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生缘之侠隐

序言 文 / 萧竹老人

    通俗文学中有一种“弹词”,是封建社会时期供闺阁妇女消闲娱乐的口头文艺。由女艺人演唱,讲唱各种传奇故事。内容不外乎褒扬三从四德、忠孝节义、善恶报应之类。被大人先生目为俚曲,不能登大雅之堂,却以深受妇女群众喜爱而广泛流传。识字知文妇女,常传抄唱词,进而动笔创作。闺秀文笔,自不同于流俗,具有文词雅驯、描写细腻地点。写景状物,铺陈藻丽,且侧重女性,对其形貌体态、心思情趣、理想追求刻画入微,不少以“女扮男装中状元”为女子扬眉吐气作主题。充分反映出女性争取人权,男女平等的进步思想。其代表作首推清代陈端生创作的《再生缘》。这套弹词共二十卷,陈端生写了前十七卷,后三卷由梁德纯续完。续书文笔较前篇大大不如,唯一好处是使故事完整结束。

    此书成功地塑造出一位“才能治国,智可全身”侠骨琴心胜过须眉的完美女子孟丽君。时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被多次改编为戏剧影视,搬上舞台、屏幕,惜乎终非全豹,传其形而不得其神。也有仅取其名,内容则另起炉灶,面目全非。

    我初读《再生缘》时,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不点。尽管不懂门道,只看热闹,却也被那曲折跌宕故事情节、栩栩如生鲜活人物所吸引,久久难忘。后来看了改编的戏剧,总觉不尽人意,传达不出原书那种特有的韵味文采,使人物减色变形。

    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寅恪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长文《论再生缘》,对它评价极脯比之为古印度、希腊史诗。接着郭沫若先生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他说自己在垂暮之年,怀着补课心情读弹词《再生缘》,竟使他生出像十多岁时读《水浒》、《红楼梦》那样的激赏之情。认为论诗可比杜甫,论写作水平,比之英国司考特、法国司汤达、巴尔扎克也不遑多让。赞赏之余也指出瑕疵:一,违悖历史背景,不合情理。元蒙以异族入主中原,民族矛盾尖锐激烈,对此,书中无一语论及。所有人物除一个蒙古皇帝外,统是汉人,不合情理。地理位置舛错、官制服饰多不符史实。二,续书结局升官发财大团圆,既落入低俗,也背离作者本意。郭先生认为结局该是悲剧。孟丽君咯血而死,皇甫少华大闹金殿,成宗恼羞成怒,将其关押天牢,熊、卫等愤而兵谏,最后皇后长华出面调停,少华弃官与苏映雪偕隐,刘燕玉留王府侍奉双亲终老。

    两位文豪的评价推崇,唤起童年记忆,促使我再读《再生缘》,萌生出把它改写为话本小说的心愿。奈何人事倥偬,岁月匆匆,总挤不出写作时间。81年中州书画社请赵景深先生主持,编选出版《古典讲唱文学丛书》,对《再生缘》整理校正后出版。前言中提出“大团圆结局未必不可取”,因为不少读者都喜欢这种喜气洋洋的结果。不过这种大喜剧的背后却蕴含着大悲剧,因为孟丽君有如翱翔云际奠鹰,要她嫁作人妇,从此困入金笼,在其他人是喜,在她却该是悲。

    三种拟想各有各的道理,哪一种最符合原作者陈端生的心意呢?

    九十年代,我退休之后,才得闲暇,细读《再生缘》,觉得它仍有现实意义。孟丽君那种坚持真理、捍卫正义、誓抗邪恶、不屈不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民族传统精神,不也是现代人应有的高尚情?如何正确认识“人权”,求得真正的“男女平等”,建立和谐社会,不也是当前时尚?能把这套瑕瑜并存的古典弹词改写为小说,取其,去其糟粕,弥补其不足瑕疵,奉献给读宅使古为今用,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改写古典作品,使之适合现代人阅读,而又保持原著本来精神面目,原非易事。要如吴承恩改写《西游记》,成就远远超越原书《四游记》,更不容易。况《四游记》文笔粗陋简约,《再生缘》却是弹词中的翘楚,珠玉在前。要把优美诗句韵文,译为口语而不失其文采神韵,可称难上加难。好在退休之后无所事事,与其浪掷余生,不如随性之所好,徜徉于文字之中。不赶进度,不媚时俗,忠于原著,尽力而为,静室挥毫,因远避尘嚣,神游物外,亦乐在其中也。

    初时遵循郭沫若先生意见,以原结构为基础,删除神仙魔怪,割去续书,重新布局,写得难而且慢,常因表达不如人意,易稿重作。后来随着人物性格深化定型,倒是书中人物在引导我发展故事情节,越写越顺了。最后定稿,连我自己也不记得曾经几易其稿。内容情节都出自逻辑推衍,所以它的结局既不是梁德纯的大团圆、郭先生的大悲剧,也不是笼困天鹰、喜剧中的悲剧,而是为当时环境、人物性格所决定,顺理成章各得其所,符合逻辑算得圆满的结局。

    这套书能否传承原著,保持原汁原味,还有待于读者的评鉴。不敢希冀超越,但求能为读者接受,与原著差距不是太大,于愿已足。

    七十老人萧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