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制服诱惑 > 乡野女教师

第5章 妹妹轻伤哥心疼 文 / 美知

    wed nov 27 09:14:56 cst 2013

    朱刚大概询问了队里现在总人口有多少,其中男的多少女的多少,劳力多少小孩多少等等况,还介绍了郑嘉嘉一些况,然后问道:“王队长,我们今天到工地,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你是不是应该重点给全体社员讲一讲?”

    王队长说:你提出的意见很好,告诉你,几乎每一次开工前,我都要讲安全,原来老王队长,也就是现在的王书记更是如此,每一次总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拿在前头先讲。今天更应该强调,因为对面那个开荒地,岩高坡陡,到处都是人在干活,不能麻皮大意,出了事麻烦大。

    他们下了一坡地,经过一条大溪沟。这个溪沟名叫老沟,能是因为历史久远。老沟发源于马伏山的第一峰——大铜炮,沿东山脚底一直下流入窄颈子河。这里是山泉汇集而成小溪,沟里有大大小小的水潭上百眼,深潭水深不见地,就是炎炎夏日,潭水冷得惊人;浅潭清澈见底,是暑天泡澡最怡人之处。农人们在劳作下山,总要赤身裸腿,进入水潭,泡上几分钟,把汗水放走,留得周身凉意。还有最惬意的莫过于沿捉螃蟹。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少年小孩们总是嘴馋想吃肉,便少不了去老沟发现希望。他们脱掉鞋子,卷起裤腿和衣袖,在浅水处搬起小卵石,张开手指在水中探动静,一旦见有小东西在挪动,便兴奋地将手掌一合拢,随后立即抓起小东西出水现身,那囊中之物便哈不愿地展现在光天化日之下。通过辛勤劳动,一大包香脆口的螃蟹不到半天就会进入家里的餐桌上。

    听老人说,老沟从未干断过。连续干旱两个月那年夏天,老沟仍是流水潺潺,靠老沟的几个队,都修了大堰,把老沟的清水引入农田,灌溉千百亩水稻。所以,马伏村最不怕干旱,就是因为有老沟永不干涸的山泉。至于大铜炮,就是因为明清时候,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一个咽喉要塞,曾经安放过最厉害的大铜炮而得名,又有人称为大团堡。再说这老沟的水,平时象唱歌一样,温柔亲,到了洪水季节,常常象巨龙咆哮,凶猛无比,阻断了行人的去向。修过多次石桥,都被冲毁,所以,到如今也没有一条沟通东山和村子的桥梁。他们过再上陡坡,累得气喘吁吁的。山路弯弯,狭窄难行,郑嘉嘉觉得有些爬不动了,朱刚时而牵她一把,时而等她一下。朱刚还以为自己算是最先到点,没有想到,一走进杂草丛生的林子,好几个男女都开始干活了,其中还有个老头子。男工从小道开刀,用磨得锋利的柴刀砍倒比还高的小杂树,马桑树,青杠树,野樱桃等倒了一大片;女工用镰刀割去象地毯一样柔软的茅草。

    朱刚亲切地喊道:“乡亲们早!”大家都伸起腰杆,看着朱刚和王队长,久久地打量着那位城里来的妙龄姑娘。有个姑娘回应道:“朱老师,你不教书,也跟着我们农民干这个,还带了个城市妹妹来,不怕吃苦哟!”这个女人是王队长的妹子王幺妹,说话很大方。

    王队长抢着说:“妹子你说啥子,人家朱老师是带着这位郑嘉嘉老师来村里搞社教工作的,不是来开荒的,今天是来看望大家,跟你们认识一下。”

    有一位看起来年过花甲的王老头看着朱老师说:“朱老师,你回到老家搞工作,我们特别高兴,做什么都不忘了家乡,忘了农村,你以后不要像有些当兵的,做了个排长连长,一回来就象将军一样,指手划脚,有的做了官,甚至嫌老家穷,落后,不愿意回来了,忘了祖宗,忘了本。你跟年青人带个好头。”

    这个王老头,叫王天大,是个打石匠,头发都花白了,不愿意闲着,要跟年轻人一样干活,听说,以前当过兵,在行军途中走失散了,找不到部队,最后回到故乡当农民。他还经常跟年青人讲军人故事。

    朱刚说:“王叔叔,你放心,我是马伏村人,生在马伏村,长在马伏村,心里永远装着马伏村的父老乡亲,我永远也是农民的儿子。”

    王队长说:“王大伯,听得出朱老师说的都是心里话,你就放心好了。今天,我强调的,仍然是安全,刚才朱老师给我提醒了。你带个头,叫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说完,王队长握着锄头,使劲地挖了第一锄。朱刚也跟着挖起来,郑嘉嘉弯着腰,拿着镰刀割起被秋风吹黄的茅草。朱刚提醒郑嘉嘉小心,茅草会刺人的。

    社员陆陆续续进山了,朱刚的父母和妻子也在队伍中。王队长直起腰干,停止了活儿,站在高处一块巨石上,叫朱刚和郑嘉嘉一起来到身边,他向社员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叫大家特别注意安全,说安全就是生命。随后,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干活,还真是凶多吉少,朱刚毫无把握地这样想。

    开荒大战正酣,场面特别感人。社员们个个挥舞银锄,将灰扑扑的荒山一点点地变成褐色的土地。那一堆堆码成几米高的柴垛,是社员们用小小的柴刀和铁镰一手一手汇聚而成,他们为村里新建学校烧砖瓦而准备了充足的燃料。按照村里的决定,每个队要出一个窑的柴火,今天,光这片荒山砍下来的就有好几百捆,估计还用不完。社员们背回去,能还要按每家每户人口分一些,让大家分享劳动成果。大家挥汗如雨,没有一人偷奸耍滑。

    接近中午,不知咋地,郑嘉嘉突然喊了一声:“哎哟!”,在身边只有几米远的朱刚闻声看见郑嘉嘉痛苦的表后,丢掉锄头,跑了几步,靠拢小师妹问:“你怎么了?”郑嘉嘉说:我手割出了血。

    王队长也跑拢来说:“快点把指头放在嘴里消毒。”朱刚立即爬到一块长了地卷皮的大石头上,摘下几片叫“石耳朵”的植物,跑回来叫郑嘉嘉支起受伤的指头,自己小心翼翼地用拇指甲刮石耳朵背面那土红色的粉状物,让粉末落在出血的伤口处。血渐渐不流了,郑嘉嘉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王队长说:“这是农村常常用来止血治伤口的草药,很中用的。”这是朱刚以前住在农村打草砍柴时,学会的土方法,通过自己多次试验,效果很好。这次总算又排上用场了。

    王队长看着朱刚说:“朱老师,你带郑老师先回去休息,不能再干活了,保护伤口要紧!”朱刚说:“那不太好吧,同志们都还在干活,我们中途离开会影响大家的绪的。”

    王队长又说:“要不是因为郑老师受伤,我不会请你们先回去的,不过,你们也饿了吧,你们平时都是按时吃饭搞惯了,还是先回去好好休息。”

    朱刚在胡蓉那里拿到家门钥匙,带郑嘉嘉回家。路上,朱刚问小师妹:“你手痛吗?”郑嘉嘉说:“痛,但我要忍着,不让老乡小看我。”朱刚说:“一个柔弱女子,还真学会了坚强,不错,经受住了社会实践考验。”

    郑嘉嘉说:“说实话,我真的饿了,还想喝水。”朱刚看了一下草坡上那红红的如绿豆大的小颗粒说:“那东西以吃,你等着。”

    朱刚来到草丛中,在长着锋利绿刺的小树上摘着红颗粒。小时候,朱刚与小伙伴们在山间饿了,常常吃这小果子,虽然有些酸涩,但以抵挡饥饿,并且没有副作用。朱刚拿着一小包小果子叫郑嘉嘉吃,自己也带头吃起来。郑嘉嘉觉得有些难以下咽,眨巴着眼睛强制吃下去。这东西晚秋吃还早了点,要等到冬天打了霜后,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就算是美味了。这时候,朱刚想到了“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的道理。

    再走了一会,他们来到路边一根桐梓树下,朱刚摘下一片比巴掌还大的半黄叶子,叫郑嘉嘉拿着,说马上就有山泉解渴了。对这一带的地,朱刚太熟悉不过了。哪里有块大石头,哪里有泉水,他无论走到哪里,他永远也忘不了。

    暂时解除了饥饿,他们爬了一个长坡后,郑嘉嘉累了,想坐下来休息一会。朱刚说:“不好,你看他们还在干活,老乡们看我们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我们还是回家休息,已经不远了,再坚持一会。”

    朱刚回老家很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他想滋生事端,也不想别人说个不字,所以在众人面前,对郑嘉嘉一本正经,心里却恰好相反,他巴不得找个机会把小师妹抱过来亲个够。

    要不是因为郑嘉嘉有伤口,在刚才路过老沟时,他会带着小师妹捉螃蟹的。这个半天里,朱刚只牵了一下郑嘉嘉的手,那是因为他给小师妹上草药,别人不会介意。他明知妻子胡蓉就在站旁边,睁着大大的眼睛看她们,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他此时俨然就是一位土医生在做事,心无旁骛。

    回到农家大院,整个院子里静悄悄的,除了朱刚和郑嘉嘉再没有其他人。偶有小狗在院子里无所事事地走动,还有公鸡追逐母鸡寻欢作。好玩的要数一只母鸡生蛋后,得意地跳出柴堆,边散步边发出“咯咯咯”的叫声,大概一方面是向主人报信,提醒不要忘记及时取走那只带着余温,象征财富的小生命,同时也希望主人给自己赏赐一点好食物,补一补产卵后急需营养的身体。这些都是郑嘉嘉不曾见过的,觉得新鲜有趣。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乡野女教师  http://www.agxs6.com 移动版阅读m.agxs6.com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