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唐

第89章  起程 文 / 召白

    新年刚过的王屋山,还残留着些许的喜庆气氛。紫霄峰顶李清居住的院门上面还有过年新贴狄符、门神。

    其实天还是很冷,仍然算是冬天,年前刚下过的一场大雪还有不少的残留在各处,远望去依旧是白茫茫一片。峰顶坐落的这处独立的院落愈发显得寂寥和冷清。

    这一日早晨,院门打开来,从里面走出两人,都做道士打扮,看上去一个十五六岁,另外一个年龄稍大些。两人出了院门围着院落前面的空地跑起圈来。峰顶之上除了院门前的这片空地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外,其他地方还是覆盖着冰冻的白雪,因为平时少人来,所以也没有刻意打扫,除此之外便是一条弯曲着通往山下的小路,石阶蜿蜒,盘旋而下。

    那十五六岁的道士跑了二三十圈,已经额头冒汗,大口的呼吸着,过了片刻,速度慢下来,随后在岩崖旁边的一颗石头上面坐下,搓着两手休息。一直跟在后面跑的那人也在旁边坐了,脸上却没有一丝的汗水,那人看着身旁的那位十五六岁的道士说道:

    “小郎君。何必还每天跑步,我们静修片刻就抵得上刚才所跑的了。”

    看着眼前薄雪覆盖的山景,那十五六岁模样的道士说道:

    “昆仑,之前跟你说过,跑步的时候就平心静气的跑,不要动用任何修为,否则就不会有效果。我也知道跑步的效果比较小,大约是从小习惯了吧。”

    说话的正是李清和昆仑。此时是天宝三载的初春,算起来两人在王屋山上已经待了快要十年了。李清这些年跟随李含光一直在山上学艺,昆仑也与数年前拜了玄致为师,跟随玄致学习上清剑法,这些年倒是小有成就。平时昆仑去玄致那里学习剑法,晚上还是回到紫霄峰居住。虽然李清说过以后不用昆仑再服侍自己,昆仑那里会听,依然每日两处奔跑忙碌。

    除了李清和昆仑,紫霄峰上还有几位道童,算是服侍的弟子,负责平日里李清的饮食起居。这些道童比李清小不了多少,是最近两年山上新收的弟子,论辈分算是李清的徒孙辈了。

    两人坐在岩石上面说笑着,前面便是岩崖,再远处是一座座。此时山风呼啸,夹杂着冰冷的湿气扑面而来。眼前除了白皑皑的雪,便是灰突突的山,天宝三载的春天还没有吹进这之中,枯黄的野草、光秃的树枝,偶尔飞来飞去觅食的鸟儿在树林中飞过。一切看上去有些肃穆、凝重。但是白雪的溪水已经开始流淌,透过冰冻的冰层可以些许察觉到春天就要来了。

    有人从山下上来,沿着湿滑的山路缓慢行走。李清和昆仑看到,站起身来。上来的有四个人,远望去除了两名道士好像还有身穿常服的人。

    几人走上山来,原来是玄远的弟子景洪和随身的一个小道童,另外身着常服的两人中有一位三十许的人,净白无须,脸型消瘦,竟是个宦官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

    景洪是玄远的二弟子,由于生性开朗,为人处世颇为机灵,这些年跟着玄远后面负责处理些王屋山上的事物。那三十许的人李清之前是见过的,就在咸宜公主大婚的时候和七巧一起去请的李清,只是不知道名字罢了。

    景洪见站在岩崖边上的李清,忙上前见礼,随后说道:

    “小师叔。有从长安过来的人,要见小师叔。说是有圣上的旨意在。”

    李清皱了皱眉,心中想着李隆基怎么会有旨意过来。这些年自己除了跟玉真公主保持来往以外,很少与其他外人联络,不知道有什么事情竟然还专门下了旨。

    李清看向那年纪三十许的人,那人忙上前躬身道:

    “静忠见过玄清道长。”

    李清问道:

    “不知道公公这次上山来携带了什么旨意?”

    “静忠身份低微,那里能做得了这传旨的差事,不过是跟着高公公过来一起办差罢了。高公公现在天坛山上,本来想亲自过来给玄清道长宣读旨意的,不过来的时候在山下跌了一跤,伤了腿骨,不方便过来。命静忠过来特请玄清道长前去接旨。”

    那位叫做静忠的宦官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股谄媚的味道。

    边上的景洪走到李清身旁,低声说道:

    “玄静师伯在闭关,师父正在上方院陪高公公说话,特意让师侄过来请师叔前去上方院。听高公公的意思,师叔这次怕是要下山一趟了。”

    李清看着景洪,带着疑问的神情。自己已经好些年没有下过山了,跟皇家也没有什么大的交集,又会是什么事情竟然专门下旨要让自己下山呢。

    “长公主近日思静,预往王屋潜修,特迁汝入长安护送长公主前去王屋山。……”

    大致上还是一些家长里短的话。李清颇为惊讶李隆基的圣旨使用这种口气的,圣旨不应该都是端正公正的公文样式么?难怪说不用宣读了。不过在圣旨的最后倒是正式公文的几句话,大致意思还是封了李清为开国子爵,爵位比男爵又高了一个层次了。

    李清看完圣旨,收了起来,问高二道:

    “小高公公过来的时候,长公主没有什么吩咐么?”

    高二又拿出一封信出来,厚厚的用纸张包着,上面的封泥完好,盖有长公主的私印。

    “长公主吩咐了,希望爵爷能够早日起程。若是能跟着高二一起回去,那是最好的了。”

    李清接过信,揣着怀里。点点头说道:

    “高公公先行起程。清还要跟玄静宗师说上一声,想来也不会很晚。”

    那高二答应了。玄远命景洪领着众人前去休息。待众人离了偏殿,玄远过来问李清道:

    “师弟,不知圣上这次下旨所谓何事?”

    李清笑着说道:

    “其实没什么大事。玉真公主要回王屋山静修一段时间,想让师弟我前往长安去接,一路护送回来。”

    “玄真师妹要来王屋山?想来已经有大约十年没有回来了吧。从师父他老人家离世之后,玄真师妹不久就去了长安,再没有回来过。”

    玄远感叹道,随后想起什么来,双手拍了一下道:

    “这些年清虚观那里无人居住,倒是有些荒芜的,明天我派人去收拾一番。”

    “师弟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前去长安?”

    “还要回禀了玄静师兄才好动身。”李清道。

    “师兄出关大约就在这一两日。去的时候我会派几人跟你一起去。”

    “谢谢师兄,还是不用了,就我和昆仑两人好了。轻车简从,速度也快些。”

    “那好。这两日多准备些东西。师弟算是第一次下山,一切都要谨慎小心为上。”

    “多谢师兄教诲。”

    李清离了上方院,与昆仑回转紫霄峰,做好下山的准备。

    李清站在峰顶的岩石之上,抬眼西望。自从自己穿越过来以后,远处的那座雄城就一直想要去见识见识。这时候终于算是有了机会了。

    李清大口呼吸着这清冷的山风,心中喊道:

    “长安,我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