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富贵

第四十四章 烫手的承务郎(下) 文 / 午后方晴

    “玉娘子,你不懂,我父母死得早,大姐对我象姐姐,又象母亲。”

    “奴家也听说过。”

    “有的你还未听说,大姐嫁到大姐夫家,大姐夫父亲也是一个小兵校,后来受伤,后周发了一笔抚恤,他家用此来做些小买卖,虽比普通人好,还不及现在。家父赔了一笔丰厚的嫁妆,利用手中关系,在河堤边替大姐夫张罗了一个小酒肆。大姐兢兢业业经营,本来大姐在他家说话是一言九鼎。因为不时照顾,有些屈理,说话也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以前我一心读死书不懂,后来长大了,渐渐看出来。”

    “难怪你端午节在家做饭也不去你大姐家过节。”

    “做人贵在自觉,我也不怨怼大姐夫,人之常情,不要说大姐夫,换作他人,妻子偶尔贴补娘家还可以,常常贴补也会不乐意。虽然亲情让我感到温暖,因为欠着这份爱,这份情,我心中也害怕。撒了一个谎,是善意的谎言,不想让大姐担心。”

    “因为爱才会害怕?”玉苹有些痴了,夏风吹来,吹不散房中的闷热,却吹散了她一头秀发,吹散了她眼中的几滴晶莹:“九郎,你虽苦,还能害怕,因为爱产生的害怕,奴家自幼父亲掳到契丹,母亲早去,都不知道人世间亲情是何滋味。”

    “未来会美好的,”宋九叹口气。

    他忽然想到一个人,冯道,其人若连契丹在内事五朝十君,被后世讥讽,记得前世小时学历史,五代十国只记得几个人物,除了朱温略有争议外,其他的都是反面人物,一个是作词大家李煜,一个是遗害千年的儿皇帝石敬塘,一个就是这个不倒翁冯道。但来到宋朝京城,却听到许多京城百姓对冯道交口称赞。只做了一件事,契丹入京城,冯道迎接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同样看不起这个不倒翁,便嘲笑他,何以来朝?冯道说,无城无兵,安敢不来?德光又诮之,尔是何等老子。对道,无才无德痴顽老子。不要脸到这种地步,还有!耶律德光又问,天下百姓,如何可救?当时这位契丹皇帝想入主中原的,所以有此一问。冯道说,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如来佛出来都不管用,全在你一念之间。耶律德光于是抢掳了一回,但没有夷灭中原百姓。不然很有可能赵家,包括宋家会一起悲催。这样的不要脸人物,这样的汉奸,是好还是坏呢?然而契丹入主中原,多少给中原百姓造成了戗害,例如玉苹。

    “奴家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放心。”宋九迟疑地答道,若是指将来的生活,那是没有事的,一旦正店开起来,玉苹成了大掌柜,不但不用过眼下陪笑的生涯,地位也会水涨船高。若是指终身伴侣,宋九真不敢做出什么承诺。

    忽然传出一阵吹呼声。

    张博士劝了燕博士好一会,燕博士终于带着怒气同意,两个博士各自将学生聚于两间教室,将半天假的通知宣布,但说了许多条款,下午写多少字,读多少书,还有什么什么的,包括傍晚集中,到河堤上继续替苦力密理账目,对宋九所有的实用课,只有这一条最赞成,毕竟这些人多数将来要替朝廷管账,现在是练磨练。学子们耐着性子听他们先后说完,然后对视,一起欢呼。

    “九郎,正店不说,但桥与书院,朝廷会提供支持吧?”

    “有的会,有的不会,有的会提供部分支持。”

    朝廷一点不支持,那下场会惨的,但这种情况不会,比如桥,书院,码头,朝廷必然提供帮助。还有一种是互益的相互支持,比如汴水航运越来越繁忙,清理淤泥对国家也有好处,自己提出来,共同处理清淤,相信朝廷也会同意。还有的就是技术换支持,象铁产量,若自己能将它提脯国家也能一年拨出一些铁为己所用。

    再者就是钢。

    是人皆喜欢八卦,有白狐故事,有现实中的三截系,包括赵匡胤也感到好奇,来到二弟家做客,与赵匡义无意中就说到了宋九,然后道:“二弟,我与你打一个赌,赌这个小子最后会娶谁?”

    “皇兄,我不赌,这小子机灵,若皇兄想成全他与潘怜儿,赐他富贵,两家略有些般配,潘美重视情份,对前朝将领皆照顾有加,这件亲事说不定就能成了。若皇帝不想成全,而是成全他与那个清倌人,不赐他富贵,两家悬殊太大,最后那个清倌人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只能娶那个清倌人。不过这小子胆色还是有些的,就是不给果子。”

    “不是胆色,薯机灵,一个果子没那么重要,他是害怕赵相公,又赌你与我不会生气,故不给。”赵匡胤说后不由,又道:“可以下诏了。”

    下的是正式诏书,赐宋九为承务郎巡检相州铁坑。

    又升官了,从八品的散官,朱三看太监走后,眼红了,抱着宋九道:“不行,要请客,要大摆宴席。”

    从八品的散官算不了什么,可是升得快啊,这才多长时间,又升了一级,而且宋九才十九岁,象这样升下去,顶多三十岁就能官居一品。朱三抓狂了,嘴中胡言乱语,浑话说个不停。

    “你这小子别艳羡,知道为什么升这个官?”

    “不知道啊?”朱三摇了,好象是宋九坐在家中教教书,官职就来了,象是天下掉的馅饼一样,还不停地掉。

    “朱兄,我在二大王面前说过一句话,说能使铁产量提脯但必须让朝廷调配一些铁给我用。二大王说若能做到,在陛前会进献美言,让我官升一级。我说从八品与正九品的散官区别不大,只要调配一些铁给我就行了。现在我办法还没有想出来,官却升了,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那你可有办法?”

    “似乎有一点。”

    “那不就成了,有什么区别?”

    “朱兄,有,是产量,二大王说滇高的产量是一百万斤。若朱兄有良铂我愿意将这个官职转让给你。”

    转让的什么,就不要听了,朱三却呆呆发愣:“一百万斤哪。”

    “朱兄,这个官好不好做?”

    “不好做,不好做,烫手!”

    区别很大,程序颠倒,宋九说的是先看再想办法,然后让朝廷拨铁给他,升不升官不计较。当然失败了也不要紧。现在程序颠倒过来,先升官,给权,不是让他去看,还给他巡检的权利,有这个权利,他能过问相州铁坑的管理、账薄、经营、生产所有事务。但这意味着宋九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怎能不烫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