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媚行深宫

第二章 荷风苑 文 / 许童童

    

    二荷风苑

    未来山庄前,我在太后的永泰宫中二十日,天天眼见嫔妃们来向太后请安。

    我朝后宫自皇后以下,嫔妃共分三等十七级,分别是:一品贵妃、妃、夫人;二品贵嫔、嫔、修仪、修华、修容、淑仪、淑华、淑容、昭仪、昭华、昭容;三品贵人、美人、娘子。

    宫中现有名号之嫔妃共三十七人,据说人人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其关系相交纵横,你宫中有我耳目,我身边有你亲信,错综复杂。每日来请安的嫔妃,其中自有真心孝敬太后的,却也有受了宫规约束虚应个景儿的。

    想那德仁太后何等精明之人?又是前朝后宫的最终得鹿者,何事能瞒过她眼?一众儿媳中固有真心喜欢者,也有不喜欢却念着皇上喜欢随意敷衍的。她除了明确表示钟意懿孝皇后贤德外,并不再对某位主子显出特别情感。因而嫔妃们不感拘束,又想着讨太后好,每日永泰宫中你去我来,说说笑笑热闹非凡。

    我入宫的这年,夏天来得特别的早。眼见五月白日渐长,暑气愈浓,一向体态丰腴惧热的德仁太后,便想着要来浣月山庄小住,且婉拒众嫔妃们跟随服侍。太后之意,天气既热,不欲人去多了闹腾,心里反而更燥。

    再则,太后的小妹妹礼亲王王妃府上距山庄极近。或者常叫来庄中姐妹闲话,或者听戏摸牌,再或者鼓乐泛舟烟波浩淼的三百亩荷塘之上……她也不用端着老太后的架子,既自在且有趣味。

    况且德仁太后不过四十出头,也并不老。

    太后知道这浣月山庄建庄时日长,且常年安排众多宫人留守,故此只选了几名贴身宫中亲随、太监宫女儿,并一众护卫,静静悄悄地开进山庄。

    只不想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意一心想着清闲的太后,才住得旬月便招来刺客,好一番闹腾……我一路想及之处,也不禁苦笑轻叹。

    我再卧床几日,便又胡思乱想几日。天天吃那些加了雪蛤的药材,人也渐渐有了精神。终于在遇刺后的第十四日清晨起床,一路沿着雾柳烟荷、如玻碧水往永泰宫给太后请安。

    浣月山庄的行宫一样被建造得金碧辉煌。永泰宫有着皇家细致的朱红雕花木窗与汉白玉地砖。室内黄色布幔家俱随处可见。白玉花薰里轻烟缭绕,燃点的正是太后最爱的淡淡茉莉花香。我去时,德仁太后刚起床,正在梳洗。她中等身材,白净肤色,鹅蛋脸,眼睛黑白分明,慈眉中透着心机,善目里满写精明。她年纪虽长了,一双眼睛却是全然没有老的,其光华流彩,深如不可见底的万丈潭水。

    一宫女已为其梳好“贵妇髻”,正往上插一朵大红宫花。

    小萝一语惊醒梦中人。

    除去眼神,这太后确与我母有七八分相似。

    我一面强抑内心惊奇,一面走过去,对着太后盈盈拜倒。太后见状十分高兴,亲扶起身,含笑道:看着也大好了,毕竟年轻底子好,若是哀家挨得此一剑,只怕真要去见阎王。

    我嘴角微微扬起,还未及说一些做下人应有的言语,早被人风一般地先抢了我的话头。抢了我话头的那人替我笑道:太后娘娘说哪里话,您乃天子生母,原是天下最最有福之人,阎王老爷硬怕您福气太大,冲坏他地藏宫,偏不收娘娘!哪还敢想与您见面?可不又让他破财修建地宫不成?

    说话这人团团脸,淡眉眼——正是太后身边老人,也是红人赵嬷嬷。

    赵嬷嬷果然是言语有道。

    她这话既显示出其不同寻常的地位,又很能讨主子的欢心。她原是太后从娘家带至宫中陪侍,几十年来一直跟在太后身边,做过天子乳母,加之其子赵风将军又当着天子身边四品带刀侍卫,因而她的身份非比寻常,帮人说情办事,暗地收受财物,不在话下。

    君主皇权,权倾天下,而皇奴似她这般做至至尊,亦可以覆雨翻云。

    让赵嬷嬷这样一说,那太后果然越发高兴。她向我笑道:倒让荷烟受了累些。说吧,你既护驾救了哀家,必得重赏——有想要之物,只管开口罢了。

    我顺赵嬷嬷话中之意,低头回道:奴婢怎敢?太后娘娘洪福齐天,没有奴婢挡此一剑,娘娘也必能躲过此劫,奴婢不敢居功领赏。

    太后点头笑道:荷烟丫头倒是个会说话儿的。哀家前几日并不得闲,今日正想问问你成王府的事。于是问些陈年旧事。

    我心里一一揣度,仔细回答。

    突然太后话题一转,问我道:荷烟,你在宫外有未听说,京城未婚配的女子暗暗倾慕五皇子浩王爷,都想嫁与他?

    我一怔,继而轻轻笑道:回娘娘,奴婢在成王府时也略有耳闻。据说浩王爷人品出众,年少英俊又兼文武双全——自是人人喜欢的。

    赵嬷嬷又在一旁赔笑讨好道:可不正是如此么?!老奴听见市井上传着句话儿,就是说咱们浩王爷的。说什么……“宁被恶鬼追,要做浩王妃”。

    太后闻言,一脸诧异:这怪模怪样儿的,又是何话?

    赵嬷嬷笑道:娘娘别急,请听老奴解释。爱慕浩王爷的人众多,但能做王爷正妃的,却也只能是一个女子。因此落选少女,个个相思而亡,人人变成恶鬼。变成恶鬼们的女子自然也不会就此罢休,于是去追打嫁给王爷的女子,一心想嫁给王爷的女子却不怕,编出这番话来。

    太后听说,也笑:心意倒还坚决,只是这话倒慎人得紧。

    她转头,问我道:荷烟,在成王府时,你又可曾听说?

    我心知话虽有,却是另一番言语。传说中说的话是“宁做浩王妾,不当后宫妃”,与这赵嬷嬷嘴里的言语天差地远——却又不便说明。于是强忍住笑,说道:回太后娘娘,奴婢在王府当差时,成日里并不出门,因此不曾听见。

    太后闻言点头,命传早膳。膳食过来时,只吃小半碗便不再吃,用茶水漱过口,向赵嬷嬷玩笑道:荷烟救驾,原该重赏,然哀家思前想后,很有些为难。

    赵嬷嬷赔笑道:主子有何难处?说出来看老奴能否为主子分忧?

    太后道:难就难在奖她何物?奖少了,哀家怕失去皇家体面;但若要奖得多些,哀家却想省几两体己银子。你那里成日里博广旁收的,不知可有两全之策?

    赵嬷嬷笑道:这事好办。等回宫去,万岁爷亲征回来,娘娘只管将此事一五一十告知,万岁爷自然会恩赏荷烟姑娘。一来万岁爷为了娘亲,对荷烟必有重赏,能体现皇家体面;二来娘娘也保住体己,岂非一石二鸟之计?

    太后轻轻点头,笑道:好你个一石二鸟!哀家以为你老了老了便会稳重些,不想竟比小时还皮!又哪里学得这些个市井粗话?倒惹哀家笑,看哀家哪日得了空,可不撕了你老嘴。

    赵嬷嬷故意跪地,作出诚怕诚恐的模样,正色道:请太后主子明鉴!老奴委屈,老奴是一心为娘娘着想的哇。

    太后便又笑,揭开明黄色瓷碗的碗盖,低头吃了两口新用井水湃过的绿茶,想了想,屏退众人,只命我留下。

    听她赐坐,我忙告过罪,缓缓将半个身子斜坐在对面的雕花红木椅上。

    太后上下打量着我,眼中有悲,有喜,有令我浑身微冷的,读不懂的重重深意。我忙微低了头,却仍然可以感到那目光在身上热热地灼着,半晌,她方才点头叹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果然是柳侍郎养出来的孩子,不仅模样长得好,身上倒自有一股子书卷气儿。

    听她称赞,我忙诺诺地起身称谢。

    太后口中的柳侍郎便是父亲柳东海。我父为天下闻名的饱学之士,获罪前曾官拜兵部侍郎,只是——我暗暗诧异着:太后言语之中,怎么不直呼父亲名讳,倒叫着他老人家获罪之前的官职?

    却不及细想,我低垂了首,回道:倒是奴婢造化,当年奴婢一家在流放途中竟能幸遇成亲王爷。王爷与王妃对奴婢一家礼遇有加,并不曾当我们是下人——不仅聘请罪父教授其两位小王子学业,更允许奴婢与幼弟一同旁听,也许奴婢跟随罪父习诗作画,因此识得几个字。若成王爷夫妇并未关照,只命奴婢成日做那些挑水拾柴等粗活,虽罪父日日守在身旁教导,奴婢怕也只得流落粗俗罢了。

    太后轻轻点头,眼中却是十分的漫不经心,只是说道:这人呢,也确实须要有感恩之心,只是,你也不必太过自谦。你学识固然师承你父,又或者是成王与王妃肯当你作千金小姐,这模样又岂是旁人帮你长得不成?瞧你神态婉转,媚而不妖的模样——倒有一些哀家年青时候的影子。

    我委实吃了一惊,忙应对道:拿天比地,奴婢怎敢。不过,奴婢小时在家里常听罪父说起娘娘秀外慧中,当年风华绝代,一时无两。因而,也许,罪父在教导奴婢之时,怕是以娘娘为表率也未可知。

    太后脸色陡地一冷,她寒了眼,白了脸,却一时无话。

    我心也是惴惴的,不知究竟说错什么话儿。

    好在过了一会儿,她复又叹道:说起来你府上与哀家娘家原是旧交,想当年令祖获罪,哀家苦劝先皇无果,未能救你全家。这些年来每每念及,心中深以为憾。

    旧交么,我怎么从不知道?倒也不敢问,只不言语。

    太后轻轻叹一口气,挥了挥手,道:旧年之事不提也罢。此次你救驾有功,哀家有意抬举,往后宫女活计自不必做,只需每日陪在哀家身边说说话,替哀家解解闷便算是尽了你心。

    我忙跪下,低头轻轻道:是,奴婢谢太后娘娘隆恩。

    太后道:你现今经此大劫,须静养时日。庄中有处名唤“荷风苑”的院子,哀家看着很好,又静,正适合养着,现赐你居住。另派两宫女并两个太监过去帮着做些事,兼照顾你。现你大病初愈,每日早上也不必按例过来请安。

    我更是诧异,不安地辞谢道:奴婢何德何能?不敢领如此重赏。

    太后闻言,脸色略显不耐,皱眉道:柳荷烟只管领旨罢了,倒也不必多言。

    因太后有旨不议论刺客一事,礼亲王夫妇便是皇室中惟一知情之人。他们府上离得近,又是至亲,常过来请安并闲话。礼亲王增派手中尽数人马,庄中重兵防范,一时浣月山庄再度风平浪静,一派歌舞升平。

    而我,就在这平静里,在一众宫人不同的目光之中,带领小萝等几人搬去荷风苑里。

    荷风苑虽偏僻,却修葺精致,也很阴凉。从太后寝宫沿狭长的三百亩荷塘向西走至尽头,再顺着五彩鹅卵石一路过去便可到达。先入眼的是三两间白色外围房舍,房舍左右合围着的是荷风苑的红色拱形院门。院内种着成片的芭蕉,往里走临窗又种几十竿青翠湘妃竹。再往里是厅房。厅房又衔东西两房:东书房、西厢房。厅屋摆设干净简单。置一张紫檀木案几与檀木桌椅。几上置一只雨过天青的细瓷花瓶。这时节,天天有宫人采来新鲜荷花,高高低低插入瓶中。微风吹来一室清香,素淡幽幽十分怡人。

    东面书房在建造时加伸出一处面塘临水的小平台。平台上围放青白色的石头桌子并四只石椅。三面围栏是大红色美人靠。西面厢房一色紫檀木雕花柜子、妆台、桌椅床品样样具全,家具雕花花样虽多却也并不重复:有梅花型、牡丹型、海棠型……床品雕花是应这苑名的荷花图案。床两旁挂着的纱帐,也是白纱底绣着水墨荷花。

    我确认我是初来此地,但我心里,竟似住过多年一般,依依恋恋,中意十分,独自于厢房怔怔出神……突想起荷花暗寓,不禁飞红满面——幸得无人看见。

    烘干之后每日黎明即起,梳洗整装,往永泰宫请安。我每日清晨,拿烟绿色玉石小瓶,采芭蕉与竹叶上露水,天天集齐一瓶,送给德仁太后煮茶。太后初尝之下,入口既轻且浮,清香绕舌,十分欢喜,着实称赞了我一回。那时我小孩心性,受了称赞鼓励,自然兴致更高,再随船娘入塘,收集荷花花心上晨露泡茶,亲手做出一些小茶果子呈给太后。德仁太后吃着,却比与那御膳房出品的点心大是不同,便觉得新鲜,便赞我心思灵巧,越发喜欢。/User/B3201C566987.aspx

    /User/BS3201.aspx。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