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五卷(16) 文 / 九峰

    第三十五卷(16)

    车上,杨德水按了下广播听新闻。这也是他的一个基本习惯,就跟看报纸一样。出差在外,报纸不一定看得到,但广播到处都能听。这到不是说,杨德水有多高的政治觉悟,主要还是为了把工作做好。首长要了解各地的情况,除了看各地行文上来的文件外,还有一个渠道就是看报纸。作为首长秘书,他必须每天了解省内的新闻,并做出筛选和判断,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哪些可能是首长关心的。同时,还要站在首长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只有这样,首长问起来的时候,你才会对答如流。

    广播里正在播报宁州誉瑶市的受灾情况,灾情十分严重。播音员是个男低音,声音非常有磁性,开场的第一句就让人为誉瑶市的灾情揪心。他说,如果不是亲历,你永远想象不到,一座如此发达的城市,在台风过后,竟会艰难如此。誉瑶,这座位于江海东部经济发达的县级市,昨天成为一座孤城,所有进出的道路全部中断,通讯、电力和供水全盘瘫痪!

    昨天下午,杨德水给徐东海打电话请示的时候,池文良接的电话,说是徐东海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宁州市的救灾工作。省委书记专题研究,可见宁州的灾情有多么地严重。可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杨德水没有问,也不适合问。听完这段采访新闻,杨德水对宁州,特别是誉瑶的灾情有个具体的概念。宁州市区和誉瑶市遭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暴雨和洪水,两地降雨量级突破了百年一遇。誉瑶市个别站点甚至超过两百年一遇,平原地区全部积水成灾,成了一片水乡泽国。洪水导致交通全线崩溃,公路、铁路全部中断。这样一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断粮,许多誉瑶市民陷入了无粮可用的困境。因为断水、断电,即使家里有粮食也没法开火。有灾民称,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又渴又饿,快撑不住了。誉瑶市区的超市,只要能吃的东西,全部被搬空。

    “现在我才发现,那些平时不爱吃的东西,有多么好吃。如果能在家里吃着热呼呼的饭菜,真的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现在不需要捐款,我们需要的是食物!是水!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这是灾民们内心最真实最朴素的语言!

    誉瑶位于宁良平原腹地,这里地势低洼,一旦被水淹没后,洪水无法自行排出,得靠机械来排水。可是机械的排水能力十分有限,也没法远距离输送。再说,交通中断,一时间也没法调用这么多的抽水设备来抽水。用誉瑶市委书记张衡量的话说,这是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单是下到誉瑶市区的雨量就相当于二十个太阴湖的水量,实非人力所能抵御!张衡量很聪明,这个比方打得十分巧妙。誉瑶的灾情发生后,网上是骂声一片,首先挨骂的当然是当地的党委和政府,网民们纷纷指责他们防洪工程建设滞后,救灾不力,声音非常尖锐。碰到这种事,当局是很难解释得清楚的,新闻发布会开了一次又一次,成灾的原因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可是质疑之声并没有因此而减弱,相反是愈演愈烈,许多人在网上呼吁江海省省委和宁州市市委起动责任追查,彻查誉瑶市市委市政府的责任。

    群众是善良的,也是感性的,他们可以为电视剧里主人翁的不幸遭遇而泪流满脸,也为现实中饱受苦难的灾民掬以同情的眼泪。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缺少专业知识,降雨量级和洪水流量的大小,并没有多少概念,你跟他强调什么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他们会觉得那是官方在忽悠他们。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不与官斗,这话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很直白,无非是说民斗不起官,第二层意思套用时下一句话比较合适,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所以,自古以来,民总是躲着官。这种躲,有行动上的,更多的是反映在心理上,普通民众对官方的话总是抱怀疑态度,你言之凿凿,他闻之惶惶。在誉瑶灾情问题上,网民也是抱同样的想法,官方说得天花乱坠,他们却是反感,更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毫无顾忌地吐槽。张衡量这一比方打得好,好就好在形象上。太阴湖不但是越州的太阴湖,江少人的太阴湖,更是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的太阴湖。太阴湖是既是湖,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五a级景区,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两大遗产中,可以说是大名在外,如雷贯耳。提到太阴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波光鳞鳞,烟波浩淼的湖水。那湖面多大啊,一眼望不到边!别说是二十个太阴湖水放进一个县级市,就是放到上海、北京这样的超级城市,也照样淹你没商量。他的话一出,网名的态度马上出现了两极分化,许多人从质疑转向了理解和同情。

    老天下到誉瑶的雨水到底有没有二十个太阴湖的湖水,杨德水不知道,但张衡量这个比方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昨晚一夜颠鸾倒凤,白天又忙着调查,杨德水累得不行,听了一会广播就睡着了。这一觉睡得很沉,醒来的时候,人已经到越州了。严格地说,他不是自己醒来,而是被手机铃声吵醒。电话是翁梁龙打来的,杨德水睁开眼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接手机,而是看着窗外打量环境。外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高速收费亭前排起了长龙,亭上写着越州南收费站几个醒目的字样。手机还在响,他摸出来一看,居然是翁梁龙。这家伙神出鬼没,最近一直没有联系自己,估计都有个把月了。他接起手机“喂”了一声。翁梁龙问,你在哪里?

    杨德水说,我在回越州的路上,有事吗?

    翁梁龙说,没事就不能打你电话了?

    杨德水说,你也就是没事的时候才会想起我联系我。

    翁梁龙说,你错了,这回是真有事找你。

    听他说得认真,杨德水关切地问,什么事?

    翁梁龙听出他的关心,便呵笑着说,也没有什么事,吊厅我给你重新装修过了,有空你过来看看。

    杨德水这才放下心了,笑着说,我当是什么事呢!又问,你在哪里?

    翁梁龙说,还能在哪里,在香缇湾,在你家啊!

    杨德水看了下表,差不多也是下班时间了,便说,你等我,我一会就进城了。

    随后,他拿出录音笔递给刘烨,说,刘大记者,报道得麻烦你来写了,我的材料都在这里边。又问周华鸣,周厅长,公安厅的调查情况,什么时候能拿出来?

    周华鸣说,明天下午。

    杨德水说,材料出来后,给我和刘大记者都发一份。

    周华鸣点头说,放心吧,我在第一时间发给你们。

    刘烨问,杨处,报道整理出来后要不要播出?

    徐东海只给他下达了秘密调查的任务,至于播不播出,什么时候播,只字未提。既然是秘密调查,说明一点,徐东海对明州的情况是有所顾忌的。特别是宁州市的灾情发生后,又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启动追责程序的话,就不能单追究明州的责任,宁州、贻州是不是也要追?宁州的灾害损失是节节攀升,每报出一次就刷新一次,单是誉瑶一个县级市的经济损失,就从早上的三十二个亿,迅速攀升到一百五十多个亿。不断追高的灾害损失,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当地受灾十分严重,二是到底有多严重,谁心里都没个底。灾害损失会不会再继续扩大?人员伤亡到底有多少?造成这么大的灾害损失,有没有人为因素?一切都无从谈起。再说,省委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救灾,在灾情没有得到缓解之前,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启动追责程序,显然不合时宜。

    杨德水说,你尽快把报道材料整理出来给我,至于播不播,什么时候播,怎么播,一切等我通知。在没得到我允许的情况下,材料绝对不提供给第三者,也不能对外泄露半点信息。

    刘烨听他说得严重,便用力地点了下头。

    车子缓慢地通过了收费亭,缴了费,继续朝市区行去。周华鸣问杨德水,你去哪里,我们送你过去。

    杨德水说,去公安厅刚好经过湖滨路,我去那边办点私事,等会到合适的地方靠边停下车,我走几步就到了。

    既然有私事,周华鸣也就不多说了。

    车子到了湖滨岳王站,杨德水下了车,沿着湖边朝香缇湾方向走去。经过省委招待所的时候,他看见徐东海的一号车开了过来,郭继勇开的车,副驾驶座上坐着叶福详。他注意到了他们,他们却没有注意到他,车子一溜烟进了招待所大门。那一刻,杨德水心里发酸,竟有种鹊巢鸠占的感觉。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

    “梦” “小” “网”

    “岛” “说”(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