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禅魔

第七章 百炼堂上观剑行 文 / 间安

    日升月落,简陋的乌篷船在平缓的青溪上时快时慢,自流云坡下解缆放舟至今已有数日,此地距离青溪镇亦有二百里之遥了,中途靠岸在一个集市采购米粮的时候,船上的另外两位客人已经登岸离去,如今船上只有洛长安、月生山人和老船翁了。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月生山人对洛长安是彻底的放下心来,虽然对他所说的此行只为出外游历增长见闻不信,但是并不妨碍两人的倾心交流。在他的主动之下,洛长安答应随他去青溪的尽头苍山充逛。

    青溪自青溪镇西南深山里起源,蜿蜒北上往东,自青溪镇起,到苍山城,三百里尽是壮阔舒缓的清流,是以洛长安既已答应了月生山人一同前往苍山城,老船翁自然破例相送。

    这一日已是五月过半,天色晴好。日近黄昏之际,小小的乌篷船在苍山脚下的荒野小渡徐徐靠岸,再往前三五里,青溪就汇入了波澜壮阔的炎罗河,老船翁只能送到这里。

    经过近十日的朝夕相处,老船翁心中也十分地肯定了洛长安与洛家其他子弟不同,是一个胸怀坦荡的老实人。是以,当洛长安下船要付船资的时候,他坚决没有答应。

    苍山城坐落在千仞苍山之巅,的躇终年掩映在半山的云雾之上,一路行船之上也未能瞧见。苍山脚下则散落着一些村落,大多以狩猎为生,少见农桑。

    老船翁看着洛长安和月生山人并肩沿着狭窄而荒芜的山道消失不见,苍老的脸上浮起一抹璀璨的微笑,洛长安没有硬塞给他船资,这让他很是舒心。缓缓解开缆绳,撑杆逆流而上,待到溪性米造饭,不期然从米锅中淘出两锭十两的金元宝。他立时就有些傻了眼,俄而无奈一声苦笑,将金子妥善收了起来。

    在乌篷船于夕阳的余晖中至青溪中流随波荡漾的时候,洛长安与月生山人已经沿着一条简陋的崎岖山路攀行百尺有余。月生山人转身遥遥望了一眼那艘乌篷船,呵呵一笑,轻叹道:“只怕那糟老头十年都未曾攒下那么多银钱吧!”

    船尾米锅中的二十两金子是洛长安吃过午饭后悄悄藏进去的,当时老船翁在船尾淘洗碗筷并非发觉,而月生山人却是一直坐在洛长安身爆看得是清清楚楚。

    洛长安稍稍顿足,也回头望了那艘小船一眼,同样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老李是个老实人,如今年纪也大了,劳不了两年也就该回去颐养天年了。”

    老李就是老船翁。月生山人当然知道洛长安留下重金多是给其养老送终的意思,不过令他些微有点意外的是洛长安竟然提前预知到了老船翁会拒绝他所付的船资而事先把金子藏进米锅之中,这一分人情练达,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可是极为少见的。

    当下两人无话,默默凝望了一下苍山清流间的美景,复又转身快步而行,待穿过云雾上得山巅,已然是入夜三分,虽然看不清全城风貌,但是仅从的城楼上宛若繁星般的灯笼火把就可以感受到苍山城的雄壮巍峨。

    月生山人领着洛长安径直来到城下,城楼上守关的将军看清月生山人的面貌,顿时喜笑颜开,边招呼着打开城门,边从城楼上迎了下来。厚实沉重的城门只开了一条缝,便见那将军含笑快步而出,大老远就执手成礼,哈哈笑道:“李神医一去数月,我等日夜相盼,今日总算是把您老给盼回来了!”

    洛长安见守城将领亲自出迎,不由暗自讶异于月生山人的身份地位竟然如此高贵,同时又为月生山人与老船翁同姓感到太过巧合,是以有意无意地含笑转眼相向。

    月生山人感受到洛长安似笑非笑的目光,老脸微微一热,微蹙着眉头佯装怒状,狠狠瞪了那满面含笑迎上来的守城将领一眼,厉声呵斥道:“白熊儿,你也老大不小了,守城一事关乎重大,你竟然如此轻忽怠慢,看到人连问都不问一句就大开城门,倘若老子今日是敌人易容所至,岂不连累城中百姓?”

    守城将领白熊儿微微一愣,完全不明白李神医为何突然对自己发火,愕然转头看向一旁俊脸上挂着笑意的洛长安,恍然意识到李神医这是要在晚辈面前立威啊。当即面现苦闷讨巧之色,十分肯定地说道:“要说敌人易容成他人模样或许还能蒙骗我白熊儿,但要是易容成老神医的模样,那就绝对骗不过我,不只是我,咱苍山城中的数十万百姓俱都不会上当,要知道您老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民心,您这出尘风流的气度又岂是他人模仿得了的!”

    洛长安本来还憋得住的笑意被白熊儿这么讨巧卖乖地一逗,再也忍受不住,呵呵笑出声来。月生山人的长眉抖了两抖,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态,腆着老脸自得意满地阔步进城,口中仍然止不住语重心长地劝导说道:“这一次就算了,以后还是要小心为上,如今世道不平,万事要以百姓为重。”

    只可惜后来元皇圣祖在寂灭之时,将天子剑秘密封藏,至今数千万年过去,仍旧音讯全无。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百炼堂的名声,恰恰相反,世间一直都有流传,说元皇圣祖之所以在寂灭之际封藏天子剑,是因为此剑太过霸道,非常人所能驾驭,为免荼毒苍生,不得已封而藏之。

    元皇圣祖寂灭之后,天子剑消失不见,百炼堂的先祖公冶先生亦是早已不在人间,但百炼堂的名声却是越来越响,生意也越做越大,上至帝都龙城泰斗宫奠子所用之佩剑,下至边城小沛营房里的大马刀,十之八九都有烙上“百炼”二字,似乎唯有烙上这两个字的兵器,才有斩敌的锋芒。

    百炼堂盛名在外,又兼门庭若市,勾起了洛长安的兴致。他现在虽然尚未晋身武道,就连一套完整的拳脚都不会,但是并不妨碍内心深处对兵器的热爱之情。他微微吸了口气,嘴角含笑地缓缓踱进了百炼堂。

    百炼堂内十分的敞阔明亮,在门外看着还略显拥挤的往来客人,进了门就显得宽松得太多,偌大一楼大厅,九进九出纵横交错地摆放着高大木架,架子上或横躺或直立着各式兵器,寒光凛凛,迫人胆寒。然而整个大厅之中,却只有寥寥十数人在架子前徜徉,而且大多都还一看三,颇有痛惜不满之意。

    洛长安心中暗自讶异,循着道儿往前走了半圈,来到摆放刀剑的货架前,随意探手取过一柄蟒纹钢打造的三尺长剑,剑刃轻薄锋利,剑身紧致平滑,细密至极的钢纹宛若巨蟒身上的鳞纹一样紧凑有序,隐隐透着湛清的寒芒。

    洛长安左看右看,丝毫看不出那长剑有什么不好,而且在剑柄底下也赫然镌刻了“百炼”两个字,货真价实的百炼堂出品。叩指在剑身上轻轻一弹,嗡的一声,发出清越的龙吟之音,震人心神,端的是上好的兵器,实在弄不明白众人为什么对此不理不睬。

    带着百思不解的疑惑,洛长安缓缓放下手中的长剑,又抓起一柄大刀,细致观察之后,发现与适才那柄长剑相比丝毫不差。于是放下大刀,一连挑了好几件兵器观察比较,发现每一件都差不多,挑不出任何的瑕疵,不由得更是不解。

    不经意地转眼顾盼,发现一楼大厅深处的角落里立着一架扶梯,扶梯上多有人上下,上去的人面怀期待,下来的人略显失落,显然楼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

    洛长安收拾了一下心绪,昂首阔步往大厅深处走去,随着人群缓缓攀上扶梯,到了二楼便觉眼前一黑,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与一楼差不多大小迭堂中挤满了人,而且在外围的人还都梗着脖子拼力往里圈挤去。好在有人维持照顾,并没有太过杂乱喧嚣。

    因为大家都想往里面挤,所以外围一圈倒还比较宽松。洛长安避开扶梯口的位置,在通往三楼的扶梯方向上寻了一个制高点的位置,斜靠在栏杆之上,举目探望,只见整个二楼只摆了三五十件兵器,而且每一件都横卧在金绸铺垫的精致木盒之中,外面还罩着方正透明的柜台,以防他人碰触到兵器而有所误伤。

    大厅拥挤的人群中央,立着一座圆形的高台,台面上横置一方檀木大桌,桌前站着一位四十开外的儒雅男子,他这时刚巧朗声介绍完身前桌上的一柄水银色的长剑,昂首四周逡巡了一眼,傲然高声说道:“此剑水龙吟,起拍底价黄金万两。”

    洛长安刚才一路走一路听,多少听到了一些那位儒雅男子的介绍,这柄水龙吟是当代铸剑大师公冶玄取冰山下的寒铁耗时三年煅造而成,剑性极寒,可以斩雾凝霜,遇水成冰,神异无比,威力。且不管儒雅男子所讲的此剑功效是否属实,单单就此剑出自公冶玄之手这一点,便即价值千金。

    公冶玄这个人,近些年来传得比较邪乎,有的书上称其已逾百岁,煅器之功已至炉火纯青之境方才开炉铸剑,也有的杂记上称其年不过二十四五,煅器水准虽脯但却并不十分稳定,时而神来之笔铸就世所罕见的神兵利器,时而不知火候将一炉上好的星外陨铁煅成了一摊废物,有的杂记上甚而从其所煅造的兵器上阴阳之气不平衡进而推断其性别,或男,或女,甚而不男不女,种种言论,不一而足。

    洛长安读书却并不尽信于书,他总结各方言论,仔细辨析之下,觉得公冶玄理当是个煅器火候未及纯青之境的年轻人,他之所以打造出极致成功和极度失败两种截然相反的兵器,只因为此人太过追求完美,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往往就在那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稍稍过了一点点便犹有不及,甚而更糟。

    洛长安心中捋过关于公冶玄的信息,凝聚双眼往大厅中央正拍卖的长剑看去。那水龙吟剑长三尺三,剑身狭窄不过二指,剑锋极薄极韧,锋芒内敛,剑身光亮平滑,如冰如镜,隐隐有雪光如流水滚动,仿似游龙暗藏,不难想象抖手出剑之际,会有苍龙腾空,裂石长吟之象,端的是罕见的宝剑。

    不过可惜的是此剑太过细窄阴柔,洛长安并不觉得适合自己,是以也不打算出价,只是心中也未免觉得有点遗憾,甚而不禁也像某书写杂记的人一样怀疑起公冶玄的性别来,不过此念方起,便无奈苦笑了一声,暗自打断。

    “嘿,这不是洛三公子么!”

    洛长安正兀自为自己莫名其妙的心绪暗自之际,身旁忽而传来一个清脆的略微熟悉的声音,不觉愕然转头望去,恍然知晓为何适才那看似热情的寒暄声中却满带讥讽之意了,来的竟然是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