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封疆大吏

第七章 有美同行 文 / 香葱豆腐

    第二天,杨柯去医院拆了犀虽然后脑上有一小块头皮光秃秃的还没长出头发,但因为他头发较长,也能马马虎虎将其遮掩过去。

    郑天平刻意将杨柯叫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表达了一下关心,随后问道:“这次我不去,如果由你主导的话,有没有问题?”

    杨柯愣了一下,郑天平这是准备送佛送上西啊!

    “我在那边有关系,多的不好说,几十万没问题。”

    郑天平点点头,“有几十万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整个团市委一年的经费也就两百万,完全是个清水衙门,能一次弄来几十万,可以同时建十多所乡村小学出来,也能算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成绩了。

    “我爸最近可能会有点小麻烦,不过问题不大。”杨柯漫不经心的说道。

    郑天平悚然一惊,原以为自己做得不着痕迹呢,原来人家早就洞若观火,高干家庭的孩子果然不能小看。

    郑天平随即笑笑:“杨书记我是极为佩服的。”此时已经淡出权利中心的郑天平完全没想到,杨柯说的小麻烦是什么样的麻烦。

    团市委此行的成员不多,算上杨柯总共才四个,组织部的陈强、学联部李成和宣传部的张娟,清一色的年轻人,最大的李成才26岁,整个队伍全由小科员组成,看上去极为荒谬。

    说上级不重视吧,却给几人腾出了一间小办公室作为小组临时办公场所,以方便几人准备宣传册之类的,说是重视吧,连个科长级的都没有,杨柯以白丁身份挂了个小组长的名头。

    毕竟和老油条不同,几个年轻人对这个事情倒是都挺热心的,有了宣传部的张娟协助,从部里弄来不少贫困儿童光着膀子在地里干活的照片,宣传册倒是制作得极快。

    杨柯原本的计划是直接去交州跑一趟,帮杨林即将成立的投资公司把把关,然后从杨林那里拿个几十万回来交差了事,算是杨林捐助一点钱将自己送一程。杨林的事业刚起步,刚去交州,在那边还不认识什么人。虽然有钱,但没多少关系也没什么名气,想要靠他帮忙介绍什么慈善商人一点都不现实。

    但看着张娟拿出来的照片,杨柯改变了主意。

    招商团很庞大,林林总总的一百多人,有市招商局的,也有下属区县招商局的,另外还有市宣传部的几位干事,想要招商引资,离不开宣传部的策划宣传,整个队伍由招商局常务副局长罗秋阳带队,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在招商局门口集合,准备打一场硬仗。

    当然,若是带着邪恶的小心思来分析,这些人更多的是为了在宣传部和电视台的几位莺莺燕燕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

    杨柯带着三个年轻人出现在招商局门口的时候,这些人一个个脸色怪异,显然对团委这一举动很不以为然。“捐资助学”,多新鲜啊,喊喊口号人家就把钱给你了,真当交州那边遍地是钱等着你们去捡呢?

    要知道,现在的区县招商局,开出多少有利投资商吊件,人家还爱理不理的。而团市委这种只投入看不到任何利益的事情,除非脑子被门夹了,谁会给你钱?

    “你知道?”

    杨柯点点头:“半个月以前就猜到了。”

    赵邀看着杨柯平淡的表情,似乎一点都不紧张,不由得想到父亲在病看到杨正和写的那篇文章时候的话:“结论有些偏激,但的确值得警惕,只是杨正和哪来的信心?”

    赵邀清楚,自己父亲一直都是改革的急先锋,而现在却在病说出这样的话来,显然也是认同杨正和意见的,这让她很不理解。问了父亲,对方却摇未作回答。

    而杨柯这句“半个月以前就猜到了”,显然他们对事情的发展早有预料,却仍然敢将文章发出来,正好应对着父亲的那句“哪来的信心”。

    《人民日报》首页,刊登着由政务院政研室主任梁金斗的文章,标题叫《反驳杨正和警惕论》。文章首先是表明观点,任何时候都需要警惕资本自由化,但对方根据苏联的改革所推测出的结论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在改革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对方写出这样的文章,其心何在?

    除了首页,后面几个版块也或多或少的都刊登着一些反驳性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则更加犀利的指责杨正和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却胡编乱造,危言耸听,意图正是想阻挠改革。

    将报纸翻阅完毕,杨柯心中清楚,老爸现在的日子难过咯。

    陈桥急得有些坐立不安,书记在里面看报纸,已经一个多小时没反应了,这个时候的他才清楚,杨柯为什么要让他留意这些东西,他很想找杨柯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却没法找到对方,因为他知道杨柯今天启程去了交州。

    陈桥看着办公桌上的电话,原来响个不停的电话今天仿佛出了故障一般,只有早上刚上班的时候有两个局委领导打话要过来汇报工作之外,一次都没响过。倒是书记办公室里的电话还响过几次,陈桥清楚,那都是市委或者省委领导打来的电话,比以往要多得多。

    陈桥轻轻推开门,帮杨正和重新泡上一杯茶,很迷茫的叫了声:“书记!”

    杨正和抬起头,对陈桥笑了笑:“没事,比预料中的要好些。”

    看着书记镇定的笑容,陈桥心里有了底,真的是早有预料啊,既然书记早就料到了今天,那必然是有应对之策的了,陈桥点点头走了出去。

    杨正和的确有信心,目前中央正是两种观念在较劲的时候,他这篇文章虽然看似是在风浪尖上,但这些涉及路线之争的舆论辩驳,向来是旷日持久的,再过一些日子,就将会有人写出新的舆论文章来声援自己,那时候辩驳的焦点就不会再停留在他身上了。他的目的是为了给现在某些过于激进的人提个醒而已,早就达到了。

    两股势力没分出高下,他就安如磐石,而按照分析,苏联绝对挺不到这边分出胜负的时候,苏联一出事,这边胜负自分。

    这些东西,初出茅庐的小儿子看不出来,他却分析得极为明白,不然,以杨正和一直以来的作风,不会发表这篇文章。

    二小子还在自以为得计的瞒着他,却不知道杨林又从苏联贷出两亿卢布的事情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大小子两次贷款的经过,让他信心十足,现在摆出如此低调的姿态,却是在挖坑让政治对手往里跳呢。他也从京城一个老同学那里得到消息,的确有大量的欧美资本苏联,只是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而已,以目前苏联基层的腐败程度,这些资本越庞大,政权就越危险,极有可能连半年都撑不住。而那些政治对手,这时候蹦得越脯一年半载之后就摔得更惨。

    杨正和的目光,盯在了一个星期之后的常委会上,似乎,有人已经按耐不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