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富贵

第二十二章 麻烦来了(下) 文 / 午后方晴

    我有坏习宫不喜留稿子,新书上传,每天最低消费是三更,每更3-4K,但呆新书榜时间将不足二十天,只能靠大家用推荐票与收藏顶起来了。

    ==========

    眼前小太监好胡弄,他身后的三赵一个也不好胡弄,宋九沉思一会,编起故事:“说来是巧合,以前有一博学多才掉筋教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原;那天与京城几个无赖发生冲突,我看他是一个外地人,来到京城不易,便上去帮助他解围,与他相识,他教了我一些杂学,包括物格与数学,也包括这些符号。可惜他后来回国了,有些学问我还没有学全。”

    “西域的学问。”

    “也不全是,部分是西方的学问,部分是祖宗的学问,我将它们相互比较,然后融合,就象珠算口决,我一边在教学子,一边自己在摸索改善。但如我刚才所说,人的精力有限,分心于此,恐以后科举再也不得中。”

    实际宋九以后连科举都不想参加。

    这是最好的理由,难道朝廷会派人到欧洲求证去?若真去,宋九还会欢迎,那样宋朝就知道海有多阔,天有多脯地有多远,不会再闭塞自大。若是朝廷向犹太人求证,应当有一部分人才来宋朝不久,他们还记得一些西方的知识,也证明了自己所言非虚。

    “难怪那些挑筋教人来中原这么多年,一直默默无闻。”

    “夫子说仁义,易经讲阴阳,仅东方文明还不能称为完善,仅西方文明同样更不完善,这个如同是阴是阳,只有两者结合,才发碰出火花。前些天燕博士说外夷,外夷又如何,契丹是蕃夷,那个敢小视?五谷有黍(黄米)、稷、稻、麦、菽(豆类),大小麦就是西方引进过来的,周颂说贻来牟,帝命率育,牟就是麦,但从西方传过来的,所以音来,那是上天赐福,否则那个落后的时代如何从西域传到中原,否则我们至今以豆子高梁为主粮。大食以一沙漠之地强来,就是会一个拿来,将别人的长处拿来,天竺的数字拿来,便于计算,的造纸技术发达拿来,便于传播文明。所以短短时间内吞并无数个大小国家,并且打败高仙芝的强大唐军。个人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学问渊博,国家也要拿来别国的长处,才能更强大。”宋九满嘴跑火车,心中暗叫侥幸,幸好,否则就是一个漏洞。

    “拿来?”蔡公公差一点让宋九忽悠晕了,又问:“九郎,洒家听说有人量出你第一道题的答案,是六寸,对否?”

    “真量啊?”宋九张大嘴巴,自己说六尺六寸,若是说六丈六超或六十六丈,拿什么来量?不过有人弄出答案,也就没有必要隐瞒,找来笔,先画了一个抛物犀写如何解的,只有几道算式,但还要往下写,得解释相关的原理与公式,公式又是如何得来的,这一写就是洋洋洒洒地近千字,还有十几幅几何图形,道:“只要将这些算学原理掌握,那么类似的计算就变得很简单,何必要用量?”

    蔡公公将几张纸如获似宝揣入怀中,道:“九郎大义,看来赵相公真的误会你。”

    宋九一笑,赵匡胤强行下诏,将几十名学子变成匠户,自己用什么来阻拦,还不如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换回这个猛人的好感。说不定以后就方便了自己,这时代不是前世,那怕千万财产,若寿府想对付你,转眼之间就能化成零资产。有没有好感,这个太监很重要,宋九想了想,找来一个小坛子,将剩下的鳝鱼、甲鱼用油纸包好,道:“蔡内侍,进了宫,晚上能热着吃。”

    “谢了,”蔡公公眉开眼笑地离开。

    这才是送礼物!

    玉苹看着,始终面带笑容。许多贵人说宋九胆大,宋九是前世过来的,封建主义那套对他影响不大,是胆大,但好的说法,那就是有胆色,刁滑,好的说法就是机灵,想要有出息这两条恰恰不能缺少。玉苹就看到宋九的胆色,见到自己不象一些郎君那样拘束,他又不是花丛老手,是第一次与行首打交道,这就是胆色,见到宫中但监,侃侃而谈,再侃下去,这个太监能让宋九卖了都不知,这也是胆色与智慧。

    越看越喜欢。

    朱三道:“贤弟,皇上都注意你了,看样子不用科举也能仕途,恭喜恭喜。”

    翠儿挽着玉苹的手低声说道:“娘子,你真聪明。”

    玉苹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是让翠儿要淡定。

    宋九打着哈哈:“朱兄,若是以奇技淫巧仕途,那一辈子只能做一个八品九品的小官,这样的官不做也罢。”

    宋九说得有道理,大姐同样不大明白,可她是女人,并且见多识广,能看出来玉苹看弟弟的眼神,那眼神不对,分明就是看情郎的眼神。宋九怕她胡思乱想,又道:“大姐,再告诉你一件事,刚才朝廷派人公公传旨,封我为国家监博士。”

    “真的。”

    “是真的,但我拒诏了。”

    “你找死啊。”

    “大姐听我说,”宋九解释一遍:“想做官以后有的是机会,这叫放长线钓大鱼。”

    大姐还是不开心:“大鱼在河中就不是你的,只有钓上来的鱼才是你的。”悔得,差一点捶胸顿足,早知如此,不如生生将弟弟拖到家中过节,那么在自己家中宣诏,弟弟敢不敢拒诏?

    三家人凑到一起来到河堤上观舟。

    汴堤上人山人海,赛龙舟还未开始,不但东水门,通向金明池的西汴水也在赛龙舟,还是最主要的赛龙舟场所,有时候皇上会率领大臣过去观看,金水河与五丈河上也有,只有蔡水不便,但在城外蔡水河段上也有。这时代最让宋九欣赏的就是节日气氛浓厚,邻居们会相互来往,富有人情味,至少老太太过马路摔倒了会有几人上去扶而不会担心被其家人敲诈,所以儒家耻笑管仲也不能说不对,物质要抓,精神也要抓,不然再有钱,也是一个世风日下的社会。

    唯独不美的就是许多兵士衙役站在河堤上,如临大敌。

    以前闹的,赛龙舟喜庆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但因两河百姓仇恨,演变成PK第一,喜庆第二,比赛第三,友谊……见鬼去吧。龙舟划到河中心,划着划着,船桨不是往河里划,而是往对方龙舟人身上划,前年因此出了一条人命。于是一到端午节开始,官府都派人警告各自船上的领首人,不得打架斗殴,谁打就将谁抓起来,发配沙门岛。然而一到端午节,开封县官员还是十分紧张。河段也不同,汴水自下土桥开始一分为二,这一分水流就会产生变向,到了城外未来虹桥处会合,这一合水流又会产生变向,而且越往城中汴水越窄,一些河段水流怪异而湍急,双方不敢再PK,将力气放在赛舟上,龙舟快,可过于狭长,速度最快时船舷几乎平着水面,往往经过湍急处就容易出事故。

    看者不管,看到几条龙舟不要命地往前划,一个个呐喊助威,兴致勃勃。

    侥幸一直未出事,黄昏时分,龙舟停下,游客渐渐散去,几人回家。坐在石凳上,玉苹看着天空,天空中晚霞明艳动人,没有污染奠空是可爱的美丽的,天瓦蓝瓦蓝的就象一块宝石,云彩晶莹似玻璃丝,玉苹慵懒地伸着腰:“九郎,还是你家好,富有人情味,奴家都不想走了。”

    这话……真让人联想翩翩啊。

    宋九不解风情,左顾言他:“那不如留下来吃过晚饭再走。”

    将剩菜热一热,还有大姐包的粽子,又取来雌黄酒,吃过晚饭将玉苹送到便桥。回来后朱三取笑:“贤弟,人家想留下,为什么不留下?”

    “她是真正的清倌人,留下她做什么?反而坏了她的名声。”

    朱三悚然起敬,北宋对观念不是太看重,但说一点都不看中那是不可能的,所谓的真正清倌人也就是处子之身,在那个场合,到二十岁还保留着处子之身,能不让人敬重?

    第二天继续放假,宋九出了东水门,又到那个沙洲看,就不对那家小娘子痴想妄想,这时代想要出人头地,第一是权,奇技淫巧帽子一戴,不要想了。第二就是富,继续想着黄金梦。

    想了好一会,重回到家中,正准备开门,听到身后有一个好听的女子声音:“哥哥,就是他。”

    声音熟悉,宋九扭过头,正是他魂思梦想的那个小娘子,穿着一身鹅绿色及脚长裙,身材窈窕,双眼似漆,柳眉似画,小脸蛋儿白里透红,仿佛不似从人间走来。只是眼神很不友善,杏眼怒睁,用手指着宋九道:“大哥,二哥,三弟,就是他。”

    宋九这才注意到她身边还站着两个青年,一个少年,两个健壮的家丁,要命的五人全部佩着制式朴刀,少女指着宋九,两个家丁三十多岁了,未动,两青年与那少年却将朴刀抽出来,朝宋九扑了过来。

    宋九块头不小,这两青年块头也大,而且宋九眼尖,几人身上穿着皆是华美的绸缎,功将的儿子,穿着能差吗?这敢情是要力量有力量,要家世有家世,要武器有武器,自己如何能敌?不妙,果然是大麻烦找上门,宋九拨腿就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