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毒清

第六百四十八章 教子從嚴 文 / 沒落皇朝

    從竹樓里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後宅的女人們,孩子的歲數都不大,見了娘親,自然要一哄而散的。

    孩子們跑光了,楊猛回頭望了一些那個老教習,那位坐在竹椅上,很明顯的嘆了口氣,看來這事兒也不是第一次了。

    “爺,您不是過幾天才能回來嗎?怎麼一早就到家了?”

    見了楊猛,蓮兒自然高興,現在的她也沒了大婦的威嚴,俏生生的跑到了楊猛的跟前,就撒起了嬌。

    “昨夜剛到,在昆明轉了一圈,立馬就被老爺子趕了回來,進莊子的時候,听睚眥說孩子們在上早課,我就來看一看,沒曾想,你們都在這邊。

    孩子們都很精神,蓮兒這些日子苦了你了,看小家伙們的樣子,也不願上這早課,今天就到這里吧!

    跑了一夜,我也有些累了,咱們先回去歇一歇,午間我請教習們吃飯。”

    楊猛瞅了一眼,在竹樓外的小桌上大快朵頤的幾個孩子,這家業大了,條件好了對孩子不是好事兒,自己後宅的這些個女人,太過嬌慣孩子了,跟著一起上早課,這是怕孩子們吃先生的虧吶!

    剛剛回來,楊猛有些話也不好說,再者孩子的歲數還小,有些習慣還是可以改的,微微的打了一個哈欠,楊猛一說累了,眾女也都緊張了起來,誰也沒多事兒,就簇擁著楊猛回了後宅。

    在蓮兒的屋子住下,楊猛大致問了問孩子們的情況,也就沉沉的睡了過去。

    “爺。要開宴了。您該梳洗一下了。”

    短暫的睡了一會兒。在蓮兒的催促下,楊猛起來梳洗了一下,邁著穩穩的步子,就走進了擺宴的花廳。

    孩子們的教習只有兩個,俱是花白胡子的老頭,這里面的講究,楊猛也清楚,一是經驗多。二是血氣差。

    “兩位先生,楊三有禮了!”

    “部堂抬愛!”

    “三爺客氣了!”

    一文一武兩位教習,都是穩重的,依著從魏五那邊學來的相人之法,楊猛覺得這兩位都是穩重而嚴謹的。

    “楊家的子嗣不好教導吧?”

    “公子們聰慧,沒有不好教導一說,部堂放心,三五年之後,公子們就可以參加童試了。”

    童試,對一些聰慧的孩童算不得什麼。各地的神童多了去了,孩子年幼。記憶力好,而童試考的東西,也不是很難,只要先生厲害一些估準了考試的內容,順利通過童試,很簡單!

    教授孩子識文斷字的先生有這樣的把握,在楊猛看來也不稀奇,說不定這位夫子,連童試的題目都估的準。

    對于楊猛,這位夫子也是很敬重的,當朝一品的兵部尚書,做這樣人家的先生,與有榮焉吶!

    “三爺但放寬心,小公子們,個個精氣神十足,想必之後在武學上也有一定的造詣。”

    與教書先生相比,拳腳教習無疑輕松了很多,孩子們還小,最大的秦虎現在也不過剛剛學著扎馬,這兩年孩子們的早課,還是以玩耍為主的。

    他這個武學教習,就是要在玩耍的項目之中,加上一些基本功就是了,真正要好好練武,也是十二三歲之後的事情了。

    而且楊家是雲南的大戶,子嗣們識文斷字為主,這拳腳只是用來強身健體的玩意兒,真要練成武學大家,怕是楊家的長輩見不得孩子吃苦。

    想要做武學大家,這六七歲的時候就要開始打基礎了,不分冬夏寒暑,十年的時間,說不得能打下成為武學大家的基礎。

    “兩位先生辛苦,楊三先敬兩位先生一杯。”

    這兩位教習淨說好話,也在楊猛的預料之中,讀書這事兒楊猛也不熟悉,但看五個小男孩的動作,這位武學教習還是花了好大的心思的,只是,這樣的早課難免輕松了一些。

    雖說楊猛沒有經歷最初的那段學拳之苦,但見識楊猛還是有的,習武也是打小的苦營生,許多武學名家,都是六七歲的時候開始打得基礎。

    看過了幾個孩子站樁之後,楊猛知道自己的孩子們差不多也該打基礎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撤下酒菜換了好茶,楊猛也打開了話匣子。

    “做學問,楊三也不拿手,具體如何施教,先生一力承擔!頭懸梁錐刺股,還是有必要的!

    至于武學,這位前輩,孩子們怕是到了扎根子的時候了吧?”

    楊猛這話一說,兩位先生的臉上都露出了難色,學文,要三更燈火五更雞,學武也是一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若是教別人家的子嗣,這兩位都會嚴厲許多的,但楊家不同,財大勢大啊!而且在雲南,楊家的口碑也是人人豎大拇指的,教授楊家的子嗣,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教學問的夫子,有這樣的覺悟,楊猛開了口,他自然不會懈怠,但武學教習,臉上的難色就重的多了。

    學武不同于學問,一招一式都是打出來的,雖說他是楊家老爺子請來的教習,但真要動手打的話,只怕楊家的一眾少夫人不同意吶!

    小孩子難免頑劣,有些時候不打一打,他也沒有怕覺,做武學教習,難吶!

    “三爺,老爺子是武學大家,這打基礎還得老爺子拿主意吶!”

    與教文的不同,授拳可不是易事,拳腳事小武德事大,真要受楊三爺的一個干兒子四個親兒子為徒,這位還真有些力有未逮。

    而且楊家是有家傳武學的,武學一道忌諱很多,許多事情他這個武學教習還真是不好出手。

    “哦……這事兒簡單,楊家武學,年幼時打基礎的是武當內家拳。青年之後習得是八極拳。過些時日。我讓人延請一批精干的拳師,大家伙統和一下,弄出打基礎的拳路就好。

    明湖那邊本就有基礎拳路,楊家的家學,要比明湖的基礎拳路難上一些,訓導之法也要嚴厲一些。

    兩位先生,我在這莊子里開個家學,楊家所屬的管事、護衛的子嗣。周邊貧家的子嗣,雲南的一些適齡孤兒,都要選上一批。

    開蒙之後,路子就按明湖書院的來,至于家學之中,就不要分是否是楊家子嗣了,學不好,該打就打該罵就罵!”

    楊三爺的心意是好的,但兩人都知道,楊三爺基本不在家常住的。只怕打了、罵了家里的那些個少夫人不作數啊!

    “三爺……”

    “部堂……”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女人的事情,我來解決如何?”

    “部堂英明!”

    “三爺英明!”

    “兩位,待會兒我自會讓管事們籌辦家學,這段時間的課程依舊,一個月之後,再正式開家學吧!

    楊三將子嗣托付給兩位先生了。”

    說完之後,楊猛恭恭敬敬的給兩位教習行了禮,兩位老夫子,也坦然受了禮,楊三爺是個明白人吶!

    安排好了家學的事情,楊猛就著花廳,又把女人們聚在了一起。

    “今日的早課我看過了,你們這些婦道人家,是不是過于寵溺孩子們了?

    今天老子在家里立個規矩,以後孩子們上學,你們誰也不許跟著!孩子在學堂挨了打、挨了罵,誰也不許找後賬!

    過段時間,我在莊子里開個家學,除了吃住和下學的時間,你們不許到家學去看孩子!”

    楊猛說這個的時候一臉肅然,可不是在開玩笑,一眾女人听了,心里難免一緊,女孩子還好些,男孩子上學堂,哪個不挨先生的打罵呢?

    “爺,孩子還小,過些時日,等孩子們七八歲了,再上學堂不遲啊!”

    蓮兒是個大家閨秀,也是個護犢子的主兒,一听這個就明白自家男人,這是嫌她們護犢子了,這一個個小魔星,真要是進學堂的話,非得挨打不可,這孩子就是心頭肉吶!莫說打了,就是罵也不成的。

    “爺,夫人說的是,孩子們還小,再過幾年也不遲啊!”

    山城步入了正規之後,唐梅依也是不怎麼在山城呆著,一年之中有大半年的時間,她都是呆在宜良的。

    “就是!這孩子才多大,爺,您早早的讓他們入學堂做什麼?玩耍幾年不好麼?”

    緊了緊懷里的兒子,索朗白瑪也開了口,自己的大兒子在昌都那邊,也是被嚴格的教授學識,這小兒子眼見著又能滿地跑了,再被送去學堂,她可是不願意的。

    “農家的男孩子,四五歲就要幫著家里干活兒,咱們家的孩子不小了,咱們吃穿不愁,孩子們不用干活,就該在別的方面多下苦功。

    這麼著吧!你們若是不想開這個家學,那你們就負責孩子們的教習,我會依著明湖那邊的來衡量咱們家的孩子,若是孩子達不到明湖那邊普通孩子的水平,就送到山里寄養十年!

    楊家的家業不小,老子可不想養一堆敗家子兒,在孩子的教習上就這兩條路。

    家學那邊我已經給先生打招呼了,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孩子學不好我找先生算賬,你們若是心疼孩子,那就照我剛剛說的來,你們自己請先生教孩子,三年之後老子考一考,若是不及明湖的普通學子,送到山里寄養十年!

    十年的時間,不許任何人聯系他們!若是成年之後,依舊不成器,一人千兩銀子的安家費,老子再給他們安排個活口的營生,此後,除了可以姓楊,他們與楊家再無瓜葛!

    楊家是個什麼人家,想必你們是清楚的,老爺子那邊如何,老子不管!在老子的莊子里,只有這麼一條,不成器!保你衣食富足,但楊家的事務,不許你沾上一絲一毫!即使楊家沒人了,也不許這些不成器的回歸!

    這條規矩就這麼定下了,以後楊家的子嗣,若是不成器,就不再是楊家的子嗣了,不入族譜!

    若以後老子這一支,哪個想改老子的這條規矩,一律逐出家門!”

    楊猛說這些也是無奈之舉,依著眾女的背景,想要對付個教習,張張嘴的事情而已,而且自己這一支,弄不好以後就要坐那個位置,不殘酷嚴厲一些,怕是敗家子兒出的也是最多的。

    “爺,這樣是不是嚴厲了一些呢?”

    听了楊猛的話,眾女都不怎麼高興,蓮兒作為大婦,自然要據理力爭的。

    “嚴厲嗎?老子覺得還成!只是對比明湖的普通學子而已,若是對比明湖的頂尖學子,這才是嚴厲!

    你們听好了,誰若是敢在孩子們的考試之中做手腳,那孩子就要跟著倒霉了,他連姓楊的資格都沒有!”

    楊猛也有自知之明的,人有個高下之分,楊家的子嗣也不全是天生就聰慧的,但達到普通學子的水平,愚笨一些的,多出些氣力也就是了,這一條主要就是防著女人們的寵溺,慈母多敗兒。

    若楊家不參與朝廷的事情,多些敗家子也無所謂,但參與了,將來就可能是無父子的局面,靠著母族的勢力,登上去,未必不成的。

    楊猛既然如此說了,眾女也知道家學之事已成定局,之後只能嚴格的約束、教養自己的子嗣了。(未完待續……)( 毒清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