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之紡織霸主

第六十一章 印度紗 文 / 我是百腦匯

    楊邵文挺汗顏的。說起來,他的楊氏布業公司如今也算是個涉足紡織的生產、流通與銷售的綜合企業,可自己這個總經理對行業的了解,還不如盧廣勝這個傳統土布批發商人來得寬泛。自己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啊。

    “盧會長似乎對泰西的紡織工業也頗有研究啊,這倒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盧廣勝听了有些不爽︰“我如此急哄哄的封殺你引入機紗,排斥新技術。在你眼里,我就是一個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對吧?”

    楊邵文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沒出言否認。

    “我何嘗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些螳臂當車,只是為了農民們的生計不得不如此作為罷了。也不是我風格有多脯而是自己就是從他們當中走出來的,深知農民生活的不易。我們佟家,靠著佟海他們那一輩人的辛苦勞作,利用紡出來的一點點紗線手中才算是有了一點積蓄。正是利用這點**的積蓄,我才能做起廣昌隆的事業。”

    盧廣勝隨後又簡單提了提自己開廣昌隆的經歷。楊邵文自己也是個創業宅深知其中的艱苦與不易,因此也听得非常有共鳴。

    “佟海那一輩,每天紡紗織布雖然也很艱苦。但只要你肯吃苦肯鑽研手藝,圖個溫飽總是可以的。如果能夠省吃儉用,仔細過日子,還能省出點積蓄做小買賣。可以後幾年卻是越來越不行了,紗價布價連年下跌,農戶們辛苦一整年,還是吃不飽穿不暖,更別說有積蓄了。光緒十六年的時候,機紗流入本地,情勢更是危機,許多人連紡紗的營生都不能保證。這可怎麼得了,我們這里人多地少,靠種地可養活不了自己,所以……”

    那一次,盧廣勝雖然頂住了機紗的進攻,但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從那時開始,他便經常留意有關西人紡織工業的訊息,以研究應對之策。他的研究也吸引了本地一些有識之士的興趣,其中富通錢莊的富弘毅就是其中一個,頗有洋務思維的閔靖遠有時候也會一起加入探討。

    這時候的晚清朝廷搞洋務運動有了一段時間,這方面的信息雖然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在開闢已有半個世紀的上海,許多報刊書籍上總歸還是有些提及泰西紡織工業訊息的。只是只言片語的介紹畢竟是隔靴搔癢,只能看個外表輪廓卻難及其里。自然,他們也沒找到什麼有用的應對策略。

    盧廣勝有些嘆息道︰“我們這一輩人是老了,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原本是寄望自己兒子,想讓他去泰西考察留學,將人家的紡織工業看個明白。可這小子啊,就是不給我爭氣。我有時候還真是羨慕周恆源,兒子從曼徹斯特留學歸來,學到了真本事。雖然做事急躁了點,但好歹也能給家里幫忙了。”

    富弘毅勸道︰“廣勝,佟海現在挺好的,你就別再說他了!”

    “好什麼呀!他不孝是一定的。我讓他去學紡織,他要當海軍。我讓他當海軍吧,他給你打個大敗仗,灰溜溜的跑回來。跑回來也不讓你省心,整天就知道酗酒。然後呢,又去引機紗進來。你說,他干的那樣是中我意的……”

    看來,這老頭對自己兒子還是余怒未消啊。

    這時,久不言語的閔靖遠說道︰“楊邵文,我們現在對你的看法相比以前改變了許多。主要是听說你正在研究一些紡紗機粳看得出來,你對那些失業的紡織農戶也不是無動于衷的,算得上有點擔當。二來嘛,你短短一年多時間,便能白手起家做起如此大的買賣,足見你非常善于經營。我個人是非常希望看到你毛司在紡紗上也能有所作為的。如果你能擔任本地布業商會會長,對武進的紡紗業有所作為,本知縣更會一力支持。”

    閔靖遠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著楊邵文,眼神滿含期許,看得他不禁有些心虛。他雖然有這方面的打算,不過也沒絕對的把握一定能把手工紡紗業做起來。他不想打這個保票。

    他沒有馬上答復他們,而是問道︰“你們研究了洋紗洋布這麼久,還有些其他的成果嗎?多說與我听听。我發現自己雖然也算是入行近兩年了,不知道的東西還是非常多。”

    楊邵文這也是有感而發,鄉下地方實在是閉塞了點,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交通與通訊極不方便的年代,想知道點什麼信息都非常困難。既然眼前的幾位對這方面有些研究,他當然不會放棄請教的機會。

    富弘毅樂呵呵的說道“雖然我們幾個沒找到什麼解決知道,但研究了幾年,也還是有不少心得的。說給你听听又何妨,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隨即,他又有些自得的問道︰“我們都知道,現在國內的機紗大多都是從海外引進的,但你知道到底是從哪個地方進口的嗎?”

    這方面楊邵文沒具體了解過,他按照常理推斷道︰“應該主要是英國吧,我毛司的機紗就是英資的老公茂洋行提供的。美國德國也該也有不少,他們幾個都是西方發達的工業國家,工業品大有剩余,有強烈的意願想海外輸出。嗯,甲午戰爭後,日本貨應該也要進來了。”

    “錯!既不是英國,也不是德國美國,日本紗或許以後會有很多,但現在還不成氣候。在我銘內,幾乎全部的機紗都是來自印度,我們本地用的機紗大多都是印度紗!”

    “印度紗?”

    這個答案實在有些出乎楊邵文的預料。在他的印象里,或許會承認英國、德國、美國等西方列強的工業實力,但從來沒覺得印度也會壓一頭。機器紡織工業,在目前的滿清算得上是個“高科技”行當了,總共就沒有幾個像樣的紡織廠。而此時的印度竟然有了如此強大的競爭力,已經能夠強大到反攻市場了?

    這個現實有點讓他受打擊,實在有些難以想象滿清竟然已經羸弱到如此不堪的境地了。

    看楊邵文似乎有些不怎麼相信,閔靖遠進一步解釋道︰“沒錯的,就是印度紗。人家印度是英國殖民地,有很多英資紡織廠的。我曾經看過一則外媒報道,說印度的機器紡織廠,有紗錠近400萬枚,咱們大清國也不知道目前有沒有超過10萬枚。我們比起印度來,差距甚大,被人家的機紗打進門來也沒什麼奇怪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