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唐

第90章  夜宿 文 / 召白

    第二天,过来传旨的高二等人就告辞下了山,临行之时,告诉李清要尽快起程。李清答应了,让人送到山下,自己前去上方院见过玄静师兄。

    就在早晨的时候,景洪过来说玄静宗师已经出关,玄远把昨日圣旨的事情跟李含光说过了。李含光沉思了片刻,点点头,告诉景洪去把李清请来,商讨下山的事情。

    李清到达上方院的时候,李含光和玄致、玄远还有其他几位师兄都在。李清上前跟众人见了礼,在边上的蒲团之上坐了,随后说道:

    “恭喜师兄出关。”

    李含光笑着点点头,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清,然后说道:

    “小师弟。这次圣上下旨召你去长安,你是怎么打算的?”

    “此去长安是接玉真公主回山,师弟预备早日起程,早日回返。”李清说道。如果快马加鞭的话,从王屋山去到长安不过两日时间,如果只有李清和昆仑两人,怕是比高二他们还要先到长安了。

    李含光点点头,沉默了一下,沉声说道:

    “师弟,师父临终之前曾说你是入世之人,修行不过是想要印证心中所想,以后还是会回到世俗之中去的。”

    “师父常说你是有宿慧之人,为人处世,乃至于修行习武都远胜常人,道门之中的规矩确实对你约束很多。从你上山至今已经近十年,这些年师弟熟读道家经书,勤于习武,在众师兄眼中就是我们最喜爱的小师弟了。”

    在座的其他人点头轻笑。李含光接着说:

    “你来之前,我与其他师弟商量了一下,这次下山就算小师弟去世俗之中修行。虽然在山上你与玄真师妹是师兄弟关系,但毕竟玄真已经认你做了义子。玄真师妹作为大唐的长公主,还是有着世俗的身份,这次下山去接玄真正好是个契机。自此以后小师弟去往世俗红尘之中,多加磨练,也是一种修行。”

    “这一去怕是以后在山上的时间就会少了。小师弟身在世俗,切记师父临终教诲,要坚守本心,诚心问道。”

    “是。玄清多谢师兄教诲。”李清正中答道。

    其实自司马承祯离世之后,李清的修行都是李含光在亲自指导,说起来李含光更像是李清的授业师父了。这时候李含光谆谆教诲,言语恳请,一片慈爱之心。

    “师兄还有什么吩咐?”李清躬身问道。

    “这么多吩咐。你年纪虽然才十五岁,但行事不俗,自己自然知道应该做什么。师兄我不过是多啰嗦了几句。”李含光笑着说道。

    “长安为大唐京都,天子脚下,王侯将相多如牛毛。此去长安还要谨言慎行。虽说你有玄真师妹这层关系,但是还是不要太过招摇。”玄远说道。玄远本就是八面玲珑之人,负责管理王屋山事物,会跟很多人打交道,这样说倒也算是对李清明哲保身的一个劝诫,到底还是怕李清年轻气盛。

    “这次去长安,怕是会遇到很多道门之人,师弟也不要妄自菲薄,毕竟你的身份摆在这里,除了其他门派的宗师之外,能与你身份相当的人怕是不多。到时候也不要弱了我们王屋山的名头。”玄致说道。

    “是。”李清答道。

    “这两年道佛两门之间的关系是越发的紧张了。长安又是佛门鼎盛之地,如果碰到那些个和尚,小师弟可不要被人欺负了去。哈哈,如果有和尚找事,打回去就是了。”玄致又道。

    李清动了动嘴,没有说道,看着大笑的玄致有些哭笑不得。

    “去往长安若是碰到佛门中人自要以礼相待,不要惹事。”李含光这时候笑着说道,“但是如果有佛门中人闹事也不要惧怕,毕竟还有山上诸位师兄在。”

    这算是背后有人,做事尽可放心么?李清心中笑道。

    其余师兄们也都吩咐了李清一些注意的事项,倒是真把李清当做初次出远门的小孩子了。随后众人都准备了礼物给李清,算作下山的贺礼。玄致也把昆仑叫来,耳提面命一番,告诫他要好好伺候李清,昆仑一一答了。

    那烧火僧脸上惊诧的表情:

    “我们都已经吃过了,王施主难道还没有吃吗?”

    “不是敲钟才开始吃饭的吗?”

    “以前是先敲钟后吃饭,不过现在规矩改了,是先吃饭后敲钟了。”那烧火僧说道,看着垂头丧气的那人说道。边上看着的僧人都哈哈大笑。

    “为什么?”

    “为什么?当然是防止有人吃白食了,哈哈。”

    李清看过去,那人大约也是十几岁年纪,比昆仑大不了多少,身上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麻布长衫,做书生打扮,不过脸色显得有些消瘦苍白。那人没有再说什么,垂首慢慢回了自己居住的厢房。

    李清问僧人那人的情况,僧人说道:

    “一个落魄的书生,在这里已经待了大半年时间了,整日里待在房间里面读书,也不见出去跑个营生。”

    “没有其他人过来看他么?”

    “什么人,想来是赶考的吧,去长安的话花费太贵,只好寄住在我们这里。要不是主持说话,怕是早就被赶走了。”

    李清回头又看了看那人,之见那人回了房间,放下钵子,披了一件薄薄地痳衫,出了寺门。

    李清谢过寺中众人的收留,牵过喂好的马匹出了寺院。走到时候留了十来贯钱算作香火钱,僧人们倒是没有推辞。

    李清和昆仑骑马没走几步,就看到在雪路上包裹着紧紧的那位书生。李清下了马,上前说道:

    “这位郎君,打扰了。”

    那人看着李清和昆仑,也忙回了礼。

    “某是李清,前去长安路过这里,能够遇见郎君也是缘分。”

    “某,王衍王和之。”

    “原来是和之兄。某正要前去潼关城,若是顺路一起去。”

    随后李清、昆仑两人与王衍同去了潼关县城。到了县城李清命昆仑找了见酒肆,要了些饭菜,那王衍一起用餐。王衍迟疑了一下坐了下来。

    李清与王衍闲聊的时候才知道,王衍去年参加科举落榜,本想回家,然而路途遥远,一来一回怕是要耽误了今年的考试,所以就留在了长安。由于身上盘缠用尽,后来才在这座寺院之中安身,每日发奋读书,只盼今年的科考能一举高中。

    李清点了点头,倒是是寺院中的僧人嫌弃王衍白吃白喝了。任谁怕是也不愿意让这样一个人长期住在寺院里。

    李清两人领的时候,那王衍王和之倒也算是豁达之人,只是这些日子是在是穷迫过了,每日里听僧人们热潮冷讽的,有些失落。李清心中倒是不会对王衍有什么偏见,这时候的读书人想求取一个功名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寒门子弟更是如此。这王衍如此年纪就能来长安应试,想来还是有些才华的。两人倒是聊的越来越融洽起来。

    临别之时,李清留了几贯钱,想来应该差不多够王衍度过些许时日。李清并没有留太多,大约还是怕王衍面子上过不去。那王衍还是犹豫了一下,最后接过来,躬身谢了李清。如果没有早上寺院之中那僧人们的嘲讽之事,说不得还会婉拒了李清的帮忙。

    李清和昆仑与王和之别过,旋即上马往长安城而去。作者召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