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纺织霸主

第六十二章 四千万两 文 / 我是百脑汇

    “为什么是印度纱?”

    即使印度的工业比清国强大许多,但也不可能是英法德美等老牌列强的对手。为什么这些国家的棉纱没有赢得这个的市场呢?

    “以我们的分析,印度纱能够在我们大清国大行其道有这么几个原因。”

    卢广胜一一解释了他们了解到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分析。

    英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纺织大国,工业能力与生产技术都有足够的竞争力,英国本身在也有着最大的影响力。但英国纱最后还是不敌印度纱,根本的问题还是英国棉纱产品与棉纱市场并不匹配的结果。

    各国纺织业的发展,都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各自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优势。

    英国不是一个产棉国,为了保持自己的产品有足够的竞争优势,它发展出的纺织品就是以用棉少而附加值更多的高支细纱布为主。而美国正好相反,因为自己就是产棉大国,它以出口耗棉较多的低支纱厚布最为有利。

    国内的土布需要的就是低支厚纱。在这方面,印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印度本身是个植棉大国,与一样,种植的又都是亚洲棉棉种。因为原料相同,机纺的棉纱又都是10—12支的粗纱,与本土所需要的机纱非常契合。

    美国的美棉纺粗纱当然也没问题,但相比于美国低支厚纱,印度纱又有着路途近,以及人工成本低的优势。而美国因为织布工业比印度发达,花旗布在华市场上也赢得了一席之地。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在十九世纪的末叶,棉货的进口市场主要被三大块所垄断:美国的粗布、英国的细布,印度的棉纱。

    因为土布是消费的最大宗纺织商品,三者中,印度纱攫取了最丰厚的利益。

    他有些怀疑道:“应该不少吧,卢会长难道知道?”

    “具体数字我自然不知道,但我可以估算出来。”

    在杨邵文引入机纱近武进市场后,卢广胜就在本地做过一些实地调查。

    一般人家里的衣服分为劳动装和盛装两种。本地农民的劳动装一般用的布料都是土布,盛装则是六成左右的土布,三成多的洋布以及一成不到的丝绸。而劳动装与盛装的比例为4比1,也就是说农民所需要的布料九成以上是土布。

    农民一年消费2匹布料(旧土布)左右,其中土布为1.8匹。考虑到武进本地相对于其他地方要富裕不少,每年每人消耗的土布按照1.6匹计算。有四亿以上的农民,每年消耗的土布则为6.4亿匹,需要棉纱420万担左右。

    卢广胜最后总结道:“在武进,机纱才一年左右的时间,土纱差不多就已经消亡。考虑到内地有些地方交通不便机纱不易,以及部分农户自纺自用的情况。我们保守估计,这420万担棉纱当中有六成左右用的是机纱,扣除本国产的机纱后,我们每年需要进口200万担以上的印度纱。总共需耗银4000万两左右!”

    4000万两白银!

    杨邵文倒吸一口冷气。每年4000万两的白银外流印度,还有于此相关的棉花种植、棉花加工、纺纱等大量劳动岗位的丧失。光是棉纱这一项上,就是损失惨重啊!更别说是个银本位的国家,这些巨量的白银外流,必将造成国内货币,重创经济发展。

    闵靖远也感慨道:“我第一次听说卢会长估算出来的结果也是非常震惊。甲午一战,我们大清国赔偿两亿两白银,举国震惊。可我免是棉纱一项上,每年就流失了4000万的白银,可又有多少人关心呢?哎,我自己也是能力有限,唯有希望我们武进县能够在纺纱一项上有所作为,尽量减少点利权的流失。”

    国家打了败仗,人人唾骂愤怒,士子毛车上书疾呼变法图强。可经济战线上我们不知已经打了多少大败仗,却又有多少人站出来疾呼。

    这一刻,杨邵文感觉心神激荡难以平静,不知不觉间,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再只是为了自己的家人,为了公司的员工,为了自己的代工户,而是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与使命。他原来还感觉有些虚无的实业救国的梦想,此时此刻从没有感觉这么真实而具体!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