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色言情 >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第三十三卷(19) 文 / 九峰

    第三十三卷(19)

    越州市的税务稽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结果却让卢国晓大跌眼镜,大失所望。所抽查的三十家大中型企业中,没有发现一家民营和外资企业有偷税漏税,反而有两家国有企业查出偷税几十万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沛公却全身而退了,大创房开屁问题都没有被找出来。卢国晓傻眼了,一个电话打给杨德水报灾。杨德水听完,半天没说话。看来,这个张达赢十分狡猾,那就做好应对措施了。

    卢国晓问,怎么办?

    杨德水说,还是那句话,没有问题,本来就是问题。国内企业的现状就是如此,只要认真查,肯定有问题。企业都有两本账,一本是专门对付税务对付政府的,一本是给企业老总的。这几乎是公共的秘密。许多企业不偷税漏税,赚的那点利润全交给政府还不够,老板和员工都要喝西北风。所以,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对不少企业实行包税制,名曰,藏富于民。

    卢国晓说,我也知道大创有两本账。可我们只是税务稽查,不是破产清算,不能组织人员去翻箱倒柜啊!

    杨德水也觉得之前自己把对手想得过于简单了,近八个亿的利益输送,那是一个多大的黑洞?如果被查出来,又会牵涉到多少人?多少人要坐牢?那可是哀鸿遍野,死伤无数啊!张达赢既然敢冒这么大的风险,肯定做过风险评估,不会轻易让人查出来。也就是说,这笔巨款,不可能通过正常途径走。他提醒卢国晓说,卢书记,我看这事你最好找周华鸣厅长商量一下,或许他有办法。

    卢国晓听明白了,杨德水是让自己选择秘密刑侦。他说,看来,也只有如此了。

    杨德水又问,张达赢找上你了吧?

    卢国晓说,岂止是找上我,简单像苍蝇一样,赶都赶不走!

    杨德水心想,张达赢是苍蝇,卢国晓岂不成鸡蛋了?当然,这话他不会说出来,而是笑着说,那就对了,说明里边有大问题嘛!

    张达赢发迹的经历,杨德水是有所了解的。这个人学历不高,高中毕业,但胆子奇大,脑瓜子也很灵活。因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什么苦都吃过,打过工,摆过地摊,收过破烂。再后来,有个初中的哥儿们叫姜岳奇接管了家族企业,请他过来做销售主管。张达赢的命运,就从这时候发生了大转变。

    因为他为人活络,又特别勤快,把客户都侍候得很满决,公司的业务和收益是成倍增长,深得姜岳奇的信任和重用,两年时间就当上了公司总经理。那年他才二十四岁。就在他干得风生水涨的时候,突然提出不干了,说是要到西部去淘金。他所谓的淘金,就是找关系接工程。当年,西部的一个投资几百亿的水利工程要上马,他就是奔这工程而去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他还说动了姜岳奇跟自己合作。就这样,两人开始了西部淘金之行。姜岳奇的公司不算大,也不算小,在九十年代,一年能赚三四百万,也是相当不错了。而张达赢的胃口着实大的惊人,向姜岳奇夸下海口,一年少说,也要赚他三五千万。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张达赢跑了半年,花光了两百万的业务款,却没有拿下一单业务。可他还是不死心,又向姜岳奇借了两百万,继续跑,继续找关系。一个月过去,这两百万也花光了,业务还是没有影。张达赢到底是怎么跑业务的?今天说起来,可能谁都不会相信,但他确实是这么干过来的。他先是找了那水库大坝的承建方,一个国家级的施工单位,一层层地烧钱,一层层地打关系,希望从他们手中转包工程。姜岳奇陪他一起,跑过两次,跑得心慌意乱,跑得心惊肉跳。这叫什么跑业务啊,分明是给人发钱嘛!张达赢胆子太大了,一点不相识的人,他居然敢用一捆一捆的现金往人家办公室送!

    那年头,根本就没有转包这一说法,哪家施工单位拿到工程,就是哪家单位出人、出设备干。可以说,张达赢第一个创造了工程转包的概念。

    发展到今天,工程转包已经泛滥成灾了,几乎大大小小的工程都存在分包、转包问题。中标单位拿到工程后,马上刮一层油,转包给别的单位做,别的单位再刮一层油,再转手,一个工程七转八转,最后落到真正的施工队里,工程款已经去了一半。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豆腐渣工程盛行的最重要原因。

    那时候,没有这种情况,都是承建方一竿子插到底,所以工程质量都是顶呱呱的,设计是用五十年,用上一百年,两百年,照样稳如泰山。

    再说张达赢,赔光了四百万后,又回来了向姜奇岳要钱了。姜奇岳说,那四百万赔得还不够吗?难道你想把我的公司都赔光?

    张达赢没有钱,钱都是姜奇岳出的。

    张达赢说,你再借我五百万,要是再砸不中,我拿自己这条命赔给你!

    姜奇岳说,你是我兄弟,我怎么能要你的命啊!

    张达赢说,你不要我的命,那就痛快地借我五百万!说完,把刀架在脖子上,准备自刎了。

    姜奇岳怕了,求饶说,你把刀放下,我们好商量。

    张达赢说,我就一条烂命,还有什么好商量的,你爽快地说一声,借,还是不借?

    姜奇岳说,你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我算怕你了,借,借给你!但你得给我时间啊,我一下子上哪里凑这么多钱!

    张达赢说,我知道你有,公司刚贷了五百万,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姜奇岳从西部回来后,打定主意不再做淘金的黄粱美梦了,踏踏实实把公司打理好,刚刚贷下这笔贷子。原来张达赢这小子早就瞄上了,难怪开口就要五百万。他用商量的口气说,能不能少一点?

    张达赢斩钉截铁地说,少一个子都不行!

    姜奇岳火了,行了,就给你这五百万,从今往后,你也别再找我了,我没有你这兄弟!

    就这样,张达赢凭着这五百万,关系走到了施工方的老总家。那可是央企的老总呀,副部级干部!那时候,企业的老总工资标准都是套行政的,一年大概也就是四五万块钱。不像现在的央企,老总年薪动则几百万,上千万。那老总愣了半天,也听张达赢诉说了半天,最后点头了,答应分给他三十几亿的工程。拿到了工程,并不等于赚到了钱,搞工程得要技术,要设备,要人力,要材料。张达赢不愧是张达赢,技术人员聘请这家央企的,设备租用这家央企的,唯独材料和人力,是他自己找的。

    因为用的是现成的技术人员,用的是现成的设备,这块支出节省了不少。村料就是自己直接从厂家拉来的,也比市场价要低许多。又因为他懂管理,机器开足,人员满工,也没少省钱。几年干下来,居然尽赚了六个多亿。

    张赢达发了财,也没忘记姜奇岳的恩情,分给他两个亿。

    从他的发迹史来看,张赢达有丙个特点:一是要钱不要命,胆大包天;二是很讲江湖义气,有恩必报,擅长人情投资。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富豪成长的普遍轨迹,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最真实的写照。胆大的,高风险,高回报,得到的就多;胆小的,低风险,低回报,就有可能饿死。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社也是如此。在这个变化、竞争的时代,如果你能适应这种变局,你就是生活的强者,你就处于优势地位。如果不能适应变化、竞争,无论看起来多么强大,都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强者恒强,关键还是一个度,超过了一定的尺度,就会引起公愤,就会群起而攻之。显然,张达赢越界了,他得罪了三万多人的矮庄村,也得罪了越州市委,甚至得罪了江海省省委。他成为了这个环境的破坏着,而不是参与者,这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但话说回来,像矮庄村这样人多,村风又强悍的超级大村的改造工程,也只有张赢达这种胆大妄为的人,才敢大包大揽下来。矮庄村出事后,越州市委常委会差点就集体失声,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中的蹊跷。要解开谜团,必须从张达赢身上找答案。近八个亿的资金,最大的可能就是通过张达赢的私人账户,或者是他老婆的私人账户,完成这一巨大的利益输送。杨德水让卢国晓找周华鸣的用意就在这里。只有公安,才能动用侦查手段,找出其私人账户上的往来款,进而顺藤摸瓜,揪出张达赢的利益同盟者,把他们绳之以法。

    孟新德的病情传开后,许多人都上医院看望。在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真心实意来探望的,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另有目的。( 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