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借天改明

第六十三章 榮譽榜 文 / 叫天

    崇禎皇帝正在文華殿議事,看到義捐的奏章後,久久不語。

    底下的臣子很是奇怪,那個奏章是誰讓王承恩轉遞的,好像沒經過內閣。是什麼內容,讓皇上半響不語。

    一時之間,臣子們紛紛猜測起來。輔臣李標甚至直接出言︰“陛下,請問奏章上的是何內容,讓陛下為難,可否讓臣一觀,為陛下分憂?”

    崇禎皇帝抬起頭,看看他,道︰“也好,讓諸位臣工也都看看。”

    王承恩過來接奏章的時候,又听到崇禎皇帝道︰“去把鐘師傅請過來。”

    王承恩把奏章轉遞給了李標後,就安排殿外內侍去傳鐘進衛覲見。

    大殿中的人一見奏章到了李標手里,相同地位的幾個都急不可耐地圍了過去,而稍微低點的就豎著耳朵想听听動靜。

    崇禎皇帝在上面看見了,說道︰“諸位臣工都看一遍,看完後等中興伯過來再說話。”

    鐘進衛昨晚和阿奇搞的很晚,內侍過去的時候,鐘進衛才剛起來。不用上班,起那麼早干嘛。

    貨幣這東西,比想象的復雜啊,想想寫寫,改改涂涂,等到最後和阿奇一起搞完奏章的時候,都是凌晨一點左右了。

    既然是崇禎皇帝相招,不能不去,就帶著貨幣實施方案以及貨幣經濟重要性的兩個奏章,跟著內侍去見崇禎皇帝。

    到了文華殿後,發現那些大臣都看著他。雖覺奇怪,但也沒管他們,自個去給崇禎皇帝見了禮。

    崇禎皇帝讓人把奏章給鐘進衛也看了。幸虧王承恩寫奏章的時候,加了標點符號,因此,雖然還有幾個繁體不認識,但連猜帶蒙的明白了奏章上的內容。

    見鐘進衛也看完了奏章上的內容,崇禎皇帝說話了︰“昨日號召京師百姓捐助救災的主意是鐘師傅出的,現在鐘師傅來了,奏章也看了,諸位臣工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朝臣們以為會是士人,平民,富商等捐款,心里也認可。可想象中的人沒出來捐,反而是賤籍的人先出來捐款了。這不是在打臉麼!

    輔臣李標義憤填膺的出班反駁︰“非也非也,你看這些風流場所,竟然敢在京師敲鑼打鼓,打著各自的旗號惺惺作態,興風作浪。”然後又轉身向崇禎皇帝道︰“臣請嚴懲這些煙花之地。”

    不過也有人有不過的看法,戶部尚書畢自嚴首先出班︰“陛下,臣等慚愧,是臣未盡職責,讓朝廷失了臉面。”

    平時風流之時對這些女子好點,就不安安分分的待在里面,出來搞出這麼多事情。確實該嚴懲一下,讓她們好好認識認識自己的身份。成基命想到這里,出班附議李標滇議。

    鐘進衛見崇禎皇帝點點頭,認可自己的說法,就繼續道︰“朝廷在布告里沒有說明什麼人能捐,什麼人不能捐,捐的話,是只能悄悄的捐,還是可以敲鑼打鼓的捐。這些都沒有說,所以,要定她們為嘩眾取寵,也有不教而誅的意思。臣以為不可取。”

    不管從哪方面來講,都沒有嚴懲響應朝廷號召而進行義捐的人。崇禎皇帝點點頭,做了結論︰“朕也以為,不管良籍還是賤籍,都是朕的子民,不能因為其在賤籍而對其所做之善事加以懲罰。”

    崇禎皇帝說著這些話的時候,眼楮就掃著剛才嚷嚷說要嚴懲的那些人,看得那些人心里發毛。

    崇禎皇帝看完一圈後又看回鐘進衛身上,道︰“鐘師傅,朝廷對此事須有個反應,你看是怎麼處置的好?”

    鐘進衛想了想,回奏崇禎皇帝道︰“陛下,臣覺得,可以針對賑災京師難民這件事,出一個榮譽榜,或張貼布告,或刻碑留念,或記入地方志里面,以示表彰。對事不對人,不管良籍賤籍,只要參與了賑災,都記錄上去,供人學習之,倡導社會風氣向良性轉化。”

    “鐘師傅,何為對事不對人?”

    “就是不問出身,只管有沒有做這件事。”鐘進衛解釋道。

    溫體仁表示贊同︰“臣以為此法甚妥,不費朝廷錢糧,就能揚其善,樹其榜樣。”

    “臣附議。”畢自嚴也奏道。

    之前說要嚴懲的那些大臣主要是因為覺得對比之下丟了臉面,經過溫體仁一攪亂,崇禎皇帝再一定論,又不是利益攸關的事,因此也就不再反對,默認了此事。

    崇禎皇帝說道︰“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了,溫卿兼著禮部尚書的差事,就由你來安排此事吧。”

    “是,陛下。”溫體仁躬身領命。

    崇禎皇帝想了下,對著溫體仁補充道︰“對于首先倡導捐助的月兒姑娘,榮譽榜中要位列第一,以示鼓勵。”

    然後又轉向鐘進衛說道︰“那個于海寧父子是鐘師傅的家僕,雖是第一個捐助的,但其是在朝廷布告之前有過承諾的,所以就不寫進去了,也為你避嫌,你可同意?”

    鐘進衛當然沒問題了。

    處理完了這個事情後,午膳時間已到,就散會吃飯。

    鐘進衛把剛才還一直留在手里的兩個奏章給了王承恩,也準備回去吃飯。

    沒想剛出殿門,就又被崇禎皇帝喊了回去。

    啥事情啊,咱的早飯都還沒吃呢!鐘進衛心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