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古代言情 > 灶下婢

賜銀 文 / 秋李子

    吳娘子越發得了意,往廚房里面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什麼雲南的火腿,浙江的筍干,遼東的海參,福建的蜜桔。只要她想得到的,不管世上有沒有的,一回話稍微慢了些,她就摸著肚子在那和屈三爺默默垂淚,說不是自己想吃,是肚里的孩子想吃。

    屈三爺瞧著她肚里兒子份上,也只有盡力去尋。這不免又引動了張嬸子的醋意,原本張嬸子是樂得見吳娘子和屈三娘子兩個斗法,橫豎自己在旁邊瞧熱鬧就是,誰知吳娘子現在又在廚房里面羅涅,這讓張嬸子怎麼會高興?

    這日綠丫得了張嬸子的指示,拿了肉在那炸酥肉,等到黃澄澄香噴噴的酥肉出鍋,已經天黑,綠丫把酥肉收拾進櫃子里,又收拾下廚房,也就往小院賺剛走出不遠就听到旁邊有人說話,綠丫原不在意的,可細听兩句就覺得奇怪,怎的這聲音听起來像張嬸子和屈三娘子?

    她們兩個,平日里見了面,彼此都是冷嘲熱諷,今兒怎地會在那親親熱熱說話?綠丫也不想細究,打算快步走過去,誰知屈三娘子正好說完,從惱角處走出來,瞧見綠丫不由收了面上的笑,冷冷地道︰“你怎麼會在這里,到底听了些什麼去?”

    綠丫被這一問弄暈了,畢竟她只听得幾句吳娘子如何如何的話,並沒听到別的。張嬸子也轉出來,瞧見綠丫就拍拍屈三娘子的肩︰“你啊,怎地膽子變那麼小,瞧她這樣子,也沒听了什麼,就算听了什麼,又怕什麼,難道她還能去告訴那姓吳的?”

    屈三娘子可沒張嬸子那麼不在意,鼻子里面哼一聲就道︰“姐姐怎麼也忘了,這斬草不除根,可不是什麼好事,當年要不是我錯了眼,又怎會讓秀兒生下來,到現在,就跟刺兒似的,扎的人疼。”

    綠丫就算再笨,也曉得張嬸子和屈三娘子合伙要對吳娘子不利,嚇得急忙跪到地上︰“相公娘,我並沒听到什麼,再說了,我也曉得,在這家里,誰才是當家理事的。”

    屈三娘子不由咦了一聲,走上前抬起綠丫的下巴細瞧了瞧︰“你也不笨啊,那你可得記好了,討好了爺,可不是什麼好事。”綠丫忍不住又是一陣,張嬸子上前把屈三娘子的手打掉︰“好了,你也別嚇這孩子了,她啊,一提這事就害怕,說起來,這麼水靈靈的姑娘,要被糟蹋了,也是傷陰德的。”

    屈三娘子斜眼瞧著張嬸子︰“唉喲,我可不知道姐姐你什麼時候開始這麼積德了,連傷陰德這樣的話都說出來,要曉得,這家里,水靈靈的姑娘可真不少。我當初不也是水靈靈的大姑娘,被賣到那樣地方,難道他們就不傷陰德?”

    屈三娘子的過往綠丫並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她在做了幾年生意,後來上了二十,孤老來的漸漸少了,這才搭上屈三爺,兩人一合計,屈三娘子索性拿錢贖買了自身,搬來和屈三爺住,又拿出銀子開酒樓,順便做這灶上生理。

    此時一听屈三娘子這話,綠丫忍不住想,當初的屈三娘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張嬸子已經往地上啐了一口︰“呸,你也知道你自己命苦,那你現在還來折磨這些小姑娘,要我說,互相擔待著也就過了,何必非要瞧著她們比你更苦,你才覺得舒坦。”

    臨近年爆張諄的貨郎生意也比往日好一些,況且他生的俊朗,有那年輕的小媳婦大姑娘們,不免愛等著他的貨郎擔子,專和他買。這樣漲諄就盤算著,等過了年,把這兩個月攢的錢,再進些好一點的東西來賣,到時利息也高一些。

    這日張諄剛回來,就見蘭花有些激動地說︰“諄哥兒,有好事,原來和爺相知的那個劉老爺現在回到京城,瞧了你的信,今兒來過了,沒有見你,讓你明日別去做生意,他要來望你呢。”

    這是張諄從叔叔去世之後,听到的最好消息,忍不住喜上眉梢︰“真的嗎?”

    蘭花連連點頭︰“當然是真的,劉老爺還嘆息了許久,說當日和爺也是十分相知的,誰知你就落到這種地步。我瞧著,只怕他會資助你一二。”

    听到蘭花後一句,張諄唇邊現出一絲苦笑,資助一二,這種指望還是別去想的好。蘭花見張諄唇邊的苦笑,也曉得是為什麼,沒有勸說,只是和張諄預備明日劉老爺來訪時要預備些什麼。

    第二日天尚未過午,那位劉老爺果然來了,張諄把他迎進去,劉老爺問候張諄幾句,這才道︰“我和你叔父,當日也是十分相知的,當初分別時候,還說等異日再見,誰知等不到再見之日。”

    說著劉老爺滴兩滴淚,張諄急忙出言安慰,劉老爺也就順勢收淚,環顧一下四周才道︰“這屋子未免太過狹小,自然你年輕人,能吃些苦頭也好,可是這里,不管做什麼都施展不開。”

    張諄忙道自己現在挑貨郎擔呢,劉老爺皺一下眉︰“你能這樣,也算是你叔父的肖佷,只是這貨郎擔子,終究沒有多少出息,做生意這事,總是本大利大。”

    一邊的蘭花听的有些激動,劉老爺真要資助張諄嗎?若真得到劉老爺的資助,到時張諄就會少吃些苦頭。張諄可沒有蘭花這樣激動,只是順著劉老爺的話往下說。

    劉老爺又講了幾句這才話鋒一轉︰“當日我和你叔父,曾商借過三十兩銀子,你叔父素來豪爽,也沒寫過借據,他既已過世,這筆債我當還于你。”說完劉老爺叫一聲來,他帶來的小廝就走了進來,手里還捧著個拜匣,劉老爺接過拜匣,從拜匣里取出一包銀子︰“這是當時欠你叔父的三十兩銀子,我又加上了十兩銀子的利息,總共是四十兩,你點一點數。”

    張諄雖有些失望可還是起身謝過劉老爺,劉老爺又從匣子里取出一個小包︰“你叔父去世,我也很該送份奠儀的,這里十兩,就是我送他的奠儀,尚有十兩,當做你回家鄉的盤纏,你年紀這麼小,獨自一個帶著個下人在京,也是支撐不來的,還是回家鄉依著你的族人為生吧。”

    張諄曉得人情薄如紙,劉老爺能這樣說,也算是為人厚道,忙對劉老爺唱個大諾︰“劉老爺能為小佷這麼想,小佷肝腦涂地也在所不惜,只是小佷年紀雖小,也曉得當日叔父為何帶小佷上京,雖不望衣錦還鄉,卻也不能落拓而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