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封疆大吏

第四十三章 背对阳光的孩子(二) 文 / 香葱豆腐

    “我妈最近在忙一个课题,回家都挺晚的,我会帮你转交给她。”赵邀看完之后沉默半晌,幽幽的对杨柯说道。

    杨组长讪讪笑了笑,让原本心情凝重的赵邀也忍不住笑出声来。显然,在她家,杨组长是不受欢迎的。

    “我会催我妈尽快帮你弄好的,还有,你的申请最好是能走特殊渠道,不然怕是会耽误时间。”想了想,赵邀又说道。

    杨柯点头笑笑,正事谈完了,他就开始老实不客气的打量起赵邀的家来,和他家里简洁明快的风格不同,赵邀家装饰得古朴典雅,流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看不出半点奢华和浮躁,是典型的书香门第家庭装饰。呆在屋子里,人很自然的就能平静下来。

    难怪赵邀如此气质,在这样的家庭土壤滋养下,若是还培养出一个宁可这样的疯女孩那才真的手事了。

    对于一些影视小说中的狗血情节:装修得古朴典雅的家里偏偏会出现一个势利到极点蛮不讲理的女主人,而女儿则性子格外柔和,通情达理,能和穷小子相亲相爱私定终身,丈母娘以死相迫不择手段的一定要拆散两情相悦的女儿和贫穷女婿这样的桥段,杨柯一向嗤之以鼻的。连带着还抽空鄙视一下那些被这种脑残情节骗去无数眼泪伤心欲绝的白痴。

    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这样势利市侩的父母是绝对养不出那样贤良温婉的女儿的,从小耳濡目染,被势利的家庭氛围熏陶培养过的女儿一定是那种斤斤计较刁蛮任性的市侩性格,绝对不可能基因突变般变得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能够出淤泥而不染的毕竟只有荷花。

    而能生活在赵邀家这样的环境下,能有这般品位的人,是绝对和势力沾不上边的,杨柯心中突然对赵书记和沈教授尊重起来。

    “赵邀,我能进沈教授的书房接受一下文化熏陶不?”杨柯笑着问赵邀。

    赵邀展颜一笑,起身将杨柯带到沈云仙的书房。赵邀家一共有两间书房,一间是赵书记的,另一间是沈教授的,休息的时候,这两口子经常各自呆在自己的书房里修炼,互不打扰。赵邀是比较有特权的,两间书房她都能用,换个角度来讲,悲剧妹子赵邀和杨衙内算得上同病相怜,在家中却是连一间书房都没混上,只能蹭父母的。

    书房,一面墙的书架上满满当当的全是一些文学著作,并且基本上都被翻得很旧了。其中一个书架上,摆着二十多本书,一部分是沈云仙自己的著作,另外一些是请她代笔写序赠送的。

    杨柯随手翻了翻,感叹的对赵邀说道:“果然是书香门第,让我这没文化的大老粗长见识了。”

    赵邀略略有些自得的笑了笑,有些戏谑的看着杨柯,眼神里有些晦涩难明的意味。

    杨柯最后是被赵邀拿着书本打出来的!

    小丫黑黑的瘦瘦的,这是每天都上山割草晒的,她一天要割七八背篓的草。她现在的年纪,本来应该是在学校读书的,可生活让这个小女孩过早的承担起了重任,过早的压上了她瘦小的肩膀,这个小女孩每天上山割草,被毒辣但阳无情的晒得黝黑,可她却从没见到过温暖的阳光。

    团中央的一个科室里,朱成华正在满面悲戚的看着这本《背对阳光的孩子》,看着这些平实的文字和触目惊心的照片,他想到了当年自己。小时候的他也是这么过来的,甚至比这些孩子还不如,在他参加工作的时候,曾在内心里暗自发过誓,将来有权利了,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可惜的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朱成华一直忙碌于一些琐事,忙着与那些在团中央内部镀金但子公主么心斗角虚与委涩慢慢的将曾经誓言抛在了脑后。现在看到这本书,这些孩子的真实故事,似乎一种被抛弃多年却又似曾相识的情感正在心底觉醒,他觉得好像是该为家乡、为这些贫困的孩子做些贡献,也是时候了。

    尤其是书中的一段文字,他看到了自己的翻版。

    我们在一段山路中间遇见了黑子,这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正坐在山坡上,手中捧着一本破旧的书本在聚精会神的读着。身边是一个大大的背篓,里面装着满满的野草,在他不远处,栓着两只羊。黑子看得很专心,直到我们走到身边和他打招呼,才惊醒过来。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不早,被我们惊醒过来的黑子急急忙忙的将书本放在怀里,牵起羊,蹲下去准备背着背篓回家。

    我们提出帮忙,被黑子拒绝。

    他是这样说的:你们能帮我这一次,可以后我同样每天都会做这些事情,你们是帮不上忙的。

    这个孩子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早熟与睿智。

    黑子一边赚一边和我们领。

    他家里除了他,还有一个,身体不好,黑子很平静的说大概过不了今年。等到去世之后,他就会将家里所有的值钱的东西都卖掉,然后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能去一个有小学的乡镇,一边干活一边去听课,多学点文化知识。

    我们问黑子为什么会认字。

    黑子说,在几年前,他家住了一个从城里回来探亲的知青,这个知青教了他汉语拼音,给了他两本小学课本,还教了他很多道理。

    如今的这两本小学课本,黑子已经倒背如流。

    黑子读书,却没有上学的机会,他们这个村子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里,都没有学校。而黑子,也交不起上学的费用,他年幼的肩膀所承载的劳动,只能保证他和卧病在床的有顿饭吃,饿不死,可也饱不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