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再梦红楼潇湘情

十二、仲秋(上) 文 / 人幽若兰

    晚宴在北静太妃的房里,水溶因朝事在身没有赶回来,太妃和王妃、黛玉、水沐、水漓等一起坐在桌边,丫鬟布菜上茶,王妃不时吩咐着,只见月眉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上面是一个玉色的瓷锅。

    王妃忙站起来,对太妃道:“上次回府,母妃给了点上好的雪域燕窝,儿妃也不敢独自享用,这不闲着无事,便让月眉用细火慢慢炖了,又加了御用的红枣,如今正恰到好处,所以让月眉端来,大家一起用吧。一来给太妃补补身子,二来玉妃妹妹照顾王爷也很辛劳,这也是我做姐姐的一份心意。”说完,命月眉打开瓷锅,先给太妃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香味一时飘满房间。

    太妃细细抿了一口,笑着说:“王妃的有这份孝心难得,做的确实不错,王妃呀,你也尝一下吧。”

    王妃让月眉给黛玉盛了一碗,又给水沐、水漓各盛满,才给自己盛了一碗,笑着说:“虽然做了这么长时候,我也没尝一下,不知味道可好。”说完自己浅尝了一下,对太妃道:“味道还好。”又望着黛玉,笑道:“就不知合不合玉妃妹妹的口味。”

    水漓尝了一口道:“真好,我还没用过这么好味道的燕窝呢。玉嫂,你快尝尝吧。”

    黛玉因以前有水溶的嘱咐,本就为难,但见太妃和王妃都笑吟吟的望着自己,水漓更是迫切的催促,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又见太妃和王妃都已尝过,于情于理自己再坐着不动就该失礼了,黛玉怕太妃不快,面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为难的神色。

    水沐看在眼里,不由道:“我觉得雪域燕窝的味道与平常的燕窝有些不同,想是玉嫂闻不惯这个味道。”

    黛玉感激的望了水沐一眼,却听水漓道:“是吗,我倒觉得这个味道更好一些,不信,玉嫂你尝一口试试。”

    北静太妃道:“味道确实不一样,难得王妃费了这么多心思,何况大家都用了,玉妃,你也尝一口吧。”

    黛玉见太妃这么说只好无奈拿起小勺,忽听水溶笑着走进来道:“太妃有什么好东西,也让孩儿尝一口。”

    众人起身见过礼后,太妃笑着说:“我儿真有口福,王妃花了很多心思炖好的燕窝,你也来尝一下吧。”

    水溶道:“是吗,难得王妃这么费心,真的好好尝一下,正好,今晚酒用的有点过量,权当解酒。”说完,转头柔声对黛玉道:“太医不是嘱咐过了,你身子太弱,晚上不宜吃大补的东西,既然是王妃的一片心意,那就让我替你领了吧。”话罢,端起黛玉面前的燕窝放在自己跟前。

    北静太妃道:“既然玉妃不宜喝,那王儿就喝了吧,这次苏州办差也很是辛苦,我看着王儿有些瘦了。”水溶道:“让太妃挂心了,我在苏州很好,玉妃照顾的也周到。离府这么长时间,也让太妃和王妃费心了。”

    太妃点点头,道:“我倒没辛苦,府里的事都是王妃和沐儿操持,你要谢对他们说去。”北静王妃道:“这都是妾身的分内之事,何辞辛劳。”水沐也谦让回了。

    水溶还是坚持谢过了水沐和王妃,看着水溶把黛玉碗里的燕窝用完,王妃的眼里却不由的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失望和悲凉。

    一时,众人看似其乐融融的吃罢晚饭,王妃和黛玉等先回了房间,水溶自陪着太妃说话。

    北静太妃爱怜的看着水溶道:“王儿,出门在外饥饱不定的,回来后要好好歇歇,别累坏了身子。”

    水溶道:“母妃放心吧,孩儿很好的,况且玉妃在外时时提醒着,孩儿那里累着了。对了,玉妃听说寒山寺的签很灵验的,特意去求了一道给母妃,母妃见到了签释了吗。”

    太妃道:“难为她了,也难为你了,做娘的知道你的心思,你就放心吧。好容易回府,早点去歇着吧。”水溶道:“母妃也早些歇着吧。”

    看着水溶匆匆的离去,北静太妃不禁叹了一口气。

    回王府两天后便是中秋,初次在王府过中秋,黛玉自是小心谨慎,处处留意,生怕有丝毫疏漏,落下把柄,让人讥笑。

    圆月初升,清辉满园,幽静的王府后院里,连难得一见的侧太妃李氏也在。黛玉刚成亲时一见侧太妃的面,只觉得好像有种熟悉的感觉,李妃也是娇弱如柳,神情淡淡,眉间蕴着几缕清愁的样子。

    看着黛玉,李妃轻声道:“看着就是个惹人疼的孩子,好好保重啊。”后来黛玉从月荷的口里得知,李妃是太王很宠爱的侧妃,可惜因身子不好,多年未育,好容易生了一个女儿,不知什么原因,不满十岁就夭折了,自此李妃伤心欲绝,精神不时恍惚,平日里都呆在院子里,难得出来,太妃也体谅她,自是不勉强。

    今日看着月色下的李妃,黛玉竟觉得她有几分已故母亲的神韵,怪不得初见时感觉有些熟悉呢。

    看着早已摆好的鲜果圣品,太妃道:“王儿在宫里领完宴才能回来,沐儿,还是依往年的规矩吧。”水沐点点头,虔诚的燃了香,交给太妃。

    北静太妃对月遥拜,一时静寂无声,只有如水的清辉静静地洒满周围。侧太妃、王妃、黛玉依次拜完,太妃道:“沐儿,再给两位王妃燃香,保佑我北静王府子嗣兴旺。”

    燃上香,水沐默默的递给了黛玉,看着月色下黛玉纤纤弱弱,如梦如幻的身影,一边的水沐一时有些失神,敛下心神,水沐顿觉得有一道目光正盯着自己,转头望去,却见众人都在虔诚的望着远处的明月,水沐的心里不觉有些骇然。

    且说水溶回到王府时已是月上东天,宴席上众人举杯把盏,使得水溶不得不回敬应酬,不知不觉中酒意已是微醺。

    月色中,小春子陪着水溶向后院走去,刚拐过东西游廊,却见有一人从花丛旁闪了出来,惊得小春子喊了一声:“是谁?”

    明亮的月色下,小春子见叶妈微微瑟瑟的立在那里,不禁怒道:“天这么晚了,还不回房,一下子从暗里出来,也不知一声,吓到王爷你可知罪。”

    水溶此时急着去见众人,道:“算了,以后注意些,让她回去吧。”说完就要离去。

    叶妈上前凄声道:“王爷。”水溶回头道:“有事吗?”叶妈像是自言自语的道:“再过些日子就是芙儿的三祭了。”

    水溶一愣,小春子斥道:“快回去吧,你再在这里胡言乱语,当心把你撵出府去。”水溶摆了摆手,道:“本王知道了。”说完,转身离去,小春子狠狠地瞪了叶妈一眼,急急的随着去了。

    呆看着两人匆匆的背影,叶妈便慢慢的走着,便喃喃的絮叨着:“可怜的女儿,孤零零的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娘陪你说说话吧….”

    后院小山腰的望月亭里,众人围坐一堂,观月饮酒,把盏浅笑,太妃笑着对黛玉道:“好久没听玉妃弹琴了,今日良辰佳节,干坐着无趣,不如…。”

    黛玉忙道:“太妃既有雅兴,儿妃就献丑了。”吩咐紫鹃取来瑶琴,黛玉净了手,微一思虑,《春江花月夜》轻灵幽雅的曲调便溢满开来。

    听着悠扬的琴声,看着满天的清辉,众人都沉浸在这静谧的夜色中。一曲既罢,连嫉妒与心的王妃也不由自主的动容,道:“玉妃妹妹的琴艺真是令人羡慕。”

    黛玉道:“王妃姐姐过奖了。”水沐叹了声道:“此情此景此琴,真是令人赞叹,难得呀。”水漓笑道:“听完了琴,二哥,我们去登高望月吧。”

    太妃道:“山顶风凉路滑的,在这里看看就罢了。”水漓上前道:“太妃,一年难得有今天这样的良辰美景,你就让我们上去看看吧。”

    王妃笑着说:“太妃不用担心,这路天天有人打扫,再说也宽也平稳,又有丫鬟婆子们照应,没事的。”

    太妃只好笑着说:“也罢,仔细点,都披件单衣,当心受凉。”水漓笑着答应了,刚离开,又转了回来,拉着黛玉道:“玉嫂,你也上去看看吧,难得这样的日子。”

    黛玉本无心上去,才刚要说,却听王妃笑着说:“玉妃妹妹放心去吧,我在这里陪着太妃们就行了。”北静太妃看着黛玉道:“有王妃陪着,玉妃就和漓儿她们去吧,慢着点。”

    黛玉只的站起身来,一直默不作声的李妃对黛玉道:“小心脚下,再平再宽的路也是山路。”黛玉低声道了谢。

    王妃随后对身后伺候的丫鬟们道:“今个过节,留几个伺候,其余的有想去的就去看看吧。”

    边走水漓便道:“玉嫂,侧太妃好像很关心你,我从没见过她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她看我总是冷冰冰。”

    黛玉道:“或许她就是这样的性子,漓妹,有几个人能像你这样爽朗快乐。”水漓笑了,道:“玉嫂,其实你更应该高兴才是,王兄待你那样,连我都有些嫉妒了。”黛玉笑了笑,脸上不觉涌上一丝温柔。

    缓步登上山顶,黛玉不觉神清气爽,但见一轮明月如银似盘,似水的月华浅浅的将周围的花树映上一片银光,一阵清幽的风袭来,飘来阵阵浓浓的香气。

    黛玉道:“漓妹,这好像是桂花的香气。”水沐道:“是呀,想是那院的桂花开了,才有这么浓的的香气飘来。”

    水漓高兴的道:“玉嫂,等会儿下了山,我们再去赏桂花可好。”接着又对一边的水沐道:“二哥,你去吧。”水沐看了一眼黛玉道:“等回去再说,说不定王兄那时就回来了,我们大伙一起去。”

    水漓笑道:“对,我怎么没想到呢,月亮也拜完了,那我先下去了,看看王兄回没回来。”说完,招呼随身的丫鬟,急急的走了。

    水沐无奈的笑着摇摇头,对黛玉道:“玉嫂,山上风寒,不要久待了。”黛玉道:“沐弟先走,我再看看,一会就下去。”

    看着周围的月华,黛玉不由想起和湘云在府里月夜联诗的情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转眼又是两年过去,自己和湘云也嫁作人妇,明月依然如故,人非如昨,想到这些,黛玉不由叹了口气。

    紫鹃劝道:“玉妃,又想什么呢,天也不早了,我们下去吧,王爷快要回来了吧?”黛玉幽幽的道:“我在想以前过中秋的事,紫鹃,离开馆这么些日子了,我想回去看看老太太了。”

    紫鹃道:“玉妃想去就跟王爷说一声,王爷一定会答应的。我们先回去吧。”黛玉点点头,两人缓缓向下走去。记住新龙腾小说永久地址:http://www.xltxsw.com,方便下次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