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宴群英 封王拜相 聘新后 惹虑牵愁(4) 文 / 萧竹老人
勇娥笑道:“你现在虽是封了侯,却又回复了早先千金身份,大姑娘家,还能像以前在山寨上骑着马到处乱跑么?依我说还是别去闹这些离情别绪的好,咱们绿林好汉说聚就聚,说散就散,何等干脆爽快,软绵绵闹那难舍难分干吗?”
说得长华、兰台都笑了。过后,长华到底告诉父亲,请他拨出些银子,去营中分赏了众女兵才罢。还剩下身边十几名贴身卫士,再舍不得遣发,都留在府中作了侍从。
外间皇甫敬带着少华,约了卫焕同往梁相府拜谢郦大人。却值明堂下朝归来,正和梁素华在弄箫亭说话。听报诚国公、东平王和华亭伯来拜,明堂心里不禁有些着慌,暗道:“公公亲自来了,还有表叔。今天这个礼该怎么个叙法哪!”没奈何硬着头皮,换了冠带要走。趁房中无人,悄向素华道:“你的梦里情郎和公公都来了,不去偷偷看看么?”
素华双颊,一摔手道:“我才不去。”
明堂笑道:“走罢,走罢,算是陪我啵。”拉了她往外便走。素华原也惦记着东平王,任他拉着,走到客厅,躲在屏风后面。
明堂出至堂前,向客人连连拱手道:“王爷,伯爵,沉冤得雪,门第重光,下官还不曾踵府叩喜,反劳赐顾,何以克当!”
皇甫敬趋前致辞:“老夫不幸,遭仇家陷害,羁囚异域,累及儿女亡命江湖。幸蒙大人知遇,擢拔小儿等于困穷颠沛,才得立此微功,锄奸脱困。今日之荣皆出大人所赐。大人泽及满门,皇甫敬感德无尽,请上坐,受我一拜。”向明堂拜了下去。
明堂叫声啊也:“折杀下官!”连忙跪下还拜。
两人拜罢,卫焕上前道:“小女逃难江湖,寄迹草莽,蒙大人以全家性命力保招安,卫焕父女方有今日。请受一拜。”也拜了下去。
明堂连忙还礼,暗叫:“糟糕!表叔也拜起我来。娘知道了,必定要骂的。”
老一班儿方才拜罢,少华趋步上前道:“恩师厚泽,衔环难报,请升座受门生参叩。”
明堂忙要还礼,却被皇甫敬按住他袍袖,把他定在椅中动弹不得,说道:“大人应受此礼,和自己门生客气则甚。”
明堂无奈,竟安然正坐,受了少华一个全礼。礼毕皇甫敬方才放开手归座。明堂暗自好笑:“好歹把这场礼节闹完了。像我这样的女孩儿,可也太过出格啦!”
此时熊浩又到了,也是来叩谢恩师的。礼罢,明堂吩咐:“备宴款待。”
少华谢了岳父,却值孟嘉龄回来了。说起今天在翰林院草诏,已择明日拜郦君玉为保和殿大学士的话,是以嘉龄一直耽搁到此刻才得回家。
当天少华父子被孟士元留下,盘桓到晚方才归去。一进尹府,便有家人呈上许多帖子,都是各文武官员来道喜的。少华和父亲只得分头回拜,弄得天天不闲,忙了好些日子才罢。
却说梁府中,这日奉了诏旨,郦君玉拜相,梁素华晋封一品夫人,阖府上下喜气洋溢,一门双相,好生显耀!众家人出出进进分外兴头。
明堂到职之前,例需往午门谢恩请训。今番是极品大员,当朝首相,仪从排场和做兵部尚书时自是大不相同。一乘金顶青纱八抬大轿,前驱二十四名旗牌,护轿四十八名卫士,两班执事举着旗伞仪仗,侍从武士掌着净街朱棍,百多人前呼后拥,威仪煊赫。明堂头戴金翅相貂,身着绣蟒官袍,玉带朝靴在轿中捧笏端坐,俨然一品当朝,辅弼重臣。自己暗觉好笑,却也忍不住涌上几分得意,暗忖:“我一个深闺绣阁的女孩儿,被奸人逼得乔装潜逃,不过权宜之计。万想不到竟有这番遭际,几年间做到了当朝极品,保和丞相!爹爹和我同僚,公公是我平辈,今日哥哥替我宣诏司仪,明天见到芝田,他又该向我贺喜,只有磕头的份儿啦!真个如幻如梦。但不知黄粱梦醒,又是如何收场了局!咳,事已至此,愁也无益。倒不如顺水推舟,且先做个贤相,放手放胆替老百姓着实做些好事,博一个流芳千古,替天下女子挣些体面光辉,打破女不如男陋习。其他的丢在一旁,任他如何变化,我只随遇而安,随缘知足。将来事,将来再说也罢。”
一路思量,不知不觉到了午门。早有黄门官上来迎着:“万岁有旨,宣保和丞相郦君玉勤政殿见驾。”两个太监过来带路,将明堂引到勤政殿前,通报进去。成宗命卷起珠帘,宣保和学士进殿。
郦君玉相貂紫蟒,捧笏俯伏,仍旧是那么风流潇洒,倜傥飘逸。成宗忍不住脱口赞道:“妙啊!贵而不骄,秀雅脱俗,好一个青年宰辅,不输他江左风流也!”一摆手连叫平身,命内侍摆坐,赐明堂坐下,又赐新茶。
茶罢,成宗目注明堂道:“向日听先生讲论古圣先贤之道,先皇治世,万民安居乐业,国祚绵长,国威远播,朕倾慕不已,心向往之!朕不敏,固不敢远溯唐尧虞舜,禹汤文武之世,但求能步汉武、唐皇后尘,拓土开疆,扬威塞外,立子孙万世基业,朕之愿也!请先生教我。”
明堂对道:“大元起于漠北,铁骑纵横,远及极北里海之地,拓土开疆之广,为历朝所未有。今陛下乃守成之主,首应抚民睦邻,整饬法纪,使国强民富,共享太平,求长治久安之道,以文治而辅以武备,可再现贞观、开元之世。只是臣才疏学浅,恐难当此重任,唯有忠心赤胆,谨遵圣命,尽竭驽骀而已。”
成宗忽地哈哈笑道:“罢了,罢了!别尽自抛文,弄些官腔言语。实话实说,朕极想咱们少年君臣放手大干一场,也干出汉武、唐皇的辉煌功业,使万国来朝,也给老们看看,什么叫真正奠朝上国,承平之世,灭那些只讲打、杀、动粗的莽夫之口,让他们开开眼界。”
明堂捧笏躬身道:“依万岁心思,当前该办的首要大事应该是什么呢?”
成宗叹道:“先生不知,咱们蒙古凭仗弓马武力入主中原,那些王兄御弟,贵胄世爵,一个个只论勇力,不重纲常。皇祖殡天,为争夺皇位各自拥兵互斗,哪把我这嗣君放在眼里。闹得一塌糊涂,国内三月无君,这才引出高丽乘乱入侵!至今这些人还是讲的以力为胜,撕榜闹武场,你是亲眼见的。无法无天,实在不成体统。皇祖在世之时,曾经说过:‘要在中原站得稳,大皇帝当得长,就要读汉书,学汉礼,用汉人,掌握汉人那一套高深的治国之道。’朕素爱读书,对汉人中文学之士尊崇礼敬,因此在皇考不幸夭逝之后,皇祖把我选为嗣子,立为皇太孙。如今当了这几年皇帝,实践中更深刻感到纲纪伦常的重要。若是人人知书识礼,懂得君臣、父子、尊卑、长幼、忠孝节义这些道理,身体力行,就不会有人犯上作乱,自然天下太平。眼前最要紧的就是如何使纲纪伦常深入人心,奉行不违。郦卿,你能替朕想出个好办法来么?”
明堂顿首道:“这是有关国策的大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明白的。请陛下容臣回家,参酌古今治世之法,拟出具体可行的纲领章程,恭呈御览。”
成宗准奏,给了他十日期限。十日后,明堂献上万言策论,提出以礼治天下,以法惩凶顽。一方面弘扬教化,一方面执法无私,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要求人人以法为据,唯法是尊。兴学校,教民以礼义;劝农桑,授民以衣食之源;抑豪强,扶贫弱,消弭种族成见;修武备,睦邻邦,确保边境平安;开贤路,不拘一格延揽天下才俊;褒忠义,树碑立传,奖掖孝悌节,使人人以忠孝为心,再无跋扈叛逆,众百姓安居乐业,自免流离饥寒。上下安宓,蒙汉一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天下太平,再无祸乱,国强民富,长治久安。策论献上,成宗深为嘉许,立即准行,责成保和学士郦君玉主持推行新政,执法之中许其便宜行事。
明堂深体君心,受命之后就以王法无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论据,开门放告,狠狠惩治了一批王族世系中的凶横不法之徒,使人心大快,树立了新政威信。那些王公贵胄自然大为不满,很闹了几次风波,却得成宗对郦相全力支持,把那些闹事的一个个依法惩治,毫不容情,那些人被新政拘住,无可奈何,只有规规矩矩再也不敢胡作非为。数月之间,朝堂清肃,京师秩序井然。成宗对这位保和丞相更加倚重信赖,明堂位高权重,威望日隆,那改装返本却是更为难办了。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