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情深不寿

第一章 文 / 王小菜

    白苏未及笄前的日子都是在江南一个不算大的城池——闲城度过的,被评为最佳养老之都的闲城经济不算发达,物产不够丰富,人均率不够嚣张,却以其诗意、恬静、安全闻了名。百年未遇旱,千年无洪涝,晨露晞,捣衣声起,夕阳歇,阖家团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白苏在这样的地方自然怀了一颗文艺的心以及养成了慢吞吞的习惯。

    老人家说是前山和河城郊的佛寺似是保卫了这座小城但平,白苏深以为此,时常会去寺里磕磕头,寺里的一个老菩提树结果子的时候,她特地央了人用菩提子打了一串佛珠,开了光念了经后,每天带在腕上上形影不离,日子久了颗颗珠子都油亮圆润的,有回洗浴时脱下来忘了拿,雄了好一阵,后来尽有人捡到送还给看门的人找了回来,白苏深信佛家有灵这珠子和她也是生了感情的。

    她学堂的不远处便是闲城最美的柳湖路,十里长堤,看不尽的,一池碧水清,隔了柳湖穿过柳树可见窄窄的水对岸青砖壁同红桥白玉,真真如绘出的一般,先生散了学,白苏便慢悠悠地在柳湖路上赚偶有绾了随常云髻,新簪玉兰的姑娘从对岸走过,蛾眉淡扫,素雪的苏绣水裙,便真是入了画了。她觉得自己身段不够好,气质未致高雅便远远地看,也觉得是太美的。

    你去闲都别忘了去看看柳湖路,去了柳湖路别忘了瞧瞧有没有一个慢悠悠走着腕上带佛珠的姑娘。

    有时候白苏想一辈子就在这水灵的城里,被困住了也好。

    白苏没什么拿得出手地长,最初和当地有名的琴师学古琴弹个断断续续,后随了父意学棋也无所成,倒是一手字,几分文采还值得一提,胖胖的长得颇有古韵的先生常常夸奖,也有辉煌的几篇作品尚可炫耀,这让久久不被赏识的她顿生了"只为一时知遇之恩,不觉一哭"的感慨来,可不巧没几日有个文才更佳的转来同课,文风独到,见解堪奇,每次生生压过她风头博了满堂彩,胖先生自然也是倒了戈,把她抛诸了脑后,渐渐大伙儿也便少提她的文章了,在学堂里边儿就罢了,偏偏爹爹同僚的千金是个大才女,拔了个京都的诗文争霸赛的头筹也算轰动了一场,似乎是个极有个性的低调姑娘,不张不扬,也算半个朋友罢,只是有些太过狷介,后来远走北藏专心搞创作去了。总之在这两位的打压下白苏唯一地长也便不起眼了,她常常悄悄地构思一个故事,想着有朝一日写成厚厚的一本,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不敢看轻了去,可终究只是想想,因为对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她来说,把新鲜的念头化作行动,不消十日,热情便会消退了。

    好在她从来不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孩子,有美食有家便快活极了,小时候一回爹娘装潢宅子忙得焦头烂额,把她忘在了门外的,等想起来人已经不见了踪影,吓得她爹娘一身的冷汗,有邻居说刚在桥边的见着过,忙赶过去,小白苏迈着两条小短腿边往小土坡上走边认真地啃肉肉小手里抓着的包子,见着爹娘还不忘讨好的嘟囔"包子,吃吃"从小吃对于白苏来说就是顶大的事儿了。

    爹娘也都是豁达的人,对于功课不够出色的白苏没有过高的要求,嫁个小官安稳过一辈子足以,再不济了,早早准备留给她的宅子也够招个上门女婿的。

    话说这白姑娘还有一处特别,心较比干多一窍,是个的人,对人对事对情对物,皆是如此,她能从一点细微的表情□不离十地猜出人家的心思,能由路人零散的话里拼凑出事情的始末,能看出隔日好友换了眉笔的牌子,能瞧出严冬屋外梧桐又落了片叶子,这事儿也不能全算优点,因了这她也多了不少烦恼,察觉别人窃笑怕是背后嚼了自己的舌根子,旁人的话语太容易扰乱她思绪,朋友最好只与她一人要好……总之算不上豁达,好在白苏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对人也真心,虽是慢热型的,处的久了也不乏莫逆之交。其实白苏是个很念旧的人,很多她认准的人不会轻易放弃,就像那串珠子,别人送了再漂亮的金玉翡翠,她都不曾褪下过,年年带带。

    可也许因为念旧,所以容易原谅。

    日子从来平平淡淡,虽说是放养式教育下长大的,白苏却秉承“洁身自好”的四字箴言,不喝酒不早恋不夜宿,就是偶尔有放肆一回的念头也由于没胆子而消了去。

    有时候白苏觉着这有点儿窝囊,好歹年少一场却没有疯狂的勇气,她想这辈子也许就这样了,想想觉得挺好,凡尘里的凡人上哪儿找那么多话本里的轰轰烈烈,可再想想又忍不住地有些怅然。

    直到十七岁那年,她爹从前在京城求学时的老乡陶伯伯特意来闲城拜访,只道是从不收徒的医神近来有意招个弟子,是生了退隐的念头,而他与医神有些交情,可把白苏带去一试,有这般际遇自然不该错过,成或不成令是一说,京都繁华回望绣成堆,就权当是去游历一番也没有坏处,白苏他爹总觉得要有见识有阅历才不会小家子气,于是白苏踏上了这条看似百利而无一害的阳光坦途……

    两日颠簸,旅途劳顿,有软软的日光从马车帘帐缝隙处溜进来,白苏于半梦半醒间听得外头愈发清晰的喧闹,掀了绒花窗盖,探出头去张望,却是已达京城脚下,厚重威严的褐色墙壁立在眼前,许是离但近的缘故,竟望不见墙头上边的光景,雕刻了各色图腾的黄铜城门朝外大开着,两列士兵持了柳叶剑立于两侧,全是气派庄严。简单寻查后车夫赶了马向前,长安大道两旁阁台楼宇,飞檐翘壁,人流如潮是比肩继踵,不愧为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白苏不得不感叹帝都的贵气逼人繁荣纷华,乱花了她的眼。

    午后寻了家还算清爽的客栈安顿下来,店面不大价格却是不菲,一间小厢便去了一整锭白银,白苏估摸着自己一直引以为豪的最为幸福的中上层生活在这儿顶多凑合算个中等,虽说刚离了两日,倒是开始想念爹娘和闲都的快活了,正想着车夫已引了陶伯伯来,关切了几句便嘱咐早些休息明日去见医神的事,只劝说是不必太过紧张,白苏此刻倒放松下来,京城不比闲都,陌生的语言,街头巷尾找不到熟悉,京城没有闲都的柳湖小桥,取而代之的是威严挺翘的楼宇,人们形色匆匆,连行路都比闲都人快上几分,太没有归属感,想闯出一片天地的有志之士尚可留,她安于守旧便不肯久呆了。

    陶伯伯走后,几日未睡好的白苏只觉头重眼重便倒床大睡了一觉,再醒的时候天已黑透了,系了镂花窗帷往外瞧去远处隐隐朱城没在月光里,近了灯火已上绚丽非常,若是不晓得必以为是怎样的仙楼琼阁,天上人间,可早耳闻京都的夜荒靡霏乱,有多少花楼,有多少夜不归宿的逍遥男子,又有多少深闺里哭泣的怨妇。

    虽时辰已不早了,但想起答应一班好友带礼物回去,便还是穿戴整齐出了门去,这时京城的好处便显了出来,新款最先到,好货留得够,烟笼轩的缎子,清歌啭的萧,粉树台的胭脂,梁家阁的笔,从来精致。

    大都城自有一番气派,谁家的公子气质不凡,谁家的府宅华彩异常,又总有奢华的绣金马车匆匆过,没走一会儿便瞧见不少面容气质具佳的男女们,他们从容欢笑之间都带了放肆,说着略带京味儿的话,举手投足间似是与生俱来的骄傲,这倒是徒增了白苏外乡人的怯情来。

    买得欢了便忘了记路,左饶右弯,等吃完了手里糯米酪糕想回的时候才发现不知身在何处了,夜色上来已带几分凉,此时长长的一条街已经少有人往了,看来长安街不夜城的盛名其实难副,普通百姓总不会整日不归成夜逍遥的,白苏不觉有些慌了神,只凭了模糊的记忆往回赚此刻人生地不熟,心中更是惶恐,向沿街少有亮灯的一位店家打听后,拐进一条小街,刚好路边的一盏映花纸灯灭了,她惊了一下,甚至听到自己咚咚的续在寂静里响得清晰,远处的街头看不太真切,似有蛰伏的兽隐在黑暗里,对声音太,一点动静就听得清晰,矮墙头上一只漆黑的猫翻了下来从她面前窜过去,白苏从来是个胆小的人,害怕一切有毛的动物和诡异的事情,这只猫在关键时候更刺激了她脆弱的神经,她一声惊呼,那黑猫也被惊了一大跳生生停在路中间,似乎也受了极大的惊吓瞪着幽绿的眼与她面面相觑,正不知所措际,她清楚地听到身后一声悦耳的低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