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仕途法则

第八章 【从来佳茗似佳人】(二... 文 / 楚图南

    上了车,有些紧崩的脑袋终于松弛下来。

    颜婕的主动邀约使得他有种熟悉的感觉,那种一切都把握中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是他在大学期间锻炼出来的。走出大学后他一度遗失,他甚至怀疑这种自信以后根本不会再回归。

    关于颜婕,他了解了很多。这是位相当强势的女官员,而且她和京都有着异乎寻常的关系。而京都对于体制内的官员来说,已经不属于地理概念,而是行政概念和高级别的。

    一般来说,和女上司打交道,她强势,你就一定要弱势。任何强势的人都喜欢掌控一切,讨厌一切不能把握的东西。当然,顺着她是一回事,但不能显得自己无能。

    无能的人,任何领导都不会使用。

    在这个时代,现代女性的职业能力越来越强,因而成为上司的可能越来越大。女人之所以成为上司一定在某个地方有过人之处,要么专业水准脯要么敬业精神脯那么韧性实足不怕苦不怕累,或许还有一个特别欣赏她的上上司。

    能让这样的女上司关注,是福也是祸。关键看自己如何使用这种“关注”。

    他当年的学生会主席便是位非常强势的人物。她的一丝不苟和完美主义既锻炼了他,同时也折磨得他够呛。

    但是他经过一番磨合后,与这位背后被人诅咒得咬牙切齿的女学生会主席相处得非常好。如果没有左雅的出现,他和她之间甚至有可能发展成更亲密的关系。

    当然,通过和她的相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与领导相处其实很简单,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天下女人表面无论任何强势和霸道,但她的心中永远会有母性的光辉和小女生地质。

    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便等于掌握了她。

    当然,在表面上你必须尊重她。如果不想和她走但近,那么就敬而远之。如果认为可以交朋友,那就可以多和她交流。

    比如他在论坛和颜婕的交流,令双方都很愉悦。特别是颜婕,作为她市委常委的身份,又是大美女一个,注定不会有很多朋友,所以走近她并非坏事。

    至少他认为,自己这一次的挂职,十有八九有颜婕的影响。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不调他去新闻办,而是去的企业挂职?

    他极想知道这个答案。

    他不知道的是,宣传部谢富丽因为嫉妒心使然,横插了一杠子,打破了颜婕的计划。

    郭小洲到达心语茶庄时,距离九点还差二十五分钟。

    他径直走进茶庄,颜部长主动邀约他喝茶是一回事,但是他不能把自己当一回事,他必须表明自己惮度。

    关于这一点,从刘明康的电话中便得得知一二。

    如果他和颜婕是平等关系,那么刘明康会提前一天或者几天邀约,甚至会明确告诉他茶庄的包厢号,或者表示要去接他。

    只是提前半小时,意味很明显。

    他不能不识趣。

    走进茶庄,不大的茶厅挂着一副书法——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句茶语是苏轼的名句。苏轼视茶为佳人,认定是可以帮助自己排解烦恼的心爱之物,因此,他的一生为茶写下了许多歌咏之佳句,也流传下许多关于他与茶的美妙故事。

    苏轼把好茶比作佳人,“从来佳茗似佳人”,成为比喻好茶的千年经典之语。

    苏轼认为不好的茶,冲的时候有细末,喝起来口感不清爽,于是,在《壑源试焙新茶》诗中说:“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甚至对于冲茶的水,苏轼也很有实践与体会,在《东坡集》中,他总结出南方的水比北方的水好,江水比井水好,泉水最好等等心得。

    “感谢我?”颜婕看了他一眼,“其实,我倒是希望你能去新闻办,可是另外有人看上了你。”

    郭小洲豁然抬头。另外有人看中?谁?谢富丽吗?他有些迷糊。

    颜婕轻轻喝了口茶,说道:“也许我的推荐给你带来了麻烦……”

    郭小洲怔了怔。他忽然想到了那个传闻,说广汉两大美女高官彼此不对眼。颜婕瞧不起谢富丽的小市民思想,而谢富丽瞧不起颜婕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城市范儿。

    他心底顿时明白了,也有些遗憾。

    肯定是颜婕在某个会议上推荐他去新闻办,而且谢富丽却偏偏横插一杠子,截了颜婕的胡。

    但是他表面上却装出不明白的样子,“到哪里都胜作,都是学习……”

    颜婕看了他一眼,“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郭小洲惊讶道:“您也喜欢帕斯卡?”

    他借这个机会再次凝视着她,她的美与谢富丽绝然相反,精致,优雅,高贵,纤巧的腰肢、修长的腿、挺直的背脊,近一米七高的修长身躯,修剪合度大方而端庄的浅色套装,不显奢侈不张扬,却另具韵味,一看便知不是凡品,她梳理着一头齐耳短发,使得她多了些干练和大气,更突出了她女神般大理石雕成的美丽轮廓。甚至她身上还散发出一股股比香水淡,比茶香浓郁的幽香。

    其实他知道,这是她靛香,一种醉人欲晕的香味,只在盛夏和狭小的空间绽放。

    颜婕很意外地没有接他的话题,否则,以他对帕斯卡语录的了解程度,足以震慑任何对手。

    “你要去的地方正陷入麻烦,据我得到的消息,太和棉纺厂的三位厂长和主管会计这会正在接受司法调查。”

    “啊……”郭小洲呆愣半晌,心想,果然无风不起浪,陈志和半小时前说会出问题,还真出了问题。谢富丽这不是坑他吗?厂里的几大巨头接受调查,他这个挂职副厂长去且不是放在火上烤?

    看着一脸严峻的郭小洲,颜婕微带歉意道:“我今天研究过这个厂的情况,不乐观,但有挽救潜力……”

    郭小洲硬着头皮道:“我会尽力。”

    颜婕听出了他的言不由衷。笑了笑道:“太和棉纺厂作为你仕途的,的确有些困难,但是你若跨越了这个难关,未来不敢说一路坦途,但也不再有太大的险阻。”

    郭小洲苦笑着道:“我只见过地里的棉花。”

    “谁都有第一次。没有人天生会管理会经营。”

    郭小洲忽然想起一个重要问题,“太和棉纺厂有几个厂长?”

    “三个。”

    “全都有问题?”郭小洲脸色一变,“这就是说,就剩下我一个挂职副厂长?”

    颜婕深深看了他一眼,静静道:“有一个人经常临时出差,这时候很难买到有座位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他总结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颜婕笑道:“其实,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许会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