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第41章 开业典礼 文 / 方晓

    如果说郑风第一次来香港是探索之旅的话,那么崔有为、林丽一家这一次来香港就是成功之旅。随着家乐福、南洋兄弟车行开业,穿越一家的生意是日进养斗金。而且伴随着生意的火爆,南洋兄弟现代集团生产的摩托车、电动车和汽车已经声名广播,已经引起了不少驻香港外国公司的注意,个别公司还来南洋兄弟车行打听车辆境外销售事宜,不过这已经不是林丽夫妇要心的事了。

    由于郭德胜的执着和郑裕彤的积极响应,郭德胜入股了南洋兄弟车行,南洋兄弟集团与郭德胜、郑裕彤的股份为4:3:3。

    新的香港的南洋兄弟车行将是全球总部,南洋兄弟现代集团的车辆全部由南洋兄弟车行包销,而南洋兄弟车行的香港业务由郑裕彤负责,对外业务扩张则交由郭德胜打理,为此郭德胜已经开始运作南洋兄弟车行向日本和新加坡发展的事宜。

    关于收购恒生银行的事,由于恒生银行的大多数股东反对而失败,在崔有为看来这是正常的,恒生银行目前运营得不错,在华次银行界是领头羊,股东们肯定不会放手自己大股东的权利,变成小股东。

    不过原时空在1965年的挤兑潮中,恒生银行也受到的打击,最后不得不以5,100万元的价格把51%的股份转让给了汇丰银行。如果历史不变的话,崔有为收购恒生银行是迟早的事,而且等到1965年银行危机出现,可选择的余地更大,所以崔有为对恒生银行的不识相,一点遗憾都没有。

    何善衡纠结了一段时间,还是因向往更大发展空间而跳槽了,他同李嘉诚、郑裕彤、郭德胜、李兆基、冯景禧一起集资6000万港币成立了中华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然后中华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南洋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投资2。5亿港元成立了南洋兄弟银行公司,南洋兄弟出资2亿,占总股份的80%,中华兄弟出资5000万,占20%股份。

    南洋兄弟银行公司由何善衡主管,何善衡只要了2%的红利股,其它3%的红利股由何善衡分派给公司管理层的精英人才,有了这个政铂何善衡很快就把自己的银行管理班子建立了起来。

    南洋兄弟银行成立后,中华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立马从银行借贷了5000万港币,然后和南洋兄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华兄弟实业集团公司,公司总资本1亿,中华兄弟占60%,南洋兄弟40%。

    接到中华兄弟实业集团旗下的‘中华兄弟电器公司’、‘中华兄弟电池公司’、‘中华兄弟机械公司’、‘中华兄弟橡胶公司’、‘中华兄弟塑料公司’和‘中华兄弟包装公司’等六家子公司也相继成立。

    六家公司都需要厂房,于是中华兄弟房地产公司也就应运而生。在林丽夫妇的建议下,中华兄弟房地产公司在为自己公司运作厂房的同时,还准备开发工厂楼宇分层出售给香港的小型工业公司。

    原时空这种方式是李兆基、冯景禧、郭德胜的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的创意,但此时林丽夫妇提出来,李兆基、冯景禧、郭德胜却也同其它大神一样佩服不已。

    中华兄弟房地产公司的出现,就意味着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和郑裕彤的新世界不一定会出现了,起码紧跟南洋兄弟集团的6位大神是不会再有兴趣组建什么地产公司了,这也应该是一个蝴蝶效应!

    南洋兄弟集团与邵逸夫合作投资无线电视台的项目也进展顺利,在包玉刚的引见下,林丽夫妇与邵逸夫进行洽商,邵老爷子非常痛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就开始跑无线电视台的执照。

    也许是历史有一定的不可改变性,邵逸夫在办理无线电台执照过程中,原时空的香港无线创办人之一,本时空‘和记洋行’的大股东‘会德丰’的掌控者、英国人祁德尊主动要求帮助办理执照,条件是允许他入股。

    六十年代初,港英对华商企业惮度是乐见其成,但不支持,但对英资则照顾有加,现在想来,原时空1967年11月19日‘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成立的时候,投资人是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祁德尊作为股东存在也许就是为了顺利得到执照。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香港自古以来就侍有的领土,但谁叫我们华人的祖先没本事,让香港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呢!落后就要有落后的觉悟,林丽夫妇也就只能认了。

    最终,林丽、祁德尊、邵逸夫三人达成了一致,三方出资成立‘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投资股权比为4:3:3,并于1962年7月29日‘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正式注册。‘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广播和电视台,兼营一份广播电视报纸。

    不过此件事让林丽夫妇如同吃了苍蝇一样不舒服,好在林丽夫妇知道现在顺风顺水祁德尊,在1975年‘和记’陷入困境的时候败落,才心里平衡一些。

    另外,南洋兄弟与包玉刚的合作重组‘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的计划也已经顺利落实,就差穿越一家的船只来港,根据双方的约定,南洋兄弟集团注入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的船舶将分3次交接,而今天作为公司开业庆典的重头戏,第一批是8艘12123吨多功能集装箱船和7000吨至8000吨级船舶8艘、5000吨至7000吨级船舶8艘将于8月1日到达香港维多利亚港。

    林丽猜测这一定是‘老豆’打劫的新型船,这就意味着以后这种大船每个时空虫洞周期都会增加一艘,那么‘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就会像吹泡泡一样迅速膨大,用不了两年‘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就能成为世界顶级的航运企业。

    林丽一家以前坐过的多功能船来香港的,两岁半的崔林盈对那艘上万吨的大船印象很深,马上发现这是一艘更大的船,于是嚷嚷起来:“爸爸!妈妈!那艘船比我们坐过的船都大,舅舅在大船吗?我要上船!”

    “好!我们带盈盈上船!”崔有为来了劲,当下答允,然后又吩咐道:“老李!你去参加典礼仪式,我们和刘富、李海波上船调度船只配合典礼的需要。”

    在香港李显贵是作为南洋兄弟集团的代表存在,香港的一切正常的经营业务都由他这个南洋兄弟集团总经理来打理,林丽这个董事长只在幕后忙一忙大事,崔有为的心思则大部分花在银行方面,像与香港各位大神的合作,谈判的是林丽、崔有为,落实的则是李显贵,当下参加典礼仪式这样出头露脸的事自然就是李显贵的职责。

    随着崔有为一声令下,李显贵转身离开忙活去了,刘富、李海波则立刻跑向早已准备好的小艇,一个解缆绳,一个发动马达,等林丽一家上了船,小艇就冲了出去。

    小艇来到大船爆大船上放下了舷梯,一行人沿着舷梯爬上大船后,崔林盈从崔有为的怀里争脱出来,便立即朝林晓、郑风扑了过去,一头扎进了林晓的怀里,非常夸张地大声喊道:“二舅!三舅!我想死你们了!”

    郑风从林晓的怀里把崔林盈抢了过去,一边亲一边道:“别来这个虚的,养得白白胖胖的,那是一个想死人的模样!实实一个亲死人的样子!”

    “三豆的小尾巴怎么没有来!”在南沙的时候,只要郑风出现在陈悦能够得到的范围,她都会像影子一样出现在郑风的左右,穿越一家的成员都笑称陈悦为郑风的尾巴。这次没来香港,林晓没有看到郑风的‘尾巴’来迎接,自然觉得很奇怪,狐疑地问道。

    林丽笑着解释道:“‘文艺搭台,经济唱戏’,开业大典是10点整,10点前两个小时以文艺表演垫场。我前段时间趁着家乐福销售卡带收录机的机会,把三豆翻录的四盒录音带都推了出来,因为有三盒是以陈悦的名誉发表的,所以我让她在开业大典前唱三首歌,既可以推销专辑,又可以提升陈悦的名气。”

    “你这个‘草台表演’哪能提名气,别适得其反!”爱抬扛的林晓撇撇嘴,露出一种戏谑的笑意。

    林丽得意道:“什么‘草台表演’,我们开业大典垫场演出的演员基本都是邵氏电影旗下胆柱子,都是香港六十年代初响当当的明星。我们几天前就打出了广告,引起了香港人民的广泛关注,在这个没有网络、娱乐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垫场表演虽不能让香港人民倾城而出,但场面绝对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我过来的时候,典礼会场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如果不是港英派出了警察维持秩序,非出事不可。”

    林晓眼中泛着邪邪的光芒,点着头道:“邵氏电影旗下胆柱子?应该包括强大的女星群体吧?姐夫!很着眼吧!”

    “你说什么?哦!我来香港一个多月了,就没有看见比你姐有味道的!”崔有为不上当。

    林丽道:“你姐夫虽然说对是违心话,但六十年代的香港影星与原时空明星的打扮品味确实没办法比,反正莺莺燕燕的女星一大堆,也就乐蒂的古典、范丽的性感能让我眼前一亮,其他人的印象都不怎么深。对了!你能记得和周星驰合作的老夫人郑佩佩吗?”

    林晓道:“知道!不就是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夫人、卧虎藏龙中的碧眼狐狸吗!怎么?她也在?”

    林丽笑道:“她现在就十七八岁的模样,舞跳得不错,还没有定性,一刻也闲不住,像燕子一样喳喳呼呼,我把她与原时空的模样一对照,觉得又好笑,又感慨,真是造化弄人啊!”

    “来!见过我的老师和师母!”姐弟几个正聊着,李平山和杨兰走了过来,林晓连忙介绍给林丽、崔有为。

    林丽、崔有为一进本时空就来了香港,没有见过李平山、杨兰,一看两位不是本时空的打扮,心中迷糊,朝林晓看了一眼,这当口李平山已经伸过手来与崔有为握手,然后笑道:“不用顾虑!我知道你们的一切!我是李平山,这个老太太是杨兰,叫我们老李、老杨就可以。”

    “爷爷!好!”崔林盈一点都不认生,一见二位老者就抢着表现,惹得李平山、杨兰一阵好夸。

    大家客气了一阵,与李平山、杨兰告别后,林晓、郑风便领着林丽一家参观这艘大船。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