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如意

喜不自胜 文 / 一树樱桃

    皇上有子三人,长子已立储,皇二子,三子皆为妃嫔所出,二皇子勇毅,酷肖陛下年轻之时,皇上格外喜爱,三皇子是个书呆,埋首书海不理世事。所以朝堂上,便有太子一派,二皇子一派和中立一派三足鼎立。随着皇子们年岁渐长,三派之争近年来越发激烈。太子性情温和恭孝,又是皇后所出,朝中文臣多以太子为尊,而武将们,特别是宗室中有兵权的勋贵中,则有不少想拥立二皇子。

    东昌郡王便是二皇子党的中坚,因为东昌郡王妃,可是二皇子生母淑妃的亲表妹。

    沈家,虽没有明确站位,但昌平郡主知道,不论是自己的夫婿还是在朝为官的大伯二伯,心里都以太子为理所当然的储君。

    如果沈家将女儿嫁与安平侯府为世子夫人,那沈家无异于被打上了二皇子党的印迹,因为谁都知道,安平侯府与东昌郡王府的关系。

    便想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了!

    昌平郡主出了一身冷汗。

    她出自宗室,打小儿听了无数宫中争斗的秘闻,但凡被搅入局中的家族,无论宗室还是勋贵还是一般官员,十中有九不得善终。如果可能,她宁死也不愿夫家卷入这泥淖里。

    大嫂二嫂是妇人之辈,从不关心外间之事,若真是糊涂了,撺掇着伯伯们允下亲事,那就真要将沈家拖入泥潭拔身不出了。

    蕙如见昌平郡主脸上阴晴不定,面色发青,便知道她已明白自己的意思,当下扶住了她的胳膊,缓步向前走。

    “婶子也不必急,父亲心里清楚的很。何况人家并未上门求亲,也不一定就看上了咱们沈家的女儿。”

    昌平郡主深吸了一口气,话虽如此,也不得不防备着,她今晚回去,必要将事情与夫君分说清楚,好让他提醒兄长们,切莫一时犯了糊涂。

    她深深看了眼蕙如,没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她的手背。

    老夫人当初一见蕙如就喜欢上她,那是因为蕙如的气质神韵与她那早早过世的女儿颇为相似,而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后来相处久了,渐渐在她身上发现了更多让人喜欢的东西。

    她真心对自己和老夫人好,良善却不懦弱,聪慧而善于藏拙,她知道进退,行事低调,从不将自己卷入是非之中,这点犹为难得。明明再过一年就要及笄,就要谈婚论嫁,她却一直显得不急不躁,安静从容。她表现出自己的不争,却是最好的争取,因为老夫人会雄,自己会雄,且在不知不觉中拿定了主意要帮她争。

    从这点上看,她比只知道争强好胜的菀如强了不知多少。

    越是与她相处,就越是能看出她与小姑的不同之处,若小姑是株柔弱娇花,那她便是风雨也吹不折的野草,虽不高贵娇美,却有坚韧的意志,扎根厚土,绝不认输。如果当年小姑有她这样的意志和决心,便不会那么早郁郁而终。

    如果小姑当年肯直言,肯抗争,肯将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婆婆也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自怨后悔了半生。

    “母亲,我不嫁他。”

    正说得兴起的大夫人尖叫了一声:“你说什么?”

    芳如抬起头:“母亲,那人实非良配,不能嫁!”

    大夫人当她只是在害鞋于是笑着说:“那是你未见过他,若见过,必知是好的。”

    芳如定定地看着踌躇满志的母亲,那张盈满希望欢喜异常的脸让她觉得有些陌生。她见过那位世子,就在不久之前,她亲眼看见那人是如何对待敢于设计他的官家。按理说,世子那样对乔也属乔家自作贱,只是,她一想到那人脸上那副神情,明明是阴郁的,冷漠的,嘴角却还带着笑……只是一想起来,就觉得周身发冷,毛骨悚然。

    这话自然不能跟母亲如此说。

    “母亲,女儿不想当继室。”芳如于是挑了个最合适的理由。

    “继室又如何,那也是明媒正娶,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大夫人对这理由嗤之以鼻。

    “人家世子夫人过世不久,现在就说这些对人家也未免太不敬了。”芳如蹙着眉尖,对母亲惮度不以为然。

    “傻丫头,世子已经守足了一年孝期,难不成还要人家年纪轻轻地为个女人守一辈子?安平侯世子定是要续弦的,大儿心知肚明。”大夫人坐到女儿身边劝慰,“便是世子夫人娘家,那位东昌郡王妃不也早就做好打算了吗?不然你以为她这么巴巴儿凑过来,指明了要见你们是何意?”

    “母亲!”芳如涨红了脸,将身子扭开,“母亲难道不知,逢年祭祀之时,继室在前位夫人牌位前是要行妾礼的?难道母亲想让女儿与人为妾?”

    “不过是个木牌子,每年也不过就行那么一次礼,并不碍着什么事儿。芳如,母亲这可都是为你好,难得安平侯府是显贵,家底丰厚,世子爷又是出类拔萃的人品,这样好的亲事,便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到,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芳如冷笑一声:“母亲这么说,就好似安平侯府已经来提亲了似的。你怎知侯夫人看中的不是五妹妹或是六妹妹,亦许是二伯家的四妹妹呢。”

    “她们,便是连给你提鞋都不配!”大夫人厌弃地甩了甩帕子,“总之此事你莫官,一切由父母作主。亲事若成,算一算最少也要一年多之后才能嫁出去,趁着这时间,我得好好寻个教养嬷嬷来教你礼益矩,省的日后去了婆家让人笑话进退言辞。”

    芳如在大夫人院门外站了许久方才回去。母亲如此看好的亲事,父亲却未必就会喜欢。嫁入侯府固然好,但其间牵扯太多,母亲只是被突然出现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过了一夜大家都冷静下来,说不定她便能想清楚了。

    芳如深深叹了一口气,满面愁容扶着翡翠回去了。

    她这里愁肠百结,另一处,却是怒火万丈。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