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禅魔

第八章 静思堂前索江山 文 / 间安

    百炼堂今日热闹非凡,听闻还有公冶玄取冰山之下的寒铁耗时三年煅造而成的水龙吟出售,恰巧身在苍山城的朴柳闻讯,便急急赶了过来,一旁还跟着不知因何缘由近两日也到了苍山城的洛长宗。只是没想到刚一上二楼,转眼间就看到斜靠在通往三楼的扶梯栏杆上苦笑的洛长安,想起他在与安澜新婚第二天对自己的挖苦讽刺,依旧恨得牙痒,是以想也不想,就打趣着凑了过来。

    洛长安看清朴柳清冷的面容和含恨的眼神,脸上顿时浮起一丝厌恶之色,瞥眼间复又看到跟在朴柳身旁的洛长宗,挺秀的剑眉微不可察地轻轻皱缩了一下,拂袖转身相向,极为清淡地点头招呼了一下。

    洛长宗知道洛长安在洛府连他娘花千容的面子都不给,能对自己点头意思一下,已经算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虽然心中暗自有些不悦,但是脸上却不肯有任何表现,更何况前面已经有朴柳打了前哨,不需要他再火上浇油,遂只是微微扯动了一下嘴角,轻轻点了点头。

    洛长宗与洛长安见面如此简略寒暄,丝毫不像往日在背后议论洛长安时那般尖锐刻薄,这令朴柳很是不满。她恨恨白了洛长宗一眼,随即笑呵呵朗声说道:“洛三公子什么时候也开始钻研剑道了,莫不是急于去帝都问鼎侯府抢回金娘子?”

    朴柳的话音高亢,在场的人十之八九都听得清清楚楚,纷纷侧目往洛长安望来,其中多有疑惑好奇之意,眼前这俊秀的年轻人他们虽都不认识,但是金娘子安澜的名声却是早有耳闻,不知这二人有什么关系,又因何跟问鼎侯府结下了梁子却又能安然无恙。

    面对朴柳的讥讽挖苦和众人的疑窦审视,洛长安的脸色缓缓沉了下来,沉静如水的双眸迸射出一记凌厉宛如利刃的寒光,死死盯在朴柳高兴得已然眯成了两弯月牙儿的双眼之上,双手在长袖下紧握成拳,若不是自知不敌而刻意压制,只怕早就冲上去搏命了。

    朴柳倒像是没有看到洛长安的脸色变化一样,依旧笑得肆无忌惮,脆声笑道:“哎呦,你看看我,差点都忘了,洛三公子自小手无缚鸡之力,就算再怎么勤勉修行,只怕一辈子都赶不上布子衿小侯爷的了。所以,我劝你索性就当从没娶过那金娘子,就当是她本就是小王妃好了,以免你自不量力找上门去,误人误己,还要连累整个洛家。”

    朴柳这一段话落地,顿时惊起一片唏嘘,至此就算再不开窍的人也都明白了,眼前这个俊秀的年轻人是金娘子的丈夫,只不过新婚不久,新娘子便被问鼎侯之子布子衿给抢走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来得及洞房花烛夜,真是可怜又可笑,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糊涂到去与小侯爷抢女人的地步!

    洛长安的脸色黑沉到了极点忽又云开雾散,嘴角微微一扬,掠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让正处于报复之中的朴柳不由愕然愣了一下。然而就在她这一愣神的刹那,只见洛长安一步跨到她身前,手起掌落,狠狠地甩了她一记耳光,啪的脆响声响彻厅堂,镇住了所有人。

    “刁妇!”

    洛长安冷冰冰地甩下两个字,挤开木立当场的人群,缓缓往厅堂中央的水龙吟走了过去。

    大家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柔弱书生,竟然敢扇水云间客卿长老之女的大耳瓜子,而且扇完之后声色不动,泰然自若地接着去赏玩宝剑。真不知道他是气傻了还是真大胆,也不知道到底是何来历,貌似是金娘子的丈夫,而且还敢与小侯爷布子衿作对,既然如此,只怕来头小不了。

    朴柳同样也没有料到洛长安胆敢对自己动手,在她的印象中,他可一直都是洛长宗口中所说的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废物,一个废物焉能如此大胆,就连她那身为水云间客卿长的老爹,自小到大也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可今日倒好,竟然被一个废物当场给扇了个大耳瓜子!

    朴柳越想越郁愤难消,感觉到四周观望的人群都火辣辣地看着自己,一时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转眼忽而看到洛长安竟还若无其事地观赏着厅堂中央的宝剑,心中的怒气一发不可遏制,愤然一声嘶吼,也不管身前有多少人,挥舞着双爪就往洛长安扑了过去,活脱脱一个撒泼的刁妇情态。

    洛长安曾独自一人在小孤山上混迹多年,常与野兽同伴,身手异常敏捷,对付有章法的高手毫无办法,但是面对此刻被怒火烧得完全丧失了分寸的朴柳,却完全游刃有余。他听到身后传来声嘶力竭的尖啸和利爪破风的声音,头也不回地左脚向前迈出半步,猛地拧腰旋身,右腿如流石一般弹射而出,鼓起一道劲风,踢入朴柳的小腹。

    嗯哼……朴柳猝不及防之下,陡觉小腹处一阵钻心,忍不住一声嘤咛痛含整个人仰天跌倒在地,浑身鼓荡的气机为之一滞,随即纷乱汹涌,胸腹间一阵急剧翕张,一口污血破喉而出,竟然就此伤了心脉脏腑。

    洛长安回头看到朴柳口吐鲜血,也是有些始料不及,不过却也没有太过紧张,他与朴柳、与水云间的死仇在他刚才扇朴柳那一巴掌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已然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是以也不作无妄的和解打算,退缩更是没有必要。

    倒是一旁的洛长宗显得有些慌乱,他怎么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朴柳是已然成就了先天圣骨的修道强宅绝无可能会败在从未修行的洛长安手下的。然而,眼下就是这种绝无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他惊诧之余也莫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探腰去扶十分不雅地仰躺在地上的朴柳。

    月生山人掀帘下车之际,回头朝洛长安打了个鼓励的眼色,继而头也不回地跟在一个面容和蔼的中年儒士身后穿庭过院,往府邸深处快步而去。

    洛长安紧紧跟在月生山人身后,偶尔转眼打量一下亭廊两畔的景色,只觉得脚下的路七弯八绕,每过一道耳门,或植松菊,或植竹梅,再不就是兰花和海棠,配合着不甚高大厚实的内墙和多变的亭台楼阁,外加雅趣盎然的假山怪石,彰显出一股清奇大气。

    府邸很大,洛长安跟在月生山人身后绕了半天,最后缓缓停在一间单独掩映在树影间的阁楼前。楼角翘飞如翼,四方皆有高窗可开,正南方楼檐之下,高悬一素朴雅致的匾额,其上横书三个浑厚雄壮的大字:静思堂!

    一直在前含笑领路的中年儒士推门而入,片刻间又即回身出来,恭立在门旁,侧身延手相请:“李神医请!”

    月生山人微微额首,大踏步拾阶跨门而入。洛长安抬眼看了看恭候在门旁的中年儒士,见他没有任何阻挠的意思,便也迈开脚步,走进了静思堂。

    静思堂里高阔敞亮,四壁皆是立墙高柜,柜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许多古籍。洛长安略微扫了一眼,发现其中以兵书居多,而且在书柜与书柜之间的间隙里,以及开窗的夹缝间,悬挂着的装点字画,也多以兵家典故为题,足见这间屋子的主人极为爱兵。

    在正北方,摆放着一张阔大的书桌,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但都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一个年近半百的矍铄汉子大马金刀地端坐在铺着虎皮的大方椅上,月生山人凝眉端坐在旁,正在为那汉子细心把脉。

    “没想到还真是他病了,不过从眼下的脸色来看,已经基本痊愈了!”

    洛长安看了一眼那矍铄汉子的脸色,只见青色已淡,血气渐生,明显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心底不觉暗自嘀咕了一声,随即转眼继续往两人身后望去,在铺着虎皮的大方椅后,张着一方详细备至的大乾地图,地图上红线绿线纵横交错,纠缠不清,地图屏风一旁,立着一尊虎头凤尾几,几架上搁着一柄阔大长剑,剑鞘黑沉发亮,剑柄晃着油光,显见其主人勤于擦拭,勤于练。

    洛长安在默默打量着书房中的布置时,端坐在书桌后面大方椅中的矍铄汉子也在悄然打量着他,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相向,但却一直都有在若有若无地审视,见洛长安凤眉星目,风流中犹有一股沉静之气,不觉在心底默默点头称许:“不愧是老李推荐的人,只不过若是当真手无缚鸡之力而只会笔头工夫,只怕也是难堪大用!”

    月生山人为矍铄汉子把脉足足过了小半刻钟方才收手,神色舒缓地说道:“侯爷已然痊愈,只要稍加调养些时日,充足先前损耗的元气即可。”

    矍铄汉子便是名动天下的苍山侯萧鼎,他虽然已经自觉好了,但是此时得到李胜仙复诊后的肯定答复,心中更是大定,原本就十分明亮的双眼更是神光湛然,哈哈欢笑如雷,朗声说道:“这次多亏了你老李啊,我又欠了你一条命。”

    月生山人李胜仙不痛不痒地微微一笑,转眼看向洛长安,肃容起身说道:“侯爷这次能够痊愈,若论功劳,长安可谓是头功,我老李最多只不过算是跑了一趟腿子。”

    萧鼎闻言浓眉微微一挑,转眼定定看向洛长安,见他亦是一脸愕然意外之色,顿时心中了然,这是月生山人在为这少年推荐加请功,要让他不得重用都不行呢!于是,顺势轻轻额首,郑重问道:“此话怎讲?”

    月生山人当下一声长叹,随即把千年紫竹灵根藏身于洛长安母亲坟冢之下的实情说了,不过中途又略有改变,说是洛长安早就发现了那千年紫竹灵根,只是出于孝道而一直不曾挖掘,这次得知侯爷需要此药,便爽快答应忍痛割爱,不光主动迁走了他母亲的坟冢,还帮忙一起挖掘紫竹灵根,而后更是一路护送归来。

    月生山人讲得声色俱动,仿佛一切都真得不能再真了,连洛长安都差点相信,原来自己竟是那般深明大义,饱含家国情怀。不过转眼间看到苍山侯萧鼎眼底隐隐含露着的笑意,他也无可奈何地苦笑开来。

    月生山人声情并茂地讲述完了之后,许久方才平复下来,苍山侯萧鼎隐忍着笑意,郑重地点了点头,朗声赞许道:“如老李所言,小洛确实有功,而且功劳不小,本侯爷感念于心,一定重重有赏。小洛,你说吧,想要什么奖赏尽管开口,只有本侯爷有的,一定毫不吝啬。”

    洛长安在许多杂记上看过关于苍山侯的事迹,知道他是一个豪爽重义之人,虽然他这番话是被月生山人给驾着说出来的,但倘若直接拂逆拒绝而什么都不要的话,只怕会让他下不来台。

    略微沉吟了片刻,洛长安目光在书房中逡巡了一圈,不顾月生山人连连暗示的眼色,目光坚定地落在苍山侯身后的屏风地图之上,淡淡说道:“长安不要别的奖赏,只希望侯爷能赏我一幅与你身后屏风上一模一样的地图。”作者间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