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仕途法则

第十五章 【到周康】 文 / 楚图南

    第二天早上,郭小洲在宣传部陈主任和组织部一名科长的陪同下,前往周康市。

    周康东邻武江,西接顺山、新化,北依汉江,南靠广汉,境内地势低平,湖泊河流众多。全市常住人口七十八万。

    周康水利条件优越,南部土壤肥沃,盛产大稻、小麦;北部地区盛产棉花、芝麻,并拥有一个国家级的良种棉生产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形成“化工,轻纺,建材”三大龙头和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两大群体。

    根据郭小洲昨天看的资料,所谓的三大龙头,现在化工和建材强势,轻纺式微,以前整个周康市有十二家轻纺企业,但现在依然还能生存的只剩下五家,其中三家都濒临倒闭破产。

    送他前往周康的宣传部办公室主任陈辉的老家便在周康,他刚开始的话不多,但车一周康境内,他便滔滔不绝起来。

    “七年前,太和棉纺厂抒汉甚至是省里的明星企业,最发达、最繁荣时,工人近五千,是周康工业十强之首,纳税大户,后来……哎……”

    组织部王科长是外地官员,不大了解县市的企业,他开口问:“是经济大气候还是别的原因导致太和滑坡呢?”

    陈辉感概道:“各种原因都有,全盛时期,在的干预下,太和兼备了三家濒临倒闭的轻纺企业,当时的确是救活了这三家企业,但包袱却越背越大,随着棉花价格的不断攀升,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市场经济大潮下,国营大型企业管理不善以及自身包袱越背越沉等等诸多原因,致使太和纺织厂陷入越来越无法自拔的困境。”

    “实在不行,可以破产清算,还可以招商给私营企业啊?”王科长不解道。

    陈辉看了王科一眼,苦笑道:“哪有那么简单,如果停厂清算,谁敢背这个包袱,谁背得起,上千的退休职工安排,三四千下岗工人的安排,再说太和曾经给周康市带来过无法磨灭的贡献,而且从太和走出去过两位省部级领导……”

    谈到高层领导,王科长很自觉地闭上嘴巴。

    陈辉似乎觉得当着郭小洲的面说这些话有些不厚道,于是笑着对郭小洲说:“郭小洲你年轻,大学学的是经济,说不定太和因你们而重现辉煌,我们说我们的,你千万别气馁。”

    “没事,陈主任,王科长,你们聊,我昨天没睡好,趁这个机会眯一眯。”郭小洲说着当真闭起眼睛。

    昨天晚上他没睡好是真的,但他现在还真没多少瞌睡。太和的资料如针刺般插在他心里。他得到的数据远比陈辉的更清晰,更残酷。

    截至去年年底,除去外欠的款项,太和棉纺厂累计亏损和负债额已达到1点5亿元人民币!而最近的亏损和负债额还没有结算出来,预计总外债额将接近2亿!是周康农业银行最大的债户。据说周康农业银行专门派驻一名副行长驻厂,监控财务资金流向,有时候,厂长批示了,一样在该副行长这里受到阻拦,一段时间经营甚至受到影响。

    从去年五月份开始,太和棉纺厂便已发不出完整工资,上班人员一律只发生活费,以前兼备的毛纺厂、毛巾厂和织布厂全部停产。

    流动现金告浆采购原棉不得不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只能卖了棉纱后还款。不得已使用的这种付款方式,使得采购成本不断增加,削减本就不多的利润,可谓越生产越亏。

    郭小洲却不这么想,一旦太和的局面稳定或者平息下来,他这个挂职副厂长就成为真正的“挂职者”,名副其实的“学习者”和酱油公。

    他看到事物的将来,就必须有高远的眼光。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他笑着对两位领导拱手,“谢谢两位领导的关心,既来之,则安之,不必去麻烦谢部长。再说我是个外来宅想必太和的职工不会为难我。”

    陈辉点了点头,“也好,你自己多加小心。在市里没有派出新厂长前,你暂时别去厂里……”

    王科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好自为之。

    十几分钟后,周康市办公室副主任匆匆走进来,一脸歉意道:“不好意思,刚才出了点问题,走赚先去吃点东西。”

    饭桌上,承诺到来的副市长和市办公室主任一个都没有出现。

    这令陈辉和王科脸上无光,以他们的身份,来到的县市,至少要安排相应级别的人出面接待。

    周康市办公室副主任一直表示歉意,但陈辉和王科长还是冷着脸,甚至很少动筷子。

    郭小洲知道肯定是职工闹事的事情影响了市的接待安排,他忍不住出声问:“洪主任,请问我什么时间去太和厂?”

    “什么?”洪主任一时间没听明白。

    “我挂职去太和棉纺厂的安排。”

    “啊……郭小洲同志,事情是这样的,市委市早已把如何救活太和棉纺纺织厂列入今年年工作重点中的重点。昨天市常委开会研究,决定由高治国市长亲自挂帅,市直部门联合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解决太和的一系列问题。现在的情况要等厂长人选出来……要不,我们先给你安排好住宿生活,你先等等……”

    “我们暂时把你安排在周康宾馆,吃住都在这里……”

    郭小洲轻声打断他的话:“我下来接受挂职锻炼,本是来学习的,我希望不浪费自己和国家的时间。洪主任,您看,是不是把我先安排在太和职工宿舍居住,吃的话去太和职工食堂。您看如何?”

    洪主任顿时愣在当场。他一来以为郭小洲不明白太和棉纺厂的形势有多严峻;二来上级大市把他安排在太和挂职,明显在原单位不受重视,没有什么背景,甚至是遭遇排挤打击的对象。

    他心想,既然你自己要自找苦吃,那就怪不得我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