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富贵

第四十三章 烫手的承务郎(上) 文 / 午后方晴

    看着宋九象一只老母鸡一样,将二十个未来的亲传学子带赚刘嶅说道:“殿下,是否要求太过份?”

    要知道工部与三司那么多官吏,那个不想使铁产量提上去,仅凭一个小宋九,就想出一年提高一百万斤生铁的产量,未免过于勉为其难。

    赵匡义将两幅画打开,这两幅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过好在画家便宜,画稿终稿确定,不需要打草稿与修改,重新画一遍用钱不多。刘嶅看了一眼道:“好美。”

    “很美,阿房宫更美。”

    “殿下,它不能与阿房宫相比。”

    “我知道,否则早他将拖出去斩首示众,我指的是造价。一座双虹桥,我估计造价最少五千缗钱以上,如果大量用铁,可能会达到一万缗两万缗,一所书院,我不知道他想建成多大规模,造价在五千到两万缗,这所正店,我估计造价最少在三万到四万缗,甚至五万到六万缗。它仅是二十幅画中的四到五幅,仅是成本会达到一百多万缗,你认为他用什么方法敛出这么多本金?”这个赌约不好公开的,但极个别人不能隐瞒,例如赵氏兄弟不会向赵普隐瞒,赵匡义也不会对自己心腹刘嶅隐瞒。这一点赵匡义做得就比赵匡胤高明。

    赵匡胤对他的从龙功臣,也就是心腹从公办事,甚至从严。因此那个夜晚,窗户上玉斧影子嚣张地出现……过后也平稳交接。然而赵匡义不同,从始至终善待他的心腹,包括张嶅等人。

    “很难……”

    “不是很难,几乎是不可能实现,我打算二十家将门子弟让他,一人平均拿两到三千缗钱,这就不容易了,但这个钱帛连建造他的正店都有可能不够。”

    “殿下是想说……”

    “但你看他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为何?这与他当初设计起重吊机一样,一台吊机的钱他有了,可几十台吊机的钱他哪里会有,结果让他成功实现。中间肯定用到一些他那个什么物格学。还是很难,看到这房子没有?虽美丽,如何造得出来?又让本官替他迁坟。若成功是美话,若不成功,死者入土为安,让本官打忧死人,本官还有没有脸面见人?”

    “是啊。”

    “并且他再三说到用铁,这个桥这些房子古怪,为什么能造得起来,估计与大量用铁有关,然而朝廷铁都不足用,如何一年分配给他三十万四十万斤铁?没有铁,这个桥这个房子还是造不起来。但他能想出办法使铁产量增加,多余出来碟分一点给他又有何妨?并且以此功,再迁坟也不能算是太孟浪。”

    刘嶅听明白了,宋九想实现那个赌约,到了时间能将那些钱帛交出来,必须要投入,一步差池就算是失败。他前面有无数难关要闯,这只是其中的一道关卡。这道关卡闯不过去,接下来毫无意义,残忍一点以欺君之罪将其处死,宽容一点趁早取消那个赌约,以免贻笑千年,又省得迁坟惹出一大堆麻烦。

    “殿下英明。”

    “什么英明,我也惭愧啊,那个奇人来到京城,我那时也任了开封府尹,居然半点风声未听到,让这小子浑浑噩噩地看他离去。不知道此人来自西方那个国家,难道那些国家文明远胜于我们(指正朔之国)。可惜天下未定,不然派使去西方看一看。”

    “这个倒也可以……”张博士还是不大愿意,可解决不了,只好大家相互让一让。

    燕博士更是不高兴,一拂衣袖扬长而去。张博士也随着跟过去,劝说劝说,吵来吵去的总是不大好。

    大姐这才盯着宋九问:“小九,那个正店与双虹桥是怎么一回事?”

    宋九带着学子回来,在开封府衙堂上宋九对着赵匡义公开说,也能造福河中与臣熟悉的乡里乡亲,那是对着皇上弟弟说的。这些学子很感动,回来传扬,便提到了双虹桥与正店的事,听得不清不楚,讲得更不清不楚,消息很快传到大姐耳朵里。她又想到这段时间弟弟鬼鬼祟祟的,似乎那个玉苹也不正常。没有问宋九,而是让人亲自将玉苹喊来,先逼问玉苹。那可是宋九的大姐,半姐半母的,玉苹能不牵让吗?大姐一问,玉苹便说了出来,说宋九打算开正店。

    正店那不叫做生意了,就是叫做生意,也是上台面的生意。可一个正店从无到有,得堆多少钱才能成为正店?然后再问双虹桥,双虹桥的画玉苹知道,可不知道与宋九有关系。

    无论有没有关系,大姐也急了,带着玉苹来到娘家,责问宋九。

    宋九最怕的就是大姐担心,听着大姐一番训斥后,默想了一会道:“大姐,我见过陛下,真的与陛下喝茶谈心了。”

    “我知道,可你不能做糊涂事。”

    “也不是啊,这也是陛下的意思,汴水越来越重要,河洲那边又荒芜着,陛下想改造,看到我会一些物格知识,算术又好,于是赐我一个官职,然后将河洲那边叫给我,包括未来的正店以及书院,与那个桥,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你就不要担心。”

    “是皇上让你造的?”

    “皇上是准许我造它们。”这换一换,意思截然不同,然而大姐未听出来。皇上要造,那就造吧,那怕造十座桥又有何妨?

    “那你会造吗?”

    “大姐放心吧,到时候会有工匠来帮忙,我指挥指挥就行了,难道还用我亲自动手?”

    “倒也是,你为什么不早说,将我担心坏了。”

    “那个还要设计,早着呢,说不定未来又有变动,何必说出来。”宋九将大姐忽悠赚玉苹却留下,她闪着美丽的大眼睛,看着宋九,道:“九郎,你在撒谎!”

    PS:皇佑五年,宋朝花六年时间修建万安渡跨海大桥,长834米,宽7米,造价一万四千贯,人力是役民,甚至石头都不计成本,实际成本会在七万贯以上。虹桥比它略宽,两桥合计长度是其十五分之一,难度仿佛。消费指数是三比二,未来七万等于现在四万多。但若采用大量钢铁,成本会提高两三倍以上,造价约一万贯到一万五,若宋朝部分支持,成本又能略略下降。祥符三年,宋州富商曹诚捐三千贯,又拿出私人藏书数千卷,建房一百五十间,建立雎阳书院。开始只能称为书舍,后来朝廷不断投入,又拿出许多藏书,才发展成培养出范仲淹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九建设一个象样的书院,一步到位,加上准备几万卷这时代很贵的书,成本会在两万贯,若朝廷支持,那怕支持藏书,又会下降近半。京城宅子除后来赵普与蔡京那种豪宅外,一般顶级宰执宅子占地二十到三十几亩,造价五千到一万贯,吕蒙正过世后,他的房屋年久失修还售卖为五千贯。也就是宋初京城绝佳位置上近两万平方地皮,七千平方建筑面积,包括花园亭台水榭廊阁的配套超级豪宅,仅相当于六七百万人民币,好便宜!宋九正店相当于是地皮面积两倍,建筑面积三倍,布置建筑更豪华,成本会在五万贯。对于现在的宋九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