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封疆大吏

第六十二章 走向 文 / 香葱豆腐

    飘荡在榕城上空的那些没多少杀伤力但却能引起恐慌的谣言还未散去,融合在湿冷的空气里,刺得人心中慌乱。随着时间的流逝,某些身份足够的人渐渐分析出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将这些东西付诸于了然于胸的一笑。

    中组部的考察组已经离去,在大多数人心中,这预示着省里几位大佬的去向即将揭晓,也代表这些阴瞒即将散去。某些人正暗自庆幸之时,中纪委调查组悄无声息的进驻西川,又将这些乌云汇集起来,使得那种无可名状的惶然陡然就升级了,沉甸甸的威压在榕城上空,压在每个人心头上,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多事之秋啊!

    如果说前面的谣言只是使得西川人心惶惶看不清方向的话,那现在就真是兵荒马乱了。

    短短两天的时间,中纪委调查组传唤了不少人,四下取证。这些人大多面色凄苦的走进去,有的出来之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则如丧考妣,虽然都在竭力掩饰,但还是能从言谈举止中窥见一二,甚至还有人进去之后就没见出来过。以至于到后来,被点名传唤的官员总是会提前给家人交代些事情,如同交代遗嘱。官场上的人,对组织部的考察都是欢迎的,对纪委的调查就不那么坦然了,甚至大多都带着恐惧心理,这种恐惧感在两天的时间里快速的蔓延到了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如同达克摩斯之剑,高高的悬在每个人头顶,不知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面色沉峻,带着各不相同的复杂心情心不在焉的工作着,但也尽量给别人一种感觉:我很忙,没空去理会那些事情。

    就算是团委这样偏僻的所在,都能清晰感觉到事态的急剧变化,那种从上而下直接传来的威压和恐惧感已经影响到了这里。整个团委似乎都安静了许多,平时喧嚣的场面没有了,虽然大多数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清闲,但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人们都很自觉的喝茶看报纸,尽量不去打扰其他人,偶尔有一两个忍不住交流的,都将声音压得很低很低。

    团委书记办公室里,组织部长鲁有道和书记张承志正相谈甚欢。

    鲁有道算得上是团委土生土长的干部了,今年43岁,却已经在团委呆了14年,从一个普通科员,当时还叫干事,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这其中,和张承志的大力提拔是分不开的。所以,对张承志,鲁有道内心里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差不多是同期团委,当时的张承志还只是团委办公室主任。能力不俗、眼界够宽的鲁有道鞍前马后的给其打下手,兢兢业业为其服务了好多年。张承志高升,鲁有道也跟着水涨船脯一路提拔到组织部部长的职位上,这两人颇有些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架势。

    “有道啊,新的办公楼大概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完工了,等到剪彩之后,我就打申请提前退下来,你要做好挑大梁的准备。”张承志喝了口茶,对鲁有道说道,口气极为亲切。

    鲁有道心中有些激动,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轻轻点点头表示明白。和书记之间,没有那么多虚假的客套。书记的打算他清楚,也有些佩服对方这种放得下的胸襟。

    对于张承志来说,早退晚退也只有半年时间了,提前半年申请退休,这种姿态是会被所有人欣赏的,起码领导们会很喜欢这样惮度。很多官员年龄越大,权力越强,越是不能放权,像张承志这样洒脱的少之又少。张承志做出这样的动作,上级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申请批示下来,将行政级别提半级退休是很可能的。顺利的话,用半年的时间换来退休后几十年的工资待遇,并且一举高级干部序列,对张承志来说,太划算了。省会城市的团委书记原本就高配副厅,若是正常退休,基本上没多少提拔的可能,这些事情,老辣的张承志心中自然一清二楚,所以才打算用这样的姿态,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团委在助学活动上取得的丰硕成绩换取余生的富贵。这种做法,即便是其他人心中清楚他的想法,也不会说什么。而之所以会选择在新办公楼建好之后才退休,自然也有揽功劳的成分在内,张承志的心思,鲁有道完全能理解,也不会对他这样的做法产生芥蒂。

    至于以后的路,也不难铺设,难的是真正官场之后,怎么处理和那些老油条之间的关系,在讲究和光同尘的官场上,即便你发展经济的能力再强,任你背景滔天,若是不能将这些方方面面的关系捋顺,也是寸步难行的。一力降十会这样的说法,并不适用于官场。

    在杨柯看来,即将到任的代省长武援朝就是吃了这种亏,人还没来,已经接二连三的被打击,只要中组部的调令和蒋成被审查的消息传出,他的声望将在西川跌入谷底,遭遇到人生中的第一次滑铁卢。

    背景滔天,又怎么样!

    京城。

    武老起居的院子里,一个面容刚毅的中年人正如同小学生一般,面带愧色聆听老人的教诲,正是即将赴任西川省长的武援朝。

    “凡事都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现在知道痛了吧。”传奇人物武老须发已经全白,虽然精神尚好,但却掩不住英雄迟暮的苍老。这位戎马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的老人躺在躺椅上,看着被寄予厚望的长孙,缓缓说道。

    武援朝点头,嘴角强扯出一丝笑容。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当别人没有火气?建国啊,路还长,好好记住这次教训,这对你有好处。”武老说完,轻轻挥了挥手。

    武援朝原名武建国,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1949年10月,后来才改的名字,但家中长辈一直都沿用原来的名字称呼他。

    从武老起居处出来,武援朝深深吐出一口浊气,的确是如同爷爷所说的,西川的事情,是他有些之过急,搬起石头砸在自己的脚上了。

    前阵子,西川的杨正和将郭旭刚推到了悬崖边上,使他生出去西川截胡的想法,于是,费心费力的将郭旭刚挤赚却没想到这个动作招来其他人的合力阻击,赵长德的上位拦截让他尝到了人生中第一次败北的滋味,在这一点上,他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可以想象的是,在西川,掉其他人坑里之后,他的仕途将被活生生耽误好些年。第二次是来自郭旭刚的反击,同样是沿用他的做法,将他的招数原原本本的还给了他,让他有苦说不出,只能自己咽下去。而现在,在中组部考察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西川省纪委书记柯守中的突然申请调政法委书记蒋成,算是那边本土势力对他最为沉重的一击了。

    作为中纪委副书记,蒋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站在他的立场上看,基本上这个人已经废了,不只是放弃,还得从重处理表面姿态。这些事情的处理上,刚才老爷子虽然没说,但显然对蒋成是很不满的。他们这样的人物,在仕途上,有时候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更别说是一只长了疮的手指。

    让他很不舒服的是,西川省纪委书记柯守中从什么渠道取得的这些材料,他问了,对方却是不肯说。以前对方来京城开会的时候,他和柯守中交流过好几次,对方对他抛出的橄榄枝悉数置之不理,让他有些小郁闷。可以预见的是,下西川之后,即便是通过中纪委的关系打招呼,柯守中估计也不会太过理会。中纪委副书记下地方主政,竟然掌控不住纪委,这是很讽刺的,也算是他人生败笔之一了。

    不过,蒋成的事情既然是从榕城市局牵扯出来的,想来和杨正和脱不了干系。

    杨正和、赵长德,这两位地方上成长起来的青壮派代表,到底具备怎样妖孽的手段?他倒是很想再见识见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