付妆奁便也看得过去了。

    二十日巳刻,花轿到门,鼓乐喧天,催请新人上轿。刘燕玉换上新娘吉服,哭着拜别双亲。刘捷说了些善事翁姑,顺从丈夫,克尽妇道的话,顾仪仙也假哭了两声。春桃、秋桂扶着新娘上了轿,一路上吹吹打打抬回王府。

    卓宅在烂面胡同,王府在外廊营,中间正要经过孟府所在的米市胡同。孟府家人,早把这件新闻传遍,一个个忍不住替孟抱屈,骂姓刘的不要脸。十七行盘时,已聚在府前,看送的聘礼,今天更要看怎样迎亲。猜测姓刘的女子是做正室还是偏房。听得迎亲花轿过去,一个个站在阶前等着,内房的婆子、丫头,凡没事占着手的也都赶来瞧瞧,把府门前几级台阶都站满了。

    巳刻刚过,只听得巷口轰轰三声炮响,金锣声振,迎亲队伍进了巷口,前边排开全副亲王执事,旗锣伞盖,硬牌官衔,大书东平忠孝亲王。后面一对带刀卫士,两行彩衣侍女,一乘八抬八绰金镶大轿,后面还跟着三乘小轿,想是坐的丫头,再后面就是那一抬抬的妆奁了。

    孟府家人指指点点肆意评论,一个道:“哟,好威风!只不过那三乘青纱小轿奇怪,好事成双,怎地单了一个呀?”

    “哈,你不懂么。把这单轿和大轿配对儿,不就成双了么?这可是姓刘的独门规矩啊。”

    成宗虽降旨赐婚,却没有指明是偏是正,尹良贞为恐燕玉屈居第三,心中委屈,而自己又憋足了娶媳妇的劲头儿,所以这场喜事办得隆重热闹,单看这份外面排场,谁也当作娶的正室。连孟士元都误认刘郡主占了正室王妃,心中大是不乐。早朝后勉强坐轿到王府头门外,叫人到礼宾司去道了声喜,轿也不曾下便转道回府去了。

    保和丞相郦明堂是忠孝王恩师,这次赦免刘捷又全仗他主持合议,自然该是婚筵上的主宾。请柬已早早送了,前一日皇甫敬又亲到相府面请郦大人,再三致意,务必和夫人早到,好受新夫妇大礼参拜。明堂满口答应,定来贺喜。送走武宪王,郦相进内说与素华,两人商议,看架势,自己是万万推不掉的,必得去走一遭,素华却万万去不得。苏娘子现在王府,若被她认出女儿,漏了玄机,那还了得!因此今天一下朝,保和学士便吩咐摆开头踏,径到王府。礼物是早已差人送去了的,如今只需直去王府便成。

    众人役前呼后拥,来到外廊营,司阍望见郦相爷先头仪仗,慌忙通报,大开中门迎接。皇甫敬带着儿子,亲到仪门躬身候驾。一众先到的官员,也跟在后面肃立,迎候首相大驾。

    明堂大轿直入中门方住,他下得轿来,先向皇甫敬父子道喜:“下官贺喜来迟,抱歉,抱歉!”又向众官员团团一揖。

    众人众邪月般将他拥进正殿。明堂见殿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溢,一派迎亲大典,花烛吉庆排场,比一般人家娶正室还要隆重两分,心中暗暗冷笑。

    皇甫敬请他在首位坐了,再逊让众官员一一入座。明堂坐定,向皇甫敬微笑道:“老皇亲,恭喜,恭喜。下官今日领了花烛华筵,到明年此时,只怕还要再来叨扰汤饼大宴哩!”

    皇甫敬笑得两眼没缝:“多谢大人金口。明年若果然应了大人吉言,少不得要恭请光临,替小孩子添福增寿,托福能得易长成人哪!”

    少华自从郦相下轿,那双眼就不曾离开过这位画里情人。只觉满腹辛酸,一腔烦恼,只想把衷肠立刻向他倾诉。偏是自己穿着这身新郎吉服,胸前又交叉挂了红绸喜花,有如戏台上的傀儡,哪得有半分自由。不禁愁容满面,一脸苦相,怎也不似新郎,倒活像是被土匪绑来的肉票!和喜堂气氛极不协调。父亲和老师的对答声声入耳,不由羞得通红了脸,只恨没个地缝儿让他钻进去躲了起来。垂着头坐在那里,木头木脑的浑身不得劲儿。

    明堂也在暗暗留意他,早就看到那副怪样。无奈先入为主,总认定他是在演戏,肚里冷笑:“好做作啊,装得还顶像的!过一会儿我也要演齣戏给你看看,管教你从此收了妄想,不敢再来纠缠不休。”故意转向少华道:“东平王,你大喜啊!今天是你的花烛良辰小登科哩!下官定要开怀痛饮,不醉不休哪。你可别舍不得酒啊。”

    少华抬起头来可怜巴巴的望着老师,那眼里是愁、是怨、是哀求、是无奈,还蕴蓄着无尽相思,万般情意,好深沉复杂的动人眼波!明堂只瞟得一眼,就赶忙掉开头,自管和别的人说笑去了,再不来理会少华,由他欲言又止,独自发闷。

    这时满殿中衣冠跻跻,有端重的老臣,粗豪的蒙古亲贵,也有英俊秀拔的少年新进。明堂在其中应付自如,举措得体,遍数群伦,谁也及不上保和学士的风流倜傥,俊雅宜人。谈话间更是言辞机敏,妙语如珠,诙谐风趣,不时引起人群中笑声阵阵。忽地他又唤过一名家人道:“管家,烦你进去替我向太娘娘道喜,说我恭贺她‘今年娶了少王妃,明年要抱小世子’啦!”

    一傍的忠孝王肚里只叫得连珠价苦:“天哪,他都认作我在娶王妃!这薄倖负义的黑锅,我是背定啦!这便如何是好!”一时间如坐针毡,看着心上情人,欲近不敢,欲远不舍,呆呆望向他挥洒自如似乎对一切毫不在意的神态,却感到他离自己越来越远,再没有往常那份亲切融洽的情谊了。“老天爷,你就不能大发慈悲,给我个倾诉衷肠的机会?似这般咫尺天涯,相近不能相亲的况味,叫人如何忍受哪!难道少华真个缘薄命悭,好姻缘不得成就?”正在那里胡思乱想,耳听得父亲问道:“郦夫人怎地还未到来?”命曹胜带人去促驾。

    郦相慌忙拦住道:“管家且慢。”转向皇甫敬:“内子身体不适,今日实无法来王府贺喜。那杯喜酒,就让下官代领了罢。”

    皇甫敬笑道:“大人过谦,今天是门生娶媳,正该恭请老师和师母双双上堂,受新人参叩,怎地不肯赏脸。”向曹胜挥手:“快去,快去,定要把郦夫人接来,休要误了受拜的吉时。”

    皇甫敬的说话无可挑剔,明堂不由心里着慌,眉头微皱,随口诌道:“多谢老皇亲厚意。只内人实实不能前来,只因她近日倦怠嗜卧,呕吐贪酸,医生断是喜脉。下官亲察脉象,确为孕徵。如今终日恹恹多眠少起,懒怠动弹,只用参芪调理,五味调和养息。来府贺喜,多有不便哪!”这番话更是理由十足。

    皇甫敬叫声啊呀:“恭喜大人,不久便要弄璋了。既夫人身子不爽,老夫焉敢相强。只有以后在叨扰汤饼宴时,再向师母磕头补拜罢。”

    明堂暗自松了口气。众官员也纷纷来向丞相贺喜,一片笑语欢声。只有少华宛如当头挨了一下闷棍,打得他昏天黑地,暗道:“完啦,师母怀孕了,还有什么可疑的?”一转念:“不对,哪有这么巧的。莫非他怪我背盟娶亲,故意用这条绝户计来断我念头?他笃定一世不认我!”顿时涌起一腔委屈,满怀酸苦,只想扔掉喜花,撕碎吉服,赶走宾客,独自奔回灵凤宫,对着真容大哭一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