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制羽笔馈谢黄良医 幸得救难酬黑衣人 文 / 胡拨四
阿锦这天从鹿苑回来,神情凝重地看着杏儿道:“能弄只大白鹅来不?”
“什么?吃鹅?你还要求高了?!咱们连吃点肉丝都得看典膳房那些老货们的脸色!”杏儿杏眼一瞪,差点把手中一碗红红黑黑的东西扣阿锦头上。
阿锦顺势接过那碗,一气灌下,用袖子揩揩嘴巴,又将碗塞回杏儿手里,笑嘻嘻道:“姜茶还怪好喝的,人家不给,我们自己抓嘛!”
“哪里去抓?你倒抓个给我看看!”
“荷花池边上啊,我天天见着一群鹅追着罗小胖咬!”
杏儿狠狠一点她额角,道:“你活腻歪了?你刚挨了打,伤口还未收好,吃什么鹅?鹅是发物,你要是吃了,动起火发起棒疮来,十个黄良医也救不回你,想当年,咱们开国的大功臣梁国公就是因为太祖赐了一盘烧鹅……”
阿锦见识过杏儿唠叨起来的功力,赶紧抢过话头,搬着杏儿的手臂道:“好姐姐别发急,不是吃的,就帮我弄几根羽毛来,行不行?”
阿锦亲姐好姐的一通撒娇,杏儿吃不住,想想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就应了她。
晚间杏儿果然拿来了几片白鹅翅尖上的羽毛,一小盆砂子以及刻刀等物。
问道:“你这是要做什么?”
阿锦左右手各拿一把羽毛比比划划道:“做鹅毛笔。”
“制笔不该用竹管兔毫之类兽毛吗?鹅毛也做得?你真会做这玩意?”
阿锦笑笑:“等我做了给你看。”心道:我好歹也得过三届社区小学生节能减排小能手的鼓励奖!
阿锦前世姓乐,单名也是一个锦字,大家跟她熟了也阿锦阿锦的叫。作为一个一直缺根筋的囧二女青年,阿锦毕业后也没好好找工作,而是由着自己的兴趣在各个博物馆做讲解员。业余时间她喜欢自己动手摆弄一些小玩意,这些堆满了她家的小玩意其实就她娘看来也是十分二的东西。
比方说,她上班骑的那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凤凰牌自行车经常骑一段路掉链子,但只要在链子没掉之前反着踩几圈就又能坚持一段路。她懒得去修,为了向她崇拜的一位数学家致敬,就自己琢磨,在自行车上的龙头上装了一个会定时蛙叫奠线宝宝计圈器。
于是每天早上,去省博物馆上班的路上,阿锦蹬蹬蹬,天线宝宝呱呱呱,倒过来,蹬蹬蹬,呱呱呱……
骑过一个拉着大人手去博物馆参观的小朋友,“爸爸爸爸,给我买一个会骑车奠线宝宝吧!”小朋友指着阿锦的小破车嚷嚷。
阿锦无力地想:“我的本体是天线宝宝吗!熊孩子!”
那群大白鹅颇有灵性,见阿锦在那儿笑得猥琐,便不乐意了。鹅老大引吭一声令下,鹅兄弟们重整旗鼓,排好队形,又昂昂昂呼啸而来,阿锦卧槽了一句,拔腿就跑。
跑着跑着,阿锦悲催地发现,在一大群的大白鹅面前,自己就是个战力-1000的渣子渣孙。
就在阿锦以为自己要变成鹅食之时,忽有一黑影从天而降,手持一杆银——再仔细一看,好像是根岔了头的破竹竿。那黑衣人绰起竹竿就朝为首一只鹅眼点去,几只鹅掀翅立身来扑,那人将竿头一压一扫,三只大鹅齐齐落水,随即将竹竿一横,挡于阿锦前方,沉声道:“快走。”
阿锦捡了条命回来,喜不自胜,忙道:多谢这位壮士搭救!我先走一步!来日再报答救命之恩!
那黑衣人也不多话,手一挥,示意阿锦快走。
阿锦一路狂奔,跑到黄良医处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先坐下喝两口热茶压压惊,这下想起那人姓名还没问呢,连正脸都没看着,一不知姓名,二不知模样,怎么报恩?
便同黄良医说了这事,黄良医想了想,道:“左右是府里的人跑不了,穿一身黑,又会些功夫的,大概是哪院的暗卫,回头你问问王爷便知道了。”
阿锦连连摇手:“不行,这事我才不告诉他,他知道了,肯定笑我连只鹅都打不过。我自己慢慢打听就是了。”
言毕,从怀里摸出做好的两只羽笔,奉上道:“黄良医,阿锦近来受您照顾了,无以回报,做得两管羽笔方便书写,特来送给您用。”
黄良医接过那笔,眼睛一亮,连噫吁嚱都顾不上说了,立刻在纸上试来。写了几笔,出墨迅速,笔管轻巧,只是偶有不畅,对于经常需要随身携带笔墨的人来说,已十分便利,不由连声称赞。
阿锦不好意思道:“普通墨汁杂质太多,没法弄到更细的墨水了。”
黄良医道:“我来想想办法,我也替王妃夫人们制过些胭脂膏粉,我看她们画眉用的娥绿细腻些。”
“娥绿……是什么?”
“就是螺黛。”
阿锦一听这个吓得直:“不成不成,这要多大本钱,螺黛时品吧?听说这玩意出自波斯国,每颗值十金。我一天就要画五张,怕是要全波斯的螺黛都拿来才够我用,有没什么廉价些好替代的?”
黄良医思忖片刻,道:“有国人仿制的一种叫铜黛的,还有丹青中的花青兴许可以试试。”
阿锦点点头:“那就劳烦您帮忙试制个看看。”
过得几日,黄良医果然差人送来一坨青黑色的墨块,阿锦化了水一试,要比浓稠的墨汁好用多,又将细软易破的熟宣换作厚实坚韧的竹纸,带上羽笔墨块一溜烟上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