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借天改明

第一百一十章 盐政细节 文 / 叫天

    “因为如果他们不这么做,新盐引价格比他们老的盐引成本低,必然竞争不过新盐,因此,他们就需要大量的以粮换盐引,来降低自己的成本。”钟进卫解释道。

    这些都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封建社会并不常见,朝廷的官员都用惯了官本位的思想,简单直接,那会考虑那么多。

    “不过新盐引成本和旧盐引的成本必须要有个平衡,不能让旧盐引持有者大量破产,那会造成对新政的强力抵制,也可能会造成社会动乱。”钟进卫说顺了,不自觉的把这个也考虑了进来。

    温体仁在一旁听了,捋着自己的额下长须,微笑着点点头,中兴伯看来在做人方面是有长进了,能考虑到这点。

    “还有其他问题么?”钟进卫就像一个摆擂台的,等着擂台底下人掉战。

    毕自严想了下,暂时没有想到其他问题了,就摇。

    崇祯皇帝见盐政革新的事情已经梳理的差不多了,就对户部尚书道:“毕卿,你尽快要梳理下全国哪些地方需要粮食,然后分个轻重缓急的清单给朕过目。”

    “是,陛下。”毕自严连忙答应。

    “陛下,还有一些事情要确认清楚。”钟进卫见大家没问题了,他就自己来提问题。

    “哦,钟师傅,请说。”崇祯皇帝一听还有问题,就请钟进卫继续。

    “这个定的盐引数量起限,盐引价格,销售地区,等等内容,都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定,有所偏差就可能会出现盐政革新效果的不理想。”钟进卫提出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何为专业的人士?”毕自严对此比较。

    “哦,也不一定要专业的人士,就是说要先经过市场调查,清楚目前的盐引数量,库存,日产量,官盐价格,私盐价格,各地区价格等等内容,这些都要清楚,只有这样,定出来的数据才会比较符合各方面的利益,把盐政革新效果达到最好。”

    钟进卫想起这古代所谓的专业人士,估计也就受盐的几个人拍脑袋想问题。干脆,就换了个说话的方式,希望能引起朝中决策人员这基础数据的重视。

    有此的消息需求,出现了不少贩卖消息的人,比的是速度。又加上文官集团和在野的儒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来二去,崇祯皇帝还没知道的消息,就有可能被经手的官吏给泄露出去了。

    东林党人那句有名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是没有背景的。但这些人往往没有从政经验或者实践经验,只会口头说说,还不用背责任,所以把舆论搅的一塌糊涂,影响了朝堂上的官员,甚至有一部分只会夸夸其谈的人通过这种积累起来的声望得以入朝当官,又把这种坏习惯带进了朝堂。最终落得满朝文武,能干实事的人没有几个。

    钟进卫觉得这种情况放在后世成熟的民主社会,有各自政党纲领需求,代表一个阶级,一个地区的话,是个好事。

    但现在大明朝,识字的才多少比例。那些在野的人代表的是很小的一部分人,或者干脆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而胡乱抨击朝政。变成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

    但不能否认说这是后世政党的一个萌芽,钟进卫从温体仁的话开始思维发散,想得有点多,决定回去好好梳理下,看怎么引导会比较好。

    不过,对于政铂军情的保密性,还是必须要说的,于是,他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也认为,温阁老说的有理。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政铂军情等类似非常重要的消息,需要注意保密。”

    崇祯皇帝开始凝神听钟进卫的发言。

    “陛下,举个例子来说,我要是建虏,只需派几个细作在京师,或者在大明境内都可以,看看邸报,就知道大明的朝廷动向以及各地军情。很容易就做到了知己知彼。前方将士如何打的赢建虏呢?”

    这话是夸张了点,但不能否认情报的重要性。

    “还有,哪些大盐商有的是钱,要听到了现在在讨论的盐政革新细节,知道对他们不利,会不会出钱收买朝臣来影响这个政铂或修改,或反对。这个情况有可能会发生么?”

    崇祯皇帝心知自己的臣子中,对于银弹攻击,没有几个是有节的。于是,他说道:“好,钟师傅,这点,朕知道了。此事需先保密。另外,朕下次和六部尚书,诸位内阁辅臣商量个保密章程出来,把各类事情进行保密等级分类,钟师傅,你看这样是否妥当?”

    没有一个笨人,朝堂上的人,都能举一而反三。钟进卫当然没有意见了。

    温体仁看着自己滇议得到通过,也很是高兴,结果比自己想得还要好,真多亏了钟进卫的推动。

    现在见这个事情议论完了,温体仁就又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臣对于盐政革新之铂还有一事要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