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第二十二回 不辞跋涉 慷慨义仆意 风霜万里 宛转女儿心( 文 / 萧竹老人

    少华躬身奏道:“皇上,此事若论国法,刘捷父子身犯不赦之罪,法纪无私,岂容徇情;若论家仇,陷害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微臣决不敢为儿女私情而废公理。只为当年在小春亭感刘郡主救援之德,对她有过承诺,大丈夫言而有信,不可反悔。今日事在两难,只得随父见驾,以践诺言。两姓私仇,臣父已不计较,是否法外施恩,宽饶刘捷夫妻性命,则权在陛下,微臣不敢妄议。”

    成宗听他应对得体,暗忖:“且先把人犯押回天牢,再作计较。”当下微笑道:“国法无私,原是不容宽假,但前番是朕一道赐婚旨意,逼死了忠孝王妃孟,害国舅独守孤帏,如今若斩了刘捷,是再一次坏了国舅姻缘,朕心何忍!只是刘捷过犯太重,朕亦不能擅作主张。看在国丈父子保奏求赦份上,今天就暂不行刑,交三部再次合议定夺。”叫秉笔太监写下缓刑令,着人赶往法场颁旨。

    此时法场上涌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江进喜也混在人丛中。刘捷合家老幼,五花大绑,背插斩标,跪在桩前,等候行刑。众禁军人役弓上弦,刀出鞘,紧守刑场,维持秩序。看看午时已过,监斩官升了公座,勾验待决人犯已罢,一声炮响!这是处斩人犯追魂炮。只要三炮响过,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滚地!

    刘捷抬起头来,睁着那双含泪的昏花老眼,游目四顾,见全家都在,只少了刘奎光夫妻。那七岁贵哥,两岁归郎也都上了绑,为防哭叫,两个孩子嘴里都堵了东西,只憋得满脸紫涨。刘捷满心凄惨,暗道:“我半生戎马,杀人无数,谋算报复,争强斗狠,害人不留余地,总要赶尽杀绝才罢。狠了几十年,再不想今天也落个全家处斩的下场。奎光一直不见,莫非他在边关已出了事?这才是报应临头,悔不当初哪!”正自心酸,猛地轰然声响,第二炮放了。刘氏众人一个个脸色惨变,顾仪仙已是昏了过去。人群中吓瘫了江进喜,不由自主地索索抖了起来。幸亏看热闹的人多,紧紧挤住他,才没倒下去。

    眼见得第三炮便要燃点,忽听得銮铃声振,两骑马泼风也似闯进法场,马上太监高声尖叫:“刀下留人!”恰在这时,第三炮响了。监斩官一挥手止住行刑,下位接旨。太监宣读了缓刑令,众人役过来从地上拉起软瘫在地的人犯,拖上囚车,押回天牢去。法场随即撤去。那看热闹的人也一哄散了。

    江进喜全身无力,捱到人家屋檐下,就在街沿坐了,直过了半个时辰,才缓过那口气。挣扎起来,一径奔回店里,向郡主报信去了。

    却说成宗散朝后,到万寿宫参谒太后,把今天刘燕玉上京救亲,武宪王金殿求情之事说与母后:“孩儿乘机下了缓刑诏,有了这转机,正好交三部再次合议,饶放刘捷夫妻性命,也不负燕珠临终求恳。朕原是答允了她的。”

    太后沉吟道:“我岂不知你顾念燕珠旧情,有意饶了那两人性命。只不过这件事不大好办呢。国法无私,犯了叛逆罪都要宽饶,岂不让人把国家法纪看作儿戏?燕珠临终遗愿,是夫妻私情;刘燕玉私订终身是儿女私情;武宪王因媳恕仇,是家庭私谊。为私情而废国法,能服众么?何况武宪王父子本是原告,要求执法报冤的是他们;如今以私情来求枉法的也是他们!难道国家法纪是由他一家喜恶来纵的么?他们现今也是皇亲,若听信纵容,将来恃宠而骄,步起刘捷父子后尘来,还了得么?”

    成宗听得冷汗涔涔,悚然道:“果然有理。母后是说刘捷决不能饶?”

    太后默然半晌:“本后和刘家并无私怨,与燕珠也有十年婆媳之情,内心何尝想杀他两个。我顾虑的竖家社稷安危。皇儿乃是山河之主,一举一动,无不牵涉大局,比不得一般平民百姓哪!”

    成宗不由发愁道:“武宪王要朕追念刘捷过去功劳。他旧日原没有什么特大战功,只在大军得胜,追击敌人之时,他赶去割了许多人头来报功。那些人头倒有一多半是普通老百姓的。不过皇祖因顾念他祖母、父亲两次舍命替死之功,有意照应提拔他,才得封侯。孩儿登基时,他弄了块玉玺搞出什么灵符献瑞吉诂这也是查证不得,上不得桌面的把戏。叫我叙他什么功?可惜今天郦君玉告假,不曾上朝,否则他定有主意解开这个难题。”

    太后忽地道:“你刚才不是说刘捷祖母父亲,救驾捐生么?这两次救驾之功却不是正好一命换一命!”

    成宗大喜:“多谢母后指点。母子二人捐生,换他夫妻两条性命,这理由堂皇正大,无可訾议。孩儿明日就召见三部主办大臣,要他们再次合议。”

    “且慢。你还该先向长华说知,免她怨你纵放仇人。她是怀孕之人,不宜动气的。再说,单这一条理由,只怕还不够分量,若三部大臣不肯通融,议出个‘维持原议’来,就是钉了回头钉子,再没更改余地啦!”

    却说尹良贞自皇甫敬父子上朝,她就悬悬盼望,等到老王爷归来,知道下了缓刑诏,大有转机,这才放了心。想到刘燕玉只怕也是衣衫破旧单薄,又急欲知她模样到底如何,便去开箱翻寻出长华旧日衣衫,捡了两件,叫人请苏来,要她去看看刘郡主,送些衣衫食物。又悄悄道:“你要紧替我看看她那模样儿,到底生得如何?”叫给江妈也带件棉衣去。

    苏娘子见远隔万里的刘郡主,也赶来投靠,想起自己女儿,暗暗伤心,哪有心思去看人家美丑。见太妃一团高兴,不好违拗,只得应了。当下带了四个婆子,捧着衣服吃食,自己扶着瑞柳,备一挂车,到那客店去。

    少华下朝回来,想起那张罗巾,不知被自己扔到哪里去了。如今扇子珍藏,佳人未变,心里倒有两分歉意。因到处翻寻,待得在角落旧箱笼里拉出,已又脏又皱,不成模样。忙叫人拿去洗净熨干,收了起来。想到恩师,大是踧踖难安,暗道:“事已至此,说不得只有依大哥主意,寻机会陪小心,任他责罚,求他谅解了。”

    申刻时分,苏回来了。告诉太妃,刘郡主好个模样,只是身子单薄,黄瘦了些。“那旅舍,十分简陋,是个小店,我已作主把它包下来了。吩咐饭食尽量做得丰盛干净些,日后由王府去结账。所有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那后院上房去。”

    太妃连声赞好:“她终归是王府的人,也要这样内外严谨,才不失体统。”又向苏道劳致谢,要她立即帮着张罗迎娶的事。

    皇甫敬一步走进,忍不住笑道:“八字还没一撇,就瞎张罗。这不是无事忙么?等皇上召见了主审大臣,再次合议后才有准信呢。”

    太妃道:“主审大臣不就是郦丞相么?他原是咱们家福星,还有什么办不妥的。不先准备着,事到临头会措手不及的呀。”一路唠叨着和苏去内库寻尺头,筹聘礼去了。

    那旅店中的刘燕玉,得了进喜回报,接着又是苏来看她,包下整座店,把她主仆搬进上房,端茶送水都是店家娘子,连店小二也轻易不敢进来,简直一步登天,自是心中大慰。江妈更是不住口的念佛,称赞皇甫家有情有义。

    看着那许多点心食物,燕玉不舍得吃,和江妈商议去探监,把这些东西给爹爹和娘送去。江妈拍着新棉衣道:“早先咱们没穿没戴的,缩在炕上还嫌冷。如今郡主有了皮衣,我和进喜都穿上厚袄,自不怕风雪,该去探侯爷、太郡啦。”当下叫进喜去吩咐店家雇车,明儿一早探监去。

    天牢中刘捷等从刀口下得了性命,俨如猝死还阳。从狱卒口中听到是武宪王父子上殿保奏,求下的缓刑令,刘捷好生奇怪:“天下哪有原告保救被告的。咱两家是冤家对头哪!”

    刘奎璧靠墙坐着,冷冷的道:“他父子两个哪有这么好心来救我们,不过是猫捉老鼠的把戏,让我们多受几次闯鬼门关的活罪,把一个个吓得死去活来,让他们开心取乐儿罢了。”

    刘捷道:“胡说,煌煌圣旨能是儿戏么?谁也假不来的。其中必有缘故……”抱着头苦苦思索。

    顾仪仙在法场上吓破了胆,坐在地上呆呆发愣,任他父子两个说话,她一句也不曾听见。

    崔攀凤备下棺木,去刑场收尸,扑了个空。打听得武宪王父子保救缓刑,忙赶来天牢探监,相见后少不得又猜测了一番,也说不出个要领。刘捷整整闷了两日。

    初九清晨,牢头走来把栅栏门咣当开了,说有人探监。在他身后跟着三个人,正是家僮江进喜和江妈母子,还有一个裹着大红羽缎披风的女子,低垂着头,急切间认不出是谁。那女子走进栅栏,盈盈拜倒,口中叫道:“爹爹,母亲,不孝儿燕玉叩见。”江进喜母子跪在郡主身后,向主人磕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