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

第十八章 我的地盘 文 / 柯山梦

    当晚杨大人在望翠酒楼给两人接风,望翠酒楼在城西南角的荷花池旁爆陈新所在的三楼窗口可以看到威海西北城墙上著名的环翠楼(现在还在),往北可见到松顶山和雕窝山,杨大人告诉他,这是威海最好的酒楼,若是夏日来,可以远观林木苍翠的松顶山,也可近观满池荷花盛开。

    陈新按着官场规矩,还是包了一份二十两银子见面礼送给杨大人,两名指挥同知十两,除了王元正外,另一个姓蒋,四个指挥佥事,每人送了五两。见面礼是大家都认可的潜规则,几名大人也不推辞,拿了银子后,看陈新顺眼了许多。

    陈新第一次参加这种官场饮宴,因为宋闻贤没有官身,所以规格应该还算比较低的,这次就不是一个大桌子了,每人一个小桌,每样菜都是单独一份,这一顿公款吃喝用掉三两银子,陈新现在虽然是有钱人,但也从来没吃过这么贵的饭席,屋内用上好的木炭升起炭火,温暖如春,又请来两个戏子唱起陈新听不懂的戏曲,一边饮酒吃菜,陈新想起那些在城门避风的军户模样,简直天差地别。

    陈新和宋闻贤当晚在城中歇息,第二日一早,那王元正便跟两人一起登船,又往北绕过松顶山和雕窝山,直走到下午,才来到了将安置他们的麻子港,陈新站在王元正身旁,认真的看着周围形势,整个湾区象一个耳朵形状,北方如喇叭状面向辽海,其他三面都是陆地,海岸除了东南面是沙滩外,其他地方都是岩石,东面有突出入海的一片陆地,上面还有一座小山,西南面也有一座小山。一般飓风都是自东或南而来,这处地方避风比威海卫锚地优越,但湾口没有阻挡,避浪性要差。

    “宋先生,陈千户,此处便是麻子港。”王元正一指西南边那个小山,“那处山便是麻子山,这港也是由此得名,南边那条河名钦村河,河边那个墩堡便是麻子墩。”

    陈新远远望过去,那麻子墩离钦村河大概几十米远,外面包了墩墙,看不到里面情形,墩外沿河两边有一些翻过碉地,也不知是不是要分给自己的。

    王元正接着道:“陈千户,指挥大人免了你们的税粮劳役,分给你们碉地,就在东边那个山下,至于你们的住处,可以自己在湾区择一合适的地方。”

    陈新和刘民有等人商议一阵,选择了东边小山脚下,那处离他们碉土很近,海岸都是岩石,应该能找到停泊的地方,山上树木较多,砍木头造房子更容易一些,以后也可以在那里打柴。

    当下两艘船便放下三艘柴水船,疤子和王足贵等人都是老水手,划着桨拿着竹篙,一路往东边海岸划去,一路用长竹篙探着水深,来回跑了两圈,找到了几处可供福船停泊的岸沿,登上去两个纤夫守在岸爆三艘柴水船返回大船边上,福船已经降了帆,柴水船扔去绳索,捆在桅杆上,等福船起了锚,几艘小船又掉头,小船上的人一起划桨,拖着福船往岸边划去,到了近岸处小船解开绳索,划桨的人先登了岸,拉着福船缓缓接近岸壁,福船甲板上的人用竹篙抵着岩石,调整了好一会,总算把福船安稳的停在了岸旁。

    刘民有看到如此费力,对陈新道:“咱们得赶快修个码头才是,不然每次停船都要这么多人,还有以后打渔的渔船也不好停靠。”

    “确实。”陈新说完就从放下跌板摇晃着下了船,站上了属于他的地盘。

    王元正扶着朱国斌过了跳板,跟两人告个罪,便往麻子墩赶去,他要去叫来麻子墩这里驻守的百户和左千户所千户,好当面说清楚情形。

    五队士兵陆续下船,按各小队排好后,都在打量他们的新家,岸边地形平坦,离海边不远便是田地,上冻之后一片萧索。卢驴子跑过去看了一圈,回来对陈新道:“大人,分给我们的地都是抛荒地,怕是明年也收不了多少粮。”

    陈新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难怪杨云浓如此大方的给自己一千亩,感情全部都是抛荒地,不过他也不靠这点田,好的军田要么被军官吞了,要么就被缙绅霸占,自己一个百户哪能有份。

    刘民有被陈新安排管民事,听了不由有点焦急,对卢驴子和代正刚道:“你们都是务过农的,眼下还能不能抓紧时间”

    “该当,该当。”巩百户看陈新一脸平和,放下心来。

    “千户大人、巩百户,我此来威海,乃是奉巡抚大人将令,巡防海疆,严查建奴细作,是要长久驻扎的,眼下最紧要先修个住处,只是物资还缺不少。”

    曾千户和巩百户一听,以为要打秋风来了,但同知大人在旁爆两人都不敢直接拒绝,脸立马黑了下来。

    陈新继续道:“我打算向两位买些木料、茅草、麦秆、柴火,不知有没有。如果有原来帮忙的,我每天提供两顿吃食。”

    “啊,当然有,麦秆和柴火都有。”两人一听是给银子的,脸上立即就多云转晴,这些军户家中都有些茅草和麦秆,用来御寒或冬日烧火,平时分文不值,只要能卖钱哪有不愿的,冬天军户也都没什么事,能出来吃个饱饭谁不愿意。

    陈新也不在乎这点银子,现在最重要赶快把陆地上的窝棚搭好,否则人都住在船上,拥挤不堪,有些没坐过船的已经很虚弱,久了容易发生疾病。

    “那现在就可以叫他们挑来卖,麦梗柴火每十斤给五厘银子,木料拿来看了好坏再定价。”

    巩百户转身就跑,丝毫没有刚才的疲态,那麻子墩离此一里多路,他一溜烟跑回去,不一会一群人就冲出墩墙,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背上背了比人还高的麦秆,还有抬木头背柴火的,赶集一般往这边赶来,一个比一个走得快,生怕人家收够了就不买了,如同参加奥运会竞走比赛。

    刘民有对陈新一竖拇指,这样很快就能搭建起违章建筑,大家就可以先从船上下来。不过似乎价格太低了些,他悄悄对陈新道:“剥削是不是太严重了。”

    陈新嘿嘿一笑:“你看他们那急切的样,绝对不严重。”

    几个十多岁的小孩跑的最快,全殊脚,有两个更是连裤子都没有,跑到跟前了又不知道找谁,隔着二三十步傻站着,漠百户毕竟年纪大,自己也背了麦秆,现在还在队伍尾巴上喘气。

    刘民有带着阳谷剩下那十一人,招呼那些小孩过来,陈新让自己的几个亲兵去维持秩序,把那些军户排成一列。

    后面的走得慢的大婶大妈大爷们陆续赶到,看到前面的交了麦秆,马上领了银子,叽叽喳喳蹈论起来,大家一边讨论着,一边打量那些新来的人,特别是那个高大的千户,同知大人在他面前倒象个下级,军户都有点糊涂了,到底谁官大。

    刘民有也在打量这些军户,十足的叫花子,脏不用说,衣服破烂不堪,补丁盖补丁,大部分光脚,有些小孩裤子都没有,跑着的时候还好,现在一停下来,都在发抖。

    阳谷来的那十一个人,刘民有把他们编为后勤队,此时正在收麦秆和柴火,他们也没有称,但他们都是年年要交粮的,经验丰富,直接用手提一下,就大致能估出来重量,刘民有总共才付了二两多银子,就收起一大堆近五千斤麦秆柴火,他看着那些军户欣喜的表情,突然觉得银子更值钱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