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五卷(12) 文 / 九峰

    第三十五卷(12)

    林新碧停了一下,继续说,炒房炒楼花呀!如果房地产市场在不远的将来崩盘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资金链的断裂,许多炒楼的市民恐怕都会被逼跳楼,无数串在这条资金链上的市民面临着妻离子散的危险。

    杨德水说,我承认你说得有一定道理,可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点?

    他的怀疑也不是无中生有,虽说权力之手无处不存,但市场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再说,从既得利益者的角度来看,也一定不愿看到林新碧所描述的悲惨世界。杀鸡取卵,涸泽而渔,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决策者都不会这么蛮干。不管是钟金松,还是高道诚,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必然会思考可能要付出的政治代价,一旦明州真出事了,那是自毁政治长城。

    林新碧说,我不夸张,我只拿事实说话。你想啊,明州的经济处在全省各市的最后几名,工资水平也是倒数前几位,凭什么房产比省城越州还要贵?经济学上说,经济决定一切,经济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看再这下去,明州迟早要出大事。

    杨德水说,明州是省内最大的侨乡,明州的房价这么高,恐怕跟华侨购房置业有很大的关系。

    林新碧说,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华侨的购买力支撑,只怕早就崩盘了。你想啊,华侨都是些什么人?说句毫不夸大的话,他们都是具有国际投资眼光的人,他们在决定置业前能不货比三家吗?我可以打保票说,明州现在炒房的都是普通百性,几乎看不到华侨的影子,相反,卖房的却并不鲜见。

    杨德水说,那么,你觉得明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根源在哪里?

    林新碧说,这很简单,权力垄断带来利益固化嘛!

    杨德水着实吃惊不小,他没想到林新碧年纪轻轻,思想却十分敏锐,洞察力更是惊人,一语中的,直戳问题的本质。看来,明州的问题远不止一个龙岩钼矿那么简单,可以说是积患已久,濒临膏肓,省委省政府再不有所动作,只怕积重难返了。他叹了口气,说,关系盘根错节,权力的樊篱很难突破啊!

    林新碧说,你不是正在寻找突破的机会吗?

    杨德水说,你错了,我只是奉命行事,了解事实真想,突不突破,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事了。

    林新碧说,怎么?怕我给你添麻烦啊?

    杨德水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呢?对没有把握的事情,我当然不能给你任何承诺。

    林新碧涩涩地笑了一下,说,看来你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或许,你说得对,我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听得出来,她对他的表现有些失望。这就让杨德水更不理解了。林新碧的表现,前后矛盾太大了,之前,她一直反对他介入龙岩钼矿矿难调查,为什么现在又希望自己能为改变明州的僵局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呢?难道说,她之前所说所做的一切,只是试探他的决心和信心?如果这样,这个女孩的处事能力着实厉害得紧,她很懂得看菜吃饭,以退为进的处事之道。

    他说,你也不要灰心,我会把你的话原原本本地带回省委。

    林新碧说,我这样做没别的意思,只是希望我的家乡人,也包括我的亲人朋友,生活得舒坦些,日子能过得自在一点,不用整天担惊受怕。

    这话,杨德水爱听,没有矫情,没有豪言壮语,却能打动人心。他动情地说,你很聪明,但你更善良,我很幸运能认识你!可我有个疑问。

    林新碧说,什么疑问?

    杨德水说,之前,你劝我不要介入龙岩钼矿矿难调查,都恨不得一脚把我踹回越州去,现在又为什么又要告诉我这么多呢?

    林新碧婉尔一笑,说,此一时彼一时嘛,我把身体都给了你,还有什么要隐瞒你的!

    杨德水又想到张爱玲那句名言,**是通往女人心灵的通道。上床前后的女孩往往判若两人,上床前是一个矫饰的女孩,上床后是一个真我的女孩。要女孩子能跟你掏心掏肺,上床是最好的途径。他想,床才是女人灵魂的真正寄寓所,床上的女人不但风情万种,而且也是最接近真实的自我。他把手搁在她的胸脯上,温柔地说,听说胡老胡学元的祖坟被埋了,要是他知道了,你说他会作何感想?

    林新碧说,那还用说,肯定是雷霆大发啦,不过,这话恐怕传不到他的耳朵里。

    杨德水问,为什么?

    林新碧说,你想啊,胡老是什么人?他要是跺一下脚,恐怕整个江海省都要震一震。这事要是被他知道了,那还得了,钟金松和高道诚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瞒着他。

    杨德水说,大家都知道这事,怎么瞒?

    林新碧说,这还不容易啊,跟胡老有联系的不外乎两类人,一是当官的,二是龙坑村的村民。当官的人人自危,肯定不会把这事捅出去。至于龙坑村的村民,他们当然有意见,特别是胡老的族人,肯定是群情激昂,义愤填膺。可是他们眼下最关心的不是祖坟被埋,而是生产自救。龙坑村后山发生了大面积的滑坡,山皮都被刮去了一层,听说,不少房子都被埋了。昨天下午,高市长就为这事,专程赶到龙坑村去灭火了。我猜想,他赶过去,一是处理滑坡事故,二是开出条件,不让村民向胡老反映情况。只要村民不告密,他就永远也不会知道那里发生的一切。

    经她这么一提醒,杨德水想起来了,昨天下午,从云峰街道出来后,高道诚跟徐东海告假,说是要赶到一处地质灾害点救灾。看来,这个地质灾害点就是龙坑村。他说,明天你能不能带我去龙坑村走一走?

    林新碧担心地说,你不要命啊?

    杨德水说,我仔细想过,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

    林新碧说,狗逼急了还跳墙呢,何况他们是狼,如果让他们发现你对他们的利益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没准就先下手为强了!

    杨德水说,就算那里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去走一趟啊!

    见他态度坚决,林新碧想了一下,不无狡慧地说,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带你去。

    杨德水说,什么条件?

    林新碧说,答应我只在车里看,不下车。

    杨德水勉为其难地答应说,好吧!

    林新碧不满地说,瞧你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算了,不带你去了。

    杨德水说,要不你再问一次,我肯定爽爽快快地答应你。

    林新碧笑着说,你太有意思了,放心吧,我带你去就是了!

    杨德水看了一下表,已经是凌晨一点钟了,便说,时间不早了,睡觉吧!

    林新碧答应一声,伸手关了灯,不一会便睡着了。杨德水却没有睡,他在心里估算,此时此刻,周华鸣应该带人赶到明州中医院了。如果顺利的话,没准已经完成了取证工作。林新碧提醒得很对,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明天最好与周华鸣一起去龙坑村察看。有公安厅的人保驾护航,钟金松和高道诚胆子再大,也不敢乱来。

    大灾之后,许多伤员被送过来急救。从昨天下午开始,明州中医院院长董海阳一刻也未曾离开过自己的岗位。作为院长,他很讲政治,关键时候身先士卒,给全院一百多号工作人员做好表率。晚上十一点,董海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和衣躺在床上休息。刚入睡一会,便被敲门声吵醒。他揉了揉肿胀酸疼的老眼,起身开了门。门一开,闪进了七个头戴白帽,身穿白大卦的大夫。最后一个人进来后,马上把门关了起来。这七个人虽然是医生打扮,但行为举止都不像医生,特别是眼睛里缺少医生该有的温情。

    董海阳注意到,他们的面孔十分陌生,白大卦上也没有中医院的字样。医院本来是个救死扶伤的场所,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变味了,越来越像是是非之地,经常有患者家属在医院闹事。如果是医疗事故,他也就认了,可大多数医闹的人都是些无赖泼皮,闹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敲竹杠捞好处,跟马路上的碰瓷道理一模一样。世风日下,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一个钱字。昨天一场台风灾害,死了不少人,医院里的太平间都给死人塞满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市里很紧张,派了一帮警察在太平间外日夜值守着。除了警察,还有几名彪型大汉不停地在那里走来走去,一旦发现有死者的家属要闯进太平间,他们就会立即上前阻止。董海阳搞不懂,也不想搞懂,这世道到底是怎么了。一切充满着诡异,他很烦,但又无可奈何。现在,又来了一帮冒牌的医生闯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董海阳觉得头都大了。他小心地问,你们是……

    一个头儿模样的人亮出了证件,自我介绍说,我是公安厅副厅长周华鸣,奉命调查一起事故的真相,需要你配合一下。

    董海阳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奉命办事,奉谁的命?来人可是公安厅主持工作的副厅长周华鸣,自己在电视上见过,特别是那双鹰一样的眼睛,让人见过一次就忘不了。他代表的是整个公安厅,绝对不是奉公安厅的命,再往上,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省委省政府的命,另一种是公安部的命,这两种命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要自己的命!第二个反应是,他周华命找上门来干什么?虽然自己是一院之长,但平时还算奉公守法,从来不做有违原则的事,怎么就让公安厅长瞄上了?董海阳弱弱地问一声,要我配合什么?

    周华鸣说,我们需要秘密进停尸房看一看。

    董海阳明白他们为什么一个个都装扮成医生的原因了,笑着说,这个简单,我给你们准备一架手推车就行了。

    周华鸣说,我们的行动是保密的,懂我的意思了吗?

    董海阳焉有不懂之理,点头如捣蒜地保证说,请周厅长放心,我不会向外透露半个字。

    周华鸣说,那就好,我们现在就行动。

    通往停尸房的走廊上,两名“医生”在院长董海阳的亲自指挥下,小心翼翼地推着一架手推车,朝停尸房过来。手推车罩着层几层乳白色的医用塑料布,从外边看,根本看不清里边的东西。不过,谁都知道被推进停尸房停放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死尸。车子刚到走廊中段,两个负责在这里看守的彪型大汉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董海阳说,你们要干什么?

    彪形大汉认得董海阳,知道他是这里的院长,倒也不敢得罪于他。其中一个陪着笑脸,说,董院长,我也是奉命行事,你就给个方便,让我看一下,躺在里边到底是死人还是活人。

    董海阳皱着眉头说,瞎胡闹,谁还把活人往这里送啊!

    那彪形大汉说,非常时期,非常处理,请董院长原谅哈!说完,就要伸手去掀塑料布。

    董海阳一把抓住他的手,训斥道,你知道里边躺的是什么人,是不是不要命了?

    那家伙到也不怕董海阳,一把甩开他的手,耍狠说,我管他是什么人,反正要想从这里进去,就得过我这一关,要不你推回去停在自己的办公室!

    你不要命,我们还想要命呢!董海阳指着手推车,生气地说,你知道这人是怎么死的吗?我告诉你,他是死于麻疯病。这病传染人,你要不怕死,就去掀开来看吧!

    那彪形大汉顿时软了,手一挥,说,进去吧,进去吧!

    于是,两名“医生”推着手推车进了停尸房,董海阳则留在外头与他们聊天。大概过了十分钟,仍不见丙名“医生”出来,那彪形大汉自言自语地说,停个尸体怎么这么久?

    董海阳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如果是一般的死者,往里边一放也就没事了,像这种身上带传染病菌的,还要采取消毒等防护措施,自然得多花点时间。

    大概又过了两三分钟,两名“医生”终于出来了,彪形大汉注意到,两人额头上挂着豆大的汗珠。看来,董海阳说得不假,传染病确定不好对付。

    根据池文良的指示,周华鸣连夜带着六名手下赶到明州秘密取证。果然不出他所料,龙岩钼矿老板金统焕防范之心很重,不但派了得力的亲信守在停尸房外,还调用了一批警力加强戒备。要进停尸房秘密取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手下打扮成护士,混到里边去。兵不厌诈,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于是,便有了刚才的一幕。

    周华鸣在院长室等候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是杨德水发来的,问他在哪里。他便回了条短信,明州中医院。杨德水又发来一条,方便接电话不?

    周华鸣想了一下,直接给他拨了过去。

    此刻,杨德水正站在林新碧家的阳台上,手机一响,便赶紧放到耳边说,周厅长好,事情进展得怎么样?

    周华鸣说,已经行动了,顺利的话几分钟之后就有结果了。刚说完,便听见开门声。他回头一看,只见董海阳带着两名“医生”进屋了,便捂住手机话筒,问两名部下,情况怎么样?

    一名“医生”回答说,有惊无险,幸亏董院长及时唬住了那些人,要不还露馅了。周华鸣看了董海阳一眼后,放开捂话筒的手,对着手机说,一切顺利,我先处理一下事情,一会再跟你联系。

    杨德水嗯了一声,挂了电话。

    周华鸣握着董海阳的手说,董院长,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董海阳是院长,更是医生,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不管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他眼里,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江湖上的血雨腥风都跟他没有关系。可是,他毕竟是院长,免不了要跟官场上的人物打交道,也经常代表院方与江湖中的人物交涉。他经常想,医生其实是个危险的职业,弄不好既会得罪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也会得罪黑帮老大。譬如说今晚,自己实际上把明州的白道黑道都得罪了。人在世上,不如愿者十之**,古人说得一点都不错,哪怕想做一个清静的医生都难。从内心里说,他喜欢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是窗外事,总是能若有若无地飘进他的耳廓里。董海阳明白,周华鸣让人进停尸房检查,一定跟这次丽娜台风灾害有关,跟龙岩钼矿的矿难有关。这里边的水实在太深了,他是想来后怕。要是那些人知道了自己今晚的所作所为,恐怕停尸房里又要多出一具尸体了。

    董海阳说,谢就免了,我只求你一件事。

    周华鸣问,什么事?

    董海阳说,好事难做,好人更难做,不管将来发生什么,我求求你们不要报道今晚发生的事,最好就当从来没有发生过。

    周华鸣理解地点了点头,说,我答应你,永远,永远不会提到这件事。

    董海阳说,那我就烧高香谢谢各位了。

    他是明州人,这里有他的爱人有他的儿女,还有他的事业,他不能不为自己的安危担忧。周华鸣说,多有叨唠,还请多多包涵!说完,带队离开了中医院。

    明州市武警宾馆的一个套房里,周华鸣连夜布置了下一步行动方案。情况正如杨德水所了解的一样,停尸房里确实停放着十六具尸体,都编了号写着死者姓名。现在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是死于矿难,还是自然灾害?如果是自然灾害,事故现场在哪里?如果是矿难,为什么龙岩钼矿要把他们当自然灾害往上报?当地的有关部门又知不知情?要弄清这些问题,一是到事发现场调查,二是找死者的家属了解。周华鸣手头有一份名单,是关于这十六名死者的基本信息。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需要核实年龄、性别、籍贯、出事地点、出事原因这五项基本情况后,再经有关领导签字后,才能层层上报到省委。

    根据杨德水提供的信息,龙岩矿难实际死亡人数是二十八人,也就是说,除了十六名明州本地的死亡人员外,还有十二名外来的务工者在这次矿难中殒命。为什么龙岩钼矿没有将这十二人一起当自然灾害死亡往上报呢?这里有这几种可能:一是矿里觉得死的是外地人,容易处理,所以就瞒报了;第二种可能是一起报到市里,给市里退回去了。这种可能性很大,一场台风灾害,给明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市里的领导觉得政治压力太大,便退回去,不予采纳。官与商有时候是矛盾的,从金统焕的角度看,按照自然灾害报上去,那是最好不过了,自己可以省一大笔赔偿款。而钟金松和高道诚却不能不掂量来自省里的压力,上报的灾害死亡人数太多,省委省政府会觉得明州的防灾工作不力。何况,省委书记徐东海亲临明州指导防灾减灾工作,也得给他留几分颜面。还有第三种情况,那就是民间误传了,压根没有这回事。

    周华鸣离开中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人困马乏。但他还是没有就近找酒店住下,而是选择了效区的武警宾馆。武警部队,不受地方政府的节制,当地公安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上这里查验住宿登记资料。他把据点选择在这里,也是为了慎重起见。一住进宾馆,他召集六名手下,开了个十分钟的短会,安排明天的工作。散会后,他打电话联系杨德水,两人不谋而合,都赞成去龙坑村走一趟,条件允许的话,进矿再摸摸底。(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