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疯狂

第一百三十章晴天霹雳 文 / 再次等候

    堡垒军议结束以后,吴世恭立刻就安排着招收四百名新兵丁的事宜。这次招收的新兵丁,主要来源于千户所的军户,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地方上的青壮百姓。

    吴世恭是根本就不敢招收那些被他俘虏的乱民青壮。这些乱民青壮,昨天还在造反,难道今天就要用他们吗?

    再加上吴世恭又不知道,那些人是否有家属在吴世恭剿灭乱民造反的过程中,被吴世恭他们给杀了,所以对这些乱民青壮是根本不放心。还是先让他们劳动改造吧。

    而对于被自己强行留下的智能和邓启帆,吴世恭也不会让他们游手好闲。吴世恭就想着让智能教授自己兵丁一些少林寺的武术,只要是七十二绝技的都行。

    没想到智能对吴世恭滇议是嗤之以鼻,智能待在这里是传教的,根本就不是来开武馆的。智能依然每天东奔西跑地传着佛教。吴世恭对这个小和尚也只能够无可奈何。

    而邓启帆的安排就有些难办了。还好,这时候京城来的护卫,想着寄一些家信回京城,可他们基本上都是文盲,不识字,更不用说写信了。吴世恭索性让邓启帆为这些护卫帮忙写家信。

    这安排让邓启帆就有些不乐意了。邓启帆也是自认为满腹经纶的,现在却要做那些穷秀才在街上摆摊写信的事,让他觉得很丢身份。吴世恭只好安慰他:等写完这些信以后,再安排邓启帆差事。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张学斌的书生来找吴世恭。他正是张克华回绍兴老家以后,在族中给吴世恭找的一位幕僚。

    张学斌已经接近四十岁了。他在绍兴这个“高考”竞争激烈地区,科举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了。所以,这次他来到了吴世恭这里,是进行师爷的实习工作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传渊源,张学斌对师爷的理论知识掌握得还是挺扎实的。可是,他从来也没有到任何一个衙门里去任过职,所以实际作能力就有些欠缺了。

    而张克华就想到了吴世恭这里了,这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繁杂的工作,再加上薛府和张家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吴世恭总会关照张学斌的。所以就让张学斌到吴世恭这里来实习了。

    见到了张学斌的到来,吴世恭是十分地高兴,在寒暄了以后,吴世恭就把自己千户所的基本情况和自己的打算,向张学斌详细地介绍了一番。

    没想到张学斌听到吴世恭想让五哥吴世文做这个县的县令以后,就对吴世恭说道:“东家,您这想法就大错特错啦。”

    “为什么?”吴世恭是十分地疑惑。

    张学斌说:“朝廷里有规矩,就不会让亲兄弟到一个县来任职的。”

    因此,崇祯皇帝迅速地按照奏章里的立功人员的名单,宣布了大小不一的赏赐。那赏赐的圣旨传达到河南以后,河南官场上下都是一片欢腾,除了那个在千户所堡垒里立下首功的倒霉署理千户。

    吴世恭的五哥吴世文,在吴惟忠的活动之下,如愿以偿的恢复了县官的官职。并且按照他的“功劳”,被安排到山东的一个县城做县令。

    而李禄因为他那几个首级的功劳,又因为他勇猛追击造反乱民的举动,获得了朝廷的荣誉称号和一定的物资奖励。并且把李禄这个守备所管辖兵丁的额度,上升到了一千二百人。奖励这么少的原因就是,李禄上缴的首级太少了。

    那李禄得知以后,是哭笑不得。早知道如此,李禄就把那几个首级也卖给江游击了。现在的李禄就根本不想在河南做什么守备,立什么功劳。他就想着回京城享福去呢。

    因为大胜的掩盖,也因为江游击活动到位,江游击并没有得到什么处分。不过,江游击的家产肯定是少了许多。

    而齐县令因为这次功劳的加成,顺利得得到了升任。只要他到吏部选官以后,就可以去上任了。后来,齐县令到了北直隶做了一个州官。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躲在千户所堡垒这个角落里的吴世恭,肯定都是不知道的。吴世恭现在还没有这种觉悟,会主动去打听朝堂上的事务和官员的变动。他也根本没有这种渠道。

    齐县令是在几个月后,等到新的县令到来,交接上任以后才离开的。在齐县令离开时候,姚员外这些当地士绅就摆了酒席,新老县令和本县主要官员欢宴。即为齐县令送行,又是迎接新县令的欢迎宴。

    本来,在这种宴会中,象吴世恭这种千户是可请可不请的。但是,毕竟大伙儿都患难过一场,所以,姚员外他们还是了吴世恭。

    可当吴世恭和那位新县令一照面,俩人都惊讶地异口同声地叫道:“是你?”

    那位新县令正是被吴世恭扔到大运河里的余子琏。那余子琏在恩科时考上了进士以后,被吏部安排到这个县里做县令。

    吴世恭的反应很快,他立刻露出迷人的笑脸,向着脸色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的余子琏挥着手,打招呼道:“嗨——!”

    结束了宴会以后,吴世恭和余子琏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住所,钻进了自己的房间,不约而同地大骂道:“这个贼老天,这是在玩我啊!”

    老天爷当然没有在玩他们俩。把余子琏安排到这里做县令,就是吏部故意安排的。虽然吴世恭打了余子琏的事,最后得到了摆平,但是,吏部上下又有谁不知道余子琏和吴世恭的矛盾呢?

    而安排官职的另一个主要规矩就是,地方上的主要官员之间,矛盾是越大越好。要不然,朝廷怎么能够控制住地方上的局面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