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噩耗 文 / 言呓
冬天里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又匆匆融化,仅留下微不足道的来过人间的证据。小花园的沟渠上漂浮着几块碎冰渣,不知是哪个淘气的丫鳜把薄薄的冰面砸出了一个窟窿。
与滴水成冰的户外不同的是,绿湾小筑的书房内温暖如春,旺旺的火盆吐着猩红的火星子,抵挡了不少刺骨的寒气。
刚过未时,铜台上的蜡烛留下了一滴烛泪,苏然放下手里的书,提笔蘸了蘸墨汁,在《农经摘要》的草稿上添了几笔,由于最近阅览了几本农书,她便打算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成册,方便今后在春草园内耕作。
写完最后一笔,苏然揉了揉酸疼的脖颈,好笑地看了看坐在下首的娟儿,此时这丫头正托着脑袋打瞌睡,半阖的眼皮一眨一眨的。
“困了就去炕上歪一会儿吧。”苏然捧起写的密密麻麻的雪浪纸,轻轻吹了吹。
“啊,”娟儿激得一个哆嗦,冒冒失失地站了起来,“奴婢不困!姑娘要喝水么?”说罢迅速提起小壶斟茶倒水,大约睡迷了还不大清醒,毛手毛脚地将大半茶水洒了出来,溅到了刚刚写完的纸张上。
“呀,这可怎么办!”娟儿捧着字迹晕成一团的纸笺,急得眼眶红了一圈。
虽然雄,但看着娟儿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苏然也不忍让她更为难:“算了,我再誊写一遍罢,之前的就当练字了。也不怪你,这茶杯口比之前的杯盏小许多,”经自己这么一说,苏然才注意到手边的杯子口小底大,造型独特,与瓮的形状有些相似,“这杯子怎么没有见过,我以前用惯的那只‘醉春晖’呢?”
“昨儿殿下叫人来取走了,说是要从器物里找找线索,连我们玩的骨牌都带走了呢。”
苏然“哦”了一声,并未放在心上,她重新裁了一张宣纸,在雪白的纸张上,聚精会神地写下了一行绢花小楷。
晚上的绿湾小筑热闹非凡,一帮半大的丫头片子围着小世子逗弄玩笑,小摇摇晃晃地坐在炕,憋着劲儿拽扯着手里的香囊穗子,小脸儿涨得粉嘟嘟的。
正是一团和气,不亦乐乎之时,芳杏却有些心不在焉,她撂开众人,行至窗爆拨开一条缝朝外瞧,自言自语地嘟囔道:“都去了好一会儿了,怎么还不回呢?”
苏然心细,见芳杏一脸担忧的神情,低声安慰道:“许是殿下有要事问灵芝姐姐吧,饭菜都给她留好了,在锅里蒸着呢。”
而另一个坐立不安的人是桑霓,自从灵芝被诚王单独叫去后,她每过一刻钟都要朝门口瞥几眼,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她的注意。
事已至此,她才懵懵懂懂地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事事周全、料事如神的苏济铭,即使在滇南颠沛流离,还替女儿安排了一个安逸的前程,这样厉害的一个人,竟然就这样撒手人寰了?
在苏然心里,自己虽不是他的正牌女儿,却已经下意识地,将对自己父母的感情折射在了他的身上,她甚至还想过,或许有一天,他们真能成为一对父慈女孝的父女。
这个消息来但过突然,连诚王看起来也是惊痛交加。苏然已经哭到气噎,身体内一阵冷意掠过,她抱着胳膊跪倒在地,无助地抽噎着,她并不想在诚王面前如此失态的,但此刻的身体仿佛已经不受她控制了,是身体里的另一个苏然在悲伤么。
诚王握紧的手又松开,又再次握紧,身后的仆婢们见状,纷纷上前搀扶她,七嘴八舌地安慰着,苏然却觉得周遭的一切嘈杂变得遥不可及,她仿佛站在一条狭长黑暗的隧道口,隧道的尽头有另一个女孩,跪在地上嘤嘤痛哭,她很想过去抱抱她,让她坚强一些。
冰冷的身体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厚厚的披风包裹住全身,苏然懵懵地抬起头,湿漉漉的眼睛对上了一双坚毅的双眸,因为痛哭而不通气的鼻子一翕一张,的嘴唇微微开启,诚王的目光微闪,沉着脸对着面前的众婢女们道:“你们先行退下,本王带苏姑娘离开片刻,此事切勿声张!”
说罢裹着苏然便转身离开了,已经哭蔫儿了的苏然跟着他亦步亦趋,藏在斗篷内的手不自觉地揪住了他的棉袍,还未走出几丈远,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连连呐喊:“姑娘……”桑霓急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件素白镶毛斗篷,喘着气儿跑到他们跟前,将衣服抖落开,眼梢轻轻一瞥诚王的脸庞,面带微笑道:“天儿这么冷,披着莲蓬衣再出门不迟。”
苏然这才反应过来她还呆在诚王的怀里,像触电般逃了出来,神思也清醒了一些,回想起刚刚诚王的一番动作,如坠冰窖,那样暧昧的动作,自己的清誉算是毁了吧,她打了个颤儿,对诚王道:“殿下要带我去哪里?”
诚王头也没转就一把拽过桑霓手中的斗篷,朝她一挥手,示意退下,桑霓垂着眼,恭敬地行礼退下。
待只剩下他们二人后,诚王展开斗篷,亲自替苏然披上,还细心地戴起兜帽,替她理了理额前细碎的刘海。
“有些话,我想单独与你说说。”诚王映着雪光踏出脚步,在松软的雪地上留下一排脚步,苏然静静地跟在他的身后,听着他低沉浑厚的嗓音,续却渐渐加快。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恩师离世,我心中所痛亦不比你少,只是……此事牵连甚广,今后的日子怕是更加艰难,你可惧怕。”
苏然虚弱一笑,有气无力地摇,声如蚊吟:“我已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
“那么,事到如今,我也不该再对你隐瞒了,”诚王慢行的身子突然顿住,苏然没有刹住,轻轻撞上了他的后背,诚王转过身来,在苏然诧异的眼光中执起她的双手,眼神里洋溢着一股光华,“老师早前就在书信中明言,将你许配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