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王爷,臣妾有毒

第八十二章 母子离心 文 / 悠悠雨滴

    “兵符呀!”安如月理所当然地说“将军没有兵符那还能叫将军嘛,”还真当他是白痴啊!

    “兵……兵符!”太后彻底傻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安如月会问她要兵符,兵符这么重要的东西莫说她没有权利给,就是有她也不会傻到给安如月呀。

    “谁说当将军要兵符的,不用,不用。何况去平乱的是墨轩,你要了也没用。”太后试图哄骗他。

    “难道太后娘娘是说先皇是个骗子?先皇明明说过,将军手里一定会有兵符的,没有兵符如何能调兵谴将,不能调兵谴将又如何去平乱呢?难道太后娘娘是让墨轩和本王去边关送死吗?这不可能呀,太后娘娘和皇上对本王这么好,怎么会让本王去送死呢?没道理啊,可没兵符不能调兵就是去送死呀。”安如月苦恼地将折扇在手中敲了敲,最后求助地抬头看着太后“太后娘娘,你是不是在骗如月呀……”

    太后气得差点将桌上的茶杯扔过去砸在安如月俊美绝伦的脸上,双手紧紧地抓着椅子的扶手,全身仍控制不住微微轻颤着。好容易稳住心绪,勉强扯了一个笑脸“瞧你说的,哀家怎么舍得让如月你去送死呢。今儿,如月即允了哀家去平乱可不许出而反尔,明日就带着墨轩去边关……”

    不等太后说完,安如月已飞快地打断了她的话,耍赖道“不给兵符本王可不去玩,”说着,他突然回头一脸求知地问崔知章“崔爷爷,如月可是说错了?没有兵符是不是不能调兵谴将?”

    “王爷没有说错,兵若无符则调之不动。太后若果然要认命,就请在朝堂之上亲赐王爷于兵符,统率三军,以平乱。”崔知章慎言之。

    “请太后在朝堂之上亲赐王爷于兵符,统率三军,以平乱。”御史何大人及在场的众大臣异口同声道。

    至此太后终于意识到自己被崔知章或者说是安如月不知不觉中绕进了一个怪圈,弄不好就是竹蓝子打水一场空。她愣愣地看着面前请赐的众大臣,看着笑着一脸无害的安如月,面无表情的墨轩,沉默淡然的红玉,太阳突突地跳个没完,她紧紧地抓着身下的扶手,似乎一松开就会摊倒在地。明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怎么眨眼就变成了这样?

    “……你,你们……朝堂大事岂能如此儿戏!”隔了半响,太后终于回过神来,指着面前咄咄逼人的大臣们,厉声呵道“王爷脑子有毛病,难道你们也有了毛病不成!崔丞相……”

    话还没说完,太后只觉眼前一晃,额头顿时一阵剧痛,接着就听到安如月愤恨尖利的声音响起“你说谁脑子有毛病?你才有毛病!你才有毛病!……放开,放开本王,放开……”

    安如月像一只被踩到尾巴的猎豹,不知哪来的劲,墨轩和红玉都按不住他,他疯了一般要向太后扑去,直到另一块不明飞行物从安如月的手里飞到太后跟前的石子被碧珠打落,太后才从的震惊中惶恐中清醒过来,恼怒地同时又有一丝窃喜,她惊魂末定地摸着生痛的额头,小声问碧珠“是不是真的疯了?”

    碧珠摇了,暗思这太后近日是不是真有些糊涂了,明明知道这傻子王爷最恨别人说他脑子有问题,太后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怕是受了刺激。太后娘娘,依奴婢看,咱们还是先回宫的好。”

    太后点了点头,确实该走了,再不赚还不知这傻子会闹出点什么事来,竟然连用石子打她的事都做得出来!若不是因为他是个傻子,又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岂能放过他!

    “墨轩还不快将王爷扶进内室去歇着,堂堂王爷竟连哀家都敢打,你们这帮奴才是怎么做事的,真是无法无天了!看在王爷有病的份上哀家也不与他计较,哀家还有事,先行一步。记住!明日准备准备和王爷去边关平乱,哀家和皇上可等着你们的喜讯呢。”太后一番交待后,不等墨轩回话,就带着宫女,太监及众多的锦衣卫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只是离开得怎么看怎么狼狈。

    “王爷今日这一计,可谓一箭双雕。”崔知章抚着长须含笑道“即破了太后与皇上这么多年苦心维持的慈母,好兄的假像,暗示当年他们夺位的真像,又让太后与皇上之间起了隙疑,边关平乱一事太后与皇上的想法必定不同,太后只想着如何除去王爷,而皇上不管王爷是不是真的有病,仍担心王爷的追随着,必竟先皇当年留有太多的御旨给王爷,皇上想要坐稳江山必然不想王爷做大,而启用清王爷恰好起到转移众臣视线的好处,若这次平乱,清王爷一举成功,自然会冲淡王爷曾经的辉煌,平衡朝中隐晦不明的势力,可惜皇上的打算……只怕要泡汤了。”

    是要泡汤了,本王这一计还试出了朝堂大臣的心,试出了红玉的心,打碎了贾家对太后的愚忠,为后期的一举成功做好了准备。

    安如月笑了笑“全仗崔丞相的鼎力支持,不然,如月也是无计可施的。”

    “哪里,哪里,若不是王爷预先猜到,加上王妃的机智,沉稳,太后只怕也末必上当。”崔知章客气地推脱一番,抚了抚长须,有些担忧地问“只是,这王妃可是江元的女儿,可靠吗?”

    江元是太后的人,朝堂上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安如月笑得别有用意“这个丞相放心,何况本王要得就是这个效果!有江元的女儿做太后的眼犀太后和皇上才会更加相信,何况这眼线还是个懂医的,那本王的病……太后自然放心,”说着,安如月站起身,将折展甩手展开,声音透着一股子阴冷,狠绝“只有她放心了,本王才好反击,收好网,将她们一网打尽!”

    “王爷果然好计谋。”崔知章也笑得意味深长,今日他当然也看得很清楚,那王妃的一颗全扑在王爷身上的,真不知这些女人是怎么想的,唉,有副好皮囊果然是好啊!

    红玉洗去一身的疲惫后,坐在镜前发愣。青荷小心地为她梳理着还末干的秀发。

    皇上气急得在屋里来回地走“隐患?他一个傻子,有什么隐患可言?这么多年的打压,他根本就不足为惧!朕已经准了崔知章的折子,让安如清去边关平乱的御旨都下下去了,如今倒好,两道旨意,您让朝中的大臣怎么想?朕要如何善后?朕得威严何在?母妃这,简直就是让朕难堪!让朕无法下台!难道您让朕让三军大权交给一个傻子去统领吗!”

    一听这话,太后也有些心虚了“平乱的是墨轩又不是如月,墨轩的能力……”

    “那墨轩还不是什么都听那傻子的!”皇上越发地生气,忍不住吼了一声,

    太后下意识地缩了一下脖子,她还从来没见自己的儿子发过这么大的火,“哀家也是替皇上着急,这才……”

    “算了,算了,”皇上摆了摆手,打断了太后的话“朕不会让那傻子挂帅的,清儿也有十六了,该是出去磨练磨练的时候了,朕的江山以后说不得还要指望他来替朕撑着呢。”

    “……皇上,”太后愣了过神“您可想清楚了,清儿可是如月的亲弟弟,您不怕……”

    “怕?”皇上眉眼一挑“朕什么时候不怕?这么多年来,朕什么时候睡过一个安稳觉?父皇在时,处处拿安如月打击朕,压制朕,不管朕再努力,做得再好,在他的眼里朕始终不如那傻子,好容易他死了朕坐上了这位子,可那傻子的阴影一直缠绕着朕,朕摆脱不了,朕想他死,快点死!可是不行,朝堂上无数人的眼睛都盯着朕,哪怕他已经傻了,没用了,可朕还是不敢轻易动他,因为他手上有朕没有的东西:继承大统的‘猎鹰术’,上可斩君下可斩臣的‘屠龙剑’,誓死效命的忠臣,朕都没有,都没有!朕害怕,害怕一觉睡来,什么都没有了……”

    皇上痛苦地埋下头,双手插*进发际中,弓着腰,整个人陷入悲愤、惶恐和无助中。

    “……皇上,”太后没想到皇上竟承受着这么多的痛苦,雄地想要去安慰他,手刚碰到皇上的肩,皇上似被蜜蜂啄了一下,猛得向后退了一步,惊惶地抬起头,看着太后“您要做什么?”

    太后的心骤然一痛,想不到他的儿子会惧怕到这种地步!伸出去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心头五味杂陈,说不清什么滋味,为了争权为了生存,她几乎忘了她还是一位母亲。

    “……你,早点歇着吧,”半晌,太后才艰难地找到自己地声音,缓缓收回手“哀家这就派人去告诉墨轩,明日不用出征了。”

    “……母妃,也同意朕的主意?”愣了好一会儿,皇上才确信自己听到的不是假的,惊喜地同时又有些不确定,必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是按着太后的意思活着。

    太后点点头“按皇上的意思,让清儿去边关平乱,如月放在眼皮子底下也好控制。只是……”太后蹙了蹙眉“清儿,行吗?他那身体,连皇城都没出过,又没有带过兵,”

    “没事,有朕亲自守着,清儿必定能凯旋而归!”得到太后的认可,皇上一下子精神了很多,他扬眉笑道。

    太后却有些糊涂了“……皇上亲自守着?难道皇上你要亲征?”

    “不错!朕打算亲征。”皇上自信满满地说“朕自小就希望能与父皇一道驰煞疆场,扬名立威!如今,朕终于等到了,朕要亲征,要让他们看看,朕不比那傻子差!”

    “你……”太后一时不知应该说什么才好,暗自吸了一口气方,将语气尽量放着柔和道“皇上,这件事还请你要慎重考虑,亲征,这不是闹着玩的,你是皇上,是一国之主,是……”

    “正因为如此,朕才决定亲征!”皇上快速打断了太后的话“朕就是要向所有人证明,朕一点也不比安如月差,甚至比他还要强!朕就是要证明给父皇看,朕,才是真正适合坐在这皇位上的人!”

    “……你!你!”太后气得浑身颤泣,指着皇上的手也抖个不停,盯着皇上意气奋发的样子,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哆嗦着身子,咳嗽起来,

    “来人!扶太后回宫歇着去。”皇上淡定地看了一眼太后,转身对身边的宫女吩咐道。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也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最适合坐在这皇位的人!

    “皇上三思啊!”太后不死心地喊道,被宫女们强行扶着送出了皇上的御书房。

    当皇上在朝堂上宣布了自己要御驾亲征的事,还是大大震动了整个朝堂,保皇派惊惶之余极力劝说,可皇上意已决,自封自己为神勇大将军,封安如清、老将军王峰为副将,三日后出征;朝堂暂交皇上的老师当朝太师廖胜宇和左丞相崔知章两人共同代管。

    皇上出征那日,全朝文武百官十里相送,百姓也好奇地夹道观看,能一睹皇上御驾亲征,怎么着也是一件荣耀无比的事,何况是在太平盛事的时候。只见皇上一身铁甲戎衣,雄风凛凛,英俊的脸上意气风发,安如清虽然身形略显单薄,也是一身戎衣英姿勃发地坐在马上,立于戟林立、重甲列阵的士兵当中,越发显得少年俊美,英姿飒爽。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