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靴室 文 / 立果
242
唐璜把消息傳給了門德斯,門德斯也很興奮,當即就來到了唐璜的家里。、
陳玉已經回來了,給門德斯倒上一杯咖啡,然後安靜的坐在邊上。沒有說話了。
唐璜把自己的要求告訴門德斯︰“轉會大權,球隊球員的生殺大權。和俱樂部對于我的絕對支持。這些是重點。”
門德斯有點為難︰“轉會權是英超教練的傳統勢力。摩爾斯肯定會答應的。可是球隊的生殺大權,這就需要去爭取了。至于俱樂部對于你的支持。我想這不是問題,因為你是摩爾斯選中的。我想不出他有什麼理由對你不支持。”
唐璜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合同的話,能多簽幾年就多幾年。不行的話,最少也要三年。”
門德斯點了點頭,把唐璜的要求記下。
唐璜把自己的幾個要求說下來以後,門德斯就離開了。
三天的時間過去了,唐璜接到了門德斯的電話︰“唐璜,談判很不順利。摩爾斯想要見一見你。”
唐璜答應了下來。
兩個人再一次見面,摩爾斯單刀直入︰“唐璜先生,現在擺在我們兩方的問題其實只剩下兩點。”
唐璜點一點頭,做出洗耳恭听的樣子,示意摩爾斯說下去。
“第一點。”摩爾斯豎起一根手指頭,然後說道︰“球隊不可能給你那麼大的權利。原因是球隊內部的權利分部復雜,球隊轉會方面,人選選擇方面可以交給你,但是需要經過球隊事務處的甄選。看適合不適合球隊。”
唐璜眉頭一皺︰“這不可能,我是球隊主教練,引進什麼樣的球員,自然我最有數。肯定是適合我的戰術要求的。”
香克利是一位大刀闊斧、銳意革新的開拓型主帥。上任之初,他就帶來職業化的一系列舉措︰改造破舊不堪的安菲爾德球場;把梅爾伍德訓練場改造成當時足壇的頂級訓練中心;推出5人分組對抗的訓練模式,將注重整體配合的足球思想灌輸給球員。但對于一大幫老臣子,他卻繼續重用,因為其中不乏經驗豐富、忠誠可靠的專業人才。以助理教練佩斯利、預備隊教練費根和教練貝內特為首的一幫老臣,逐漸聚集在香克利的周圍,成為他的智囊團。
佩斯利和貝內特搬進主更衣室走廊另一側的一間斗室,因為球員的球靴被存放在這間小房里,人們叫它靴室(Bootroom)。一位業余隊教練為了答謝俱樂部送來了很多啤酒,就存放在靴室,從此,人們把這里當作喝酒、領的好去處。隨著時間推移,靴室不僅僅是個“酒吧”,教練們習慣在此研究戰略戰術、交流訓練細節。只是香克利很少光顧,他把這里留給了助手們。這就是靴室的由來。
靴室文化不斷發展,利物浦的到來了。香克利說過︰“第一就是第一,第二什麼都不是。”1961-62賽季,利物浦以英乙冠軍身份升級。兩個賽季後,香克利為利物浦捧回了英甲冠軍。1973年,利物浦獲得英甲和聯盟杯雙冠王,歐戰的第一次成功是香克利給歐洲發出的信號︰利物浦來了!
然而一年後,剛過60歲的香克利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退休!雖然他公開解釋想把時間留給妻子奈斯和家庭,但在紅軍即將攀上巔峰時他卻選擇離去,實在有些令人費解。也許只能用“有個性”來形容他的決定。
臨行前,香克利向俱樂部推薦了佩斯利。55歲的佩斯利是前利物浦隊長,自學成材當了俱樂部隊醫,後兼任助理教練,是香克利的得力助手。對于習慣站在幕後的他來說,接替偉大的香克利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最終他接受了這個使命。從此,助理教練接班成為靴室的標志。
創業難,守業更難。與性格外露、個性要強的甦格蘭人香克利相比,英格蘭人佩斯利待人寬厚,他擅長以理服人,而不是在氣勢上壓倒對方。佩斯利的遺孀杰西回顧道︰“鮑勃總是記得小學校長告訴他的一句話,‘如果你語氣柔和,人們會听你說,如果你吼,人們甩身就走。’”溫柔的力量幫助佩斯利取得了驚人的成就︰15年贏得13個錦標,其中包括3座歐洲冠軍杯、6座聯賽冠軍、1座聯盟杯、3座聯賽杯,並四次獲得雙冠王的榮譽。
第一個賽季數渡,利物浦獲得聯賽亞軍。但接下來的1975-76賽季,佩斯利拿到他的第一個聯賽冠軍,並捧得1座聯盟杯。1977年5月25日,在羅馬奧林匹克球場舉行的歐洲冠軍杯決賽中,利物浦3比1擊敗門興格拉德巴赫,首次奪得冠軍杯。佩斯利稱︰“這是我生命中最完美的一天。”一年後,達格利什的出色表現幫助利物浦衛冕成功。1981年,英雄換成了肯尼迪,贏家仍是利物浦,他們1比0打敗皇家馬德里。佩斯利在5年內三奪冠軍杯,完成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帽子戲法。
1983年響,佩斯利因為身體抱恙宣布退休,把位子讓給助理教練費根。達格利什高度評價佩斯利︰“只有一個鮑勃佩斯利,他是所有教練中最偉大的一個。他幾乎打遍了足球界所有的牌。他為利物浦踢球,為球員療傷,他訓練球員,管理他們,最後成了俱樂部董事。”
1984年,紅軍在費根手下達到俱樂部歷史新高度,他們獲得冠軍杯、聯賽和聯賽杯三冠王。如果不是1985年冠軍杯決賽前發生的海瑟爾慘案,費根也許會像香克利、佩斯利一樣光榮退休,而靴室傳統會維持更久。但事實無法改變,英格蘭俱樂部被禁止5年內參加歐洲賽事,利物浦被加罰一年,英格蘭人從此沉淪。
甦格蘭前鋒達格利什來了個三級跳,一躍成為利物浦球員兼教練,徹底打破靴室傳統。但在佩斯利的輔佐下,他很快穩定了軍心。從1985到1990年,利物浦三奪聯賽冠軍、兩獲亞軍。但1989年的希爾斯堡慘案給了達格利什狠狠一擊。1991年,“腦袋都快爆炸了”的達格利什辭職,兩位靴室後起之秀莫蘭和埃文斯先後掛帥,但他們都無力挽狂瀾于即倒。1998年11月,埃文斯主動讓賢,把擔子交給霍利爾,可歌可泣的靴室時代就此結束。
現在霍利爾因為身體的原因離開利物浦,在利物浦俱樂部內,很多人對于維持靴室制度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大衛摩爾斯並不想繼續繼續這一項傳統。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就是靴室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大衛摩爾斯听了唐璜的話,讀懂了唐璜的意思,笑的站起來對唐璜說道︰“歡迎來到利物浦。”
唐璜卻是一點笑容都沒有︰“看來,這個工作並不是很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